2018年 中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 专题复习(含答案) 下载本文

9.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

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1、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B.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 C.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D.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以备胡 请以军礼见

B.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 C.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D.不闻天子之诏 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②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

4、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直接表明周亚夫从严治军的一组是 ( ) ①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 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③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④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⑤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⑥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 A.①③⑤ B.①②⑥ C.③④⑥ D.②④⑤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文帝六年,为防备匈奴大举入侵,朝廷任命刘礼、徐厉、周亚夫等人为将军,分别在霸上、棘门和细柳等地驻守。

B.汉文帝亲自到各地军营慰劳军队,在霸上、棘门非常顺利,但在周亚夫的驻地却遇到阻碍,迟迟不能进入细柳军营。

C.汉文帝深明大义,严守军纪,拉着马缰绳缓缓步行,手扶车前横木,神色庄重,对军容严整的将士表达诚挚的敬意。

D.本文运用对比手法和典型的细节描写,不仅表现了周亚夫从严治军的优秀品质,还表现了汉文帝圣明大度的天子风范。

第 9 页 共 16 页

10.阅读下面文言文

齐宣王为大室,大盖百亩,堂上三百户。以齐国之大具之,三年而未能成,群臣莫敢谏者。香居问宣王曰:“荆王释先王之礼乐,而为淫乐,敢问荆邦为有主乎?”王曰:“为无主。”“敢问荆邦为有臣乎?”王曰:“为无臣。”居曰:“今王为大室,三年而不能成,而群臣莫敢谏者,敢问王为有臣乎?”王曰:“为无臣。”香居曰:“臣请避矣!”趋而出。王曰:“香子留!何谏寡人之晚也?”遽召尚书曰:“书之,寡人不肖好为大室香子止寡人也。”(选自刘向《新序》)

【注释】1堂上三百户:厅堂很大,能容下三百个房间。2具:备办。3香居:齐国大夫。4.释:放弃,放下。5为无主:没有君主;6尚书:官名。汉以前是小官,负责掌管殿内文书,记载文字。 1.文中划线句子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两处) 寡 人 不 肖 好 为 大 室 香 子 止 寡 人 也。 2.解释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齐宣王为大室 为:

(2)遽召尚书曰:“书之 书: 3.香居因为什么事向齐宣王进谏?

4.结合本文内容说说香居和齐宣王的主要性格特点。 1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祖莹,字元珍,范阳遒人也。父季真,位中书侍郎、钜鹿太守。

莹年八岁能诵《诗》、《书》,十二为中书学生,好学耽书,以昼继夜,父母恐其成疾,禁之不能止。常密于灰中藏火,驱逐僮仆,父母寝睡之后,燃火读书,以衣被蔽塞窗户,恐漏光明,为家人所觉。由是声誉甚盛,内外亲属呼为“圣小儿”。尤好属文,中书监高允每叹曰:“此子才器,非诸生所及,终当远至。” 时中书博士张天龙讲《尚书》,选为都讲。生徒悉集,莹夜读书劳倦,不觉天晓,催讲既切,遂误持同房生赵郡李孝怡《曲礼》卷上座。博士严毅,不敢还取,乃置《礼》于前,诵《尚书》三篇,不遗一字。 讲罢,孝怡异之,向博士说,举学尽惊。后高祖闻之,召入令诵五经章句,并陈大义,帝嗟赏之。以才名拜太学博士。

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好 学 耽 书 以 昼 继 夜 父 母 恐 其 成 疾 禁 之 不能 止

2.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为家人所觉 士卒多为用者 B.乃置《礼》于前 凡三往,乃见 C.由是声誉甚盛 斯是陋室 D.不遗一字 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此子才器,非诸生所及,终当远至。

4.祖莹这个人的主要特点是什么?选文主要叙写了祖莹的哪两件事?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第 10 页 共 16 页

12.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板桥诵书

板桥居士,姓郑氏,名燮,扬州兴化人。板桥幼随其父学,无他师也。幼时殊无异人之处,少长,虽长大,貌寝①陋,人咸易②之。又好大言,自负太过,谩骂无择。诸先辈皆侧目,戒勿与往来。然读书能自刻苦,自愤激,自竖立③,不苟同俗,深自屈曲委蛇(yí)④,由浅入深,由卑及高,由迩⑤达远,以赴古人之奥区,以自畅其性情才力之所不尽。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不知非善记,乃善诵耳。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舟中、马上、被底,或当食忘匕箸,或对客不听其语,并自忘其所语,皆记书默诵也。书有弗记者乎?

【注释】①寝:丑陋。②易:轻视。③自竖立:指有自己独到的见解。④屈曲委蛇:弯曲。委蛇,同“逶迤”。 ⑤迩:近。 1、解释加点的词语。

⑴幼时殊无异人处( ) ⑵人咸易之(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不知非善记,及善诵耳。 ⑵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

3、陶渊明和郑板桥都喜好读书,但他们读书的方法或态度不尽相同,试结合文段内容加以概括。 4、你从选文中得到了哪些有效的读书方法?

第 11 页 共 16 页

13.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

夫水,智者乐也。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余,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

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清莹秀澈,锵鸣金石,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余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于是作《八愚诗》,纪于溪石上。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⑴心乐之 ( ) ⑵凄神寒骨 ( ) ⑶而适类于余( ) ⑷乐而不能去也( ) 2.文中下列几组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以为师矣 B.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临水而居

C.于是作《八愚诗》 属予作文以记之

D.寂寥而莫我知也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⑵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 4.下面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因小石潭“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作者“乃记之而去”。“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作者在空寂中达到了忘我的境界。

B.“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侧面衬托潭水清澈。“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清莹秀澈,锵鸣金石”则从正面直接写愚溪的清澈减低,光洁如玉。

C.“斗折蛇行,明灭可见”连用两个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小潭源流的蜿蜒曲折。“不可以溉灌”“大舟不可入也”“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连用五个否定词,交代了作者以“愚溪”命名的原因。

D.“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表现作者怀才不遇的忧伤与凄凉。“今是溪独见辱于愚”则表现了作者对愚溪的厌恶之情。

5.仿照示例,赏析甲文中的句子。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示例:此句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月光的皎洁(清澈透明)。句中没有写“月 ”字,却无处不见皎洁的月光,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蔬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第 12 页 共 1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