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震宁主任在全省节能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下载本文

陈震宁主任在全省节能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召开的全省节能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近几年节能工作进展情况,表彰先进,交流经验,部署和落实2010年节能工作,确保完成“十一五”期间阶段性节能目标任务。这是在“十一五”期间全省节能工作攻坚决战之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精神的贯彻和目标任务的实现事关两个五年计划的过渡衔接。借专题会议的机会,我主要就近年来主要绩效、当前节能工作形势和下一步工作要点讲几点意见。一、充分肯定“十一五”以来节能工作取得的显著成绩“十一五”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节能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结构调整的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扎实推进,取得可喜成效。GDP能耗逐年下降,2006年单位3.5%,2007年下降4.28%,2008三年累计下降13%,完成“十一五家考核,连续两年被确定为超额完成等级。预计额完成单位GDP能耗下降4.6%的年度目标,累计下降率超过国家规定的80%进度目标。这些成绩是在工业化加速推进、产业结构偏重、交通建筑和生活用能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取得的,确实来之不易。这是省委、

GDP能耗比上年下降5.85%,“十一五62.5%,经国2009

”前年下降”节能目标的年超省政府高度重视的结果,

也是各地区、各部门强力推进、企业和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节能工作主管部门对长期以来在节能战线上辛勤工作并干有实绩的同志们表示衷心感谢!

回顾总结近几年在推动节能工作方面所做的主要工作,全省上下主要落实了以下工作举措:

(一)加强节能工作组织领导。节能减排工作,省政府专门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及节约能源办公室。各地也相应成立了组织机构,加强对节能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共同推动节能目标任务的落实。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一系列加强节能减排的政策文件。把加强节能减排列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点课题之一,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意见》,将节能减排工作纳入市、县全面小康建设指标考核内容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综合指标体系,标明确、责任落实、奖惩分明、的节能目标管理体系,实行工作考核考评能作为约束性指标列入省政府年度工作目标落实到各市和有关部门。加大财政对节能工作的投入,省级节能和发展循环经济专项资金由2006能)。2009年市、县级财政设立的节能专项资金也达到亿元。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一级抓一级、3000万元增加到形成了一级考核一级3亿(含建筑节“目”2.11“一票否决”。把节年

(二)健全节能管理基本制度。一是建立单位GDP能耗统计监测考核体系。“十一五”以来,我省先后制定出台《江苏省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暂行办法》、《关于建立GDP能耗指标公报制度的意见》、《江苏省单位GDP能耗统计指标体系实施方案》、《江苏省单位GDP能耗监测体系实施方案》,定期发布各市政府和“千家企业”、“百家企业价考核,并向社会公布考核结果。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制度。制定出台《江苏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管理暂行办法》,对新增年综合能耗3000吨标准煤以上的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由各级节能主管部门负责组织专项评估和审查。南京、无锡、徐州、苏州、盐城、扬州、镇江、泰州等地都制定出台了实施细则。三是进一步完善重点耗能企业管理制度。初步建立重点耗能企业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和能源管理岗位备案等制度。扬州、苏州、淮安等市在加强重点耗能企业管理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扬州市经信委在全市重点耗能企业中开展“双百双十”(创建百家节能管理示范企业行动、小”企业关停行动、开展十大节能专项行动、进技术行动)节能行动计划,大力实施监管、循环、优化”等六个一批节能重点工程,重点耗能企业节能工作规范运作上水平。

GDP能耗等指标公报,对省辖市”,实施年度节能目标责任评二是建立实施固定资产投百家“五推广十项节能先“限制、改造、淘汰、有力地推动了

(三)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按照“调高、调优、调轻”的要求,坚持一手抓先进制造业、一手抓现代服务业,优先发展高技术、高效益、低消耗、低排放的“两高两低”产业。“十一五”以来,我省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逐年提高,由2005年的35.8%分别上升到2009年的39.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30%,比高3.8个百分点。新兴产业增速高于工业平均增速,新能源、新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分别增长30%、22%和21%,软件业销售收入增长30%业准入。强化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近两年,全省对2000多个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进行节能评估和审查,一批项目因能耗过高被否决,对投资业主不合理用能情况予以及时纠正。坚决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十一五”停淘汰落后钢铁生产能力792.2万吨,淘汰落后水泥生产能力2900万吨左右,关停小火电687.59万千瓦,化工”生产企业4631家,淘汰小锅炉约1200多台,了供热范围内的小锅炉淘汰工作。

(四)组织实施重点工程。突出冶金、化工、建材、电力、纺织等重点耗能行业,围绕实施工业锅炉(窑炉)节能改造、余热余压利用、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等重点工程,推动节能技术改造。“十一五”以来,累计组织实施节能改造项目1200多项,形成节能能力1400万吨标准煤。水

2005年提2009年,66%、“小基本完成以上。严格产以来,累计关关闭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