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长江大学矿床学复习资料(2015年6月精心整理) 下载本文

流体的物理状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温度和压力 水的临界温度,与水中溶解的物质有关

热液从岩浆中分出时主要呈超临界流体,只有当外压力小于临界压力时,才出现气相

热液中的CO2、SO2、O2、H2S、HF、HCl等高挥发组份在高压含矿流体中主要呈气态存在

? 化学性质 pH值:

变化范围较大:6~9(偏碱性)

岩浆期后热液:碱性(钾、钠交代)?酸性(绢云母化、黄铁矿化、硅化)?碱性(碳酸盐化)

Eh值:多数情况还原条件 低价元素比高价多 硫化物比硫酸盐多 成矿元素的搬运形式:

? 硫化物真溶液形式 ? 卤化物真溶液形式 ? 易溶络合物形式(主要) ? 胶体溶液形式 成矿元素的沉淀机理:

温度和压力的降低 pH值的变化 氧化?还原反应 不同成分和性质溶液的混合 溶液与围岩的相互作用

第 21 页 共 56 页

气水热液运移的动力:

重力驱动 压力驱动 压实驱动 构造应力驱动 气水热液运移的通道:

? 原生孔隙:粒间间隙、层面空隙、晶洞等

—绝对孔隙度 (Φ):岩石全部孔隙体积之和(Vp)与岩石外表体积(V)的比值 Φ = Vp/V ? 100%

—有效孔隙度 (Φe):岩石中相互连通的、流体在自然状态下可

以自由流动的孔隙体积之和(Ve)与岩石外表体积(V)的比值 Φe = Ve/V ? 100%

? 次生裂隙:非构造裂隙、构造裂隙

—非构造裂隙:溶解裂隙、岩石体积膨胀产生的裂隙、矿物结晶和重结晶形成的裂隙、火山角砾空隙等

—构造裂隙:断层、褶皱及与之相关的一系列裂隙,不整合面(主要、有意义)

容矿构造、配矿构造、导矿构造 气水热液的成矿方式主要有两种:

充填作用 交代作用

充填作用—热液在化学性质不活泼的围岩内流动时,与围岩间没有明显的化学反应和物质的相互交换,其中成矿物质主要是由于温度、压力的变化或其他因素的影响,直接沉淀在围岩的孔洞或裂隙中,这种作用称充填作用。由充填作用所形成的矿床称充填矿床。

交代作用—含矿热液在运移过程中与围岩发生化学反应或臵换作用,

第 22 页 共 56 页

把围岩中原有的组分溶解、排除,代之以新的成分,此种作用称为交代作用。由交代作用形成的矿床称交代矿床。

—交代作用过程中,岩石始终保持固体状态,即在交代作用的前后,岩石体积基本保持不变

交代作用的类型

? 渗滤交代作用:交代作用过程中组份的带入和带出是借助于流经岩石裂隙中的溶液的流动进行的。渗滤交代作用的有效半径可达数百米以上。

? 扩散交代作用:交代作用中组份的移动通过停滞的粒间溶液,以分子或离子扩散的方式缓慢地进行,即由浓度差(浓度梯度)而引起。有效半径一般为数米至数十米。

影响交代作用的因素:

? 组分的活动性及其浓度 ? 温度和压力

? 围岩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围岩蚀变—岩石在气水热液的作用下,发生的一系列旧矿物被新的更稳定的矿物所代替的交代作用,称为蚀变作用(alteration)。若这种蚀变

第 23 页 共 56 页

作用发生在矿体周围的岩石中,则称为围岩蚀变(wall rock / country rock alteration)。遭受了蚀变的围岩称为蚀变围岩(altered wall rock)。

围岩蚀变的主要类型

矽卡岩化、云英岩化、钾长石化、钠长石化、青磐岩化 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粘土化、硅化、碳酸盐化

矿化期 / 成矿期:代表一定成矿地质作用和物理化学条件的一个较长的成矿作用时期。

如矽卡岩矿床的形成一般可分为两个成矿期:矽卡岩期、石英?硫化物期

矿化阶段 / 成矿阶段:代表同一成矿期内,在相同或相似的地质和物理化学条件下形成一组或一组以上矿物的成矿过程。 如矽卡岩矿床的石英?硫化物期又可分为:①铁铜硫化物阶段;②铅锌硫化物阶段

矿物生成顺序:同一矿化阶段中不同矿物结晶的先后顺序。 热液矿床的分带(zoning):指与单一矿床或一定区域内的一组矿床有关的矿物或元素在空间上的有序分布形式。

分带规模等级:区域分带 矿田分带 矿体或矿床分带 分带样式: 水平分带 垂直分带 正向分带 逆向分带

第六章 热液矿床的类型及特征

热液矿床—各种成因的含矿气水热液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下,于各种有利的构造和岩石中,通过充填和交代等成矿作用方式而形成的有用矿

第 24 页 共 5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