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起规划方案1205 下载本文

七、主要建设内容

1、 爱思特沙棘科技示范区种植面积50000亩。以铁边城镇为核心建设沙棘规范化生产示范区(其中老龄沙棘提改---整树剪枝、平插补苗30000亩,优质大果沙棘种植20000亩)辐射带动全县其他沙棘种植区。 2、爱思特沙棘加工储藏物流示范区:

(1)沙棘油现代化生产线1000平方米,购置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等先进生产设备,建成年产沙棘油1000吨的现代化流水生产线。 (2)新建爱思特仓储物流中心1座(标准化冷库500平方米)

3、爱思特沙棘文化展示与综合服务区 (1)新建园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1座 (2)新建沙棘文化博览馆(沙棘产品展示厅) 八、建设投资及资金筹措方案 (一)总投资

经估算,规划投资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其中主要工程建设费4250万元,占总投资的85%。工程建设其他费用325万,占总投资的6.5%,预备费425万元占总投资的8.5%。 1、建设投资

该园区主要工程投资建设费4250万,其中沙棘规范化种植示范区1000万元,沙棘仓储、深加工,沙棘文化培训馆建设3250万元。

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325万,包括土地使用费55万元,勘察设计费85万元,工程监理费65万元,工程招标费40万元,环境影响评价费15万元,建设单位管理费65万元。

5

3、预备费425万元 (二)资金筹措

该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企业自筹资金3000万元,占总投资的60%,申请陕西省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发展项目资金支持2000万元,占总投资的40%。

1、效益分析

到2015年,陕西省吴起县沙棘现代农业园区建成后,吴起县以铁边城镇形成沙棘规范化种植面积50000亩,可有效辐射拉动全县100万亩以上。建成沙棘深加工龙头企业1家,培训农民2万人,带动近4万农户发展规范化沙棘生产。

项目在吴起县建设沙棘种植示范基地和深加工生产基地,可规模化规范种植沙棘,进行沙棘油的提取加工。按每亩种植330株沙棘,可产1000公斤沙棘果,提取2公斤沙棘籽油,每公斤沙棘籽油市场价每公斤2000元,沙棘是隔年产果,按吴起县现有188万亩沙棘,挂果面积100万亩,每年可采摘面积50万亩计算,年可实现沙棘油销售收入20亿元,沙棘生物保健制品收入50亿元,利税10亿元。

1)项目的成功实施将带动吴起近4万农户种植沙棘,带来20亿元的沙棘收入,以及包装业、造纸业、运输业、现代生物产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2)项目的成功实施,将会直接新增就业直接岗位1000人,间接岗位近10000人,为下岗职工再就业和大学生分配及农民工重回现代农业种植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为陕北种植数千万亩沙棘,改善陕北因煤油气资源开采导致的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等问题,对巩固陕北退耕还林,改善陕北土壤瘠薄、植被

6

稀疏的现状以及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起到积极的保护作用。

4)项目的成功实施,彻底改变吴起县以前沙棘产业大而不强,农户组织化程度低、产业抵御市场风险差的状况,建设吴起沙棘品牌真正把沙棘产业做大做强,将推动我省现代药用植物的种植、管理走向规范化、集约化,为我省现代农业规模化发展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

陕西省吴起县沙棘现代农业示范园采用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采用种植,加工结合的方式,以规范化种植、采收、收购、加工、交易、制造、销售为一体,打造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系统模式,更好的发展沙棘产业以及园区的建设。同时,通过循环农业生产模式,减少化肥及农药等有害物质的使用,提高了沙棘的品质,还改善了土壤有机质含量,保护了当地生态的环境,维护了生态的平衡发展;因为是绿色产业,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无排放“三废”物质,符合国家发展绿色产业的要求,可以起到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以及较好的效益。

7

第二章 项目背景与必要性 一、项目提出的背景与由来

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站在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战略高度,做出了“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个体承包的我国、以粮代赈”的重大决策,开创了我国重点林业生态工程的先河。退耕还林工程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政策之一,是一项惠及当代,荫及子孙、造福人类的德政工程,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伟大壮举,是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科学发展的生动体现,它将成为人类重建森林植被、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成功典范而被载入我国生态建设的史册。

被称为中国沙棘第一县的吴起县,位于陕西省延安市的西北部,。该县累计种植沙棘面积188万亩,成林面积125万亩,挂果面积100万亩,成为全国沙棘种植面积最大县。年可产沙棘果6万吨,可实现产值1.2亿元,沙棘叶可实现产值2000万元。如果按30%的采收率计算,年可加工沙棘果2万吨,可生产沙棘果油1.2万吨,沙棘籽油180吨,沙棘黄酮5吨,吴起沙棘产业开发充满无限商机,但该地区沙棘种植生产中都存在雷同的问题,如沙棘品种杂乱,种子种苗缺乏标准,病虫害防治方法缺乏,大量的沙棘果由于无法消化、无人收购,加工技术不规范,只能自生自灭,散落于荒山野岭中,成了飞禽走兽的佳肴。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严重制约了产业的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外市场对沙棘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断地追求营养、天然、健康。目前的沙棘加工企业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