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级花卉栽培2实训教案 下载本文

等,1/10?的腐熟鸡粪及45%的高浓复合肥1公斤/立方米。如用旧盆土,请拌入60~80克/立方米的50%多菌灵消毒。上盆土的原料至少要提前半年准备,上盆前20d配制好。盆土的质量与数量关系到盆花的质量与产量,应予高度重视。

(2)上盆时间 上盆要及时,尤其是地栽分苗的,相邻植株的叶片一相接触即应突击上盆,一旦拖延,苗将很快徒长,将来盆花的株型和花量均会受到不良影响。上盆时间大多在10~12月(播种后的75~90d),请注意合理安排劳力和及早准备生产场地。

(3)栽植深度 以过原土坨0.8~1.0cm为宜,留沿口1~1.5cm。

(4)密度 上盆后一般将花盆顺棚向紧密交错排列,以便浇水施肥管理。为以后拉盆方便,每棚最好按额定密度上盆。按净面积算,最终每平方米的放盆数大约为:温馨12盆、雅致14盆、春潮9盆。每标准棚(30米36?m)?三层覆盖时约可产盆花1500盆、1700盆、1100盆左右,上盆时每棚可多上100~150盆,?在以后拉盆时剔除部分劣株。

(5)质量要求 不偏不歪,不虚不紧,不露不闷,根系舒展,满浅适宜。 (6)注意事项

①上盆前请适当控水并多见光照。

②请提前做好定植棚的清理、消毒及多层保温设施的修补、添置、安装工作。

③地栽苗在起苗时注意多带土,起苗前如检查发现土壤干旱必须先浇水,待叶面浮水干后起苗,起苗深度视苗的大小,不得低于6~8cm,防止过浅伤根。

④起苗、运输、上盆过程中请注意保护叶片,切勿折断、损伤。瓜叶菊的叶片有定数,植株受伤后的补偿生长作用又很小,所以叶片的损少或徒长,对盆花质量的不利影响是巨大而又无法弥补的。

?⑤若上盆可能被耽搁,将地栽苗每隔2行抽起上盆,或全部铲起重排蹲苗;将钵栽苗拉盆一次,都可有效控制陡长。也可试用150ppm的多效唑。 ⑥钵栽苗上盆可全光栽培,地栽苗上盆后有5~7d的缓苗期,必须遮荫。10?月份即上盆的早花品种在缓苗后可能还要遮荫7~10d,以度过干旱、强光的不利天气。

⑦盆底孔无须垫瓦片。???? 3、上盆后管理 ?(1)盖棚

①时间 不论品种、播期及各地气候差异,有霜地区一律必须在初霜前盖棚。霜期来临较早的地区,盖棚时间可能在上盆前甚至是分苗时。盖棚时通常要同时做好其它花卉的越冬准备工作,时间紧迫,农活繁忙,要合理安排,并

5

提前做好骨架修整、农膜添置修补等准备工作。先上好顶膜,寒流来临前突击上裙膜,不失为一种好的应急办法。

②保温方式 大棚栽培瓜叶菊,常以多层覆盖的形式保温。根据冬季最冷月的常年最低气温,大于0℃的地方,单层大棚即可安全越冬;-4℃左右必须双层覆盖保温,即在棚间搭一中棚(盖8m或2块4m薄膜),形成三层覆盖保温,能抵御-10℃以内的低温。低于-10℃的地区最好采用日光温室栽培(其管理技术均可参照大棚栽培)。凡低于-8?℃的地区,为防止极强寒流的出现,有必要准备简易加温设施。-6℃~8℃的地区也要准备一定的临时保温覆盖物(如薄膜、遮阳网、草帘等)。无论何种形式的保温覆盖或辅助加温,都必须(也只须)保证瓜叶菊直接生长空间的最低温度不低于1℃。

安装多层覆盖物时,由于大棚内空间小,操作不便,所以在覆盖大棚薄膜时,就要考虑二、三层支架及薄膜的预先或同时安装。所有薄膜都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并要安装得牢固、密封。二层保温膜两边一定要到地并平贴地面,不能有杂草杂物顶住,三层保温膜的外侧一定要用土压好,内侧平贴地面并要有一定的宽度。所有薄膜的破洞一律预先用胶带补好,大棚骨架、压膜线、地锚必须能经得起大风大雪的考验。

(2)盖棚后的日常管理 盖棚后瓜叶菊的生长发育完全在大棚内的小气候条件下进行。但是大棚内的小气候条件极不稳定,和外界相比,温度能相差三十多度,湿度和光照能相差二倍,二氧化碳浓度能相差四倍。不但同一天的不同时间可能有很大的差别,不同天气条件下也有很大差别,与瓜叶菊生长发育所需的理想环境条件:最适温度18~22℃,最高生长适温25℃,?最低忍耐温度0℃,最佳空气湿度75~80%,最适光照强度20000~30000勒克斯,更有很大差别。因此,作为调节大棚内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强度的重要手段,通风和揭盖保温膜是盖棚后管理的重要内容。掌握合适的通风量和覆盖保温膜的层数、揭盖时间,将棚内小气候条件尽量控制在接近理想的数值,是长好瓜叶菊的关键。生产中常出现的株形不好、开花稀少,植株受冻,病害严重等异常情况多与此控制不当有关。

①通风、关棚、与揭盖保温膜 通风是将大棚最外层的覆盖膜,打开一道或不连续的几道缝隙,使棚内外发生气体更换,以达到降温、换气、散湿、炼苗等目的的操作,关棚是它的相反操作。揭盖保温膜是指棚内二、三层防寒保温薄膜的揭开与覆盖,此三项操作技术性、责任性强,规模化栽培时,其任务也较繁重,必须明确专人负责。不通风、通风量长期偏小或通风不当,都长不好瓜叶菊。关棚及揭盖保温膜更关系到生产安全。在建棚时要考虑通风及二、

6

三层棚架的准备问题,最大可通风面积不得低于总覆盖面积的20%,大棚和温室的构造及覆膜方式不能有碍通风。

通风的总原则是:尽量将温度、湿度、CO2浓度都控制在瓜叶菊生长所需的最适范围内,在无法兼顾时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解决影响生长的最主要因素。

通风量的大小决定于:植株所处的发育阶段;栽培上的特殊要求(如催、延花期);特殊气候条件(如连阴雨、强寒流)对通风的特殊要求等等。

影响通风量的具体因素:通风口的大小、数量、排列情况、通风时间长短、风速风向、云系多少、棚内外温差等。

通风具有降温、散湿、换气、炼苗等多种重要作用。虽然通风必须考虑棚内温度的高低,但降温不是通风的唯一目的,应根据不同气候条件下,植株生长对通风各功能的不同要求,灵活掌握通风的时机、通风口的多少、大小和时间长短,认为只要温度不高就无须通风是错误的。

不同生育期对温度的要求有所不同。在上盆后至现蕾前,温度宜控制在20~22℃;现蕾至初花18~20℃为宜;花期温度宜降至14~16℃,以延长花期。浇水、施肥后棚内湿度加大,要加大通风并延长通风时间。在出售前及发现有徒长趋势时,为增强适应性,通风量也必须适当增大。

通风必须均匀。气温较高的向阳侧、背风侧、棚的中段要早通风、大通风、迟关闭;背阴侧、上风侧及有棚门的两头,要迟通风、小通风、早关闭。通风口的位置也要定期更换。

在气温较低时通风,大棚两侧的通风口宜交错排列,较高时则相对排列,也可两侧交替通风。最好在大棚的两侧安装简易卷膜机,人站在棚头操作就可全棚通风,通风口的大小能随意调节,可使通风变得方便、快捷、均匀、安全。但应注意,装置卷膜机后,棚的密封性可能变差。在大风天气,白天通风时要防止通风口处的薄膜意外滑落,夜里要防止通风口关闭不严被风吹开。

棚内温度的高低是决定通风量的重要依据,测量温度的温度计要计量准确,放置的位置应该在植株顶部附近,且不受阳光直晒。若悬挂在棚的中上部,测量的只是该部位的气温,与植株附近的气温可能有很大的差异。

切忌陡通大风、久阴骤晴大通风、大风严寒时大通风和迎风大通风。 通风与关棚的一般温度指标。在晴天,通常情况下棚温18℃时开始通风,先较小或较少地开通风口,当棚温升至22℃,加大或多开通风口,使温度稳定在20℃左右。下午2时左右棚温下降,再开小或关闭部分通风口,棚温降至10~15℃时关棚。明晨气温高时迟关,气温低时早关。为防止强寒流,有时甚至在20℃时就关棚,使棚内积蓄较多的热量以阻止夜间气温的急骤下降。大棚顶膜上积灰积雪,虽不致影响通风,但影响棚内光照。积灰严重时应定期用水冲洗。降

7

雪后要及时清扫棚上积雪。结构不好、材料不牢的大棚,在降雪时即应清扫。 盖棚初期及早春的通风 盖棚初期气温一般尚高,植株又是初进保护地栽培,通风量要大。如果明晨最低气温晴天时大于5℃,阴天时大于3℃,通风口不关闭,昼夜通风。最低气温在0~5℃时,为防止霜和霜冻,在下午至傍晚时关棚,最低气温0℃以下时,要覆盖保温膜。

早春的情况与盖棚初期相似,通风可参照执行。春季终霜后即可拆除大棚膜,如雨水较多,可不拆顶膜只拆裙膜,棚上盖遮阳网。

冬季通风 进入隆冬,外界气温很低,甚至白天的最高温度也在零下。由于大棚的升温性能很好,只要是晴天,棚温经常超过25℃。这时不管棚外温度多低,都必须通风,但通风口一般开得很小,通风时间也较短。有时最高棚温不超过22℃,但只要超过15℃,就要通风,哪怕通风的时间只有半小时。此时通风的作用主要是换气散湿。在大风天气,由于大棚的密封不是很严,自然换气作用较强,只要温度不超过20℃,可以不通风。

连阴雨天气的通风 瓜叶菊生产中最头疼的就是连阴雨。阴雨天,大棚内弱光、高湿,瓜叶菊的光合作用弱,呼吸消耗大,时间一长植株就表现叶片黄、薄,叶柄、节间、花梗细长软弱的衰弱长相,这种植株不仅商品性大大降低,植株的耐寒性也大大下降,而且病害如灰霉病、菌核病也会暴发流行。在天气晴好后,还会遇到乍见强光叶片严重萎蔫甚至枯死的问题。

但是许多人不知道这种危害性,反认为阴雨天气温不高,可省去通风关棚的麻烦,不但不通风,有时连棚内二、三层的保温膜也不揭,加剧了棚内的弱光、高湿、不透风,问题更是严重,导致栽培彻底失败的亦不在少数。

连阴雨时必须十分注意通风。连阴雨时通常气温不会太低,如出现在春季,气温更高,若最低气温在0℃以上,不下雨时,通风口可不关闭。如出现在冬季,气温不会多高,但只要白天的最高棚温大于3℃,都必须通风。二、三层保温膜必须及时揭开,棚内夜温不低于0℃时不盖。通风可选中午前后的雨隙进行。除通风,连阴雨时还必须保证棚内的干燥:不要让雨水流进棚内;棚膜上的破洞必须修补好,停止浇水、施肥;防治病虫改喷雾为熏蒸或喷粉。另外还要注意摘病叶、剔病株。雨前增施P、K肥,及时拉盆,适当控水等有助于植株健壮生长的管理措施,都有助于安全度过连阴雨天。

连阴雨后叶片萎蔫的解救办法:叶片开始萎蔫时,及时在大棚上盖一层遮阳网,适量小开通风口,向叶面喷水雾数次。下午叶片恢复时揭网,连续2-3天即可恢复。

关棚与揭盖保温膜 塑料大棚的保温能力很差,夜间的棚温只比外界高2℃左右,有时甚至相同。因此大棚栽培瓜叶菊通常必须有多层保温覆盖。覆盖物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