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卫生学 - 习题 - 精品课题 下载本文

A. 出现某一效应的风险较大的人群 B. 易感人群 C. 抵抗力低的人群 D. 多病的人群 E. 年龄幼小的人群

32. 哪项不是环境流行病学暴露测量的指标 A. 环境介质中某种污染物的浓度

B. 血液、尿液等生物材料中污染物的含量

C. 血液、尿液等生物材料中污染物的代谢产物的含量 D. 骨骼中重金属的含量 E. 血红蛋白加合物的含量

33. 生物有效剂量是 A. 个体暴露量 B. 靶部位的污染物量 C. 尿液中污染物的含量 D. 血液中污染物的含量

E. 血液中污染物的代谢产物含量

34. 选择环境流行病学健康效应测量的对象时,主要应考虑 A. 儿童 B. 妇女 C. 老年人 D. 高危人群 E. 以上都是

35. 生物标志物是 A. 暴露剂量的指示物 B. 有害效应的指示物

C. 与发病机制有关联的一系列关键事件的指示物 D. 人群易感性的指示物

E. 细胞和分子水平上改变的指示物

36. 生物标志在环境流行病学中可应用于 A. 生物有效剂量的测量 B. 内剂量的测量 C. 早期效应的测量 D. 宿主易感性的评价 E. 以上都是

37. 以下都是环境毒理学在环境因素对健康影响的研究中的优点,除外 A. 人为地控制化学物的暴露剂量 B. 人为地控制化学物的暴露时间

C. 更能反应对人的有害效应

D. 可应用特殊基因型的细胞、转基因动物等试验材料进行研究 E. 效应观察的指标不受限制

38. 以下都是环境毒理学研究的内容和任务,除外

A. 污染物的毒作用大小、蓄积性、作用的靶器官等毒理学特征的研究 B. 污染物的致畸、致突变性的检测 C. 证实环境流行病学调查的推测

D. 对于新合成的化合物的毒理学安全性评价 E. 确证对人类的致癌性

39. 制定某物质的卫生标准的科学依据是 A. 中毒剂量

B. 最大无作用剂量或阈剂量 C. 耐受剂量

D. 吸入剂量或吸收剂量 E. 以上都不是

40. 以下都是遗传毒理学试验的4类检测终点之一,除外 A. 反映原始DNA损伤 B. 反映生殖细胞遗传性易位 C. 反映基因突变 D. 反映染色体结构改变 E. 反映非整倍性改变的试验

41. 下面各项都是WHO长期动物致癌试验的试验结果判断标准,除外 A.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肿瘤总发生率增加

B. 试验组中出现对照组没有的肿瘤类型,并显著增加 C.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同类型肿瘤发生率明显增加 D. 试验组中肿瘤发生明显早于对照组 E. 试验组每只动物的平均肿瘤数明显增加

42. 动物致畸的三段试验

A. I段试验的目的是测试环境因素对胚胎毒性和致畸性 B.Ⅱ段试验的目的是测试环境因素的对受孕率和生殖功能的影响 C.Ⅱ段试验的目的是测试环境因素对分娩后发育的影响 D.Ⅲ段试验的目的是测试环境因素对分娩后发育的影响 E.Ⅲ段试验的目的是测试环境因素对受孕率和生殖功能的影响

43. 现场生物监测与传统的环境监测相比,特点是 A. 能够迅速反映对生物体,特别是遗传物质产生的影响 B. 检测方法简单、快速、经济

C. 能反映总体的污染水平和可能产生的危害 D. A+B

E. A+C

44. 健康危险度评价的主要特点是 A. 以可接受的危险程度代替安全性

B. 其评价方法可以在更大的程度上保证健康 C. 把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定量化 D. A+C E. A+B

45. 下面有一项不是进行健康危险度评价的基本内容,它是 A. 危害鉴定 B. 污染来源鉴定 C. 暴露评价

D. 剂量-反应关系评定 E. 危险度特征分析

46. 健康危险度评价的危害鉴定中,有害效应包括以下四种类型,除外 A. 致癌(包括体细胞致突变)性 B. 致生殖细胞突变 C. 器官/细胞病理学损伤 D. 非特异损伤 E. 发育毒性(致畸性)

47. 致癌强度系数的含义是

A. 终生暴露于剂量为每日每公斤体重1mg致癌物时的终生超额患癌危险度,其值为剂量-反应曲线斜率的95%下限,以mg/kg·d表示。

B. 终生暴露于剂量为每日每公斤体重1mg致癌物时的终生超额患癌危险度,其值为剂量-反应曲线斜率的95%上限,以mg/kg·d表示。

C. 终生暴露于剂量为每日每公斤体重1μg致癌物时的终生超额患癌危险度,其值为剂量-反应曲线斜率的95%下限,以(mg/kg·d)-1表示。

D. 终生暴露于剂量为每日每公斤体重1mg致癌物时的终生超额患癌危险度,其值为剂量-反应曲线斜率的95%上限,以(mg/kg·d)-1表示。

E. 终生暴露于剂量为每日每公斤体重1μg致癌物时的终生超额患癌危险度,其值为剂量-反应曲线斜率的95%上限,以mg/kg·d表示。

48. 危险度特征分析时,对有阈化学物可计算出 A. 人群终生超额危险度 B. 人群年超额危险度 C. 人群年超额病例数 D. B+C E. A+B+C

第三章 大气卫生

问答题:试述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标准答案及评分办法:

一、大气污染对健康的直接危害: 1.引起急性中毒:

(1)烟雾事件(得分:10%) (2)生产事故(得分:10%) 2.造成慢性危害及远期影响:

(1)长期刺激作用产生炎症:(得分:10%) (2)心血管疾病(得分:5%) (3)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得分:5%) (4)慢性中毒(得分:10%) (5)致癌作用(得分:10%) 二、大气污染对健康的间接危害: 1.气候改变(得分:10%) 2.产生温室效应(得分:10%) 3.臭氧层破坏(得分:10%) 4.形成酸雨(得分:10%) 多选题:

1. 关于对流层,下列哪一项正确 A.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B.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C. 气温不随高度变化 D. 能反射无线电波

E. 能使地球生物免受射线损害

2. 下列那项不是紫外线的作用 A. 色素沉着作用 B. 杀菌作用 C. 红斑作用 D. 抗佝偻病作用 E. 镇静作用

3. 关于大气中的空气离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新鲜的清洁空气中轻离子浓度低 B. 污染的空气中轻离子浓度低

C. 空气阳离子对机体有镇静、催眠和降压作用 D. 空气阴离子可引起失眠、烦躁和血压升高 E. 空气阳离子与阴离子对机体的作用相同

4. 有利于形成煤烟型烟雾的条件不包括 A. 地势低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