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提问-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 下载本文

考查论文

有效提问——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

作 者:张 晓 霞 学 号:51090105035 专 业:比较教育 院 系:课程与教学系 课 程:教育学术前沿理论讲座 学 期:2009-1010第一学期

2010年 2月 20日

1

有效提问——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

摘要:课堂提问是一门教学手段,更是一门教学艺术。教师优化好课堂提问,对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有着十分明显的促进作用。本文从课堂提问的作用、误区、途径的等多个角度来探讨该如何优化课堂提问使课堂提问能真正激发学生的思维,达到教学目的。

关键词:课堂提问、 有效 、课堂教学

课堂提问是教师必备技能之一,被称为“有效教学的核心”。作为一种课堂中经常运用的教学方法,教师往往会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向学生们提出一些问题,要求学生们予以回答。近来,特别是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课堂提问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关注。事实上,教师优化好课堂提问,对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有着十分明显的促进作用。然而有研究表明:课堂上大概40%的时间用在提问——反应模式上(Johnson,Markle,Halry-Olpihant,1987)。②但遗憾的是很多教师却不懂得如何有效提问。因而,研究如何提高和确保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对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都是不无裨益的。

一、教师课堂提问的目的和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发问不是随意的无的放矢,而是在精心预设教学思路的基础上,在教学中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的思考与参与,进而全面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使得学生深刻理解和牢固掌握教材内容进而提高学习能力。

国内外许多研究者对提问的目的与作用提出了各自的建议。这里笔者认为教师提问得当,有效提问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1、能帮助学生巩固和深化原有的知识。如在上复习课的时候或者在每节课开始回顾已学过知识的时候,教师采用提问的方式,根据学生已学过的教材内容提出一些问题可以帮助学生能够回忆起先前的知识,这也就会强化这些知识并使得学生能够将这些知识更深刻的留于自己记忆中。

2、能够启发学生思考,吸引学生关注教学内容。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而教师在恰当时间的提问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热情,唤回学生的注意。另外,如果整节课都是教师一讲到底,学生只是在洗耳恭听的话,那么课堂气氛必将十分的沉闷,学生的学习热情将很难维持,课堂教学也就收不到理想的效果了。 ①②

洪松舟,卢正芝《我国有效课堂提问研究十余年回顾与反思》[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12期 许绍康《教师课堂提问研究进展》[J].《心理研究》2008年第1期

2

3、能够帮助学生学习新知识。提问可以启发学生思考,教师合理的预设问题,由浅入深,一步一步的问答将引导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并不断地去深入思考和探索新的知识。如在教授中学历史《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的时候,教师预设以下这些问题:什么是工农武装割据?为什么要进行工农武装割据?为什么能够进行武装割据?中共怎样实现了武装割据?工农武装割据有什么作用?工农武装割据最后是怎么结束的?教师在课堂中通过引导学生回答这些问题,从而帮助学生较深入的掌握工农武装割据的一系列知识。

二、目前课堂提问所存在的误区

大家都知道,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得当对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有着十分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是如果提问不当,不但不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还会白白浪费教学的时间,同时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笔者归纳后认为,目前的课堂提问所存在的误区主要是几下几种情形:

误区一:提问的内容脱离教材,或与教材关系不大。

不少教师的课堂提问与教学内容的关系不大,这种行为会分散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注意,甚至会使得学生误入歧途。教师的提问内容一定要紧扣教材,围绕教材设置问题,因为教材是按照学科课程标准制定的,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载体,提问如果脱离了教材是很难完成教学任务的。要知道,课堂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而提问仅仅是一种教学手段,并不是教学的目的,教学的目的应该是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误区二:提问的时机不当

课堂提问要行之有效,还需要考虑提问的时机。有的时候当老师发现个别同学在课堂上睡觉、做小动作或相互说话时,不是用提醒暗示的方法来制止他们的不良行为,而是采取提问的方法来进行惩治。这样做效果有两个:一是学生的注意力重新回到了课堂上,二是学生产生了不良情绪和逆反心理。但是共同之处,如果老师借此来进行说教,势必会中断了正常的教学,浪费了课堂教学时间。又比如说在快要下课或者快要放学的时候对学生进行提问,这时候学生的心思可能已经“飞”出教室了,学生可能只是随意的回答,这时候的提问就没有多大的教学效果了。

误区三:提问的方式不够灵活,难度、深度把握不好

很多教师的提问往往局限于固有的模式而缺少了应有的变化,这就容易使学生产生单调枯燥的感觉。还有些教师因为对教材钻研不够,往往对问题没有精心设计,上课时随意发问,抓不住重点,难点,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的提高。例如,很多历史教师都会提问“哥伦布什么时候发现新大陆?”但是这个问题太过于死板,答案书上完全

3

可以找的到,对学生来说也过于简单,无须思考。这时候,我们也许可以将这个问题转化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时候的欧洲社会当时是怎么样的历史背景?”

误区四:提问虽然频繁,但是问题只面向少数

国内外的很多资料均表明教师提问偏多,尤其是在国内,教师的提问几乎贯穿了整个课堂。大量的问题固然能带动学生积极的思考,但问题数量过多的话,那就一定会影响教学内容的传授。实际上,像“答案等于几”“是不是”“对不对”等这一类问题一是完全没有触及教学内容的关键,占用课堂时间实际是一种浪费;二是对于这种问题学生可以不假思索的回答说“是”或者“不是”,问题过于简单,启发不了学生的思考。另一方面,教师提出的问题有时候往往只有少数学生能够回答,因而就出现了优生主导回答的局面,又或者有的教师出于自己的喜好,会更偏向于提问自己喜欢的学生,这就使得多数学生只成为了课堂的听众,课堂上出现了“被遗忘的角落”,教师的这种行为往往不利于整体教学效果的提高。

三、有效的课堂提问 1、 课堂问题的类型

首先,我们先来讨论下课堂上的问题类型。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教师所提的问题分为不同的类型。例如有的学者从问题解决方式来分,分成聚合性问题与放散性的问题。这里笔者比较认同根据美国教育学教布卢姆所作的教育目标分类。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将认知领域的目标分为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这六个部分。郑金洲和黄光雄的观点根据这一理论将问题分成了知识性问题、理解性问题、应用性问题、分析性问题、综合性问题和评价性问题六大类。

知识性问题:主要是针对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包括概念、定义、公式、原理等等。如:什么是温室效应?中国的四大发明是什么?

理解性问题:主要是考察学生对于所学概念的理解程度,并希望学生能就理解的程度做出表达和说明。例如牛顿第二运动定律F

家一样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等等。

应用性问题:考察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应用于实际情境的能力。例如:让学生安装电路、示范安装的布骤;或者是让学生说出测量一座楼的高度,可采用什么方法?

分析性问题:主要是考察学生能否分析各种概念,并将这些概念间建立起联系。例如中国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影响气候变化的因素有哪些?等等

综合性问题:主要是考察学生能否将对各种不同的要素加以归纳、并将其整合成为一个整

4

合=ma

表示什么?中国为何不能像西方资本主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