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沿太湖地区历史文化概述 下载本文

演五色灯彩、射箭和吸烟三大绝技。更名“洪福”后,木偶戏班继续在各地演出,多次参加县、市级的民间文艺调演并获奖,1962年5月,刘少奇主席观看了该团的演出,同年10月,剧团解散,演出活动停止。2003年,吴江、苏州文化部门高度重视木偶昆曲这一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的延伸艺术,找到了至今“洪福”剧团仅存、年已84岁的姚五宝老艺人,制定了抢救、恢复方案,一方面挖掘保护姚五宝记忆的木偶曲目,加紧培养新人,2004年下半年招收了数名学生,由七都镇政府送至苏州艺术学校专门学习昆曲木偶的表演艺术, 另一方面,引进有关昆曲曲目,延用其他剧种的民间木偶艺人,并按照姚五宝传授的演艺形态,使木偶表演与昆曲曲目紧密结合。2004年,世界遗产大会在苏州召开期间,木偶昆曲作为江南独特的民间文化遗产在苏州沁兰厅登台亮相。

(二)芦墟山歌、堂名、宣卷等。

芦墟山歌源远流长,是吴歌中的一个重要支脉,是民间文艺中的瑰宝和奇葩。她用芦墟方言演唱,以汾湖镇(包括芦墟、莘塔、金家坝、黎里、北厍)等地为主要流传区,并辐射周围乡镇及毗邻地带,其代表作《五姑娘》闻名海内外,先后被拍摄、改编为电影、电视剧和音乐剧。

“堂名”,为江南地区特有的民间曲艺,以前,每逢喜庆或民间庙会时,地方上、各户人家都要请堂名演唱助兴。吴江的堂名班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地区,尤以同里、八坼、芦墟操此业者为多。至上世纪80年代中期,全县存世的堂名老艺人尚有数十人。七都镇庙港社区

的“金玉堂”堂名从道教音乐演化而来,为吹唱昆曲,颇具特色。

宣卷在吴江各地流行,其起源于佛家讲经,已有一百多年历史,除演唱宣卷基本调外,还参用各种地方戏曲调,故群众又称之为“什景书”,现仍在吴江各地流行。

(三)、吟咏太湖的诗词文赋

在《吴江县志》、《震泽县志》、《儒林六都志》等历代地方志上,都辑有大量吟咏太湖的诗词文赋,如清代吴元方撰写的《太湖赋》洋洋千言,潇洒飘逸,又如描写今七都、庙港一带景色的“六都八景”诗,诗情画意,跃然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