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下载本文

A.古典主义流派 派

B.现实主义流

C.浪漫主义流派 D.现代主义流派

19.下图是19世纪40至60年代满人和汉人出任巡抚的比例。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

A.西方侵略者在中国扶植代理人 中央集权

C.太平天国运动冲击了政权结构 人录取率

20.毛泽东指出,“现在的任务,是在全国范围内恢复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的革命精神,据

以定出一定的政纲和政策,并真正而不二心地、切实而不敷衍地、迅速而不推延地实行起来”。材料中“现在”是指( ) A.国民革命时期 战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全面抗

D.科举考试增加汉B.清政府逐渐强化

21.1900年,蔡元培之妻逝世,多人登门说媒。蔡元培贴出“征婚启事”:第一,不缠足。第

二,识字。第三,男子不娶妾,不娶姨太太。第四,丈夫死后,妻子可以改嫁。第五,意见不合,可以离婚。这则“启事”使说媒的人顿时退避三舍。这反映出当时( ) A.婚俗观念发生彻底转变 B.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显现

C.近代报刊方便信息传播 D.新思想传播的阻力较大

22.1955年,苏共通过决议,由过去农庄、农场从上级机关领取计划改为直接由农庄、农场

制订计划。这一决议( )

A.进一步强化政府在经济中作用 的发展

C.反映了其改革重心在农业领域

D.表明斯大林模式B.有利于农业生产

的解体

23.一战期间,美国政府成立了战时工业局、军需品采购委员会、物价管理委员会、食品管理

局、战时贸易局、战争保险局、战时金融公司等机构加强对国民经济的计划和统制,这些措施( )

A.为后来的新政提供了实践经验 主义建设经验

C.宣告了自由放任政策已经失败 经济的新时代

24.1961年,邓小平负责起草的《国营工业企业工作条例》明确规定企业对国家要实行“五

保”:保证产品的品种、质量和数量;保证不超过工资总额;保证完成成本计划;保证完成上缴利润;保证主要设备的使用期限。由此可知,该条例的主旨是( )

A.减轻人民公社化带来的损失 B.调整企业生产秩序

C.阐明国家实施计划的必要性 D.优化工业经济结构

二、材料阅读(共52分)

25.(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书·地理志》说:“武帝攘却胡、越,开地斥境,南置交阯,北置朔方之州,兼徐、梁、幽,并夏、周之制,改雍曰凉,改梁曰益,凡十三部,置刺史。”武帝置十三部刺史在元封五年,把全国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域,叫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刺史每年八月巡视所部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以六条问事”。这六条详细规定了刺史监察的范围,其中一条是督察强宗豪右,五条是督察郡国守相。……刺史由丞相派属员分任,秩六百石,但出刺时代表朝廷,故“位卑而权重”。十三部刺史的设立,加强了朝廷对地方的控制。

——摘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1809年,瑞典议会认为由司法总监对行政官员的监察并没有充分保障公民的权利,需要建立一项独立于政府的、监察行政官员的制度。1918年,芬兰建立议会监察专员制度及司法监督制度。芬兰司法总监和议会督查员是芬兰政府机关中的最高监察官,他们根据宪法监督各机关及官员是否遵守法律、履行职责。这两种监察官一般由著名法学家担任,每年都要到全国各地巡视,倾听公民意见,接受和审理普通公民对官员和公务员的举报。

D.开创了国家干预B.借鉴了苏俄社会

——摘编自王明高《国内外巡视监察制度之借鉴》

(1)据材料一,概括汉武帝建立刺史制度的背景及该制度的特点。(13分)

(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西方近代监察制度发展的原因和成功的经验。(12分)

26.(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仲舒由于承借了最具繁衍性的阴阳家思想,而创出一套天人哲学的大系统,使他能在与各家的竞争中得到胜利,也使他成为前汉最具代表性,影响也最大的思想家。但是,先秦儒家的真精神,以及思想最具创意的部分,由于无法和专制体制相整合,也断送在他的手中。这个真精神就是人文或人本主义,这个最具创意的部分,就是心性之学,这是儒学的大本大源,也是儒家最具特色的部分。

材料二

董仲舒思想主张简介(部分) 角度 主张 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人性与教化 此天意也。民受未能善之性于天,而退受成性之教于王,王承天意,以成民之性为任者也。 《春秋》之法,以人随君,以君随天,故屈民而伸君,君民关系 屈君而伸天,《春秋》之大义也。 ——以上材料均出自韦政通《中国思想史》

提炼材料一中的核心观点,并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叙述条理清晰,逻辑严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