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班别 时间 教 学 目 标 重点 难点 现象的观察、分析得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教 学 过 程 二次教学内容及流程 (一)引入新课 ( 二)自学指导 合作探究 教 学 方 法 学 习 方 法 备课 教师将酒精抹在毛玻学生观察,可以看到什璃片上放在投影仪上投么?生活中有类似现象吗? 影。 交流讨论并回答。 阅读学习目标。 各组交流预习情况,不能解决 的问题师生讨论后完成。 [探究]水的沸腾 提出问题 大家先大胆猜测,相互讨论, 第三节 汽化和液化 授课人 教具 课时 多媒体课件 1 一、知识与能力: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3.知道蒸发可以致冷.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2.通过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概括,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意志品质. 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分析概括和表达能力 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和表述,总结出沸腾的特点,并对生活中蒸发1
制定方案,通过实验观察,得 出结论,解决问题. 小组进行实验方案设计,组长 分工负责。实验结束选代表台前展示,并讲解说明,其他组 质疑。 什么是沸腾?沸腾现象,沸点,沸腾特征, 沸腾与蒸发的区别? 沸腾图像。 (三)大组汇报 教师点拨 交流讨论,得出结论。 个小组互相补充,质疑。 (四)变式练习 拓展提高 (五)课堂小结 6、 液化现象。 7、 为什么表上标“在标准大气压下”? 8、纸锅烧水 9、把酒精滴在手背上,擦在手背上,或用手扇,有什么感觉? 点评。 引导,点拨。 1、知道什么是汽化以及汽化的两种不同方式; 2、知道液化的概念和气体液化的条件以及液化的两种方式 3、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知道蒸发吸热致冷。 教师巡回指导、并强调, 1、 点拨。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2、 减少加热时间的方法。 3、 蒸发特点,沸腾特征。 4、 沸腾图像。 5、 沸腾条件。 2
巩 固 练 习 1、有的同学在擦眼镜时先向眼镜“哈气”,使眼镜变得潮湿从而更容易擦干净,这个过程中水蒸气发生了 现象,此现象是一个 热过程。 2、有一种气体打火机,内装燃料是液态的丁烷,通常情况下,丁烷是气体,人们用 方法将其变为液态的。 1、 整理课堂笔记。 作 业 3、 水面上很快出现很多“白气”,这是为什么? 被100℃的水蒸气烫伤往往比被100℃的开水烫伤严重,这是因为什么 汽化和液化 板 书 设 计 3. 蒸发 4. 使气体液化的两种途径: 教 学 反 思 领 导 评 课 意 见 1. 汽化和液化定义 2. 沸腾 2、 对锅加热,里面的水持续沸腾时,水面上的“白气”并不明显;如突然止火 3
学 校 检 查 记 实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