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大建筑材料期末必考题 下载本文

目 录

第一部分 建筑材料学习要点及各章

一、建筑材料课学习方法及要点....................................................................................1 二、“建筑材料基本性质”重点及思考题……………………………………………..2 三、“无机胶凝材料”重点及思考题…………………………………………………..2 四、“混凝土及砂浆”重点及思考题…………………………………………………..3 五、“建筑钢材”重点及思考题………………………………………………………..5 六、“木材”重点及思考题……………………………………………………………..5 七、“合成高分子材料”重点及思考题………………………………………………..6 八、“防水材料”重点及思考题………………………………………………………..6 九、“其它建筑材料”重点及思考题…………………………………………………..7 第二部分 自测试题

试题Ⅰ 材料基本性质及气硬性胶凝材料…………………………………………….8 试题Ⅱ 水泥……………………………………………………………………………11 试题Ⅲ 混凝土与砂浆…………………………………………………………………14 试题Ⅳ 建筑钢材………………………………………………………………………20 试题Ⅴ 木材、沥青及其他材料………………………………………………………22 第三部分 综合复习题及答案

一、概念题………………………………………………………………………………24 二、选择题……………………………………………………………………………...26 三、判断题………………………………………………………………………………27 四、问答题……………………………………………………………………………... 28 第四部分 模拟试题及答案

模拟试题1-8…………………………………………………………………………….31 模拟试题参考答案1-8………………………………………………………………….53

第一部分 建筑材料学习要点及各章重点

一、建筑材料课学习方法及要点

建筑材料课是针对土木类及相关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技术课。它主要从工程使用的角度去研究材料的原料、生产、成分和组成、结构和构造以及环境条件等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及其相互间关系的一门应用科学。作为一个未来的土木工程技术人员,建筑材料的一些基本知识是他必须具备的,是为今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时,能够合理选择使用建筑材料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虽然建筑材料种类、品种、规格繁多,但常用建筑材料品种并不多,而且我们可以通过对常用的有代表性的建筑材料的学习分析,可以举一反三,为在今后学习、工作中了解和学习运用其它建筑材料打下基础。

因此,建筑材料课学习时要注意抓住一个中心,即材料的性能,但如果我们孤立地去识记这一性能实际上是很困难的。只有通过学习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构造与其性能的内在联系,以及影响这些性能的外部因素,才有可能在本质上认识它。

此外,在学习建筑材料时,可把相关内容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建筑材料基本知识”,所谓基本知识是指在土木工程中与建筑材料有关的术语(例如“标准试件”、“标准强度”、“强度等级”、“屈服强度”?s等)、材料牌号、材料技术指标标准;第二层次为建筑材料基本性质,它包括材料的生产工艺,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构造与性能的关系及其理论影响因素。这一层次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并能运用已有的物理、化学、数学理论知识对上述关系进行分析;第三层次是建筑材料的基本技能,指能够结合工程实际,正确选用材料,而且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对材料进行改性,以及设计计算材料配比,材料强度、耐久性等,上述三个层次也是本门课考核的重点。

在学习中通常可以通过对比方法找出各种材料的共性和各自特性。此外,要抓住建筑材料中典型材料、通用材料、举一反三,紧密联系工程实际问题,在学习中寻求答案,可能会更加增强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建筑材料课程各部分权重比例大致可以按下述划分:(%) 建筑材料基本性质 10-12 胶凝材料 12-18 混凝土材料 40-45 砂浆 5-8 建筑钢材 8-10 防水材料 8-10 砖、石及其它材料 5-8

二、“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重点及思考题

(一)重点与要求

1

1、本章是各种材料基本性质的归纳,首先应掌握这些性质的基本定义、物理意义、技术指标及所用单位,在后面章节讲到具体材料的这些性质时再前后呼应,加深印象。

2、了解材料的几种典型结构与构造,以及它们对材料性质的影响,从而建立材料结构、构造与性质之间有规律性联系的概念。

(二)复习思考题

1、建筑材料的定义与分类。

2、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视密度、堆积密度概念及孔隙率、空隙率计算方法。 3、材料的亲水性、憎水性以及吸水性,吸湿性、抗渗性、耐水性和抗冻性的概念及指标。 4、材料强度的微观概念和理论强度。

5、材料强度的常见类型及影响强度的因素(内、外部因素)。 6、材料的弹性、塑性、脆性和韧性的概念。 7、材料耐久性的定义,材料环保性概念。 8、材料的组成、结构、构造的定义。

9、材料基本结构(晶体、玻璃体、胶体)的形成以及不同结构的材料的性能特点。 10、材料的孔隙构造(孔隙率、孔径分布、孔连通性、孔几何特征)与材料强度、耐久性、导热性等的关系。

三、“无机胶凝材料”(气硬性胶凝材料及水泥)重点及思考题

(一)重点与要求

1、首先应掌握什么叫“胶凝材料”,并着重理解胶凝材料与其它材料对比在性质上的特点,然后进一步搞清气硬性与水硬性胶凝材料在性质与使用上的区别。

2、深入理解各种气硬性胶凝材料在水化速度、水化放热、硬化速度、硬化后强度及化学性质等方面的特点,从而掌握各种气硬性胶凝材料在性质和应用上的区别。

3、深入理解石灰、石膏两种气硬性胶凝材料的凝结硬化及影响凝结硬化的诸因素,掌握主要技术性质和工程应用。

4、水泥是重点材料之一,而硅酸盐水泥又是各种水泥中的重点,在硅酸盐系列水泥中,以硅酸盐水泥为典型,深入系统地搞清楚它的生产、成份、性质和应用,对于本系列其它品种水泥,则采取对比的方法,掌握各自的矿物成分,特性和用途。

5、深入理解水泥的凝结硬化理论,首先以结构形成为主线。搞清楚“凝结”、“硬化”、“凝聚结构”、“凝聚-结晶结构”等基本概念,以及它们对水泥硬化前后性质的影响;然后再弄清楚水泥熟料矿物成分和外界因素对凝结硬化的影响。

6、熟练掌握常用水泥的熟料矿物成分、技术性质、质量标准与应用范围,通过对比找出一般的规律性。

7、掌握在工程应用中硅酸盐水泥典型的几种腐蚀及作用机理和防止腐蚀的基本措施; 8、对特种水泥主要掌握熟料矿物成分的特点,以此推论其它的性质和应用特点。 (二)复习思考题

1、无机胶凝材料的定义、分类以及水硬性和气硬性胶凝材料的硬化条件。 2、建筑石膏的原料及煅烧条件对石膏质量的影响。

2

3、建筑石膏的水化原理以及凝结硬化过程。 4、建筑石膏的特性及应用。

5、石灰的原料及煅烧条件对石灰质量的影响(过火、欠火石灰)。

6、石灰的消解以及消石灰粉、石灰浆的制做方法及其在建筑上的应用。 7、石灰陈伏的目的以及陈伏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8、石灰的硬化过程。

9、石灰的性质、技术标准以及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10、硅酸盐水泥的定义,原料、煅烧及熟料矿物组成。

11、硅酸盐水泥的四种主要熟料矿物的相对含量范围,水化特性及强度。

12、硅酸盐水泥的水化过程(主要熟料矿物的化学反应及主要水化产物)和凝结硬化过

程(四阶段理论),以及主要影响因素。 13、硅酸盐水泥的主要技术性质及技术标准。

14、水泥石的主要腐蚀类型与腐蚀过程以及防腐蚀措施。(软水、盐类、酸类腐蚀) 15、硅酸盐水泥的性能及应用。

16、活性混合材料的种类、组成及活性。

17、掺混合材硅酸盐水泥的定义、组成、水化特征、性能及应用。 18、快硬水泥、抗硫酸盐水泥、大坝水泥的组成特点。 19、高铝水泥的组成、水化特性、性能及应用。 20、膨胀硅酸盐水泥的膨胀原理及应用。

四、“混凝土与砂浆”重点及思考题

(一)重点与要求

1、混凝土是重点材料之一,而普通混凝土又是本章的重点,首先要求以普通混凝土为典型,深入系统地掌握它的性质、应用,对原材料的要求与配制方法;然后通过对比了解其它品种混凝土的特点。

2、普通混凝土要求围绕如何配制成品质优良的混凝土为中心,从原材料质量控制,配合比设计与施工质量控制三方面进行分析。配合实验课,加深理解,切实掌握配制混凝土的基本知识。

3、在原材料方面,水泥已在前面解决。本章主要解决集料问题,对集料质量的理解要求与混凝土的技术性质联系起来进行分析。

4、硬化前混凝土混合物的和易性,硬化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是混凝土三大主要技术性质,要求深入掌握影响这三大性质的主要因素及控制途径,并从混凝土组成材料的质量、数量比例、内部结构和构造等的变化找出其性质变化的一般规律性,理解混凝土向高耐久性、高强发展的必然性和可能性及途径。

5、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施工质量控制是施工现场经常也是大量碰到的具体问题,要求通过实际算例和具体实验,掌握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理、计算步骤和调整方法。

6、在与普通混凝土对比的基础上,理解特种混凝土的配制原则,特性及通过了解砂浆与混凝土在组成、性质和使用上的不同,来理解砂浆的特性及技术要求。

3

7、了解现代混凝土发展趋势,高性能混凝土,绿色混凝土,智能混凝土的定义、组成和应用前景。

8、了解在混凝土中采用外加剂的意义和工程中常用外加剂的作用机理、技术经济效果。 9、掌握减水剂的作用机理、技术经济效果和常用品种。 (二)复习思考题

1、普通混凝土基本组成材料及其在混凝土结构中(硬化前后)的作用。

2、细骨料的技术性质与技术要求(主要掌握级配,细度模数、视密度、堆积密度、有害物质、含水率等)。

3、粗骨料的技术性质与技术要求(主要掌握级配、最大粒径、压碎指标、表面形状与特征等)。

4、混凝土和易性的意义及其测定方法。

5、混凝土和易性的主要影响因素(主要掌握恒定用水量法则,骨料性质、水泥浆量、外加剂、水灰比、含砂率等)及工程结构要求与选择。

6、混凝土单轴受压破坏过程及破坏特点。 7、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8、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棱柱体抗压强度、劈拉强度、弹性模量的定义及测定方法。 9、混凝土徐变的概念及主要影响因素。

10、混凝土体积变形的原因及其对工程结构的影响。

11、混凝土的抗渗性,耐冻性和耐蚀性的定义,技术指标以及改善混凝土耐久性的主要措施(着重掌握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

12、混凝土减水剂的减水机理、技术经济效果以及常用减水剂类型和品种(FDN、木钙等)。

13、混凝土强度等级、标准值、配制强度、平均值的含义。 14、混凝土引气剂,早强剂、速凝剂的作用机理及用途。

15、混凝土初步配合比的计算方法(关键掌握单位用水量、水灰比、砂率等三个基本参数的确定方法)。

16、混凝土初步配合比的实验及和易性调整、基准配合比的强度调整以及实验室配合比的工地调整方法。

17、混凝土质量波动的原因及质量控制标准。

18、混凝土质量(强度)评定的数理统计方法(掌握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的计算方法)及合格判定条件。

19、高强及高性能混凝土的定义及获得途径。 20、轻骨料混凝土的定义及分类。 21、轻骨料的性能特点与技术要求。

22、轻骨料混凝土的性能特点、配合比设计原则及施工注意事项。 23、加气混凝土、泡沫混凝土、大孔混凝土的配制原理及性能特点。 24、防水混凝土的获得途径及四种常用防水混凝土的配制原理。 25、纤维、聚合物对混凝土性能的改善作用。

26、喷射混凝土、水下混凝土的原材料选择、配合比特点及应用。

4

27、建筑砂浆和易性意义及技术指标。

28、砌筑砂浆的技术、性质以及配合比设计方法。 29、防水砂浆的配制方法及应用。

五、“建筑钢材”重点及思考题

(一)重点与要求

1、建筑钢材也是重点材料之一,要求围绕普通碳素钢的性能,系统地理解和掌握成分、晶体组织、冶炼、加工与热处理等方面对钢材性能的影响,其重点是成分与晶体组织对性质的影响。

2、进一步了解铁碳合金各晶体组织及它们的性能。

3、熟练掌握C、Si、Mn、S、P、O、N、H等元素对钢性能的影响。 4、了解冶炼方法(炉型)、脱氧程度、造成钢材在杂质含量及晶体构造上的差异,从而理解不同冶炼和铸锭方法等造成钢材品质的差别。

5、了解冷加工硬化、应变时效、热处理方法对钢材性质的影响,以及它们在实际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6、了解并掌握普通碳素结构钢、低合金结构钢、各钢号的意义及用途、钢筋钢及桥梁结构钢、钢轨钢的成分、组织性能特点。

(二)复习思考题材 1、冶炼方法(炉型)、脱氧程度对钢材杂质含量和品质的影响。 2、钢材的分类。

3、钢的细晶强化、纯铁的同素异晶转变、合金组成基本类型(固溶体、化合物、机械混合物)的概念。

4、钢中的晶体组织(奥氏体、铁素体、渗碳体、珠光体)的概念及其性能特点。 5、铁碳合金晶体平衡组织随温度、含碳量变化而变化的规律(铁碳平衡图)。 6、低碳钢拉伸时的应力―应变规律及主要力学性质技术指标。

7、钢材冲击韧性定义、试验方法以及温度和加荷时间对ak值的影响(冷脆性和时效敏感性)。

8、钢材热处理的方式及效果。

9、冷加工硬化与时效的原理及其在建筑工程上的应用。 10、普通、优质碳素结构钢与低合金结构钢的钢号及选用。

11、热轧钢筋、热处理(调质)钢筋、冷拔低碳钢丝、高强钢丝、钢铰线的分类、性能及应用。

12、桥梁及钢轨用钢的技术要求及两种钢的常用钢号。 13、钢材腐蚀的类型及常用防腐方法。

六、“木材”重点及思考题

(一)重点与要求

5

1、木材是天然纤维质材料,首先应了解木材的亚微观结构与宏观构造(细胞构造、生长方向、排列方式、紧密程度等)与木材疵病(节疤、裂纹与多孔性),为掌握木材性质打下基础。

2、通过木材物理力学性质试验重点掌握木材的各向异性、含水率和疵病对性质的影响以及木材的合理使用问题,总之要以性质为中心,把构造、性质与使用三者紧密联系起来。

3、了解木材综合利用的途径以及节约使用木材的基本原则。 (二)复习思考题

1、木材作为建筑材料的主要优缺点。

2、针叶木与硬阔叶木的性质及其在建筑上的用途。 3、木材的宏观构造和亚微观结构。

4、木材的构造特点(多孔性、方向性和不均匀性)与其物理及力学性质的关系。 5、纤维饱和点、平衡含水率及标准含水率的意义。 6、木材湿胀和干缩现象及后果。

7、木材强度的分类及其在建筑上的应用。 8、影响木材强度的主要因素。

9、节约木材资源的主要途径及措施。 10、木材的装饰性主要表现在哪三方面。

七、“合成高分子材料”重点及思考题

(一)重点与要求

塑料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材料,它用作建筑材料的历史不长但却发展很快,在建筑工程上,塑料不仅用于非结构性材料,而且已涉及结构材料领域,逐渐成为一种具有重要地位的新型建筑材料。本章要求对建筑塑料的组成性能与用途作一般的了解。

(二)复习思考题

1、塑料的基本组成及其作用。

2、建筑塑料性能的优缺点及其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3、热塑性树脂和热固性树脂的定义及性能特点。

4、聚氯乙烯塑料与酚醛树脂塑料在性能和用途上的特点。 5、玻璃钢的组成、性质与用途。

6、胶粘剂的胶粘机理,环氧树脂胶粘剂的基本组成及其作用。 7、聚氯乙烯胶泥的组成、性质与用途。 8、橡胶分类及主要特性,在工程中的应用。

八、“防水材料”重点及思考题

(一)重点与要求 1、沥青是有机胶凝材料之一、首先要求了解石油沥青的组分、结构、性能、与使用范围。重点是掌握它的胶结性,防水性及热稳定性三者与组分之间的关系以及其他因素,然后通过

6

与石油沥青对比,了解煤沥青的特点。

2、沥青的用途很多,在这里只要求将其用作防水材料,掌握配制沥青防水材料的一般原则与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3、改性沥青的种类、用途及沥青制品和应用。 (二)复习思考题

1、石油沥青组分的定义及主要组分的性质。

2、石油沥青的胶体结构状态与组分比例及温度的关系。 3、石油沥青的粘性、塑性和温度稳定性的定义及技术指标。 4、石油沥青“老化”原因及其对工程质量的影响。 5、石油沥青的技术标准及选用。

6、煤沥青的成分、性能与应用和石油沥青的差异。 7、乳化沥青的乳化和成膜原理及常用乳化剂。

8、工程上常用的改性沥青的种类、改性材料及性能特点(例如:SBS、APP)。 9、各种沥青制品的组成材料、制造方法及用途。

九、“其它建筑材料”重点及思考题

(一)重点与要求

熟悉各种天然石料的性质、种类及用途。熟悉各种粘土砖的原料、烧结、技术要求、质量鉴定以及用途。了解材料保温、隔热与吸声作用原理与要求,了解常用保温、隔热、吸声和装饰材料的性能、品种及应用。

(二)复习思考题

1、天然石料的技术性质与工艺性质。 2、天然石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3、普通粘土砖的技术要求与质量检验。

4、材料的导热系数和导温系数定义及其影响因素。

5、材料吸声的作用原理,多孔吸声材料与多孔保温材料内部孔构造的差异及原因。 6、装饰材料的装饰特性及基本要求。

7、常用装饰材料制品的种类、性质及应用。 8、土的分类、基本性能特点。

7

第二部分 自测试题

试题Ⅰ 材料基本性质及气硬性胶凝材料

(一)解释

①材料的表观密度 ②材料的吸水性 ③材料的脆性 ④材料的耐久性 ⑤材料的导热系数 ⑥材料的比强度 ⑦溶胶结构 ⑧?型半水石膏 ⑨石灰的陈伏 ⑩气硬性胶凝材料 (二)简答题

1、建筑材料按化学成分可分为哪三种? 2、亲水与憎水材料是怎样划分的?

3、两种成分相同的材料,表观密度较大者,其孔隙率、强度、耐久性、隔热性怎样? 4、韧性材料与脆性材料在动荷载作用下发生破坏,两者在破坏过程中发生变形,吸能大小有何不同?

5、玻璃体、胶体、晶体材料,在质点排列、化学活性、物理性质上有何异同?

6、石灰、石膏两种胶凝材料在凝结硬化速度、强度、耐火、耐水、体积变形等方面有何异同点,这两种材料在工程上的主要用途有哪些?

7、试述如何用简单方法区别石灰、石膏、白水泥三种胶凝材料。 8、建筑材料耐水性可用何指标来评定?

9、在下列环境及工程条件下应选用何种胶凝材料? (1)民用建筑内墙顶面,要求吸声阻燃。 (2)为了提高建筑砂浆的保水性。 (3)隧道防水堵漏。 (4)路基基础土加固。 (5)硅酸盐制品。 (三)改错

1、复合材料是两种不同的材料复合而成。

2、材料的含水率只是材料在特殊状态下的一种吸水率,通常后者大于前者。 3、所有的材料长期浸泡在没有压力的水中强度都会降低(如有错误,举例说明)。 4、α型半水石膏是由天然二水石膏在无压力的炉窑中经120~180℃低温煅烧后得到的产品。

5、由于混凝土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因此在建筑工程上常用其制作钢筋混凝土梁。 6、欠火石灰与过火石灰对工程质量产生的后果是一样的(如有错误,加以说明)。

8

(四)选择题

1、材料孔隙率大小、对材料的密度_____④________。

①有影响,随着增加而增加 ②有影响,随着增加而减少 ③有影响,但变化规律不能确定 ④无影响

2、同一种材料的密度与表观密度差值较小,这种材料的________④_____。 ①孔隙率较大 ②保温隔热性较好 ③吸音能力强 ④强度高 3、散粒材料的颗粒表观密度是以颗粒的质量除以______④_______求得的。 ①材料的颗粒自然堆积体积 ②材料颗粒绝对密实的体积 ③材料颗粒放入水中所排开液体体积 ④材料颗粒自然状态的体积 4、孔隙率相等的同种材料,其导热系数在_____②________时变小。

①孔隙尺寸增大,且孔互相连通 ②孔隙尺寸减小,且孔互相封闭 ③孔隙尺寸增大,且孔互相封闭 ④孔隙尺寸减小,且孔互相连通 5、为了达到恒温目的,在选择围护结构材料时,选用______②_______。 ①导热系数小,热容量小 ②导热系数小,热容量大 ③导热系数大,热容量小 ④导热系数大,热容量大

6、现有甲乙两种墙体材料,密度及表观密度相同,而甲的质量吸水率为乙的两倍,则甲材料_______②______。

①比较密实 ②抗冻性较差 ③耐水性较好 ④导热性较低 7、有一批湿砂重100kg,含水率为3%,其干砂重为________④_____kg。

①3 ②97 ③1100 ④1100 ?3%?3%8、在体积吸水率与质量水率关系式?'???0中,表观密度?0的单位应为___ ②_____。 ①kg/m3 ②g/cm3

③kg/cm3 ④任意单位(单位体积质量) 9、水玻璃常用的硬化剂为________ ②____。

①NaF ②Na2SiF6 ③Na2SO4 ④Ca(OH)2 10、石灰特性之一是:硬化时产生_____ ②________。

①较大膨胀 ②较大收缩 ③微膨胀 ④微收缩 11、_____ ②________浆体在凝结硬化过程中,体积发生微小膨胀。

①石灰 ②石膏 ③水泥 ④水溶性聚合物 12、石灰熟化过程中“陈伏”是为了_____④________。 ①有利于结晶 ②蒸发多余水分 ③降低放热量 ④消除过火石灰危害

13、石灰浆体在空气中逐渐硬化,主要是由于______④_______作用来完成的。 ①碳化和熟化 ②结晶和陈伏 ③熟化和陈伏 ④结晶和碳化 (五)计算

1、干燥块状材料试样质量500g,将其置于装满水的容器中浸水饱和后排开水的体积为200cm3,取出试样并擦干表面再重新将其置于装满水的容器中排开水的体积为250 cm3,求

9

此材料的视密度、质量吸水率和体积吸水率。

2、试验测得某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和堆积密度分别为2.8g/cm3、2.7g/cm3和1500kg/m3,试计算该材料的孔隙率,密实度和空隙率。

3、破碎的岩石试样,经完全干燥后质量为482g。将它放入盛有水的量筒中,经24小时后,水平面由452 cm3升至630 cm3。取出试样称得质量为487g。试求:①该岩石的视密度;②开口孔隙率。

4、某厂生产的烧结粉煤灰砖,干燥表观密度为1450kg/m3,密度为2.5g/cm3,质量吸水率为18%。试求:①砖的孔隙率;②体积吸水率;③孔隙中开口孔隙体积与闭口孔隙体积各自所占总孔隙体积的百分数。

5、现有甲、乙两种墙体材料,密度均为2.70g/cm3。甲的干燥表观密度(?0甲)为1400kg/m3,质量吸水率(?甲)为17%。乙浸水饱和后的表观密度(?0乙)为1862kg/m3,体积吸水率(?'乙)为46.2%。试求出:①甲材料的孔隙率(?甲)和体积吸水率(?'甲);②乙材料的干燥表观密度(?0乙)和孔隙率(?2);③哪种材料抗冻性差,并说出理论根据。

6、某种材料的密度为2.68g/cm3,浸水饱和状态下的表观密度为1870kg/m3,该材料测得体积吸水率为4.70 %,试求该材料干燥状态下的表观密度及孔隙率各为多少?

(六)分析问答题 1、简述材料孔隙率及孔隙特征(开口孔隙率大小,孔隙多少,大孔与小孔)对材料强度、吸水性、抗渗性、抗冻性及导热性的影响。

2、简述石灰的硬化过程。

3、为什么新建房屋的保暖性差,尤其在冬季? 4、为什么说石膏是一种很好的内墙装饰材料。

5、一民用建筑墙面,采用石灰水泥混合砂浆抹面,一周后墙面出现爆花、开裂现象,试分析可能原因。

6、试比较石灰、石膏、水泥在性能上的异同点。

[计算题答案] 3.①?'?2.71g/cm3,②Pk?2.73%,4. ①P=42%,②??=26.1%,③62.1%,37.9%,5.①P甲=48.1%,?'甲=23.8%,②Pkg/m3,P乙?P甲?48.1% 0乙?14006.?0?1823kg/m3,P?31.98%。

10

试题Ⅱ水泥

(一)解释

①硅酸盐水泥 ②C-S-H凝胶 ③钙矾石

④凝聚结构 ⑤触变性 ⑥水泥体积安定性 ⑦软水腐蚀 ⑧硫酸盐腐蚀 ⑨活性混合材 ⑩高铝水泥晶型转变 ○11C3S (二)简答题

1、硅酸盐水泥主要熟料矿物有哪些?它们在性能上有何异同点? 2、导致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检验判定? 3、水泥石结构组成有哪些?随龄期如何变化? 4、水泥中掺入适量的石膏作用是什么? 5、Na2O、K2O对水泥制品有什么危害?

6、抗硫酸盐水泥与硅酸盐水泥在熟料矿物组成上有什么不同? 7、影响水泥石强度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8、活性混合材的激发剂有哪两类?什么是活性混合材? 9、什么是膨胀水泥?主要膨胀原理是什么? 10、下列混凝土工程中应优先选用哪种水泥? 1有耐磨抗冲刷要求的混凝土工程; ○

2海港码头; ○

3穿过盐湖地区的铁路工程; ○

4水坝工程; ○

5水位变化范围的混凝土; ○

6处于高温环境(200℃)的车间; ○

7严寒地区受冻混凝土; ○

8预应力混凝土梁; ○

9采用湿热(蒸汽)养护的混凝土构件; ○

10处于干燥环境下的混凝土工程; ○

11军事抢修工程(临时工程); ○

12喷射混凝土; ○

13防水堵漏混凝土; ○

14后浇带混凝土; ○

15一般民用建筑(梁、柱)。 ○

(三)选择

1、下列几种混合材中,_______③⑥⑦_______为活性混合材。

①粘土 ②石灰石 ③粒状高炉矿渣 ④煤矸石

11

⑤块状矿渣 ⑥沸石粉 ⑦粉煤灰

2、下列几种水化产物中,化学稳定性最好的是________③______。 ①CAH10 ②C2AH8 ③C3AH6 ④C4AH12 3、下列物质中,___②_ ⑤__________可引起高铝水泥瞬凝。

①石膏 ②石灰 ③矿渣 ④石灰石 ⑤硅酸盐水泥 4、下列水泥中,______③________最宜于蒸汽养护。 ①硅酸盐水泥 ②高铝水泥 ③矿渣水泥 ④普通水泥

5、常用几种水泥中,______①________早期强度最高、放热量最大。

①硅酸盐水泥 ②普通硅酸盐水泥 ③矿渣硅酸盐水泥 ④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⑤火山灰硅酸盐水泥

6、在下列___③_⑤__________的情况下,水泥不能在工程中使用。

①强度低于强度等级值 ②终凝时间过长 ③初凝时间过短 ④水化热太小 ⑤安定性不合格

7、石膏对硅酸盐水泥石的腐蚀是一种_____③_________腐蚀。

①溶解型 ②溶出型 ③膨胀型 ④松散无胶结型 8、沸煮法安定性试验是检测水泥中______①________含量是否过多。 ①f-CaO ②f-MgO ③SO3 ④f-CaO、f-MgO 9、掺混合材的水泥在________③______条件下更易于水化凝结硬化。 ①自然养护 ②水中养护 ③蒸气养护 ④标准养护 10、处于干燥环境的混凝土工程不宜使用________②______水泥。 ①粉煤灰水泥 ②火山灰水泥 ③矿渣水泥 ④普通水泥 11、高铝水泥最适宜的养护温度为________②______。

① <5℃ ②5-20℃ ③>20℃ ④>30℃ 12、冬季施工的混凝土和遭受反复冻融的混凝土宜选用_____①_________。 ①硅酸盐水泥 ②火山灰硅酸盐水泥 ③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④矿渣硅酸盐水泥 13、硅酸盐水泥适用于________②______工程中。

①大体积混凝土 ②预应力混凝土 ③耐热混凝土 ④受海水侵蚀混凝土

14、提高水泥熟料中_______①_______成分含量,可制得高强度等级水泥。 ①C3S ②C2S ③C3A ④C4AF 15、浇灌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宜选用_______③_______。 ①硅酸盐水泥 ②高铝水泥

③矿渣水泥 ④硅酸盐膨胀水泥

16、矿渣水泥比硅酸盐水泥耐硫酸盐腐蚀能力强的原因是由于矿渣水泥____④______。 ①水化产物中氢氧化钙较少 ②铝酸三钙含量降低 ③水化速度及水化热降低 ④①+② (四)改错

12

1、 随水化程度的增加,水泥石中凝胶孔减少,毛细孔增加。 2、普通硅酸盐水泥是以28d平均抗压强度作为强度等级的值。

3、碱性激发作用是活性混合材中的活性氧化硅及活性氧化铝与石膏的反应。 4、新拌水泥浆体向凝聚结构的转变表征浆体开始有强度,并完全失去塑性。 5、因为水泥是水硬性胶凝材料,故运输和储存时不怕受潮和雨淋。

6、水泥石的硫酸盐腐蚀主要是生成了碳酸钙(CaCO3)引起体积膨胀破坏。 7、快硬硅酸盐水泥主要用于抢修、堵漏、防水工程,不宜用于大体积工程。 8、在海洋环境条件下,往往水下混凝土结构的腐蚀强于浪浅区混凝土结构。

(五)分析题

1、试根据硅酸盐水泥主要技术性质(细度、凝结时间、安定性、强度)说明其对工程的 实用意义。

2、试根据四阶段理论简述硅酸盐水泥的凝结硬化过程。

3、硅酸盐水泥有哪些主要技术指标,哪些不合格时水泥为不合格品,哪项指标检验不合格不能在工程中使用?为什么?

4、水泥石中氢氧化钙是由什么熟料矿物成份水化而生成的?氢氧化钙对水泥石的抗软水侵蚀及抗硫酸盐侵蚀有利还是有害?为什么?

5、试根据熟料矿物成分分析下面两种硅酸盐水泥的性质差异(强度、水化速度、放热量、耐蚀性)。 熟料矿物组成(%) 水泥品种 甲 乙 C3S 52 45 C2S 21 30 C3A 10 7 C4AF 17 18 6、试根据矿渣水泥的组成(与硅酸盐水泥比较)分析其水化和水化产物特点及其与应用的关系。

7、库存三种白色胶凝材料,可能是石灰粉,石膏粉,白水泥,问采用什么简易方法来辨别。

13

试题Ⅲ混凝土与砂浆

(一)解释

1普通混凝土 ○2骨料间断级配 ○3骨料饱和面干状态 ○

4碱――骨料反应 ○5混凝土和易性 ○6混凝土泌水现象 ○

7恒定用水量法则 ○8合理砂率 ○9混凝土强度等级 ○

10混凝土标准养护 ○11混凝土外加剂 ○12混凝土配合比体积法 ○

13高强混凝土 ○14聚合物混凝土 ○15砂浆的分层度 ○

16喷射混凝土 ○17轻骨料混凝土 ○18泵送混凝土 ○

19大体积混凝土 ○20混凝土掺合料 ○

(二)简答题

1、理论上骨料级配好的标志是什么? 2、水泥浆在混凝土中主要起什么作用? 3、目前国家规范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对骨料含水状态是如何规定的,理论上又怎样? 4、干硬性、低塑性、塑性、流动性、大流动性混凝土坍落度大小是多少?

5、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普通混凝土受压破坏时最可能发生何处? 6、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主要三项参数是什么? 7、常用的减水剂有哪几种?主要特点?

8、常用早强剂有哪几种?使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9、国家规范对混凝土耐久性采取了哪些控制措施,为什么? 10、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必须满足哪几项基本要求?

11、当混凝土原料发生改变,如:砂变粗、W/C增大、Dmax增大、水泥用量增大、混凝土的合理砂率应如何调整?(分别说明)

12、试说明混凝土配制强度公式fcu.o?fcu.k?t?中各符号代表的含意? 13、引起混凝土质量波动的因素有哪些?

14、选择粗集料最大粒径主要考虑哪几方面的因素?

15、为什么要限制粗、细集料中有害物质(硫化物、硫酸盐、有机物、云母等)含量? 16、什么是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和混凝土强度等级? 17、何谓混凝土干缩变形和徐变?它们受哪些因素影响? 18、配制防水混凝土主要应从哪几方面着手?

19、混凝土耐久性主要指哪些性质?说明混凝土抗渗性和抗冻性表示方法及其影响因素?碳化对钢筋混凝土性能有何影响?碳化受哪些因素影响?什么是碱骨料反应,如何防止?

20、试比较碎石和卵石骨料配制的混凝土性能上有何异同。 21、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是由那些因素决定的? 22、为何氯盐环境等级较低(恶劣)? (三)改错

1、在普通混凝土中,当砂浆数量正好等于石子空隙体积时,水泥用量少,混凝土质量也最好。

14

2、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不随水泥用量大小变化而变化。

3、与连续级配相比,间断级配的骨料空隙率小,比表面积小,故用其拌制的混凝土和易性好,不易分层离析。

4、在相同坍落度和水泥用量情况下,碎石混凝土的强度必定高于卵石混凝土。

5、一组10×10×10cm混凝土试件标准养护28天的抗压强度平均值为36MPa,即立方体抗压强度为36MPa。

6、在其它条件一定的情况下,混凝土的徐变随水泥浆用量增加而减小,随水灰比减小而增加,随粗骨料用量增加而增加,混凝土的收缩则与上述相反。

7、采用机械强力振捣,可使大孔混凝土密实度和均匀性提高,从而提高大孔混凝土的质量。

8、轻骨料混凝土施工配合比中总用水量应为净用水量与轻骨料含水量之和。 9、木钙是一种高效减水剂,并具有促凝性质,因此不能用于大体积混凝土工程。

10、在混凝土拌合物中加入适量引气剂后,由于引入气泡,使混凝土和易性及耐久性降低,同时也降低了混凝土的强度。

11、混凝土中水泥用量越多,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强度越高。

12、骨料的粒形对混凝土和易性有影响,但对混凝土强度无影响。 13、流动性大的混凝土比流动性小的混凝土强度低。 14、普通混凝土的强度与其W/C成线性关系。

15、轻骨料混凝土强度取决于W/C与轻骨料强度无关。

16、承包商在进行混凝土强度验收时应尽可能采用非统计方法,这样对自己有利。 (四)选择

1、某工地浇制8cm厚混凝土实心板,应选择______③_石子为宜? ①5~10mm ②5~20mm ③5~40mm ④5~60mm 2、根据混凝土耐久性规范规定,混凝土的浇水养护日期为__ ③_____。 ①3天 ②7天 ③不少于7天 ④不少于14天 3、普通配筋机械振捣的钢筋混凝土框架C30级混凝土宜采用__③_____坍落度。 ①0~10mm ②10~30mm ③35~50mm ④75~90mm 4、下列何种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和易性最好?②

①普通水泥 ②粉煤灰水泥 ③矿渣水泥 ④火山灰水泥

5、在混凝土运输及浇筑过程中,不致产生分层离析,保持整体均匀性能称为混凝土拌和物的____②________。

①保水性 ②粘聚性 ③耐水性 ④流动性

6、混凝土配合比调整中,若仅增加混凝土坍落度,应采用_______④_____方案来调整。 ①增加用水量 ②增加砂率,同时增加用水量 ③增大水灰比 ④水灰比不变,增加水泥浆量 7、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选用水灰比原则为______④______。 ①采用最大水灰比 ②满足强度

③满足耐久性 ④同时满足强度与耐久性 8、配制高强度混凝土(),应采用___③____砂为宜。

15

①MX=1.5 ②MX=2.1 ③MX=3.1 ④MX=4 9、铁道工程隧道衬砌层C25级喷射混凝土,宜采用____③___。 ①32.5等级普通水泥 ②32.5等级矿渣水泥 ③42.5等级普通水泥 ④42.5等级矿渣水泥 10、下列混凝土外加剂中,减水率最大外加剂是______④______。

①M剂 ②糖钙 ③FDN ④聚羧酸高效减水剂 11、在下述混凝土工程中,宜选择何种水泥?

①高炉基础 ②大连海港码头 ③东北某大桥的水中墩台 ④高强预应力梁 ⑤穿过含石膏矿地层的隧道衬砌

12、普通混凝土棱柱体强度fcp 与立方体强度fcu两者的关系是_____①_______。 ①fcpfcu 13、混凝土用砂、尽量选用_______③_____砂。

①细砂 ②粗砂 ③级配良好砂 ④粒径比较均匀砂 14、对混凝土流动性大小起决定性作用的是_____③_______。

①砂率 ②水泥用量 ③用水量 ④水灰比 15、对混凝土强度起决定性作用的是________④____。

①用水量 ②水泥用量 ③骨料强度 ④水灰比 16、对混凝土耐久性起决定性作用的是_______④_____。

①用水量 ②水泥用量 ③砂率 ④密实度 17、下列材料中,强度与W/C无关的为_______④_____。 ①普通混凝土 ②砌石砂浆 ③抗渗混凝土 ④砌砖砂浆 18、压碎指标是表示______④______强度的指标。

①混凝土 ②空心砖 ③轻骨料 ④石子 19、泵送混凝土施工应用的外加剂是____①________。

①减水剂 ②早强剂 ③引气剂 ④速凝剂

20、配制普通混凝土,选用水泥等级时,水泥强度应为混凝土强度___②____倍为宜。 ①1~2 ②1~1.5 ③1.5~2 ④2~2.5

21、建筑工程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其所用砂、石含水率状态为___①_____状态。 ①完全干燥 ②气干 ③饱和面干 ④湿润 22、轻骨料的强度可用_____②_______表示。

①压碎指标 ②筒压强度 ③块体强度 ④立方体强度 23、当水泥等级一定时,普通混凝土强度主要取决于灰水比,而____③________的强度主要取决于单位水泥用量。

①干硬性混凝土 ②泵送混凝土 ③砌砖砂浆 ④砌筑毛石砂浆 24、采用蒸汽养护水泥混凝土,主要是为了______①______。 ①提高早期强度 ②提高后期强度 ③减小变形 ④提高耐久性

16

25、用特细砂配制混凝土时,由于砂粒很细,因此应________②____。 ①采用较大的砂率 ②采用较小的砂率

③配制成高流动性混凝土 ④配制高强度混凝土 26、混凝土在______④______时,产生的徐变较大。

①骨料弹性模量较大 ②水泥用量较小 ③抗压强度较高 ④较早龄期受荷 27、在普通混凝土中加入引气剂的目的是____④________。

①生产轻混凝土 ②提高保温、隔热性 ③制成高强混凝土 ④提高抗冻、抗渗性 28、砂浆拌合物的保水性按________②____的大小来评定。

①沉入度 ②分层度 ③坍落度 ④维勃稠度 29、地面抹面砂浆不宜使用________③____硅酸盐水泥。

①普通 ②矿渣 ③火山灰 ④粉煤灰 30、用于水池抹面砂浆宜选用_______①_____砂浆。

①水泥 ②石灰水泥 ③麻刀石灰水泥 ④石灰 (五)分析与问答题

1、某工程钢筋混凝土梁拆模后侧面出现蜂窝麻面现象,如原材料质量符合要求,试从配合比和施工技术方面分析可能的事故原因。

2、试从混凝土和易性强度、耐久性等方面分析下面两种混凝土配合比的相互矛盾(两种混凝土原材料相同)。 项目 坍落度 (mm) 品种 甲混凝土 乙混凝土 30 50 强度 等级 C25 C25 水泥 水 石 砂 3333(kg/m) (kg/m) (kg/m) (kg/m) 290 350 165 160 1270 1200 680 750 W/C 0.57 0.46 砂率 0.35 0.38 3、某工程采用木钙外加剂进行混凝土施工,有一根C30级混凝土桩浇注后下部混凝土48小时后才凝结,而上部混凝土凝结正常,试分析其可能的原因。

4、试从细度模数,最大粒径、颗粒表面特征与形状等方面分析骨料性质对混凝土流动性的影响。

5、某工程采用水泥石灰混合砂浆抹面,施工完毕一段时期后,抹面层出现起鼓、爆裂、局部脱落现象。试分析可能的事故原因。

6、什么叫泌水,严重的泌水对工程质量有什么危害? 7、简述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及改善措施。 8、试述减水剂的减水机理及减水效果。 9、影响混凝土和易性因素及改善措施。 10、影响混凝土耐久性因素及改善措施。 11、普通混凝土的强度公式为 fcu?Afce(C/W?B)

17

若引气混凝土含气量每增加1%,将使其强度降低4%,且此规律在常用W/C范围内与W/C大小无关。试建立含气量为1%的引气混凝土的强度公式。

12、某工地施工人员采用下述几个措施提高混凝土拌和物流动性,问哪些方案可行,哪些方案不可行,并说明理由。

①多加水;

②保持W/C不变,增加水泥浆用量; ③加Na2SO4; ④加FDN; ⑤加强振捣。

13、W/C对混凝土性能(和易性、强度、耐久性、硬化过程中的收缩)有什么影响? 14、水化热对混凝土凝结硬化过程及性能有何影响?

15、为了满足钢筋混凝土耐久性要求,在选择材料和配合比时应采取那些措施? 16、试分析混凝土在养护期产生裂纹的原因。 (六)计算题

1、甲乙两种砂,抽样筛分结果如下:(试样质量均为500g) 筛孔尺寸(mm) 分计筛余 质量(g) 甲 乙 4.75 0 30 2.36 0 170 1.18 30 120 0.60 80 90 0.30 140 50 0.15 210 30 0.15 40 10 (1)分别计算细度模数并评定其级配。

(2)现欲将甲、乙两种砂混合配制出细度模数等于2.7的砂,问两种砂的比例应各占多少?混合后砂的级配如何?

2、用32.5等级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卵石混凝土,灌制100×100×100mm立方体试件三块,在标准条件下养护7天,测得破坏荷载分别为140KN、135KN、144KN.

①试估算该混凝土28天的标准立方体试件强度。 ②估算该混凝土的水灰比值。

3、用42.5等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碎石混凝土,水灰比为0.5,灌制200×200×200mm的立方体试件,标准条件下养护7天,做抗压强度试验,试估计该混凝土试件的破坏荷载。

3

4、已知混凝土的水灰比为0.6,单位用水量为180kg/m,砂率为33%,水泥密度

333

3.10g/cm,砂子视密度2.65g/cm,石子视密度2.70g/cm。

3

(1)试用体积不变法计算1m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的用量;

3

(2)用假定表观密度法计算1m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用量(设混凝土表观密度

。 ?oh?2400kg/m3)

5、某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从施工现场统计得到平均强度f?41MPa,强度标准差??6MPa。

(1)此批混凝土的强度保证率是多少?

(2)如要满足95%强度保证率的要求,应该采用什么措施? 6、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要求强度保证率P=95%。

18

(1)当强度标准差??5.5MPa时,混凝土的配制强度应为多少?

(2)若提高施工管理水平,?为3.0MPa时,混凝土的配制强度又为多少?

3

(3)若采用32.5等级普通水泥,卵石,用水量180kg/m,问?从5.5MPa降到3.0MPa,每立方米混凝土可节约水泥多少千克?

7、已知混凝土经试拌调整后,各种材料的拌合用料量为:水泥4.5kg,水2.7kg,砂9.9kg,

3

碎石18.9kg。测得混凝土拌合物的表观密度为2400kg/m。

(1)试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的各种材料用量。

(2)如施工现场砂子含水率为4%,石子含水率为1%,求施工配合比。

(3)如果不进行配合比换算,直接把试验室配合比在现场施工使用,则混凝土的实际配合比如何变化?对混凝土的强度将产生多大的影响?(采用32.5等级矿渣水泥)。

8、混凝土耐久性设计大作业

(1)混凝土耐久性综合设计:青藏铁路穿越盐湖(含高浓度Cl-、Na+、K+、SO4-2等离子)地区的桥梁墩台混凝土,结构承载设计要求强度等级为C20,结构最小尺寸为2.0m;设构造钢筋、钢筋最小净距离为18cm;机械施工;该地区冬季最低气温为-20℃,施工季节日平均气温为5℃(-2~10℃)。试对该混凝土进行耐久性设计,设计内容应包括:

①原材料选用(水泥品种、等级;粗细骨料品种、等级、质量要求等); ②添加剂选用(外加剂和掺合料品种,指标要求);

③混凝土初步配合比(含耐久性应检验的各项指标、要求值); ④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

(2)混凝土耐久性综合设计:我国南方地区某海港码头钢筋混凝土结构,结构承载力设计要求强度等级为C30,结构最小尺寸为0.8m;钢筋最小净距离为10cm;机械施工;该地区全年最低和最高温度为:-2℃和+35℃,施工季节温度为20~30℃。试对该钢筋混凝土进行耐久性配合比设计,设计内容应包括:

①原材料选用;

②添加剂选用(外加剂和掺合料); ③混凝土初步配合比; ④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

19

试题Ⅳ建筑钢材

(一)解释

①钢成分偏析 ②镇静钢 ③低合金钢 ④脆性转变温度 ⑤冲击韧性值 ⑥Q235AF ⑦时效敏感性 ⑧冷弯性 (二)简答题

1、根据脱氧程度不同钢可分为哪三种?

2、常温下钢的晶体组织有哪几种?其特性如何? 3、什么叫“屈强比”,在工程上有什么实用意义?

4、什么叫冷脆?什么叫热脆?什么叫氢脆?什么叫氮脆?它们分别是由哪些元素引起的?

5、普通碳素结构钢与优质碳素结构钢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6、随含碳量的变化,钢的?b、ak、?和HB的变化规律如何?(Rm、An)

7、热轧钢筋是根据什么指标分成几个等级,其中哪些用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哪些用于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

8、用于钢筋混凝土中的钢材有哪些?什么是冷拔低碳钢丝及高强钢丝和热处理钢筋?它们有哪些主要特性及用途?

9、热轧钢筋?、 、 、符号含意?HPB235、HRB335、HRB400、HRB500等牌号含意?

10、Q235、Q275、Q215的弹性模量是多少? (三)选择

1、钢结构设计时,碳素结构钢(软钢)以 ② 强度作为材料确定容许应力的依据。 ①?P (Rep) ②?S (Rel) ③?b (Rm) ④?5(An) 2、钢材的脆性临界温度越低,其低温下的___③__________。 ①强度越高 ②硬度越小 ③冲击韧性较好 ④冲击韧性越差

3、在钢材冷拉硬化过程中,其冷拉最大应力应在_____③________。

①弹性阶段 ②屈服阶段 ③强化阶段 ④颈缩阶段 4、钢结设计时,对直接承受动荷载的结构应选择_____①________。 ①平炉或氧气转炉镇静钢 ②平炉沸腾钢

③氧气转炉半镇静钢 ④氧气转炉沸腾钢 5、碳素结构钢随含碳量增加,钢材____③_________。

①强度增加,伸长率增长 ②强度降低,伸长率增长 ③强度增高,伸长率降低 ④强度降低,伸长率降低 6、?0.2(Rp0.2)表示钢材的________③_____。

①20%屈服强度 ②0.2%永久变形

20

③永久变形达0.2%的应力值 ④永久应力0.2%的变形值 (四)改错

1、钢材的锈蚀主要是由化学腐蚀引起。

2、软钢的强度极限?b代表其受拉破坏时的最大真实应力。

3、冷加工后的钢材由于强度提高,其弹性模量也相应提高,而抵抗变形的能力降低。 4、碳素钢质量的优劣主要是由含碳量决定的。 (五)分析

1、试分析受动载与静载结构选用钢材时的异同点。 2、分析冷加工时效对钢性能的影响。

3、分析C、Si、Mn、S、P含量对钢性能影响。 (六)简述

1、试述低碳钢应变时效在建筑工程中的利弊。

2、试述铁路工程对桥梁及钢轨用钢的主要技术要求。

3、解释Q235AF、Q235D代表意义,并比较二者在成分(含碳量、杂质含量、含氧量),性能(?s、?b、?5、ak)(Rel、Rm、A5、)及应用上的差异。

4、选用钢材时应考虑哪几方面因素,为什么?

21

试题Ⅴ木材、沥青及其他材料

(一)解释

1针叶木 ○2木材平衡含水率 ○3木材标准强度 ○

4木材纤维饱和点 ○5烧结砖MU20 ○6石油沥青的组分 ○

7沥青针入度 ○8沥青大气稳定性 ○9乳化沥青 ○

10改性沥青 ○11塑料 ○12热固性树脂 ○

13砖的泛霜 ○14SBS防水材 ○

(二)简答题

1、通过木材的横断面我们可以看到木材的哪些构造?

2、石油沥青的主要组分有哪些?它们各自在沥青中起什么作用? 3、沥青牌号是由什么指标来表示的,沥青的主要技术指标包括哪些?

4、什么是木材的表观密度,其大小对木材的强度、变形(干缩湿胀)有何影响? 5、简述沥青胶和冷底子油的组成、技术性质和用途。 6、工地上怎样鉴别石油沥青和煤沥青?

7、木材腐蚀的原因是什么?常用的防腐方法有哪些? 8、我国民间对于使用木材有一句话:“干千年,湿千年,干干湿湿两三年”。你能用科学理论说明吗?

9、普通粘土砖的等级是如何确定的。

10、为什么说烧结普通砖适合作为外承重墙材料和用来砌筑烟囟。 11、普通黏土砖划分合格品,一等品与优等品的根据是什么? 12、天然石料应具有哪些技术性质?

13、多孔吸声材料与绝热材料在构造上有何异同?有哪些基本要求? 14、装饰材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在选用装饰材料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15、何谓普通砖的抗风化性能和抗风化指数?

16、大理石与花岗石的区别、性质、特点及应用形式? 17、简述木材防火方法。

18、比较改性防水卷材SBS和APP到使用特点。 (三)选择

1、多孔(闭孔)轻质材料适合做______②_③______。

①吸声材料 ②隔声材料 ③保温材料 ④防水材料 2、屋面防水工程粘贴石油沥青油毡应优先选用_______④______。

①冷底子油 ②沥青乳液 ③煤沥青 ④沥青胶 3、当沥青中油分含量多时,沥青的______②_______。

①针入度降低 ②温度稳定性差 ③大气稳定性差 ④延伸度降低 4、沥青胶牌号主要是据_______①_____确定的。

①平均针入度 ②粘结力 ③柔韧性 ④耐热度

22

5、配制沥青胶时,主要考虑沥青材料的_______②______。

①大气稳定性 ②温度稳定性 ③稠度 ④塑性 6、S―80号石油沥青胶表示其______②_______。

①软化点为80℃ ②耐热度为80℃ ③针入度为80度 ④延伸度为80cm 7、木材进行加工使用前,应预先将其干燥至含水达________②_____。

①纤维饱和点 ②平衡含水率 ③标准含水率 ④含水率为0 8、木材干缩时,最大的干缩发生在______②_______。

①纵向 ②弦向 ③径向 ④不确定

9、木材在不同含水量时强度不同,故木材强度计算时,含水量是以___②_____为标准。 ①纤维饱和点时含水率 ②标准含水率 ③平衡含水率 ④含水率为零 10、建筑工程最常使用的塑料是__①_③__④_______。

①聚胺脂 ②聚乙烯 ③聚苯乙烯 ④聚氯乙烯 (四)计算及分析

1、红松顺纹抗压试件(2.0×2.0×3.0cm)的破坏荷载为12kN,试件烘干前后的质量分别为7.40g及6.00g,试计算该试样的含水率及标准抗压强度。

2、将同树种的三个试件(A、B、C)烘干至恒质量,其质量分别为5.3g、5.4g和5.2g,再将它们放到潮湿的环境中经长时间吸湿后,质量分别为7.0g、7.3g和7.5g,问这三个试件中哪一个试件体积膨胀率最大。

3、某工地需石油沥青25吨,要求软化点为75℃,现用60号和10号沥青配制,其软化点分别为45℃和95℃,试计算所需的两种沥青配制量。

4、试分析石油沥青的“老化”与组分有何关系?“老化”过程中沥青性质将发生哪些变化?对工程有何影响?

第三部分 综合复习题及答案

23

一、概念题

'1、堆积密度(?0)――松散材料在规定的装填条件下,单位松散堆积体积的质量。表示为:

'm?0?V' 0m—散粒材料的质量 V0'—材料的堆积体积

2、孔隙率(P)——指材料中孔隙体积(Vk)与材料在自然状态下体积(V0)(即构成材料的固体物质的体积与全部孔隙体积之和)之比的百分数。用公式表示为:

kP?VV0?100%

3、比强度——指材料单位质量的强度,其值等于材料强度与表观密度之比。

4、软水侵蚀——雨水、雪水、蒸馏水、工厂冷凝水以及含重碳酸盐很少的河水与湖水等均属软水。软水能使水泥水化产物中的Ca(OH)2溶解,如为流动水即可使Ca(OH)2进一步溶解,并促使水泥石中其他水化产物发生分解的现象称为软水侵蚀。软水侵蚀又称溶出性侵蚀。

5、混凝土和易性——指在一定的施工条件下,便于各种施工操作并能获得质量均匀、密实的混凝土的一种综合性能。它包括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等三个方面的内容。

6、混凝土泌水现象——混凝土拌合物在浇灌捣实过程中,随着较重的骨料颗粒下沉,较轻的水分将逐渐上升并在混凝土表面泌出的现象叫做泌水现象。

3

7、恒定用水量法则——混凝土中单位用水量(1m混凝土中的用水量)是决定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的基本因素。当所用粗、细骨料的种类、用量一定时,即使水泥用量有适当变化,只要单位用水量不变,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或流动性)基本保持不变。也就是说,要使混凝土拌合物获得一定值的坍落度(或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其所需的单位用水量是一个定值,这就是所谓的“恒定用水量法则”。

8、合理砂率——指在用水量和水灰比一定的情况下,能使混凝土拌合物获得最大的流动性(或者说坍落度达到最大),且能保持粘聚性及保水性能良好的砂率值。

9、混凝土标准养护——所谓养护,即设法使混凝土处于一种保持足够湿度和温度的环境中进行凝结硬化。标准养护条件为:温度20±2℃,相对湿度95%以上。

10、混凝土徐变——混凝土在恒载(长期载荷)作用下,不仅会产生瞬时的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而且还会产生随时间而增长的变形,这种随时间而发展的变形称为徐变。

11、混凝土耐久性——指混凝土在所处的自然环境中及使用条件下经久耐用的性能,即混凝土对受到的各种物理和化学因素的破坏作用的抵抗能力。例如:抗渗性、抗冻性、抗侵蚀性、抗风化性、抗碳化性,以及预防碱——骨料反应等,统称为混凝土的耐久性。

12、混凝土减水剂——在保持混凝土流动性不变的情况下,能减少用水量,或者在不增加用水量的情况下,能提高混凝土流动性的外加剂称为减水剂,也称塑化剂。

13、镇静钢——一种脱氧完全的钢。它是除了在炼钢炉中加锰铁和硅铁脱氧外,还在盛钢桶中加铝进行补充脱氧而成。残留在钢中的氧极少,铸锭时钢水很平静,无沸腾现象,故名。

14、低合金钢——除含有铁和碳之外,还含有一种至多种合金元素如硅、锰、铬、镍、钛、钒等的钢称为合金钢,当合金元素总含量小于5%时钢为低合金钢。

15、冲击韧性值——采用V形缺口试件作为标准试件,在摆锤一次撞击下进行弯曲冲击

24

试验,以破坏时缺口处冲断面单位面积上所吸收的冲击功ak(J/cm)表示,ak称为冲击韧性值。ak越大,钢的冲击韧性越好。

16、低温冷脆性——冲击值ak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并在某一温度范围内急剧下降而呈脆性断裂,使冲击值显著降低的现象称为低温冷脆性,与之相对应的温度(范围),称为脆性转变温度(范围)。

17、时效——钢材经冷加工后,随着时间的进展,钢的强度逐渐提高,而塑性和韧性相应降低的现象称为时效。

18、木材纤维饱和点——木材干燥时,首先失去自由水,然后失去吸附水,当木材细胞壁中的吸附水达到饱和,而细胞腔内尚无自由水时的木材含水率称为木材纤维饱和点。它是木材物理力学性质是否随含水率变化而发生变化的转折点,其值一般取30%。

19、木材标准强度——含水率为15%时的木材强度数值称为木材标准强度,用?15表示。我们可依照经验公式通过?15求得其他任何含水量(W%)时的强度。

20、木材标准含水率——为了便于比较各种木材在不同含水量时的强度,采用的含水率标准值,我国和国际上都定为15%。

21、热塑性聚合物、热固性聚合物——这是根据聚合物在热作用下所表现的性质不同而划分的两类。热塑性聚合物指加热时软化甚至熔化,冷却后硬化,而不起化学变化,不论加热和冷却重复多少次,均能呈现这种性能的聚合物。而加热即行软化,同时产生化学变化,相邻的分子互相连接(交联)而逐渐硬化,最后成为不熔化、不溶解的物质,即热固性聚合物。前者为线型结构,包括所有的加聚物和部分缩聚物,后者为体形结构,包括大部分的缩聚物。

22、塑料老化——指在使用条件(阳光、氧、热等)作用下,塑料中聚合物(即树脂)的组成和结构发生变化,致使塑料性质恶化的现象。

二、选择题(有一个或几个正确答案) 1、属于亲水材料的下列材料有:①④

①花岗石 ②石蜡 ③油 ④混凝土 ⑤沥青 2、与导热系数有关的因素有:①②③④⑤

①材料化学组成 ②显微结构 ③孔隙率和孔隙特征 ④含水率 ⑤导热温度

3、吸水率增大对材料基本性质的影响表现在:①②③④⑤

①强度下降 ②体积膨胀 ③导热性能增加 ④抗冻性下降 ⑤表观密度增大 4、材料吸水率的影响因素有:①③④⑤

①材料的亲水性和疏水性 ②密度 ③孔隙率大小 ④表观密度 ⑤孔隙特征 5、材料抗渗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下列因素:②③④

①密度 ②闭口孔隙率 ③亲疏水性 ④孔隙特征 ⑤导热性 6、比热最大的材料是:④

①钢 ②塑料 ③木材 ④水 ⑤砂石

25

2

7、导致导热系数增加的因素有:②③⑤

①材料孔隙率增大 ②材料含水率增加 ③温度升高 ④材料含水率减小 ⑤密实度增大 8、硅酸盐水泥宜优先使用于:①

①预应力混凝土 ②大体积混凝土 ③耐热混凝土 ④受海水侵蚀的工程 9、硅酸盐水泥熟料矿物组成中对强度贡献最大的是:③

①C3A ②C4AF ③C3S ④石膏 10、硅酸盐水泥中单位质量放热量最大的矿物是:①

①C3A ②C4AF ③C3S ④石膏 11、硅酸盐水泥熟料中后期强度增长快的矿物是:③

①C3A ②C4AF ③C2S ④C3S 12、为了调节硅酸盐水泥的凝结时间,加入适量:②

①石灰 ②石膏 ③MgO ④粉煤灰 13、水泥属于:①④

①水硬性胶凝材料 ②气硬性胶凝材料 ③复合材料 ④无机胶凝材料 14、浇筑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应选用:④

①硅酸盐水泥 ②硅酸盐膨胀水泥 ③高铝水泥 ④矿渣水泥

15、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是一项综合的性能,它包括的几种不可分割的性质是:①②③ ①流动性 ②粘聚性 ③保水性 ④耐久性 16、水泥浆在混凝土硬化前与硬化后对骨料起的作用是:②

①胶结 ②润滑与胶结 ③胶结与填充 ④润滑和填充 17、普通混凝土棱柱体强度fcp与立方体强度fcu两者的关系是:①

①fcp?fcu ②fcp?fcu ③fcp?fcu ④fcp?fcu

18、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时,选择水灰比原则是按什么确定的?③ ①混凝土强度要求 ②大于最大水灰比 ③混凝土强度要求与耐久性共同确定的 ④小于最大水灰比 19、喷射混凝土必须加入的外加剂是:④

①早强剂 ②减水剂 ③引气剂 ④速凝剂 20、对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大小起决定作用是:③

①C ②W/C ③W ④S+G 2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三个主要参数是:②

①W、C、S? ②W、W/C、Sp ③C、S、G ④W/C、C、Sp 22、砂浆流动性用②测定。

①坍落度 ②沉入度 ③分层度 ④延度 23、气候干燥的环境中,不宜使用①

26

①火山灰水泥 ②矿渣水泥 ③高铝水泥 ④普通水泥 24、石灰陈伏是为了消除②的危害。

①欠火石灰 ②过火石灰 ③生石灰 ④消石灰 25、钢筋冷拉后②

①?s?,?b? ②?s?,?b不变 ③?s?,?b不变 ④?s?,?b? 三、判断题

1、将某种含孔材料,分别置于不同温度的环境中,所测的密度值中,以干燥条件下的密度值最小。(×)

2、凡是含孔材料,其干燥表观密度均比其密度小。(√)

3、无论在任何条件下,木材平衡含水量(率)始终为一定值。(×)

4、加气混凝土砌块用于墙体,若增加墙厚,则加气混凝土的导热系数降低。(×) 5、通常硬化条件下,石灰的干燥收缩值大,这是它不宜单独生产石灰制品和构件的主要原因。(√)

6、石灰是气硬性胶凝材料,因此,以熟石灰粉配制的灰土和三合土均不能用于受潮工程中。(×)

7、抗硫酸盐水泥的矿物组成中,C3A含量一定比硅酸盐水泥的高。(×)

8、决定水泥石强度的主要因素是熟料矿物组成及含量、水泥的细度。而与加水量(即W/C)无关。(×)

9、含重碳酸盐多的湖水中,不能使用硅酸盐水泥。(×) 10、硅酸盐水泥制成的混凝土构件,若事先使其表面碳化,则可以用于流动软水中。(√) 11、水泥是水硬性胶凝材料,因此,可以在潮湿环境中储存。(×) 12、抗渗要求高的混凝土工程,可以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 13、严寒地区,受水位升降影响的混凝土工程,不能选用矿渣水泥。(√) 14、水泥石中的某些成分,能与含碱量高的骨料发生反应,称为碱骨料反应。(×) 15、当水泥浆稠度和用量及骨料不变时,过分地提高砂率,会使拌合物和易性降低。(√) 16、选用混凝土粗骨料时,应以满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最大粒径愈大愈好。(×) 17、卵石混凝土,比同条件下拌制的碎石混凝土的流动性好,强度则低。(√) 18、混凝土中,若掺入引气剂,则使混凝土密实度降低,因而使混凝土抗冻性降低。(×) 19、分层度愈大,说明砂浆的流动性愈好。(×)

20、当碳素钢的含碳量在0.8%以内时,钢的抗拉强度随含碳量增加而提高。(√) 21、IV级钢筋,适用作预应力钢筋。(√)

22、屈强比大的钢材,使用中比较安全可靠,但其利用率低,因此,以屈强比愈大愈好为原则来选用钢材,是错误的。(×)

23、?5是表示硬钢拉伸至变形达5%时的应力,规定为硬钢的屈服点。(×) 24、当木材的含水率大于纤维饱和点时,若含水率改变,不会造成木材的体积变形。(√) 25、沥青胶和乳化石油沥青,都必须加热后才能用。(×) 26、环氧树脂是热固性的树脂。(√) 27、140号石油沥青组分中的地沥青质含量,比10号石油沥青中的含量少,所以粘性大。

27

(×)

28、增加石油沥青中的油分含量,或者提高石油沥青的温度,都可以降低它的粘性,这两种方法在施工中都有应用。(√)

四、问答题

1、简述建筑材料的发展趋势。

答:①轻质高强:普遍使用加气混凝土、轻集料混凝土、聚合物混凝土、纤维增强塑料以及铝合金型材等,以减轻结构材料的表观密度,进一步提高强度,减少基础工程的投资;缩小构件尺寸,增加建筑使用面积,节省运输费用,并有利于节能、抗震。

②发展复合材料及制品:集几种单一材料于一身而补相互之短。 ③构件及制品尺寸大型化标准化:便于工业化生产,加快施工进度。

④利用材料科学的知识与技能:在深入认识材料内在组织构造对性能影响的基础上进行研究,按指定性能设计与制造特殊功能材料和多功能材料。

⑤高耐久性材料研究与广泛应用。 ⑥建筑材料绿色、环保化。

总之,建筑材料的总趋势正朝着轻质、高强、耐久、复合、多功能环保化的方向发展。 2、硅酸盐水泥为何不耐淡水冲刷作用?

答:硅酸盐水泥水化产物中CH含量很高,且其他水化物都是高碱性水化物。当水泥长期与软水(淡水)相接触时,其中一些水化物按照溶解度的大小,依次逐渐被水溶解,其中Ca(OH)2的溶解度最大,故首先被溶解;在流动水中,水流不断将Ca(OH)2溶出并带走,降低了周围Ca(OH)2的浓度。随Ca(OH)2浓度的降低,其它水化物,如水化硅酸钙、水化铝酸钙等,亦将发生分解,使水泥石结构遭到破坏,强度不断降低,最后引起整个建筑物的毁坏,所以硅酸水泥不耐淡水冲刷。

3、为什么矿渣水泥的早期强度低,而后期强度却超过同强度等级的普通水泥?

答:矿渣水泥的水化首先是熟料矿物水化,然后生成的Ca(OH)2才与矿渣中的活性氧化硅和活性氧化铝发生二次反应。同时,由于矿渣水泥中含有粒化高炉矿渣,相应熟料特别是快硬早强的C3A和C3S的含量相对降低,所以早期强度较普通水泥低。但到硬化后期(28天以后),由于混合材料中的活性物质产生化学反应后强度增长很快,28天以后的强度发展将超过硅酸盐水泥。

4、现有下列工程和构件生产任务,试分别选用合理的水泥品种,并说明选用的理由。 1现浇楼板、梁、柱工程,冬季施工; ○

2采用蒸汽养护的预制构件; ○

3紧急军事抢修工程; ○

4大体积混凝土闸、坝工程; ○

5有硫酸盐腐蚀的地下工程; ○

6海港码头入海洋混凝土工程; ○

7高温车间及其它有耐热要求的混凝土工程(温度在200℃以下及温度在900℃以上的○工程);

8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工程; ○

9处于干燥环境下施工的混凝土工程; ○

28

10修补旧建筑物的裂缝。 ○

11水中,地下的建筑物(无侵蚀介质)。 ○答:○1选用普通水泥或硅酸盐水泥。因该工程属一般土建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但受低温作用。

2可用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等。矿渣水泥产量最大,成本较低,宜于蒸汽养护; ○

3选用快硬水泥,因它凝结硬化快、早期强度增长率较快; ○

4宜用火山灰水泥,因该水泥适合于地下、水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和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结构;

5采用火山灰水泥或粉煤灰水泥,因它们耐蚀性较强、抗渗性和耐水性高; ○

6选用粉煤灰水泥,因为该水泥抗硫酸盐腐蚀、干缩小、水化热低,正适用于海港及海○洋工程;

7温度200℃以下的宜用矿渣水泥,900℃以上选用高铝水泥; ○

8采用普通水泥或硅酸盐水泥,因二者抗冻性均较好; ○

9宜用粉煤灰水泥,其干缩性小,抗裂性较高; ○

10选用膨胀水泥,它可用来补偿水泥石的干缩; ○

11可采用硅酸盐水泥及普通水泥,由于无侵蚀介质,故不考虑耐腐蚀性,该水泥可用于○

水中、地下的建筑物。

5、干缩变形,温度变形对混凝土有什么不利影响,影响干缩变形的因素有哪些? 答:干缩变形的危害:使混凝土表面出现较大的拉应力,引起表面干裂,使混凝土的抗碳化、抗渗、抗侵蚀等性能严重降低。

温度变形的危害:①对大体积混凝土,在硬化初期,水泥水化放出较多的热量,而混凝土是热的不良导体,散热缓慢,使得混凝土内部温度较外部为高,产生较大的内外温差;②对纵长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结构物也应考虑其影响。

影响干缩变形的因素有:①混凝土单位用水量;②水灰比;③水泥的品种及细度;④骨料的种类;⑤养护。

6、对用于混凝土的骨料有何要求?

答:要求有:①良好的颗粒级配,以尽量减小空隙率;②表面干净,以保证与水泥浆的更好粘结;③含有害杂质少,以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④足够的强度和坚固性,以保证起到充分的骨架和传力作用。

7、为什么一般砌筑工程多采用水泥混合砂浆?

答:建筑工程中广泛应用的砌筑砂浆是水泥混合砂浆,原因如下:对整个砌体来说,砌体强度主要取决于砌筑材料(如砖、石),砂浆则主要起传递荷载作用,而对砂浆强度要求不高,通常为M2.5~M10,由此导致所用水泥等级也相应较低。用较高等级的水泥配制砂浆时,可加入掺合料(如石灰膏、粘土膏等)来改善砂浆的保水性,降低水泥强度等级,节约成本。这种加入掺合料的砂浆即为水泥混合砂浆。

8、简述建筑工程中选用钢材的原则及选用沸腾钢须注意条件。

答:选用原则有:①考虑结构对性能的要求(性能主要是?s、?b、?5和冷弯性);②考虑荷载类型(静载、动载和重复载荷);③注意结构连接方式(铆、螺栓、焊接等);④考虑环境温度;⑤注意周围环境介质(潮湿、腐蚀性介质、干燥等);⑥注意环境使用温度特别是

29

低温条件钢的T转导致ak降低。

一般情况下,限制沸腾钢使用的场合有:①直接承受动荷载的焊接结构;②非焊接结构而计算温度等于或低于-20℃的承受重级动载作用。③受静荷载作用,而计算温度等于或低于-30℃时的焊接结构。

9、简述建筑塑料的特点

答:建筑塑料与传统建筑材料相比,具有很多优异的性质和一些缺点。

33

优异的性质:①表观密度小,一般在0.96~2.20g/cm之间,平均约为1.45g/cm,与木材相近;②比强度高,其比强度接近或超过钢材,是一种优秀的轻质高强材料;③可塑性好,可以用多种加工工艺塑制成不同形状或特殊形状的、各种厚薄不等的产品,适应建筑上不同用途的需要;④耐腐蚀性好,塑料是化学稳定性良好、憎水性的物质,对弱酸弱碱的抵抗性强;⑤绝缘性好一般导热系数为0.024~0.8W/(m·K)。

缺点:①易老化;②弹性模量低,只有钢材的1/10~1/20;③对温度的影响敏感,一般不耐高温,部分塑料易着火或缓慢燃烧,在建筑物失火时易于蔓延,有毒气体令人窒息;④成本较高故目前尚不能广泛地应用于建筑上,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其成本将会日益下降。

由于塑料的上述特点,故塑料是世界大力发展的三大建筑材料之一。

第四部分 模拟试题及答案

模拟试题一

30

一、解释题

1、材料的耐水性 2、PVC

3、混凝土的徐变 4、木材纤维饱和点

二、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括号内)

1、特细砂的特点是砂粒细,在配制混凝土时应( )。

①增大砂率 ②减少用水量 ③增大水灰比 ④减少砂率

2、用绝对体积法计算混凝土配合比时,理论砂率的计算原则是在( )条件下略有富余。

①砂子密实体积填满砂子空隙 ②砂浆体积填满石子空隙

③砂浆与空气体积填满砂子空隙 ④砂子松散堆积体积填满石子空隙 3、为了提高钢材的屈服强度,对钢材进行冷拉时的控制应力,应取( ) ①?p ②?s ③?b ④大约为135%?s 4、热塑性树脂即是( ) ①受热熔化且为线型结构的树脂

②体型结构,具有受热软化冷却后硬化的性能,且不起化学变化的树脂 ③线型结构,具有受热软化,冷却后硬化的性能,且不起化学变化的树脂 ④体型结构,具有加热软化,相邻分子互相连接而逐渐硬化的树脂

5、对相同品种,不同表观密度的材料进行比较时,其表观密度大者,则其( ) ①强度低 ②保温性好 ③比较密实 ④孔隙率大 6、浇灌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应选用( )

①硅酸盐水泥 ②高铝水泥

③矿渣水泥 ④硅酸盐膨胀水泥 三、判断题,在括号内画上标志:正确的画“√”,错误的画“×”,不定的画“O”。 1、木材的试验强度以顺纹抗拉强度为最高,所以木材最适宜作受拉杆件。( ) 2、具有细微开口孔隙的材料比粗大开口孔隙材料的吸湿性小。( ) 3、砂子的细度模数值愈大,表示砂子颗粒愈细。( ) 4、搅拌时间超过2分钟,对混凝土强度不起作用。( )

5、由于加气混凝土孔隙率较大,因此总比未加气混凝土的抗冻性差。( ) 6、其它条件相同时,骨料的最大粒径愈小则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愈好。( ) 四、简答题

1、石油沥青的主要组分有哪些?

2、骨料级配好(理论上)的标志是什么?

3、影响导热系数的因素有哪些?有何工程意义? 4、混凝土强度与灰水比是何关系?

5、混凝土和易性主要包括哪些方面指标?

6、阔叶树与针叶树在物理力学性能上有哪些区别?

31

7、混凝土中水泥浆在硬化前后分别起何作用? 五、问答题

1、什么叫钢筋的冷加工和时效处理?经冷加工和时效处理后钢筋性能有何变化? 2、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坍落度)的选择原则有哪些? 3、混凝土中四种材料的作用各如何? 4、如何确定水泥等级?

5、混凝土中砂、石对混凝土哪些技术性质起主要作用? 6、脆性材料和韧性材料有何不同?使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7、试论述卵石、碎石、轻骨料拌制混凝土的拌合物及其制品的优缺点。 六、计算题

1、用容量瓶进行砂子视密度测定时,测得: ①干砂样质量(G0)300.0g ②瓶加满水质量(G1)532.8g

③瓶加砂样后再加满水质量(G2)720.4g 求:砂样的视密度。

2、某工程现场施工用混凝土各材料质量比为:水泥:砂:石=1:2.04:4.04,水灰比

3

为0.53,试计算该混凝土每立方米各材料用量(水泥密度取3.10g/cm,砂、石视密度取

33

2.70g/cm,水的密度取1.00g/cm)。

模拟试题二

一、解释题

32

1、孔隙水饱和系数 2、砖的泛霜

3、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4、钢材Q235-B 二、简答题

1、简述硅酸盐水泥石的硫酸盐腐蚀进程。 2、说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绝对体积法原理。

3、试说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W/C是由哪两个因素决定的,用水量又是由哪两个因素决定的,耐久性应控制哪两个指标?

4、分别说明,钢材中S、P对钢产生的危害是什么? 三、多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全部选出,并将代号填入括号内,正确答案没有选全或有错选的,该题无分。)

1、在混凝土中加入引气剂(松香热聚物)后,对混凝土性能有益的是( )。 ①孔隙率增大 ②吸水性增大 ③强度提高 ④开口孔隙减少 ⑤抗渗、抗冻性提高 2、能够改善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主要措施有( )。

①采用较粗的,级配良好的砂、石 ②采用较细的,级配良好的砂、石 ③采用合理砂率 ④采用较大的砂率 ⑤保持水灰比不变、增加适当的水泥浆用量 ⑥加入适量减水剂

3、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为了避免水化热过大引起混凝土开裂的危害,选用水泥时,可以选用( )。

①快硬硅酸盐水泥

②含硅酸二钙多、硅酸三钙和铝酸三钙较少的普通水泥 ③铝酸盐水泥

④掺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 ⑤大坝水泥

4、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要求是( )。

①满足施工条件要求的和易性 ②拌合物坍落度越大越好 ③满足结构设计要求的强度 ④强度保证率达到85%以上 ⑤满足使用环境的耐久性 ⑥成本较低

四、改错题,将下列各小题中错误的地方划一横线,并加以改正。

1、规范规定,硅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不迟于45分钟,主要是为了有充足的运输、浇灌、成型时间。

2、硅酸盐水泥中的活性氧化硅(SiO2)与骨料中的碱(Na2O或K2O)在水参与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碱-硅酸凝胶,而使混凝土开裂的现象叫碱骨料反应。

3、石灰砂浆可以用来砌筑处于潮湿环境的房屋基础工程。

4、木材自由水饱和以后,其余的水分才能进入细胞腔和细胞间隙中而成为吸附水。 5、胶粘剂在被粘物表面形成的润湿边角越大,其对被粘物表面的浸润性越好,越能形成

33

牢固的粘结。

五、简答题

1、简述建筑石膏制品的特性及其在建筑工程中的主要功能? 2、硅酸盐水泥中石膏掺量不同对水泥性能有何影响? 3、简述混凝土用减水剂的减水机理及主要技术经济效果? 4、对低碳钢筋、钢丝进行冷拉时效处理有何技术经济效果? 5、吸声材料与绝热材料在技术要求上有何异同? 六、计算题 1、某混凝土试样,经调整后,各种材料的用量为:水泥3.10kg,水1.86kg,砂子6.24kg,

33

石子12.46kg,测得混凝土拌合物的表观密度为2450kg/m,试计算每m混凝土中各项材料用量为多少?如果工地砂子含水率2.5%,石子含水率为0.5%,求施工配合比?

33

2、某烧结粉煤灰砖,干燥表观密度为1450kg/m,密度为2.50g/cm,质量吸水率为18%。试求:①砖的孔隙率;②体积吸水率;③开口孔隙体积与闭口孔隙体积各自所占总孔隙体积的百分数。

七、论述题

试论述石油沥青各组分的特征及其对沥青性质的影响,并分析石油沥青性质随各组分数量、比例变化的趋势。

模拟试题三

一、单项选择题(选出正确答案,并将代号填在括号内)

34

1、两种材料相比,越密实的材料其强度并不一定就越高,这主要是因为( )不同。 ①孔隙率 ②亲水性 ③试件尺寸 ④组成

2、对于相同品种,不同表观密度的材料进行比较时,其表观密度大者;则( )。 ①比较密实 ②强度低 ③导热性差 ④耐水性差 3、烧结普通砖的耐久性是按( )试验确定的。

①抗冻、泛霜 ②石灰爆裂 ③吸水率 ④①+②+③ 4、熟石灰碳化有以下两种反应表达式,其中( )。 A:Ca(OH)2+CO2=CaCO3+H2O

B: Ca(OH)2+CO2+nH2O=CaCO3+(n+1)H2O

①两式均正确 ②两式均错误 ③A式正确 ④B式正确 5、消除过火石灰对建筑上的危害,采用的措施是( )。

①消解过滤 ②残渣沉淀 ③蒸汽养护 ④石灰陈伏 6、欲制得低热量水泥以用于大体积混凝土,必须提高熟料中( )的含量。 ①C3S ②C2S ③C3A ④C4AF

7、硅酸盐水泥抗软水侵蚀能力弱,主要是水化物中含有较多的( )所致。 ①石膏 ②氢氧化钙 ③水化硅酸钙 ④水化铝酸钙 8、硅酸盐水泥宜优先使用于( )。

①预应力混凝土 ②大体积混凝土 ③耐热混凝土 ④受海水侵蚀的混凝土

9、用沸煮法检测水泥的体积安定性,是检测( )的含量过多而引起的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

①游离CaO ②游离MgO ③SO3 ④C3A 10、水泥浆在混凝土硬化前后所起的作用分别为( )。

①润滑和胶结 ②胶结和填充 ③润滑和填充 ④胶结和流动 11、混凝土骨料级配良好的特征是( )。

①总表面积大,空隙率大 ②总表面积小,空隙率小 ③总表面积大,空隙率小 ④总表面积小,空隙率大

12、若混凝土拌合物保水性不好,在下列措施中可采用( )的办法加以改善。 ①提高水泥标号 ②掺加石灰膏 ③增加水用量 ④增加砂率 13、计算混凝土配合比时,选择水灰比的原则是按( )要求确定的。 ①混凝土强度及保证率 ②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 ③拌合物流动性 ④混凝土强度和坍落度

14、在同样条件下配制的两组混凝土,甲组在自然条件下养护28天;而乙组则先蒸养2天后,再在自然条件下养护26天,两者28天强度相比,( )。

①甲组比乙组低 ②乙组比甲组低 ③甲组与乙组相等 ④很难确定高低 15、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关键因素是( )。

①水泥用量 ②骨料级配 ③水灰比 ④①+③

3

16、采用100×100×100(mm)的混凝土试件定等级,最后算出的平均强度须换算成标

35

准强度,其换算系数为( )。

①0.90 ②0.95 ③1.05 ④1.10 17、混凝土的弹性模量( )。

①随环境湿度的增加而增加 ②随环境湿度的增加而减小 ③不随环境湿度变化 ④随环境湿度产生无规律的变化 18、?0。。 2表示钢材的( )

①20%屈服强度 ②0.2%永久变形

③永久变形达0.2%的应力值 ④永久应力达20%的变形值 19、测定石油沥青延伸度和针入度时的水温是( )。

①15℃ ②20℃ ③25℃ ④30℃ 20、根据使用要求,沥青胶应具有良好的( )。

①耐热性 ②柔韧性 ③粘结性 ④①+②+③ 21、当木材的含水率在( )之间变化时,木材的强度将发生显著变化。 ①10~20% ②30~40% ③50~60% ④①+②+③ 22、建筑工程中最常使用的塑料是( )。

①有机玻璃 ②聚乙烯 ③聚苯乙烯 ④聚氯乙烯 23、多孔绝热材料构造上的特点是( )。

①孔隙率大,孔大且封闭 ②孔隙率大,孔小且开口 ③孔隙率大,孔小且封闭 ④孔隙率大,孔大且开口

二、多项选择题(选出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分别填在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严寒地区混凝土工程可使用( )。

①火山灰质水泥 ②普通水泥 ③硅酸盐水泥 ④矿渣水泥 ⑤快硬硅酸盐水泥 2、选择下列措施( ),可以在不增加水泥用量的情况下,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①改善骨料级配 ②采用高等级水泥 ③采用湿热处理 ④采用机械搅拌 ⑤掺入减水剂、调整水灰比

3、为提高石油沥青的耐热性和大气稳定性,可加入适量的( )。

①滑石粉 ②石灰石粉 ③煤焦油 ④废橡胶粉 ⑤树脂 4、对钢筋进行冷拉以后,钢筋( )。

①弹性模量略有降低 ②屈服点显著提高 ③抗拉强度显著提高 ④塑性下降 ⑤韧性下降 5、塑料中加入增塑剂的作用主要是( )。

①提高塑料可塑性 ②提高强度和硬度 ③降低脆性和硬度 ④提高韧性和弹性 ⑤提高软化温度

三、判断分析题,判断正误,将正确的划上“√”,错误的划上“×”,并简述理由。 1、材料的软化系数越小,其耐水性越好。( )

2、决定水泥石强度的主要因素是熟料矿物组成及含量、水泥细度,而与水灰比无关。( )

36

3、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优劣是用流动性大小反映的。( )

4、混凝土中若掺入引气剂,则使混凝土的密实度降低,强度、耐久性都要降低。( ) 5、在混凝土中加入减水剂,在保持和易性不变时可以减水,可以提高混凝土强度。在保持强度不变时可以节约水泥。( )

6、因为普通石油沥青中石蜡含量较少,所以其温度感应性较小,可用于温度高的环境或 温度很低的环境。( )

7、配制石油沥青冷底子油时,可用煤油作稀释剂。( ) 8、屈强比愈大,反映钢材的安全性愈高。( )

9、碳素钢强度愈大,冷弯试验时取弯心直径与试件直径的比值愈大,弯曲角度愈小。( )

10、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体经过加聚反应生成的聚合物称为均聚物。( ) 四、简答题

1、影响材料力学性能试验结果的因素是哪些? 2、制造硅酸盐水泥时为什么必须加入适量石膏? 3、砂的细度模数和筛分曲线各描述什么特征? 4、为何在混凝土浇筑完后要进行养护? 五、计算题

3

1、某批陶粒,烘干后称得质量为1200kg,自然堆积体积为1.538m,取其中50g磨细后放入水中,排出水的体积为19.2ml,已知其空隙率为42%,求此陶粒的:

①密度; ②堆积密度; ③颗粒内孔隙体积占颗粒总表观体积的百分率; 2、混凝土初步计算配合比为:水泥:砂:石=1:2.13:4.31,水灰比为0.58。经试拌调整,增加10%水泥浆后满足了强度和坍落度要求。已知以该实验室配合比制成的混凝土每立方米需水泥320kg,求每立方米其它材料的用量?

模拟试题四

一、解释题

37

1、砖的泛霜 2、沥青老化 3、热塑性聚合物 4、热容量

二、单项选择题(选出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括号内)

1、同一种材料表观密度与密度相差较小,这种材料( )较大。

①孔隙率 ②保温隔热性 ③强度 ④弹性变形 2、质量吸水率的计算公式??m2?m1?100%中,m2是指( )状态下材料的质量。 m1①干燥 ②气干 ③浸水饱和 ④湿润 3、( )具有凝结硬化快,硬化后体积微膨胀等特性。

①石灰 ②石膏 ③水玻璃 ④硅酸盐水泥 4、石灰熟化过程中“陈伏”作用是为了( )。

①有利于结晶 ②蒸发多余热量 ③消除过火石灰危害 ④降低放热量 5、高铝水泥最适宜硬化温度为( )左右。

①10℃ ②15℃ ③20℃ ④25℃ 6、沸煮法和雷氏法安定性试验可检测水泥中( )含量是否过多。 ①f-CaO ②f-MgO ③SO3 ④C3A 7、砌砖砂浆拌和物流动性偏小时,应采用( )方法来调整。 ①W/C不变增加水泥浆 ②增加砂率 ③加水 ④CaCl2

8、用高等级水泥配制低等级混凝土时,采用( )措施来保证工程技术经济要求。 ①减小砂率 ②提高W/C ③掺混合材料 ④增大粗骨料粒径 9、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W/C是由混凝土( )来确定的。

①和易性 ②强度 ③耐久性 ④强度和耐久性 10、下列材料中( )强度决取于W/C的大小。

①砌砖水泥砂浆 ②普通混凝土 ③轻骨料混凝土 ④石灰砂浆 11、石油沥青油纸,油毡标号是由( )表示。

2

①油纸、油毡耐热度℃ ②油纸、油毡抗拉强度kg/cm

22

③油纸、油毡的质量g/m ④油纸、油毡原纸质量g/m

12、石油沥青的三组分中,对石油沥青塑性影响,主要取决于( )的含量。 ①油分 ②树脂 ③地沥青质 ④石腊

三、多项选择题(选出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分别填在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下列( )材料属于活性混合材料。

①石英砂 ②石灰石粉 ③沸石粉 ④粒化高炉矿渣 ⑤块状矿渣

38

2、在下列( )情况下,水泥应作废品处理。

①强度低于该等级,只能满足最低等级 ②初凝时间不合格 ③终凝时间不合格 ④安定性不合格 ⑤水化热太小 3、当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偏小时,可采用( )措施。

①W/C不变加适量水泥浆 ②加适量水 ③Sp不变加适量骨料 ④加适量CaCl2 ⑤加适量FDN 4、沥青胶技术性质包括( )。

①耐热性 ②针入度 ③延度 ④粘结性 ⑤柔韧性 5、下列( )为热固性塑料。

①聚乙烯塑料 ②有机硅塑料

③聚苯乙烯塑料 ④酚醛塑料 ⑤聚酰胺塑料 四、改错题

1、由于混凝土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因此在建筑工程中常用其制作钢筋混凝土梁。( ) 2、具有粗大或封闭孔隙材料,其吸水率较大,具有细微或连通孔隙材料,其吸水率较小。( )

3、白乳胶的主要成份是聚乙烯醇缩甲醛。( ) 4、石灰碳化的化学反应式为:Ca(OH)2+CO2=CaCO3+H2O。( ) 5、钢材中含硫较多呈冷脆性,含氧较多呈热脆性。( )

6、对普通低合金钢筋经调质处理后,不仅强度很高,而且塑性和韧性也较好,并可冷拉与焊接。( )

7、在其它条件不变时,混凝土徐变随水泥浆用量增加而减小,随水灰比减小而增加,随粗骨料用量增加而减小。( )

8、对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大小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水灰比。( ) 五、填空题

1、石灰膏在砂浆中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CaO·Al2O3·3CaSO4·3lH2O中文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硅酸盐水泥生产中加入适量石膏可延缓该水泥凝结时间,在混凝土中加入适量石膏起_______________作用。

4、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要求是满足其和易性,强度,耐久性和_________________。 5、木材防止腐蚀的方法有:化学防腐处理和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 六、计算题

1、干燥块状材料试样质量500g,将其置于装满水的容器中浸水饱和后,排开水的体积

33

为200cm,取出试样并擦干表面再重新将其置于装满水的容器中,排开水的体积为250cm,求此材料的视密度,质量吸水率和体积吸水率。

2.其混凝土初步计算配合比为:C:S:G:W=1:2:4:0.6试拌时增加10%水泥浆满足了和易性要求,

33

实测混凝土表观密度2400kg/m。求1m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实际用量。

七、分析、简答题

1、将同一树种三个试件(甲、乙、丙)烘干至恒质量,其质量分别为4.3g,4.8g,4.6g

39

再将它们放在潮湿的环境中,经长时间吸湿后,其质量分别为6.0g,6.4g,6.5g请比较三个试

2、简述影响混凝土和易性因素。

3、热轧钢筋级别是如何划分的,各级钢筋有何特性和用途。 4、选用吸声材料有什么基本要求。 八、论述题

从混凝土原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施工技术三方面论述如何提高混凝土强度。

模拟试题五

40

件的体积膨胀率。

一、单项选择题(选出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括号内) 1、材料的组成是指材料的( )而言。

①化学组成和矿物组成 ②共价键、离子键和范德华力 ③宏观、微观与亚微观结构 ④晶体与无定形体

2、对相同品种不同表观密度的材料进行比较时,其表观密度大则其( )。 ①强度低 ②吸水率大 ③孔隙率小 ④孔隙率大 3、散粒材料的空隙体积与松散堆积体积之比的百分数称为( )。 ①松散堆积密度 ②表观密度 ③空隙率 ④孔隙率 4、材料的孔隙水饱和系数KB=1时,表明( )。

①孔隙全部是封闭的 ②孔隙全部是开口的 ③封闭和开口孔隙相同 ④材料内无孔隙

5、具有相同孔隙率的材料,当其中( )孔隙较多时,其抗冻性相对较差。 ①闭口 ②粗大 ③毛细 ④憎水 6、提高水泥熟料中的( )矿物组成含量,可制得高等级水泥。 ①C3S ②C3A ③C2S ④C4AF 7、引起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的原因是水泥中含有过多的游离( )。

①C3S ②C3A ③CaO和MgO ④SiO2和Al2O3 8、硅酸盐水泥的早期强度比矿渣水泥要高,是因为( )。 ①矿渣坚硬稳定 ②水化速度降低 ③Ca(OH)2含量较低 ④C3S和C3A较多 9、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适合于( )养护。

①常温 ②低温 ③蒸压 ④干燥 10、冬季施工的混凝土和遭受反复冻融的混凝土,宜选用( )。 ①硅酸盐水泥 ②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③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④矿渣硅酸盐水泥 11、两批砂子,如果( )。

①细度模数相同,则级配必然相同 ②细度模数相同,则级配必然不同 ③级配相同,则细度模数必然相同 ④级配相同,则细度模数必然不同 12、经筛分试验,砂的颗粒级配处于I区,其0.60mm筛孔的累计筛余百分数应为( )。 ①20% ②40% ③60% ④80%

13、在混凝土运输及浇筑过程中,不致产生分层离析,保持整体均匀的性能称为混凝土拌合物的( )。

①保水性 ②粘聚性 ③耐水性 ④流动性 14、一般常用塑性混凝土,水灰比常在( )之间。

①0.5~0.7 ②0.3~0.5 ③0.1~0.3 ④0.7~1.0

15、混凝土配合比试验中,若仅增加混凝土坍落度,应采用( )方案来调整。 ①增加用水量 ②增加砂率,同时增加用水量 ③水泥用量不变,增加用水量 ④水灰比不变,增加水泥浆量 16、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三个主要参数是( )。

41

①W、C、S ②W/C、S、G

③W/C、S/(S+G)、W ④W/C、S/(S+G)、f28 17、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选用水灰比的原则是( )。

①采用最小水灰比 ②满足强度、耐久性要求后取最小值 ③小于最大水灰比 ④同时满足强度、耐久性的水灰比 18、在保证水泥用量及坍落度不变的情况下掺用减水剂,由于减少了( ),从而提高了混凝土的强度。

①水泥量 ②用水量 ③骨料量 ④流动性 19、普通碳素结构钢的含碳量越高,其( )。

①强度和硬度相应越高 ②塑性和韧性相应越高

③强度和硬度相应越低 ④强度、塑性、韧性相应越低 20、45号钢中45是指( )。

①含碳量为45% ②合金含量为45% ③含碳量为0.45% ④合金含量为0.45% 21、石油沥青的粘性用( )来表示。

①粘结度 ②软化点 ③针入度 ④延度 22、石油沥青油毡的标号是按( )划分。

2

①原纸的单位质量(g/m) ②原纸的厚度(mm)

2

③油毡的单位质量(g/m) ④油毡的耐热度(℃)

23、当木材细胞壁的吸附水达到饱和,而细胞腔内尚无自由水时,这时木材的含水率称为( )。

①平衡含水率 ②纤维饱和点 ③木材吸水率 ④标准含水率 24、热固性聚合物为( )。

①线型结构 ②体型结构 ③容易熔化 ④均聚物 二、多项选择题(选出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分别填在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烧结普通砖的强度等级是根据( )划分的。

①外观指标、泛霜试验 ②抗压强度平均值 ③抗压强度标准值 ④平均抗冻、吸水能力 ⑤单块最小抗压强度值

2、硬化后的水泥石是由( )组成的不均质结构体。

①凝胶体、晶体 ②孔隙 ③未水化水泥核心 ④石膏 ⑤水化硫铝酸钙 3、当混凝土骨料的( )时,级配较好。

①总表面积大 ②总表面积小 ③空隙率大 ④空隙率小 ⑤水泥用量大

4、为增加混凝土拌合物的粘聚性,一般可考虑( )等合理措施。 ①采用级配好的骨料 ②适当增加砂率 ③适当减少砂率 ④采用MX稍小的砂 ⑤掺用适量引气剂

42

5、钢材在常温下进行加工,使其产生塑性变形,则钢材的( )。

①抗拉强度明显提高 ②屈服点明显提高 ③塑性韧性明显降低 ④吸收能量性能提高 ⑤冷弯性能明显提高 三、判断分析题,判断正误,将正确的划上“√”,错误的划上“×”,并简述理由。 1、材料受冻融破坏,主要是材料粗大孔隙中的水分子结冰所引起的。( ) 2、烧结空心砖按抗压强度的平均值分为四个标号。( )

3、石灰熟化后,在使用之前一般应在储灰坑中存放2周以上,即所谓陈伏。( ) 4、水泥熟料中加入较多石膏,一般对水泥凝结时间和强度均有一定好处。( ) 5、水泥颗粒越细,其水化速度、水化热和硬化收缩均越大。( ) 6、决定普通混凝土强度的最主要因素是水泥用量和养护时间。( ) 7、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的配制强度应高于设计要求的强度等级,高出的多少取决于设计要求的保证率P及施工质量水平CV(或?)。( )

8、砌筑砂浆用于普通粘土砖砌筑时,其强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砂浆拌合的水灰比。( ) 9、钢材中磷的含量增加,一定程度的提高了钢材的机械强度和韧性,在高温条件下(如焊接),脆性的增加特别显著。( )

10、道路石油沥青的牌号越大,其软化点越高,粘性越大。( ) 四、简答题

1、为何石灰属于气硬性胶凝材料?

2、粉煤灰硅酸盐水泥与硅酸盐水泥相比有何显著特点?为何? 3、配制高强度混凝土一般可采取哪些措施? 4、沥青胶中掺入碱性矿粉有何作用? 五、计算题

33

1、某新型墙体材料的密度为2.80g/cm,浸水饱和后的表观密度为1800kg/m。体积吸水率为40%,试求此墙体材料的孔隙率。

2、混凝土经试配调整后,其配合比为C:S:G=1:2.0:4.0,W/C=0.50,试配后拌合物

33

总质量50kg ,体积为0.02m。试计算1m混凝土各材料用量。

模拟试题六

43

一、名词解释题 1、软化系数 2、沥青胶

3、钢材的冷脆性 4、细度模数

二、单项选择题(选出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括号内) 1、材料的润湿角( ),材料表面能吸附水,这种材料称为亲水性材料。

0000①??90 ②??90 ③??180 ④??180

2、在质量吸水率与体积吸水率关系式?????0中,?0为材料表观密度,其单位必须为( )时公式才成立。

33 33

①kg/m ②kg/cm ③g/m ④g/cm 3、( )可引起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

①f-CaO ②Ca(OH)2 ③CaCO3 ④C3A 4、要制得高强度水泥,必须提高水泥中( )熟料成分。

①C3A ②C3S ③C2S ④C4AF 5、采用湿热养护效果优的水泥是( )。

①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 ②硅酸盐水泥 ③高铝水泥 ④抗硫酸盐水泥 6、随着粗骨料最大粒径的增大,其空隙率及总表面积( )。 ①均减小 ②均增大

③基本不变 ④空隙率减小,总表面积增大

7、建筑工程用混凝土,配合比初步设计时,其所用砂石骨料含水状态为( )状态。 ①完全干燥 ②气干 ③饱和面干 ④湿润 8、防止混凝土中钢筋锈蚀主要措施是( )。

①钢筋表面刷油漆 ②钢筋表面用碱处理 ③提高混凝土密实度 ④用不锈钢钢筋 9、喷射混凝土必须使用的外加剂是( )。

①早强剂 ②减水剂 ③引气剂 ④速凝剂 10、使建筑钢材产生热脆性的有害元素是( )。

①C ②S ③P ④N 11、油毡在储运时,应( )

①直立放置,不超过两层 ②斜放

③重叠横放,不超过一米 ④直立与横放交替进行 12、砌筑石材的抗压强度标准试件为( )mm立方体。 ①150×150×150 ②100×100×100 ③70×70×70 ④50×50×50

三、仔细阅读每一个语句,然后在试题后( )内标上字母。 A、第(1)式的数量大于第(2)式的数量 B、第(1)式的数量小于第(2)式的数量

44

C、第(1)式的数量等于或约等于第(2)式数量 1、(1)42.5#普通水泥C3A含量 ( ) (2)42.5#抗硫酸盐水泥C3A含量

2、原材料及配比相同时 ( ) (1)混凝土棱柱体强度 (2)混凝土立方体强度

3、相同强度等级 ( ) (1)防水混凝土用砂率 (2)普通混凝土用砂率

4、建筑钢材 ( ) (1)Q235-AF中含碳量 (2)Q235-C中含碳量 5、(1)10号石油沥青中油分含量 ( ) (2)60号石油沥青中油分含量

四、多项选择题(选出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分别填在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活性混合材料的主要成分为( )。

①SiO2 ②Al2O3 ③f-CaO ④f-MgO ⑤SO3 2、石灰与其他胶凝材料相比有如下特性( )。

①保水性好 ②凝结硬化慢 ③孔隙率高 ④耐水性差 ⑤体积收缩大 3、( )水泥不宜用于早期强度要求高的工程。

①矿渣 ②粉煤灰 ③抗硫酸盐 ④高铝 ⑤快硬硅酸盐 4、天然石料的力学性质主要包括( )。

①抗压强度 ②抗折强度 ③冲击韧性 ④硬度 ⑤耐磨性 5、下列( )为热固性塑料。

①聚乙烯塑料 ②有机硅塑料 ③聚苯乙烯塑料 ④聚氯乙烯塑料 ⑤玻璃钢

五、判断分析题,判断正误,将正确的划上“√”,错误的划上“×”,并简述理由。 1、高铝水泥不能与石灰或普通水泥混合使用。( ) 2、火山灰水泥不宜用于干燥环境中的地上结构。( ) 3、流动性大的混凝土比流动性小的混凝土强度低。( ) 4、混凝土施工单位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可节约水泥降低成本。( ) 5、含碳量越高,钢材的质量越好。( )

6、砌筑砂浆分层度越大,说明砂浆流动性越好。( ) 六、填空题

1、铁道工程中用于桥梁、涵洞、隧道及其他石砌工程石料,一般规定其抗压强度、耐冻

45

性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必须达到一定指标。

2、粗料石的抗压强度要由用途而定,用作桥墩破冰体镶面时,不应低于60MPa,用作桥墩分水体时不应低于_______________。

3、铁路道碴材料分为碎石道渣、砾石道渣和__________________道渣。 4、聚乙烯醇缩甲醛胶粘剂的商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胶。 5、Q235-A·F代表意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计算题

33

1、某材料干燥表观密度1450kg/m,密度2.50g/cm,质量吸水率为18%,求该材料体积吸水率和孔隙率。

2、设计要求混凝土强度为C20,强度保证率为95%,若采用32.5普通水泥,卵石,用

3

水量为180kg/m。问?从5.0MPa降至3.0MPa,每立方米混凝土可节约多少公斤水泥?

(A=0.48,B=0.33) 八、问答题

1、为什么说建筑石膏是一种很好的内墙抹面材料?

2、什么是水泥溶出性侵蚀(软水侵蚀)?在含有重碳酸盐的水中,硅酸盐水泥石为什么不产生溶出性侵蚀?

3、拌制混凝土拌合物过程中,有人随意增加用水量,简要说明哪些性质受到什么影响? 4、用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图说明钢筋冷拉与时效后强度的变化。 九、论述题

某混凝土结构物拆模后,发现侧面有蜂窝麻面现象,如原材料质量符合要求,从混凝土配合比、施工两方面分析可能的原因。

模拟试题七

46

一、解释题 1、无胎卷材 2、镇静钢 3、耐水性 4、最佳砂率

二、单项选择题(选出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括号内)

1、某材料100g,含水3g,放入水中又吸水5g达饱和状态,则材料的吸水率为( )

5588①100 ②97 ③100 ④97 2、下列( )属于活性混合材。

①石英砂 ②石灰石粉 ③块状矿渣 ④沸石粉 3、( )水泥需水量大,干缩大,抗冻性差,抗渗性好。

①矿渣 ②火山灰 ③普通 ④高铝 4、混凝土用砂,应选用( )。

①细砂 ②粗砂 ③级配良好砂 ④粒径均匀砂 5、采用蒸汽养护制做混凝土制品时,应选用( )水泥。

①普通 ②矿渣 ③硅酸盐 ④高铝 6、混凝土抗拉强度与抗压强度的比值( )

①随抗压强度增加而增加 ②随抗压强度增加而减小

③比值总是保持不变 ④随抗压强度变化产生不规则变化

7、在同样条件下配制的混凝土,分甲、乙两组,甲组成型后标养至28天,乙组成型后,在较干燥自然环境中放置7天,再标养至28天,则28天强度( )。

①甲比乙低 ②乙比甲低

③甲、乙相等 ④甲高还是乙高不能确定 8、轻骨料的强度可用( )表示。

①压碎指标 ②筒压强度 ③块体强度 ④立方体强度 9、石油沥青塑性大小取决于组分中( )含量。

①油分 ②树脂质 ③沥青质 ④沥青酸和沥青酸酐 10、石油沥青的温度稳定性用( )来表示。

①软化点 ②熔点 ③软化系数 ④耐热度 11、砂浆的保水性由( )来评定。

①沉入度 ②分层度 ③坍落度 ④维勃稠度 12、( )为热固性塑料。

①聚乙烯塑料 ②聚氯乙烯塑料 ③酚醛塑料 ④聚四氟乙烯塑料

三、多项选择题(选出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分别填在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下列( )项为硅酸盐水泥特性。

①强度等级高,强度发展快 ②抗冻性好 ③耐腐蚀性好 ④具有微膨胀 ⑤防火性好

47

2、高铝水泥禁止在( )条件下使用。

①蒸汽养护 ②硫酸盐介质 ③大体积混凝土工程 ④低于25℃养护 ⑤南方夏季施工露天工程

3、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单位用水量是由( )几方面所确定。

①拌合物坍落度 ②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 ③混凝土耐久性 ④石子品种 ⑤石子最大粒径 4、砂浆和易性包括( )内容。

①针入度 ②流动性 ③粘聚性 ④保水性 ⑤坍落度 5、道碴材料有( )几种。

①碎石 ②砾石 ③砖与碎石混合 ④破碎的混凝土 ⑤砂子 四、判断题,判断正误,将正确的划上“√”、错误的划上“×”。 1、材料含水率只是材料在特殊状态下的一种吸水率。( ) 2、材料的比强度是材料的强度与其表观密度之比。( )

3、一种细小的固体粒子分散在介质中所组成的结构称为胶体结构。( ) 4、一般情况,材料的密度与表观密度之间相差愈大,材料强度愈低,保温隔热能力愈好。( )

5、用于基础及地基处理的灰土和三合上中的“灰”是指消石灰粉而不是水泥。( ) 6、石灰膏掺入水泥砂浆中制得混合砂浆,可以用于防潮层以下的部位。( ) 7、建筑石膏的化学成分为硫酸钙。( )

8、为了测定水泥凝结时间,安定性等性质,在同一条件下才具有可比性,所规定的稠度称为水泥标准稠度。( )

9、安定性检验常用沸煮法或雷氏法,主要检验由于水泥中f-CaO,f-MgO引起的安定性不良。( )

10、普通混凝土中,当砂浆数量正好等于石子空隙体积时,水泥用量少,混凝土质量也最好。( )

11、在相同坍落度和水泥用量情况下,碎石混凝土的强度必定高于卵石混凝土。( ) 12、砂中粘土、淤泥、云母及轻物质含量应满足要求,否则会腐蚀混凝土。( ) 13、砂子的粗细程度要与砂的级配同时考虑。( )

14、混凝土的强度主要取决于水泥石的强度和与骨料间的粘结力。( )

15、混凝土的耐久性主要取决于组成材料的品质与混凝土本身的密实度及孔隙特征。( )

16、砌砖用的砂浆其强度主要取决于水泥强度和水泥用量而与水灰比无关。( ) 17、钢结构设计计算时,钢材的强度是按其抗拉强度的大小作为取值依据。( ) 18、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用热处理钢筋不能冷拉与焊接。( ) 19、与沸腾钢相比,镇静钢的冲击韧性和可焊性较差。( ) 20、冷拉钢筋不能作为承受冲击,振动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使用。( ) 五、填空题 1、塑料中填料的作用是调节塑料的物理化学性能,提高____________________扩大使用范围。

48

2、天然石料的技术性质可分为物理性质,力学性质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性质。 3、天然石料力学性质包括抗压强度,冲击韧性、硬度和______________。 4、珠光体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层状机械混合物。 5、热轧钢筋的等级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划分的为四个等级。 六、计算题

1、某工程需要软化点为85℃的石油沥青20吨,现有10号及60号石油沥青两种,其软化点分别为95℃、45℃,问按什么比例掺配?各需多少吨?

2、破碎的岩石试样,经完全干燥后,质量为400g,将它放入盛有水的量筒中,经24小

33

时后,水平面由450cm升至600cm,取出试样称量,质量为405g,求该岩石视密度,开口孔隙率。

3

3、已知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为180kg/m,砂率为33%,水灰比为0.6,混凝土实测表观

33

密度为2420kg/m,求1m混凝土中各材料用量。

七、问答题

1、为什么说材料表观密度是一项重要基本性质。

2、某工程采用石灰砂浆抹面,施工完毕一段时间抹面出现起鼓、爆裂、局部脱落现象,分析原因。

3、简述使用减水剂的技术效果。 4、硅酸盐水泥主要技术性质有哪几项,哪些不合格应做废品,哪些不合格时为不合格品。 八、分析论述题

某工地施工人员拟采用下述方案提高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问哪个方案不可行,哪个方案可行,哪个方案最优,说明理由。

(1)多加水

(2)保持水灰比不变加水泥浆 (3)加氯化钙 (4)加减水剂 (5)加强振捣

模拟试题八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