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五上三单元群文阅读 下载本文

五年级语文组第一次集体备课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组单元整组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本单元教学按照整组教学思路进行综合设计,改变传统单篇精讲和阅读和写作分割开来的做法,用习作贯穿整个教学单元的教学过程,将“阅读”的过程和“写作”的过程相互融合,从“帮助孩子顺利习作”的需求点出发,将孩子“写作”的过程完全融入到孩子对课本“阅读”的过程中,。 教材说明

本单元《鲸》和《松鼠》介绍了有关动物的一些知识,向学生开启了一扇探索动物世界的科学之门;《新型玻璃》介绍了一些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以使学生感受科学技术的神奇和威力;《假如没有灰尘》揭示了科学家们的重大发现,阐释了灰尘与人类的重要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

本组教材的几篇课文是在四年级学习说明文的基础上,延伸与发展的。四年级下册“大自然的启示”通过《自然之道》《蝙蝠和雷达》等课文的学习,激发了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本学期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学习说明方法,体会作者准确地用词、形象地表达,并把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去。对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的要求是环环相扣,螺旋上升的。

但是《鲸》《新型玻璃》都是写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如今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对鲸的认识已经越来越全面了。越来越多的新型玻璃早

已问世,因而我们必须拓展课程资源,上网搜集有关的最新资料,扩展学生的视野。 教学目标:

1.学习:抓课文要点,把握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学习说明文基本的说明方法,体会作者准确地用词、形象地表达,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2.扩展:在教学内容上统筹安排,把课文的学习与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和课外书屋有机整合起来。

3.理解:让学生了解一些科学知识,唤起学生探索自然、科学奥秘的兴趣,激发学生勤奋学习的自觉性。 总体构想

单元主题:阅读和习作的融合 总体设计:

模块一:检查预习情况,初写说明文 1、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难读的字 :哺乳、上腭、鳍、过滤、蛰伏、缝隙、榉实、橡栗、勉强、安然无恙、依附 彩虹、日晕、削弱

需要积累的词:锋利、哺乳动物、退化、寿命、乖巧、驯良、身体矫健、机敏、机警、玲珑、蛰伏、苔藓、藕断丝连、调节、安然无恙、噪音、来无影去无踪、古往今来、依附、晚霞朝晖、闲云迷雾、彩虹日晕、单调、湿漉漉 我读不懂的句子 我认为写得好的句子

我要提出的问题

通过读课文我解决了的问题

2、明确习作要求:生活中有很多的物品很有意思,但是不是每个人都知道,你试着选择一件物品介绍给大家,如:蔬菜、水果、玩具、文具或电器。自行习作,要求是:文章中不可以出现所写物品的名称,但没有字数的要求。(特别注明:不要谢题目)

3、活动:抽学生朗读自己的文章,其他同学依据文章内容猜测物品名称。

我是 同学,我觉得你的文章写的是: ,我判断的依据是 ,

对于同学的判断,我的意见是 。 模块二:抓文本中四个说明对象的特点,修改自己文章。

1、课文上的四篇文章分别写的什么,它们所独到的特点是什么,或者说,我们看到某些文字介绍就一定可以判断这是某件物品。

《鲸》这篇文章讲的是 ,它的特点是 ,我判断的依据是(我从文章哪些语句看出它的特点。)

在这个步骤中,我们把四篇说明文分成两组:《鲸》和《松鼠》为一组,《新型玻璃》和《假如没有灰尘》为另一组,如:第一组课文两篇都是动物类说明文,两篇课文第一段都是写动物外貌,那么《鲸》只抓住了形体特点——大,而《松鼠》则从面容、身体、四肢、尾巴等方面细致描写,作者的侧重点为何不同?师生探讨得出共识,鲸的外形和鱼的外形大抵相同,最大的区别是形体要庞大得多,所以重点应该写它

体形的大,而写松鼠面容的清秀、眼睛的闪闪发光,身体的矫健和缨形的尾巴是为了突出松鼠外形的漂亮,也就是作者侧重点是为了突出他们外形的特点。然后让学生比照自己文章:我的文章中物品的外形特点是否是独特的,是否可以让同学读完后知道我自己写的是什么物品,用不同颜色的笔加以修改。

2、为什么有的文章可以让我们知道写的是什么,为什么有些同学的文章不能让我们知道?还欠缺什么?试着修改自己的文章:我的文章中物品的特点是否是独特的,是否可以让同学读完后知道我自己写的是什么物品。(注明:这次加上你所写的物品名称)。 模块三:了解文本中的说明方法,再次修改作文 一、研读课文,领悟说明方法。

仔细地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是怎样把鲸的这些特点介绍清楚的?

(一)以《鲸》的第一自然段为例; 1.划出有关鲸大的有关语句。 2.品味分析说明鲸的有关方法

作比较:不少人看到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鱼。

列数字: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

举例子: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唱,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