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精品教案带教学反思-第四单元-语文园地 下载本文

学生小组讨论,说一说。

教师小结,指导:这些句子中冒号用法相同都是“用在总结性话语的后边,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 (冒号:用在总结性话语的后边,引起下文的分说) 2.选一选,写一写。

请在所给的三个短语“爱臭美的小狗”“粗心的小杰” “热心肠的老奶奶”中选择一个,仿照上面的例句,用上冒号,写一段话。

示例:小杰性格很活泼开朗,只是太粗心:不是忘记带铅笔盒,就是把衣服反穿,还浑然不觉。做错题更是家常便饭。

(三)如果去掉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1. 出示:【出示课件15】

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啊,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

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

它板正的姿势啦,步态啦,和别的公鹅攀谈时的腔调啦,全是海军上将的派头。

学习例句,弄清例句的特点:总结性话语在前,用冒号引起下文,再仿写句子,训练学生表达能力。

2.读一读这些加点的词语。

3.说一说,这些加点的词语都是什么词语? 学生小组讨论,说一说。 教师小结,指导:

这些词语都是语气词,语气词是表示语气的虚词,常用在句尾或句中停顿处表示种种语气。常见的语气词有:的、了、么、呢、吧、啊。语气词:附着在词语、句子末,表示陈述、疑问、感叹或祈使的语气。 4.这些语气词能不能去掉?(语气词常常跟语调一起 共同表达语气,所以一部分语气词可以表达多种语气。不难去掉。)

(板书:语气词表示多种语气。)

了解语气助词在

表达中的重要作用,目的是让学生恰当的运

三、书写提示

师:我们时常需要写一段话,或者写一篇文章,如何用语气词。 才能抄写的美观、大方呢?

出示:【出示课件16】

书写遵循“一看二写三对照”的原则,在比照中写好一段话。

学习古诗,先自读,再交流意思,不会的可以

1.看提示

旁边提示我们抄写片段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出示课件17】 (1)字距要比行距小。 (2)字的大小基本一致。 (3)两边留的空白大致相等。

(板书:字距要比行距小 字的大小基本一致 两边留的空白大致相等) 2.写一写【出示课件18】

(1)先照着字帖写,一边写一边念笔画名称。 (2)再在田字格中写,写好之后对照比较,看看哪个笔画没有写好,再重写。 四、日积月累

1.出示古诗,学生尝试读一读。 【出示课件19】

蜂 唐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 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2.说一说自己读懂了些什么? 小组内交流对这首古诗的理解。 选代表展示自己对这首古诗的理解。 3.教师讲解:

(1)作者介绍【出示课件20】

罗隐(833-909),字昭谏,唐代诗人。生于公请教老师,查找资料帮元833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助理解。 不第。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2)词语解释【出示课件21】 山尖:山峰。

无限风光:极其美好的风景。 占:占有,占据。

采:采取,这里指采取花蜜。 (3)译文【出示课件22】

无论是在平地,还是在山峰,及其美好的风景都被蜜蜂占有。

蜜蜂啊,你采尽百花酿成了花蜜,到底为谁付出辛苦,又想让谁品尝香甜?

4.把这首诗再来读一读,相互交流,看谁读得最好。 5.自己练习背一背,再抄写一遍,积累下来。 四、课堂小结

学习了本学习园地,你有哪些收获?

理解古诗的大意有助于学生积累诗句,

预设:这节课我们掌握冒号的用法,学会用所给短语增强学生理解和积累写一个片段。了解语气助词的作用。学会把片段写美的能力。 观,大方。积累和理解古诗《蜂》。

语文园地【出示课件23】 交流平台:明贬实褒的写法 板书 设计 识字加油站:换偏旁的方法识记 词语的比喻义 用在总结性话语的后边,引起下文的分说 语气词表示多种语气 字距要比行距小 字的大小基本一致 两边留的空白大致相等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放手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只是起到点拨、引领的作用,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理念。 2.借助多媒体课件,将难度化小,使学生更加直观、高效地完成练习。 3.充分利用小组合作、探讨的能力。训练学生了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不足之处:学生通过学习,基本达到了本课的教学要求。美中不足的是只注意了部分优秀生的表现,忽略了学困生的学习困难,今后一定注意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