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初中政治课堂效率 下载本文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如何提高初中政治课堂效率

作者:曲鲁平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年第15期

政治这门课程不能对知识进行死记硬背,这样会让这门课程显得死板生硬。离开了学生的真实体验,仅仅停留在书本上和课堂上的道德律令无异于纸上谈兵,所以我们必须把课本上的知识带到实际生活中。初中政治教学不能停留在课本上。如何做到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这是一个必须以实际行动来回答的问题。 一、树立新的教材观

教学的结构通常被视为由三大要素——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媒体)构成。这种界定可以说是现代把握教学结构的最经典的模型。教材包括了教师的教授行为中所利用的一切素材和手段:教材当然盖了教科书,但不限于教科书;而教科书则是最有代表性的最基本的教材:“教科书”是根据学科课程的构成加以系统编制、供教学用的学生用书。教科书集中反映了国家的教育理念,教科书都是学校教育中最重要的教材。从这个意义上说,轻视教科书的任何想法和做法都是不恰当的。不过,我们不能因此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把教科书视为唯一绝对的教材——“教科书中心主义”。

学科教学中体现的“教科书观”大体有三种:“教教科书”,“用教科书教”,“不用教科书教”。如何使用教材(教科书)——是“教教科书”还是“用教科书教”,这是区分教师专业化程度的标尺。“教教科书”是传统的“教书匠”特征,“用教科书教”才是现代教师应有的姿态。 二、构建新的教学观

“改革的中心在课堂”,传统的品德课堂存在很多问题,如,教学目标方面的知识要求具体,能力要求泛化,情感目标缺位;教学过程方面的以讲为主,教材至上,格式化教案;教学评价的方法单一,重结果,轻过程等等。 1.树立崭新的教学目的观

思想品德课是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是每个公民都应接受的普及性教育,是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它始终以人为中心,传统课堂教学过份强调认知性目标,知识与技能成了课堂教学的中心,改革课堂教学首先教学目标要真正体现知识、能力、态度的整合,从而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2.实现教学“过程与结论”的统一

“重结论轻过程”是传统品德课堂教学中的突出问题,过去品德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了知识的来龙去脉,省略了学生对知识的思维过程,而让学生去记诵“标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