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试题 课时作业(二十六) 第26讲 免疫调节
时间 / 30分钟
基础巩固
1.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效应T细胞没有特异性
B.吞噬细胞吞噬外来细菌,必须有抗体参与 C.人体大面积烧伤后,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会下降
D.同一生物的T细胞和B细胞所含基因不同,功能也不同
2.[2017·黄冈高三期末] 下列有关免疫细胞和免疫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机体内衰老、破损的细胞以及癌变细胞的识别和清除属于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B.记忆B细胞在相同抗原的再次刺激下能快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由浆细胞产生抗体 C.对被病原体侵入的细胞、异体移植器官的细胞起免疫作用的主要是效应T细胞 D.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吞噬细胞与T细胞、T细胞与B细胞之间存在信息交流 3.如图K26-1表示机体特异性免疫的部分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图K26-1
A.过程Ⅰ属于体液免疫,过程Ⅱ属于细胞免疫 B.吞噬细胞也参与图示免疫过程
C.细胞a只能为B淋巴细胞,细胞b只能为T淋巴细胞 D.细胞c只能为效应B细胞,细胞d只能为效应T细胞
4.当人体注射了用禽流感病毒蛋白制备的疫苗后,体内不会发生的反应是 ( ) A.吞噬细胞处理和呈递抗原
B.产生针对该禽流感病毒蛋白的抗体 C.效应T细胞消灭被疫苗感染的细胞 D.形成能识别禽流感病毒的记忆细胞
5.下列关于HIV感染人体后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人体内HIV浓度增加时T细胞数量减少
B.HIV能导致AIDS患者免疫能力几乎全部丧失
C.在抑制HIV增殖的过程中浆细胞发挥了重要作用 D.AIDS患者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大大升高
6.图K26-2中的曲线显示了两种使人体获得免疫力的方法。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图K26-2
A.当一个人患甲型肝炎时采用方法②进行免疫比较好 B.采用方法①可以使人获得比方法②更持久的免疫力
部编本试题,欢迎下载! 最新人教版试题 C.采用方法②使人体获得抗体的过程叫细胞免疫 D.医学上一般采用方法②进行免疫预防 能力提升 7.[2017·山东泰安高三期末] 如图K26-3为特异性免疫发生过程的图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图K26-3
A.图中胸腺和骨髓为免疫器官,物质①②分别为淋巴因子和抗体
B.细胞一必须在抗原和物质①的共同作用下才能增殖分化成细胞三和细胞四 C.当自身产生的物质②攻击自身正常细胞时会引起机体产生过敏反应
D.注射疫苗后可刺激机体产生细胞二和细胞三,但这两类细胞在初次免疫中不起作用
8.如图K26-4为机体内发生体液免疫和过敏反应的流程图,图中甲~丁代表不同物质,字母代表不同的细胞,数字代表不同的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图K26-4
A.图中呈递抗原的过程是②
B.据图示可知,第二次注射甲时,产生的浆细胞来源于E C.与体液免疫相比,过敏反应特有的过程包括⑧⑩
D.既参与特异性免疫又参与非特异免疫的免疫细胞是图中的A 9.[2018·河北馆陶一中月考] 如图K26-5表示A、B两妇女在1~5月的血浆中人乳头瘤状病毒抗体的相对含量(其中妇女A在1月份接种了相应的疫苗,两人均在4月份感染了人乳头瘤状病毒)。下列对曲线图的解释不成立的是 ( )
图K26-5
A.妇女A在接种疫苗后,体内产生了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
B.两人体内的B细胞需要在病原体和淋巴因子的共同作用下才能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C.两人在5月份抗体含量的差异源于妇女A体内记忆细胞活动的结果
D.两人体内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能够攻击被人乳头瘤状病毒入侵的靶细胞
10.人体感染肺炎双球菌后可引起肺炎,出现39 ℃的持续高热。下列发生的生理反应错误的是 ( )
A.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兴奋,调节产热和散热 B.浆细胞产生淋巴因子,结合并抑制病原体繁殖 C.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病原体,暴露病原体抗原 D.形成记忆细胞,机体长时间保持对该抗原的记忆
部编本试题,欢迎下载! 最新人教版试题 11.[2017·南昌一模] 有研究认为,一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致病机理是:由于患者体内某种辅助T细胞数量明显增加,释放的淋巴因子增多,引起效应T细胞与胰岛B细胞结合并使其裂解死亡,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效应T细胞将抗原呈递给胰岛B细胞致其裂解死亡 B.这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自身免疫功能异常引起的 C.辅助性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能促进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 D.该患者体内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量低于正常生理水平
12.医学研究表明人的角膜、大脑、软骨、妊娠的子宫等,都能容忍外来的抗原蛋白而不产生排异反应,这种现象在医学上称为“免疫赦免”,这些部位称免疫赦免区。科学家认为,免疫赦免区的细胞有赦免基因,它能启动自杀程序让免疫细胞自杀,因而使后者不能产生抗体。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免疫赦免”现象说明人体的免疫系统存在一定的缺陷
B.不能使用药物提高人体免疫系统的敏感性而获得“免疫赦免” C.妊娠子宫的这种“免疫赦免”是使胚胎移植得以实现的条件之一 D.消灭肿瘤细胞和对移植器官的排斥主要靠细胞免疫来完成
13.[2017·沈阳三模] 疟疾是由疟原虫侵入人体导致的疾病。2015年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用于治疗疟疾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疟原虫侵入人的红细胞和肝细胞,其代谢产物和红细胞碎片等被 细胞摄取,然而
该细胞会产生内源性致热原等物质,这些物质会作用于下丘脑的 ,最终由于 收缩导致面色苍白; 收缩,引起寒战。
(2)疟原虫侵入机体后,可促使T细胞分泌 ,该物质作用于 细胞使其分化为浆细胞并分泌 ,此物质与疟原虫结合并凝集,阻断其传播扩散。此外,疟原虫的一些抗原作用于T细胞,使其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进而特异性地杀伤 细胞。 (3)用青蒿素治疗疟疾, (填“属于”或“不属于”)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 综合拓展
14.[2017·北京顺义二模] 人感染埃博拉病毒(EV)的致死率可高达 90%。EV的主要靶细胞是吞噬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肝细胞和肾细胞等,吞噬细胞最先被EV侵染,EV能在吞噬细胞中增殖并随其扩散至全身。EV的致病机制如图K26-6所示。
图K26-6
(1)被EV侵染的吞噬细胞功能异常,无法将EV特有的抗原暴露并直接呈递给 细胞,因而难以激活人体的 免疫。
(2)EV侵染吞噬细胞后,能诱导淋巴细胞凋亡,进而 免疫应答。
(3)sGP是EV基因指导合成的一种分泌型糖蛋白,与EV表面的糖蛋白GP结构很相似。GP作为 ,能刺激机体产生与其特异性结合的抗体。在患者体内,抗体可以与sGP结合,从而失去了 的机会。
(4)被EV侵染的吞噬细胞分泌的sGP与 共同作用于 细胞,使其通透性增加,出现出血症状。同时EV直接破坏了 器官的细胞结构,引起该器官的损伤,加重了出血症状。
(5)综合上述分析,人感染EV致死率高的主要原因
是 。
部编本试题,欢迎下载! 最新人教版试题
部编本试题,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