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0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解析版) 下载本文

为实施有效管理,在全国分设十个行省。行省的设立旨在( )

A.独立民政事务,调动地方政治自主性 B.加强中央集权,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 C.监察地方政治,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 D.防范宰相擅权,提高中央政府行政效率 【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出元朝疆域辽阔,为实施有效管理,行省的设立旨在加强中央集权,而非调动地方政治自主性,故A项错误;B项加强中央集权符合题意,故B项正确;行省制度不属于监察制度,故C项错误;行省制度不属于中央官制,与提高中央政府行政效率无关,故D项错误。

11.(2017·海南高考·1)考古工作者在河南辉县琉璃阁发掘了一座春秋时期的诸侯墓,出土了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的九鼎。这反映了( )

A.宗法制度的瓦解 B.分封制度的崩溃 C.等级制度的颠覆 D.礼乐制度的破坏 【答案】D

【解析】宗法制度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度,主要涉及继承问题,属于家族内部层面,而题干材料主要涉及的是礼器的使用,故A项错误;分封制度强调的是封邦建国,属于国家政治层面的制度,而材料只是涉及礼器的使用,属于社会礼仪规范层面,故B项错误;自商周以来,古代中国社会一直存在等级制度,故C项错误;材料中诸侯使用只有周天子才能享有的九鼎,诸侯的僭越破坏了礼乐制度对贵族日常行为礼仪的规范,礼乐制度遭到破坏,故D项正确。

12.(2017·北京高考·12)2016年,在北京市通州区发掘出汉代渔阳郡路县城址和800余座战国至汉代墓葬,

出土了钱币及大量陶屋、陶仓等随葬品。这些考古发现,有助于研究( ) ①秦汉时期郡县的设置状况 ③汉代手工业和商业发展情况 A.①②③ B.①②④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中“汉代渔阳郡路县城址和800余座战国至汉代墓葬”可以研究秦汉时期郡县的设置状况,故①正确;根据材料中“出土了钱币及大量陶屋、陶仓等随葬品” 可用于研究这一地区的农业发展状况和手工业、商业情况,故②③正确;通往通州的大运河是元代修建的,与题目时间不符,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

13.(2017·海南高考·3)东汉实行察举制,“郡察孝廉,州举茂才”,州、郡都必须定期向朝廷举荐一定数量的人才,而判断孝廉、茂才的标准包括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和道德声望的高低等。这客观上( )

②本区域古代农业发展状况 ④大运河对本区域交通的影响 C.②③④ D.①③④

A.推动了独尊儒学局面的出现 B.促使社会阶层趋于固化 C.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 D.动摇了郡县制的基础 【答案】B

【解析】西汉汉武帝时期独尊儒学局面已经出现,不符合时间限制,故A项错误;东汉察举制对人才的判断标准对地方上的世家大族更有利,阻碍了底层民众的上升,促使社会阶层趋于固化,故B项正确;东汉察举制对人才的判断标准使得世家大族能够控制人才选拔的主动权,进而形成对政权的垄断,故C项错误;郡县制是建立在中央对地方垂直管理基础上的,材料没有反映出皇帝对地方官员控制的弱化,因此不能推断郡县制的基础动摇,故D项错误。

14.(2017·北京高考·12)2016年,在北京市通州区发掘出汉代渔阳郡路县城址和800余座战国至汉代墓葬,

出土了钱币及大量陶屋、陶仓等随葬品。这些考古发现,有助于研究( ) ①秦汉时期郡县的设置状况 ③汉代手工业和商业发展情况 A.①②③ B.①②④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中“汉代渔阳郡路县城址和800余座战国至汉代墓葬”可以研究秦汉时期郡县的设置状况,故①正确;根据材料中“出土了钱币及大量陶屋、陶仓等随葬品” 可用于研究这一地区的农业发展状况和手工业、商业情况,故②③正确;通往通州的大运河是元代修建的,与题目时间不符,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

15.(2017·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5)《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

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 ) A.记载的真实性 C.修撰的政治性 【答案】C

【解析】官修史书与私史书可谓是各有千秋,都为后人留下了许多或翔实或虚伪的史料,故A项错误;评价历史的公正性取决于史书编撰者的立场观点,与私家还是官修无关,故B项错误;作为官方统治者的宰相或皇帝参与编修史书,实际上政府主导修史的方向,政治意味增强,反映出官修史书的政治性,故C项正确;解释历史的客观性是建立在史学家对历史事实不断探究之上的,无论私家还是官修史书都能使解释历史具有客观性,故D项错误。

16.(2017·北京高考·13)北宋名臣包拯清正廉洁、刚正不阿,民间尊称他为“包相爷”。他曾担任过转运使、

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 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 ②本区域古代农业发展状况 ④大运河对本区域交通的影响 C.②③④ D.①③④

兵部员外郎、开封府知府和枢密副使等职务,其中“位同宰相”的是( ) A.转运使 B.兵部员外郎 【答案】D

【解析】转运使是宋代在地方设置的机构,负责将地方的财政收入集中到中央,不是“位同宰相”,故A项错误;兵部员外郎隶属于兵部,与宰相无关,故B项错误;知府是当时地方的行政首领,故C项错误;当时在中央设枢密院,负责军事,分割宰相的军权,因此枢密副使“位同宰相”,故D项正确。 17.(2017·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7)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

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 ) 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 【答案】A

【解析】明初,为防止宦官专权乱政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明中后期皇帝以司礼监的太监牵制内阁,使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并导致太监的权力越来越大,成为事实上的宰相,甚至是事实上的皇帝,故A项正确;明朝废除丞相,由皇帝直接管理国家政事,使专制皇权发展到了新的高度,故B项错误;皇帝重用宦官参政是为了牵制内阁,说明内阁议政功能没有丧失,故C项错误;明中期以后的太监乱政,其因在废宰相,过分集权于皇帝,故D项错误。

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

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

C.知府 D.枢密副使

一、选择题

1.(2017·吉林长春摸底)周初分封都要有隆重的仪式,然后被分封的诸侯率族人到达封地,建立军事据点,由点到面进行武装拓展,完成对封地的控制。据点叫“国”,国以外的土地叫“野”。“国”之中的居民叫“国人”,“野”之中的居民叫“野人”。下列推断最有可能正确的是( ) A.“国”在西周时发展为封建城市 B.“野”的范围大小决定着诸侯国的地位 C.“国人”多数是贵族的同族人 D.“野人”的主要职责是拱卫京师 【答案】C

【解析】从“据点叫‘国’”,可知“国”能发展为封建城市,但也可能发展为具有多个封建城市的“国”,故A项错误;从“据点叫‘国’,国以外的土地叫‘野’”可知“国”的范围决定着诸侯国的地位大小,故B项错误;从“然后被分封的

诸侯率族人到达封地” “‘国’之中的居民叫‘国人’”,可知“国人”是诸侯的族人,故C项正确;从“国以外的土地叫‘野’”“‘野’之中的居民叫‘野人’”,可知“野人”是受诸侯国控制的人口,故D项错误。

2.【新题速递】 春秋时期开始有“县、郡”名称,原指直属于国君的土地。楚国灭国很多,曾把县分封给功臣贵族,后来改为重要地区都掌握在国君手里,其他地区的贵族、功臣封地也逐渐由永远世袭改为两代以后就收归国家。材料说明楚国( )

A.逐渐走向中央集权 B.率先废除了分封制 C.最早实行了郡县制 D.具备了称雄的实力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楚国曾把县分封给功臣贵族,后把重要地区掌握在国君手里,且贵族功臣封地也逐渐收回,这说明楚国逐渐废除分封制,加强对地方的掌控,逐渐走向中央集权,故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楚国率先废除了分封制,故B项错误;材料中县曾作为封地分封给功臣贵族,说明并没有推行郡县制,秦朝时才真正确立郡县制,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没有体现楚国的国力,D项与题意无关,故错误。

3.(2017·东北四市开学考试)在西周时代,“姓”和“氏”是两个概念,“姓”表明血统,“氏”则为“姓”的分支。贵族男子的“字”全称有三个汉字:第一字表长幼行辈(伯、仲、叔、季等),第二字任意,末一字为“父”字。这说明姓氏名字制度在当时最主要的作用是( ) A.强化宗族认同 B.维护尊卑关系 C.凸显贵族地位 D.继承华夏传统 【答案】B

【解析】从“‘姓’表明血统,‘氏’则为‘姓’的分支”可知,强化宗族认同是姓、氏能起到的作用,但不是字的作用,故A项错误;西周时姓氏能区分贵贱和宗族,字能体现同一等级内的尊卑,故维护尊卑关系是姓氏名字最主要的作用,故B项正确; 西周时期只有贵族有姓,但凸显贵族地位不能完全体现姓氏名字的作用,故C项错误;继承华夏传统不是材料体现内容的最主要作用,故D项错误。

4.“以诸侯为郡县,人人自安乐,无战争之患,传之万世,自上古不及陛下威德。”历史的实践证明,这种想法( ) A.是书生之见,荒诞无稽 C.切合时情,迎合帝王 【答案】C

【解析】材料认为郡县制取代分封制能够实现天下太平,巩固统治。结合所学可知,郡县制下官吏由皇帝任免,实现了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形式,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故C项正确。

5.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

B.不合时宜,难以实践 D.是敌人阴谋,离间君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