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软件工程习题及答案解析 下载本文

143.在自顶向下设计分层数据流图时,设计顶层数据流图主要分析 。 A、源、汇(终)点和输入、输出数据流 B、源、汇(终)点和处理功能 C、数据存储和输入、输出数据流 D、处理功能和输入、输出数据流 144.模块结构图是在软件工程的 阶段中采用的描述工具。 A、需求分析 B、概要设计 C、详细设计 D、编码(实现) 145.如果 ,则称该模块具有功能内聚。 A、模块包括单一功能

B、模块包括若干功能,但所有功能相互紧密相关 C、每个模块有单入口、单出口

D、模块中每个处理成分对应一个功能,它们紧密结合 146.变换型数据流图通常是 形态。

A、线性 B、层次 C、网状 D、无规则

147.结构化设计采用模块化方法的主要出发点是 。

A、增加内聚性 B、减少耦合度 C、提高有效性 D、降低复杂度

148.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基于父类创建的子类具有父类的所有特性(属性和方法),这一特点称为类的 。

A、多态性 B、封装性 C、继承性 D、重用性 149.维护机构接受维护申请后,接下的工作是 。

A、回归测试 B、评价申请 C、执行维护 D、组织复审 150.软件工程中 不属于用户文档的内容。

A、功能描述 B、安装手册 C、系统设计 D、使用手册

151.防错性程序设计对具有潜在危险性的操作进行检查,并给出出错信息。采用这种程序设计方法可提高系统的 。

A、正确性 B、有效性 C、健壮性 D、精确性

152.数据流图所描述的是实际系统的 。

A、逻辑模型 B、物理模型 C、程序流程 D、数据结构

153.由变换型数据流图转换成模块结构图,其中包括变换模块,则 。 A、变换模块就是主模块

B、变换模块的功能是将逻辑输入变换为逻辑输出 C、变换模块没有下层模块

D、变换模块只能有一个输入量、一个输出量

154.面向对象分析时,所标识的对象为 是错误的。

A、与目标系统有关的物理实体 B、与目标系统发生作用的人或组织的角色 C、目标系统运行中需记忆的事件 D、目标系统中环境场所的状态

155.面向对象设计OOD模型的主要部件中,通常不包括 。 A、通信部件 B、人机交互部件 C、任务管理 D、数据管理 156.软件测试的基本目标是 。

A、确定白盒法或黑盒法 B、确定单元测试或集成测试 C、确定测试范围和路径

D、确定一组测试数据以尽可能多地发现错误

157.在维护请求后进行的维护过程中,应先 ,然后对维护要求进行评估并分别处理。 A、确定维护类型 B、安排维护优先次序

C、组织人员维护 D、分析软件错误的严重程度

158.下列各项中, 不是增加软件维护工作量的因素。 A、用户数量的增加 B、使用结构化技术或面向对象技术 C、软件功能扩充 D、应用环境变化

159.一个软件项目是否进行开发的结论是在 文档中作出的。

A、软件开发计划 B、可行性报告 C、需求分析说明书 D、测试报告 160.数据流是数据流图的基本成分,下列关于数据流的叙述中, 是正确的。 A、某加工的输入是一个数据流,该加工的输出也必定是一个数据流 B、多个不同的数据流可以流向一个加工,也可从一个加工中流出 C、数据流只能从加工流向文件,但不能从文件流向加工 D、一个数据流可以从一个文件流向另一个文件

161.银行计算机储蓄管理信息系统中,根据客户提出的要求(如存款、取款、查询、挂失、咨询等)进行相应的业务处理的该层数据流图是 。

A、变换型 B、事务型 C、既不是A也不是B D、不一定

162.某模块的输入数据为某工厂中一个车间的生产产量表,通过该模块可以计算出车间中生产工人的平均产量、统计产量前10名的人员名单,从内聚度来看,该模块属于 。 A、逻辑内聚 B、通信内聚 C、顺序内聚 D、功能内聚 163. 不属于概要设计所解决的问题范围。

A、确定模块的层次结构 B、全程数据结构的设计 C、描述系统的功能与性能 D、修改用户手册

164.面向对象设计时,对象信息的隐藏主要是通过 实现的。

A、对象的封装性 B、子类的继承性 C、系统模块化 D、模块的可重用 165.在有关集成(组装)测试的叙述中, 是正确的。

A、测试底层模块时不需要桩模块 B、驱动模块的作用是模拟被调模块 C、自顶向下测试方法易于设计测试结果

D、自底向上测试方法有利于提前预计测试结果

166.下述各种因素中 对软件维护有影响。 a.人员因素 b.技术因素 c.程序自身的因素 d.管理因素

A、a,b,c B、b,c,d C、a,b,d D、a,b,c,d

167.软件维护过程中, 将会引起维护副作用。

A、修改代码或数据后未作测试 B、进行改正性维护时错误未全部改正 C、进行完善性、适应性或预防性维护时考虑因素不全面 D、维护过程中发生系统运行错误

168. 下列四个软件可靠性定义中正确的是 。

A、软件可靠性是指软件在给定的时间间隔内,按用户要求成功运行的概率 B、软件可靠性是指软件在给定的时间间隔内,按设计要求成功运行的概率

C、软件可靠性是指软件在正式投入运行后,按规格说明书的规定成功运行的概率 D、软件可靠性是指软件在给定时间间隔内,按规格说明书的规定成功运行的概率

169. 软件规模可按源程序行数的多少进行分类,所谓大型软件,通常是指源程序行数为 。 A、5—50K B、50—100K C、1M D、1—10M 170. 在软件生命期中,占工作量比例最大的是 。

A、可行性研究 B、建立系统的结构 C、编写程序 D、维护

171.用SA方法获得的需求说明书有四部分,用于描述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各部分间有何联系等,是在 。

A、一套分层的数据流图 B、一本数据词典 C、一组小说明 D、补充材料

172.SA方法在描述方式上的特点, 是尽量采用 。 A、自然语言 B、形式语言 C、图形表示 D、表格

173.决定软件系统中各个模块的外特性,即其输入输出和功能是 的任务。 A、需求分析 B、概要设计 C、详细设计 D、编程阶段 174.用于概要设计所采用的描述手段是 。 A、DFD B、SC C、框图 D、数据结构图

175. 一个模块传送给另一模块的参数是由单个数据项组成的数组,它属于 。 A、数据型 B、复合型 C、内容型 D、公共型

176. 在概要设计的设计文档中,对每个模块的描述内容包括 。 A、功能、界面、输入、输出 B、界面、输入、输出、过程 C、界面、过程、限制和约束 D、功能、界面、过程、注释 177. 根据SP方法的要点规定,程序最后要由 审定。 A、专家 B、谁编谁审 C、主程序员 D、资料员

178. 结构化流程图(FC)中的箭头是用于表示 。 A、控制流 B、数据流 C、数据/控制 D、调用关系 179. 结构化程序之所以有可能验证其正确性是由于 。 A、只有三种基本结构 B、有限制地使用GOTO语句 C、程序内部有“内部文档” D、选择良好数据结构和算法 180. 提高程序可读性的有力手段是 。 A、选好一种程序设计语言 B、显式说明一切变量 C、使用三种标准控制语句 D、给程序加注释

181. 通过对软件的测试,可以证明 。

A、程序正确性 B、错误不存在 C、错误存在 D、不含有隐患

182. 软件维护,可按不同的维护目的而分类,为了适应硬件环境或软件环境的变更对软件作修改是 。

A、纠正性维护 B、适应性维护 C、完善性维护 D、预防性维护 183. 决定软件工程方法论所有步骤的关键目标是提高软件的 。 A、可移植性 B、可靠性 C、可维护性 D、效率 184. 数据库设计全过程中的关键是 。 A、分析用户要求 B、建立概念性数据模型 C、逻辑设计 D、物理设计

185. 作为面向对象分析的基础、由问题领域中的对象所组成、用ER图来描述是 。 A、消息模型 B、处理模型 C、状态模型 D、瀑布模型 二、填空题:

1. 在结构化分析中, 用于详细地定义数据流图中的成分。 2. 耦合性和内聚性是衡量 的两个定性的标准。

3. 提高程序的可理解、可修改、可测试的程度,就意味着增强软件件的 。 4. 从数据流图导出初始模块结构图,主要是通过 两项技术。

5. 结构化程序设计是一种程序设计技术,它采用 的设计方法和顺序、选择、循环三种基本控制结构构造常态程序。

6. 结构化分析方法中,数据流图的四种基本成分为:加工、源点或终点、 。 7. 从模块内外的联系来看,结构化设计的要求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