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上)》复习资料 下载本文

A.氢键 B.盐键 C.疏水键 D.二硫键 E.范德华力 21. 关于胶原蛋白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 )

A.新生的胶原能微溶于稀碱中,如将此溶液煮沸后冷却即可得明胶 B.α肽链是胶原蛋白分子的基本单位 C.胶原蛋白的基本单位呈一种特殊的左手螺旋 D.胶原蛋白的二级结构是由三条肽链组成的三股螺旋 E.胶原蛋白中可见大量的重复顺序Gly-Pro-Y及G1y-X-Hyp 22. 初速度是指:( D )

A.在速度与底物浓度作图曲线中呈直线部分的反应速度 B.酶促反应进行5分钟内的反应速度 C.当[S]=Km时的反应速度 D.在反应刚刚开始底物的转换率小于5%时的反应速度 E.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无关的反应速度 23. 向卵清蛋白溶液中加入0.1N NaOH使溶液呈碱性,并加热至沸后立即冷却,此时:( A )

A.蛋白质变性,但不沉出 B.蛋白质变性沉出 C.蛋白质沉淀但不变性 D.蛋白质变性,冷却又复性 E.蛋白质水解为混合氨基酸

25. 下列哪一项不是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 C )

A.底物浓度 B.酶的浓度 C.酶原的浓度 D.反应环境的pH E.反应的温度 26. 下列哪项改变不影响酶催化反应的最初线性速率: (B )

A.底物浓度 B.时间 C.pH D.温度 E.酶浓度 28. 下列含有两个羧基的氨基酸是:( D )

A.精氨酸 B.赖氨酸 C.甘氨酸 D.谷氨酸 E.色氨酸 30. DNA热变性的特征是:( B )

A.碱基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 B.熔解温度因G-C的含量而异 C.在260nm处的吸收值降低 D.对于均一的DNA,其变性温度的范围不变 E.形成一种三股螺旋 31. 不可以作为第二信使的物质是: (E )

A.cAMP B.DAG C.IP3 D.钙离子 E GMP 32. 蛋白质分子中α-螺旋构象的特点是:( D )

A.肽键平面充分伸展 B.靠盐键维持稳定 C.螺旋方向与长轴垂直 D.以上都不是 E.多为左手螺旋 33.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指:( B )

A.蛋白质含氨基酸的种类和数目 B.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C.蛋白质分子多肽链的折叠盘曲 D.包括A、B和C E.以上都不对

34. 血浆蛋白质pI大多在5~6之间,它们在血液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是:( B )

A.带正电荷 B.带负电荷 C.兼性离子 D.非极性离子 E.疏水分子 35. 下列哪种试剂能还原蛋白质分子中的二硫键: ( D )

A.胰蛋白酶 B.溴化氢 C.SDS D.2-巯基乙醇 E.尿素 36. 关于酶促反应特点的论述错误的是:( A )

A.酶在体内催化的反应都是不可逆的 B.酶在催化反应前后质和量不变 C.酶的催化能缩短化学反应达平衡所需的时间 D.酶对所催化的反应有选择性 E.酶能催化热力学上允许的化学反应 37. 下列关于ribzyme的叙述哪一个是正确的: ( C )

A.即核酸酶 B,本质是蛋白质 C.本质是核糖核酸 D.最早发现的一种酶 E.其辅酶是辅酶A 38. 蛋白质变性不包括:( B )

A.氢键断裂 B.肽键断裂 C.疏水键断裂 D.盐键断裂 E.范德华力破坏

- 13 -

39. 临床上常用辅助治疗婴儿惊厥和妊娠呕吐的维生素是: ( ) A.维生素B1 B.维生素B2 C.维生素B6 D.维生素D E.维生素E

40. 下列叙述中符合辅基概念的是:( A )

A.不能用透析法或超滤法将其与酶分开 B.不参与化学基团的传递 C.与维生素无关 D.不在活性部位内 E.决定酶的特异性

1. 维生素D被列为激素的依据是: ( E ) A.维生素D与类固醇激素同由胆固醇转变而来 B.维生素D与类固醇结构上类似 C.维生素D能在体内合成 D.维生素D能溶于脂肪和有机溶剂

E.维生素D能在体内羟化转变成有生物活性的物质 2. 下列方法中哪一种不能将谷氨酸和赖氨酸分开:( A )

A.凝胶过滤 B.阴离子交换层析 C.阳离子交换层析 D.纸层析 E.电泳 3. 下列哪一物质不属于生物活性肽:( C )

A.胰高血糖素 B.短杆菌素S C.血红素 D.胃泌素 E.催产素

4. 维生素B1分子中不含有:( D )

A.嘧啶环 B.噻唑环 C.氨基 D.吡啶环 E.硫原子 5. 关于酶的磷酸化修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D )

A.酶经磷酸化后,酶活性增加 B.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反应是由各种蛋白激酶催化的 C.被磷酸化的部位是酶活性中心的丝氨酸、苏氨酸及酪氨酸残基的羟基 D.酶磷酸化时需消耗ATP E.别构酶不能进行磷酸化修饰 6. 核黄素异咯嗪环上用于传递氢原子的两个氮原子是:( C ) A.N5、N10 B.N1、N5 C.N1、N10 D,N7、N8 E.N4、N8

7. 细胞膜受体的化学本质是: ( D )

A.肽类 B.脂类 C.多糖 D.糖蛋白 E.类固醇 8. 下列哪项改变不影响酶催化反应的最初线性速率:( B )

A.底物浓度 B.时间 C.pH D.温度 E.酶浓度 9. 关于氨基酸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C )

A.酪氨酸和丝氨酸含羟基 B.酪氨酸和苯丙氨酸含苯环 C,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含两个氨基 D.赖氨酸和精氨酸是碱性氨基酸 E.亮氨酸和缬氨酸是支链氨基酸 10. 酶辅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与酶蛋白结合较紧密 B.决定酶催化作用的专一性 C.能用透析或过滤方法使其与酶蛋白分开 D.以非共价键与酶蛋白结合 E.由酶分子的氨基酸组成

11. 各种tRNA的3’末端均有的结构是:( B )

A.GGA-OH B.CCA-OH C.AAA-OH D.UUA-OH E.TTA-OH 14. 血浆蛋白质的pI大多为pH5~6,它们在血液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是:( D )

- 14 -

A.兼性离子 B.非极性离子 C.带负电荷 D.带正电荷 E.疏水分子 15. 下列哪种辅酶中不含核苷酸:( C )

A.FAD B.FMN C,FH4 D.NADP+ E,CoASH 18. 下列哪一种物质能使蛋白质的酪氨酸残基发生磷酸化:( C )

A.PKA B.PKC C.胰岛素受体 D.Ca2+-CaM激酶 E.PKG 19. 一种酶作用于多种底物时,天然底物的Km值:( B )

A.最大 B.最小 C.与其他底物相同 D.是其他底物的二倍 E.是其他底物的一半 20. 酶分子中使底物转变为产物的基团称为:( B )

A.结合基团 B.催化基团 C.碱性基团 D.酸性基团 E.疏水基团 22. 儿童缺乏维生素D时易患: ( )

A.佝偻病 B. 骨质软化症 C. 坏血病 D. 恶性贫血 E. 癞皮病 23. 在饱和硫酸铵状态下,析出的蛋白质是:( A )

A.白蛋白 B.α球蛋白 C.β球蛋白 D.γ球蛋白 E.免疫球蛋白 24. 下列哪种氨基酸侧链的pK值接近pH7:( C )

A.精氨酸 B.赖氨酸 C.组氨酸 D.谷氨酸 E.天冬酰胺 25. 关于维生素C生化作用的论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C )

A.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 B.使氧化型谷胱苷肽还原 C.使Hb转变为高铁Hb D.保护维生素A及E免遭氧化 E.参与体内多种羟化反应

26. 竞争性抑制剂的特点是:( C )

A.抑制剂以共价键与酶结合 B.抑制剂的结构与底物不相似 C.当抑制剂的浓度增加时,酶活性逐渐降低 D.当底物浓度增加时,抑制作用不减弱 E.抑制剂和酶活性中心外的部位结合 27. 下列蛋白质通过凝胶过滤层析柱时最先被洗脱的是:( B )

A.血清清蛋白(分子量68 500) B.马肝过氧化物酶(分子量247 500) C.肌红蛋白(分子量16 900) D.牛胰岛素(分子量5 700) E.牛β-乳球蛋白(分子量35 000)

28. 维系蛋白质三级结构稳定的最重要的键或作用力是:( C )

A.二硫键 B.盐键 C.疏水作用 D.Van de waal力 E.氢键 29. 转氨酶的作用,需要下列哪一种维生素? ( D )

A.烟酰胺 B.硫胺素 C.核黄素 D.吡哆醛 E.泛酸

30. 一酶促反应的动力学符合米氏方程,则此酶达到90%饱和度与达到10%饱和度所需底物浓度之比为:( D ) A.3:1 B.9:l C.80:1 D.81:1 E.90:1 31. 下列哪种实验技术既可以分离蛋白质又可以测定其分子量? ( )

A.亲和层析 B.超速离心 C、透析 D.离子交换层析 E.醋酸纤维薄膜电泳 32. 用钨酸钠沉淀蛋白质的原理是:( B )

A.破坏盐键 B.中和电荷 C.破坏氢键 D.与蛋白质结合成不溶性盐 E.调节等电点 33. 血清白蛋白(pI为4.7)在下列哪种pH值溶液中带正电荷:( A )

A.pH4.0 B.pH5.0 C.pH6.0 D.pH7.0 E.pH 8.0 34. 下列哪项不符合Bohr效应:( D )

A.CO2浓度增高时,血红蛋白的氧解离曲线右移

- 15 -

B.Bohr效应的机制能用别构作用来解释 C.C02的效应实际上是由于pH降低而引起的

D.红细胞内2,3-二磷酸甘油酸浓度增加,使红细胞与氧的亲和力增加 E.血红蛋白的某些咪唑基质子化,使血红蛋白的结构趋向紧密

35. 反竞争性抑制剂具有下列哪一种动力学效应:( C )

A. 使Km值升高,Vmax不变 B.使Km值降低Vmax不变 C.使Km值和Vmax均降低 D.使Km值不变Vmax降低 E.使Km值不变,Vmax升高

36. 蛋白质形成的胶体颗粒,在下列哪种条件下不稳定?( C )

A.溶液pH值大于pI B.溶液pH值小于pI C.溶液pH值等于p1 D.在水溶液中 E.溶液pH值等于7.4 37. 温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是:( C )

A.温度从80℃增高10℃,酶促反应速度增加1-2倍 B.能降低酶促反应的活化能

C.从25-35℃增高10℃,达到活化能阈的底物分子数增加1-2倍 D.能使酶促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E.超过37℃后,温度升高时,酶促反应变慢 38. 关于酶概念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D )

A.所有蛋白质都有酶的活性 B.其底物都是有机化合物 C.其催化活性都需特异的辅助因子 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E.体内所有具有催化活性的物质都是酶 39. 侧链是环状结构的氨基酸是: ( )

A.Lys B.Tyr C.Val D.ILe E.Asp 40. 具有四级结构的蛋白质是:( C)

A.胰岛素 B.核糖核酸酶 C.血红蛋白 D.肌红蛋白 E.胰凝乳蛋白酶 1. 测定酶活性时,通常以底物浓度变化小于多少时测得的速度为反应的初速度?( ) A.0.1% B. 0.5% C. 1% D. 2% E. 5% 2.

ES

确的? ( )

- 16 -

D.酶是由活细胞合成具应

E+S

E+P,下列哪种关系是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