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下载本文

第206条 广播电视规划

在现有网络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上与省和国家广电网相接,下与各市、县、乡镇联网,逐步发展到光纤到楼和光纤到户。城市网络覆盖率近期达到60%,用户达16万户;远期达到100%,用户达43万户。增加广播电视节目套数,近期达40套,远期达50套;规划在西外新建一座广播电视技术中心大楼(占地约4万平方米)。新规划的城区有线网络干线应与城市电信管线同路分孔敷设。城区网络结构采用环—星型光缆干线网。 第207条 邮政规划

为发展现代化邮政,逐步完善市邮政局、支局和邮政所三级邮政网络。规划在达州城市共增设5个邮政支局。 第六节 城市管线综合规划 第208条 平面布置

各种地下工程管线从道路红线向道路中心方向平行布置,原则上应遵循以下排列次序。 道路西、南侧为:电信(含有线电视)、燃气、污水; 道路东、北侧为:电力、给水、雨水;

道路红线宽度超过40m的城市干道应在道路两侧布置排水管线。 第209条 竖向布置

各种工程管线在交叉出现矛盾时应遵循小管让大管,压力流管让重力流管,可弯曲管让不可弯曲管等原则进行调整。各种管线竖向自地表向下排列的顺序宜为:电信管线、电力管线、燃气管线、给水管线、雨水排水管线、污水排水管线。 第七节 城市环卫工程规划 第210条 垃圾量预测

达州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人均指标近期取1.0kg/人.日,远期取1.2kg/人.日。达州城市每日垃圾产生总量近期800吨,远期1560吨。 第211条 垃圾处理场规划

规划搬迁达州城市现状蚂蝗沟生活垃圾处理厂至铁山山谷中,沿省道202线设置。在石板镇以南布置一座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厂。 第212条 环卫作业车辆及停车场

规划近期需环卫作业车辆200辆,远期需325辆。规划近期设环卫停车场3处,远期增加2处,每处占地10000平方米。 第213条 果皮箱、垃圾收集点及转运站规划

果皮箱设置在道路两旁,在商业金融大街每隔25—50米设置1个,干道每50—100米设置1个,一般道路每100—200米设置1个。 生活垃圾收集点在居住区内按服务半径70米,占地不小于10平方米设置。

垃圾转运站的设置应以小型密封压缩式转运站为主,服务半径500-700米,每座占地不小于200平方米,规模不宜超过50吨/日。

第214条 公厕

按《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GB50337——2003)有关标准,兼顾间距和密度因素增补公共厕所,使其达到布局合理、美观、卫生。 第十三章 城市综合防灾规划 第215条 防洪工程规划

江河按照一百年一遇的洪水标准进行防洪设防。山洪按照20年一遇标准设防。 第216条 消防工程规划

消防站布局:规划设置消防站12座。其中,在西城区金龙大道侧新建消防指挥中心,兼作特勤消防站;能源化工产业区设置一座特勤消防站。

消防通道:以城市道路作为消防车通道和疏散通道,通道间距不超过160米,沿街单列建筑长度大于60米时,应设置消防车通道出入口,净空不小于4×4米。

消防通讯:规划逐步建立现代化的火灾报警和消防指挥通讯系统,设置119火警接警专线,建立达州市消防指挥中心到各消防站的火警调度线,建立消防队内部的消防无线通讯网。 第217条 人防工程规划

对现有人防工程进行加固改造,设备升级,加强指挥警报通讯建设,增设防空袭警报器、警报站,使城区警报覆盖率达到95%以上。逐步完善市、区、街道三级指挥体制,规划近期建成一高质量的市级指挥所,远期考虑市级预备指挥所的设置;对凤凰山现有人防指挥工程予以保留,分别在西城区、南城区设置区级指挥工程;街道指挥所结合小区建设布置。人员疏散按照以疏散为主,掩蔽为辅,根据相关标准规范,战时留城人员按规划城市人口的30%计,人均工程面积约1平方米,合理确定人员掩蔽工程规模。在城市人口流动稠密区、重点目标地区和集中的居民住宅小区结合民用建筑修建防空地下室、地下商场、地下过街道等人防工程,以备战时人员就近掩蔽。居民住宅小区结合民用建筑按总建筑面积2-3%集中建设人防工程。

第218条 抗震工程规划:达州城市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生命线工程、学校、幼儿园、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抗震设防烈度应按7度设防。各类建筑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地基和基础设计应符合有关规范要求。 第219条 地质灾害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

重点防治区:双龙镇~复兴镇~西外镇低山、中丘区、北外镇低山区;幺塘乡低山深丘区、大垭乡~斌郎乡~江阳乡低山深丘区;南外~河市镇~石板中丘区。

次重点防治区:罗江镇~盘石乡低山、深丘区; 一般防治区:江阳乡~亭子镇浅丘区。 第十四章 城市环境保护规划

第220条 环境保护目标: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完善达州城市环境监督管理体系,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合理布局,使城市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达到国家标准。把达州建设成为经济快速发展、环境清新优美、生态良性循环的城市。实施节能减排工程,2030年GDP综合能耗率降低30%以上,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0%,城市生活垃圾100%无害化处理。 第221条 水环境功能区划

莲花湖水库和罗江口电站水库等的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执行Ⅱ类水域标准;其余水域一律执行Ⅲ类水域标准。地下水污染防治以预防为主,水质保护区分为3个区:特别保护区(地下水极易污染区),主要分布在州河和明月江的河漫滩。重要保护区(地下水较易污染区),主要分布在州河和明月江的一级阶地和二级阶地。一般保护区(地下水较易污染区),主要分布在规划区内的山区。 第222条 大气环境功能区划

一类区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它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一类区执行一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主要包括:火峰山与关鸡梁—孔家岩城市公园、凤凰山生态保护区、莲花湖休闲区等。

二类区为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二类区执行二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包括达州城市的大部分范围。

三类区为特定工业区;三类区执行三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主要指天然气能源化工产业区。 第223条 噪声环境功能区划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标准》(GB3096-93),规划将达州城市分为五类区域,并参见下表执行。 功能区名称风景旅游区 文教区 居住、商业 工业混合区 工业区道路交通干线两侧区域 昼间噪声标准dB(A) 50 55 60 65 70 夜间噪声标准dB(A) 40 45 50 55 55 第十五章 旧城更新规划 第224条 更新目标

通过旧城的改造和更新,调整旧城人口分布,使旧城的基础设施,生产、生活环境和城市风貌不断改善,增加旧城经济活力;同时,提高旧城抗灾能力,优化完善旧城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条件,使城市功能不断增强,从而适应现代生产、生活方式的需要。成为生态环境良好、交通须畅方便、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的现代化城市区。 第225条 更新原则

有计划、有步骤疏解旧城人口,严格控制旧城建设容量,降低建筑密度作为旧城改造的重点,建设城市基础设施。 优化用地结构,不再增加住宅建设,对搬迁腾出的工业用地、行政办公用地,置换成社会服务设施用地或公园绿地。

重视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道路结构,加强交通管理力度。 第226条 旧城更新功能定位

城市商贸中心与区级行政中心,以商贸、科研、居住为主的综合发展区。 第227条 布局结构

形成以凤凰山为背景,以朝阳东路、通川北路为发展主轴,“一心一轴三片”的紧凑式布局结构形态。 一心:朝阳东路—朝凤路—来凤路—红旗路围合的市级商贸中心区。 一轴:朝阳东路及通川北路主干道主轴。 三片:旧城核心区、野茅溪片区、牌楼片区。 第228条 更新建设重点

以改善旧城环境,提高旧城抗灾能力,完善对外交通设施为目的,加强危旧房改造,积极搬迁与旧城功能定位无关的企事业部门,配套更新必要的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加快污水、垃圾处理和环境综合整治建设。 第229条 更新措施

通过“外延拓展”的建设,在加大新区的配套设施建设的同时,旧城区实施“内涵改造”。打通“山前路”,净化旧城功能,调整沿河两岸的用地,增加沿河绿地和广场,继续西移市级机关,严格控制旧城区新的建设。

通过实施“高容低密”等特殊更新模式,重点强化对绿地率和建筑密度的控制。 第十六章 城市空间管制规划 第230条 空间管制分区与界定

禁建区:主要指根据城市用地布局规划确定的风景名胜区核心地带、人文遗产核心区、生态廊道、水源一级保护区和灾害易发区等自然空间。包括近郊的凤凰山风景名胜区、远郊的真佛山风景名胜区核心地带,铁山、雷音辅山森林公园核心区,各类文物古迹、历史性地段等人文遗产核心区,达渝高速公路、达陕高速公路、达万高速公路、达广高速公路、襄渝铁路、达万铁路与成达铁路等主要交通干线和高压电力线走廊、高压输气管线等两侧的防护性廊道,莲花湖水库和罗江口电站水库等的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以及地质灾害等规划判定为不可建设的地区。

限建区:主要指地表水饮用水源的二级保护区、文物古迹控制区、山水地带及其周边一定范围的缓冲区、远景城市建设发展用地、普通农用地等空间。包括莲花湖水库和罗江口电站水库等的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莲花湖休闲区,龙爪塔风貌区、戛云亭风貌区、瓷碗铺窑址风貌区、张爱萍故居风貌区等历史文化风貌区,火烽山、大寨子、罗顶寨、关鸡梁—孔家岩、南坝岛尖和大尖子山等以及州河、铜钵河、明月江等城市规划建成区段的滨河绿地及城市各类公园与广场等空间。

适建区:指规划划定的城市建设用地增长边界以内的建设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