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零距离山东省潍坊市中考语文复习古诗文阅读 下载本文

吕本中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窗前木芙蓉 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注释】①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问题: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解析】该题考查对诗歌形象的分析,“木芙蓉”是两首诗共同题写的物象。首先应当从诗歌的内容着眼,明确把握诗中“木芙蓉”形象的特征;然后结合诗中作者的情感和表达技巧作深度分析。吕本中的诗写木芙蓉开在小池的南边,在雨后霜前开得艳丽无比,它不像桃李一样,凭借东风才能开放。诗人以“木芙蓉”自喻,表达出自己的生活态度。范成大的诗写木芙蓉冒着微寒,在秋天孤独开放,它不像一般花朵那样动不动就是一副可怜样,而是不畏艰辛,不惧寒冷,向霜神致意。该诗突出了“木芙蓉”在困境中的坚强。回答所提问题,包括推断、概括、分析三个过程,其答题核心是对形象特征的揭示。

【答案】(示例)吕诗着重描写的是逍遥闲适、任由风吹雨打的木芙蓉形象;范诗写的木芙蓉孤苦、心酸,处境凄凉。前者是闲适之士的豪迈与大度的形象,后者是在凄苦孤独的环境中的乐观者的形象。

【例3】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山中流泉 [唐]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问题: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解析】《山中流泉》是一首有所寄托的咏物诗。诗歌采用拟人手法,寓情于景,写山泉的“不知名”,写山泉的“无人见”,写山泉的“恬澹”,写山泉的“长自清”,这一切,都在暗示人们:山泉即诗人自己,山泉的特点即诗人追求的个性。其崇尚恬淡自然、飘逸出俗的高洁境界了了可观,耐人回味。

【答案】(示例)这首诗在表现山泉得天地之声色,具有满涧平池之能的同时,又表现了山泉

5

恬淡自然、清高自守的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淡泊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怀。 【例4】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渡汉江 [唐]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问题:首句中的“断”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解析】“断”字面上是“断绝、隔绝”的意思,结合“音书”一词,可以理解为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再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这首诗是作者从被贬之地岭南北归途经汉江所作,突出了自己久居蛮荒之地的孤寂、苦闷及对家里人的思念之情。

【答案】(示例)写出了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境况,更突出了诗人的思家之情。 【例5】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江 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问题:找出柳宗元《江雪》中的诗眼,并结合全诗简析。

【解析】本诗诗眼应为“独”字。从全诗意思看,它紧承前文“鸟飞绝”“人踪灭”“孤舟”,勾画出一幅“冰雪独钓图”:千山耸立,万径纵横,但山无鸟飞,径无人行,只有一只孤舟,一个孤独的垂钓者。

【答案】(示例)从诗歌形象上看,“独”字准确形象地刻画出钓者远离尘俗、清高脱俗、傲岸不群的个性特征。从诗歌的写作背景看,“独”字准确地展示出诗人“永贞革新”失败后连遭贬斥的孤独境况,也展现了诗人始终顽强不屈的精神状态。总之,一个“独”字,笼罩全篇,堪称诗眼。

【例6】 阅读下面元曲,回答问题。 江天暮雪 马致远

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问题:请赏析《江天暮雪》中“半梅花半飘柳絮”的妙处。

【解析】“半梅花半飘柳絮”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雪花飘飞如白梅如柳

6

絮的情状。通过一个“飘”字串起“梅花”“柳絮”两个虚拟的意象,拓展想象的审美空间,从视觉形象上扩大了艺术容量。作者以虚实相生的笔法摹形、传神,风神蕴藉,韵味隽永。 【答案】(示例)把纷飞的雪花比喻为盛开的梅花和飘飞的柳絮,具体形象地表现了“雪乱舞”的景象。

【例7】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 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 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问题: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评王观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这首词“新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作简要分析。

【解析】该题考查对词作语言的分析,考查点是词作的语言特色。分析词作的语言特色要着眼全词,尤其是要抓住词中的典型词语。这是一首浸润着真挚感情的送别词,词人把清澈的水流喻为美人的眼波,把青黛的山峦喻为美人的眉峰,足见山水美丽可爱,用语清丽戏谑。“春归”让人满怀伤春之愁,“君归”再添别恨,而“千万和春住”寄寓了诗人对朋友真诚、美好的祝愿。这里的“春”不仅是季节方面的,还是人事方面的。所谓人事方面的“春”,便是与家人团聚,是家庭生活中的“春”。语带双关,聪明俏皮。

【答案】(示例)以美人的眉眼来描写山水的清秀;又想象送走的美丽春光和友人在江南同住,把山水景物写得如佳人般清新秀丽。 【例8】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韦应物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问题: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效果?

【解析】颔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浮云”“流水”暗用旧传的汉代苏武、李陵河梁送别诗意。李陵的《与苏武诗三首》有“仰视浮云驰,奄忽互相逾。风波一失所,各在天一隅”,苏武的《诗四首》有“俯观江汉流,仰视浮云翔”。其后常以“浮云”表示漂泊不定,变幻

7

无常;以“流水”表示岁月如流,年华易逝。诗中“浮云”“流水”不是写实,都是虚拟的景物,借以抒发诗人的主观感情,表现一别十年的感伤。

【答案】(示例)比喻。“浮云”比喻漂泊不定,“流水”比喻时光流逝,生动形象。 【例9】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端 居 [唐]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问题:这首诗的第三、四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解析】在艺术手法上,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观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的思亲情感。从其他角度(如互文手法)回答,言之成理亦可。 【答案】运用了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营造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的思亲情感。

【例10】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蝉 [唐]虞世南 垂①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注释】①垂(ruí),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所以说“垂”。②藉:凭借。

问题:你觉得诗人笔下的蝉具有怎样的品性?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解析】从诗中可以看出,蝉“垂”,形状显贵,“居高”“饮清露”,习性高洁;“流响”状鸣声悦耳动听,声响不凡。一个气质不凡、品性高洁的蝉的形象便跃然纸上。句句写蝉,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

【答案】(示例)(1)品性高洁,不攀附权贵。(2)一个人品性高洁,有真才实学,即使没有外界的帮助,也可以声名远播,取得成功。 【例11】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