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中心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及有关要求 下载本文

涂岭中心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及有关要求

(讨论稿)

为进一步推进学校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进程,实现学校管理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切实提高学校管理效益;为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确保教学中心地位的落实;为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创造优良的外部制约机制和相对宽松的发展环境,特对教学常规管理制度进行修订。

一、修订依据

依据《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九年制义务教育法》、《小学管理规程》、《福建省小学教育教学常规管理若干意见(试行)》等有关规定。

二、修订原则

1、合法性:不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相抵触,尤其对“惩罚”、“严禁”等内容要求要审慎。

2、导向性:有利于引领教师由“他律”到“自律”,逐渐成为自觉行为。 3、严密性:措辞要严谨、严密,经得起推敲。

4、科学性:符合学校管理规律、原则,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5、灵活性:内容规定要有一定的张力、弹性,不能过于僵死。

6、全面性:制度内容要考虑到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不留空白。 三、贯彻要求

制度是一种刚性约束力,必须成为人人遵守的学校的“铁律”,必须予以全面的贯彻落实。要不抓则以,一抓到底,否则,再好的制度也是一纸空文,必将失去其应有的效力。

在贯彻制度过程中,努力做到“五个结合”:

1、贯彻制度与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结合起来,调动广大教师的内心情感,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

2、贯彻制度与落实岗位责任制结合起来,切实增强广大教师的责任意识。

3、贯彻制度与检查评价结合起来,及时把握真实情况,发现问题,予以加强和改进。 4、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既要坚持原则,照章办事,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要搞一刀切。

5、全面落实与重点贯彻相结合,以“全面”促整体优化,以“重点”加强薄弱环节、突出重点工作。

自新修订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发布之日起,原有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即刻停止使用;各校据此修订本校的各项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四、具体内容(附后)

目 录

1、行政听课制度…………………………………………………………(3) 2、行政专题讲座制度……………………………………………………(3) 3、行政、教师业务学习制度……………………………………………(3) 4、行政参与教科研制度…………………………………………………(4) 5、行政指导青年教师制度………………………………………………(4) 6、教学会议制度…………………………………………………………(4) 7、教学工作检查制度……………………………………………………(4) 8、教师及学校工作质量评价要求………………………………………(4) 9、教研活动要求…………………………………………………………(5) 10、学科教学计划要求………………………………………………… (6) 11、备课要求…………………………………………………………… (7) 12、学生作业要求……………………………………………………… (10)

(一)行政听课制度

1、校级领导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处室领导听课不少于25节。

2、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层次教师的课要全面听,力求每学年对所有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都有所掌握,尤其要对青年教师、骨干教师、教学能力偏弱教师进行重点听课、跟踪听课,体现一定的计划性、针对性。

3、认真做好听课记录。

(1)项目填写齐全。包括:学校、班级、科目、授课教师姓名、听课时间、节次、课题,并标明听课节数。

(2)记录简明扼要,突出重点。简记主要教学环节、任务,重点记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情况。

(3)旁评和总评是听课人缜密思考的结果、智慧的结晶,是听课记录的核心内容。听课时要随时记录下对所发现的闪光之处或问题的思考,做好旁评;要对整个课堂教学进行综合分析,抓住主旨、突出重点,分条列项写清优点、缺点及改进意见,并做好等级评定。

4、课后务必要与授课教师及时交换意见,切实发挥听课对改进教学、指导培养教师的作用。

5、每学期对各级行政听课情况进行检查评价。 (二)行政专题讲座制度 1、校长(含中心小学校长):要从宏观上、结合当前教改的大背景和本校教学现状,每学期亲自为教师做教学形势报告分析1次,阐述自己的教学理念,指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指明教改方向。此外,要参与主管业务副校长的专题讲座,提出指导性意见或建议。

2、主管业务副校长或教务主任: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紧密结合本校教师的教学状况、学生的学习状况,要从优点(成绩)、问题、下一阶段主要目标任务及改进措施等几方面来安排结构,每学期2次。

各小学参照如上要求,从内容结构、数量要求等方面对所属小学行政教学分析进行规定;专题讲座和教学分析都要形成书面材料,并面向全体行政或教师进行宣讲,其中专题讲座材料要打印下发到各校或教研组。

(三)行政、教师业务学习制度 1、集体学习。 (1)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中心小学及各校负责人)每周1次,教师每周2次。

(2)要注重学习的计划性、系统性。每学期都要拟定学习内容安排表,包括时间、内容、主题、主讲人等。

(3)集体学习要有问题意识且贯穿始终,要改变照本宣科,我念你听的方式,要为更多的行政教师提供多种机会参与研讨、交流,发表不同见解。

(4)有原始学习材料或讲稿,有主要学习内容解说及研讨记录,其中研讨记录要成为学习记录的重要组成部分。

2、自学要求。

(1)每学期摘记笔记不少于4000字,撰写随笔或心得体会不少于2000字。

(2)学习内容体现一定的价值性、前瞻性,与自己的教学相适合。提倡每学年读一本专著。

(3)提倡对学习笔记进行简笔画装饰。

(4)摘记要有所取舍,只摘记文章的重要观点,精华所在,把主要精力放在摘记后的思考,写下所感所悟。

(5)每次摘记要注明出处(报刊名、出版日期、作者等)、摘记日期。 (四)行政参与教科研制度 1、科研:每位校级领导参与指导一个科研课题组或结合本校实际确定研究课题,参与研究活动每学期3次以上,提出指导性意见或建议。

2、教研:校级领导必须参加教研组长会并深入教研组,校长每学期2次以上,副校长每学期4次以上,参与研讨、进行辅导讲座活动等(教研活动记录中要有详细记录)。

(五)行政指导青年教师制度 1、坚持重点培养,塑造名师。每位行政确定自己的培养对象,其中校长至少带1名,其他行政至少带2名教师。

2、对有培养前途的青年、骨干教师进行量体裁衣、因材帮教、精雕细琢。有计划的、有针对性的对他们擅长学科进行重点听课、跟踪听课,其中校长不少于5节,其他行政不少于10节(在听课笔记上端注明“重点”字样)。

(六)教学会议制度

1、每学年召开一次全体教师参加的教育教学工作会,总结部署工作,表彰先进,进行经验交流活动。

2、每学年初召开一次教研组长会,总结布置工作,进行教研专题研究成果展示、交流活动。

3、定期召开领导班子会、各校负责人会,有专门的会议记录,诸如奖励升级、评选先进、举行文体社会实践活动、大型会议以及骨干教师评选、评优课等重大事情有详细记录。

(七)教学工作检查制度 1、次数要求:

每学期于学期初、期中、期末对教师计划、备课、业务学习笔记,学生作业、《评价手册》及相关材料等普查2次;中心小学对所辖小学行政教学分析、听课记录、业务学习、常规检查记录、教师评价材料等普查一次,对各校教师计划、备课、业务学习笔记,学生作业、《评价手册》及相关材料抽查1次。 2、职责要求。

主管业务副校长要全过程亲自参与检查,切实掌握教学工作的全面情况;校长要做好抽查工作,并听取主管业务校长每次检查后的全面汇报,从宏观上把握整体情况。

3、过程要求。

(1)有记录:除记录数量、格式外,重点记录优缺点,要有具体的典型例证。

(2)有评价:每次检查都要有等级评定,作为教师、学校工作质量形成性评价素材。期末对学校、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学年末进行终结性评价。

(3)有总结:每次检查结束或组织活动后,要进行整体情况总结分析,形成书面材料,并向教师通报、反馈、整改。

(八)教师及学校工作质量评价要求

1、开展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质量评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