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摘要、交易感悟 下载本文

国家利害出发,而不是从主观感情出发,是正确决策的第一步。孙武认为战争决策首先立足于“综合国力”。《孙子兵法》开卷第一篇就着重论述以“五事七计”预知胜负。“五事七计”就是指综合国力。孙子曰:“故经之以五,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计篇》)。金融交易中摒弃情绪及心理。情绪管理之——心情不好不做、分析不透不做、连续亏损不做、无胜算不做。

3. 透过现象看本质。 战争现象较之别的社会现象,更难捉摸,更少确实性,更带所谓?盖然性?。因此,对于战争现象而言,尤其需要“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透过现象看本质,使认识不断深化。孙子在《行军篇》中有这样一段论述,可称为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经典:“众树动者,来也;众草多障者,疑也; 鸟起者,伏也;兽骇者,覆也。”这里所说的“树动”、“草障”、“鸟起”、“兽骇”是现象, 而“来”、“疑”、“伏”、“覆”才是本质。行情有中假信号、假突破,看清市场的本质,既要把握趋势。

4. 注重实践的作用。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就是唯物论的认识论。战争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更是一个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使认识不断深化、从而达到“真知”的过程。孙子曰:“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虚实篇》)孙子认为:通过战争实践,即试探性地进攻,可以获取敌人的真实情况。策,原是古代运算时用的一种筹码,转意为筹谋,出谋划策。筹划谋算,研究敌(我)计谋的得失;挑动敌人,掌握敌人的活动规律;侦查敌情,察知敌人的虚实备虞状况;与敌作试探性的接触,较量,以发现敌(我)的有余和不足之处。由此可见,孙子不仅重视对于所获取材料的分析判断,而更加重视实地地调查研究。金融交易中实践体现出试仓、止损、突破、加仓、止盈的道理,以及投资交易的往复,不断修正交易系统,寻找精确的入场点位和目标点位。

5. 重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孙武认为,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来认清形势、科学决策、正确指挥,运用战争规律指导作战,是能够取得战争主动权的。金融市场中交易的一刹那由交易者的行为,或者是交易者设定的自动交易系统的行为,趋势交易在很大程度上是主动与被动交易之间。

在军事辩证法方面,孙武的思想同样闪着哲人的光芒。辩证法是哲学里面的另一个基本问题,是讲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运动规律的。辩证法的主要之点:一是事物内部是可分的,

一分为二,负阴抱阳,互为条件,互相依存,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二是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孤立存在的事物是没有的。三是事物是永恒发展的,一成不变的事物是没有的。四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动力在于事物内部。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孙子兵法》中的辩证法思想主要体现在两点论、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矛盾的对立统一这几个方面。

1.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矛盾分析法。 两点论指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重点论是指我们解决问题时要重点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在解决主要矛盾时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两点论”,是孙武考虑和处理问题的重要方法,体现了《孙子兵法》的辩证思维。孙武说:“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九变篇》)。这句话,可以说是孙武认识和解决战争中各种矛盾的一把钥匙。指出,无论攻守、强弱、劳逸、奇正、虚实、远近等等战争中的对立双方,都是互相依存的,利害相联的,可以转化的。比如防御作战时,“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虚实篇》)。“顾此”则“失彼”,不可能天衣无缝,总有弱点,总有疏漏。因此,如果避其实而击其虚,敌人的主动地位就转化为被动地位了。所以孙武肯定地说:“敌逸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虚实篇》)。

《孙子兵法》的两点论,还表现在他对阴阳说的灵活运用。孙子说,“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自然之天中,阴阳包括昼夜(昼为阳,夜为阴)、晴雨(晴为阳、雨为阴)等等。可见,军事上的胜负,与阴阳四时的更替有密切关系。在行军作战时,要注意阴阳的利用。孙子在《行军篇》说:“凡军,好高而恶下,贵阳而贱阴,养生处实,军无百疾,是谓必胜”。“丘陵堤防,必处其阳而右背之。此兵之利,地之助也。”孙武认为,驻扎军队应该选择向阳干燥的地方,避免背阴潮湿的地方。因为营地在背靠阴湿之地,士兵容易生病。在丘陵和堤防这种地形上,要抢先占领向阳的一面,并把它作为军队的主力或主要翼侧的依托。孙武把齐文化中的阴阳说推广到军事领域,是朴素辩证法的正确应用,是两点论的生动体现。《孙子兵法》的杰出命题“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就是强调用矛盾分析的方法,深刻了解、准确把握敌我双方情况,并找到克敌制胜的途径和措施。《军争篇》说:“军争为利,军争为危。”意思是说,军争有其有利的一面,也有危险的一面,将帅必须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处理战事。在《九变篇》中,孙武对此问题又进一步说明:“是故知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意思是说,明智的将帅考虑问题,总是兼顾到利和害两个方面。在有利情况下考虑到不利的方面,事情就可以顺利进行,在不利情况下考虑到有利的方面,就可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