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接实,墙面平整,墙体必须灰浆饱满,无裂缝、重缝、干缝,并预留管线孔。
④门框要包边沿口,有衬垫,四周接触严密不漏风(以不透光为准,通车风门底坎除外),门扇平整不漏风,门扇与门框不歪扭,木质风门要错口对缝和穿带,门扇厚度不少于100毫米。 ⑤通车风门要设底坎。其余风门下方要设挡风帘,管线孔要堵严。
⑥风门前后5米范围内巷道支护良好,无杂物、积水和淤泥,风门水沟要设翻水池或挡风帘。
B、防突风门
防突风门设计选用特制风门,由两道反向风门组成,防突风门设置应满足以下技术要求: 1)避免在弯道和缓倾斜巷道中设置防突风门,防突风门必须设在掘进工作面的进风侧,以控制突出时的瓦斯能沿回风道流入回风系统;
2)在突出煤层的石门揭煤和煤巷掘进工作面进风侧,必须设置至少2道牢固可靠的反向风门,风门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4m。反向风门的前后5m内支架完好,反向风门墙垛可用砖、料石或混凝土砌筑,嵌入巷道周边岩石的深度可根据岩石的性质确定,但不得小于0.2m;墙垛厚度不得小于0.8m。在煤巷构筑反向风门时,风门墙体四周必须掏槽,掏槽深度见硬帮硬底后再进入实体煤不小于0.5m。通过反向风门墙垛的风筒、水沟、刮板输送机道等,必须设有逆向隔断装置。
3)结构严密,不漏风,向关门方向缓倾斜80°~85°,确保自动关闭;
4)反向风门距工作面的距离和反向风门的组数,应当根据掘进工作面的通风系统和预计的突出强度确定,但反向风门距工作面回风巷不得小于10m,与工作面的最近距离一般不得小于70m,如小于70m时应设置至少三道反向风门。
5)防突风门等通风构筑物的设置应坚固稳定,并加强通风管理,及时进行检查和维修。 6)在采掘工作面回风风流与其他进风风流之间以及与其他采掘工作面回风风流之间的联络巷内设置防突风门。
7)放炮时防突风门必须关闭,对通过内墙垛的风筒,必须设有隔断装置;
8)人员进入工作面时必须把反向风门打开、顶牢。工作面放炮和无人时,反向风门必须关闭。
C、防爆门的设置技术要求
33
为了防止爆炸性气体爆炸时冲击主要通风机,在回风井口处设置防爆门,防爆门的设计要求如下:
1、防爆门至井筒内引风道的开口位置的长度应比引风道长度短10m,随时保证防爆门的完好并每6个月检查维修一次,引风道与风井之间的夹角为30°,采用风机蝶阀开关状态控制风机运行状态,主要通风机运行时,主要通风机蝶阀全打开并固定好,备用通风机蝶阀则关闭并固定好。
2、防爆门应布置在出风井同一轴线上,其断面积不应小于出风井的断面积。
3、出风井与风硐的交岔点到防爆门的距离,比该点到主要通风机吸风口的距离至少要短10m。
4、防爆门应主要靠主要通风机的负压保持关闭状态,并安设平衡重物或其他措施,以便主扇停运时防爆门易于开启。
5、防爆门门框的结构为半圆拱型的整体式,材料是11#矿用工字钢。门板为半圆拱型,左右各一扇,门板材料为75×75×8mm的角钢及3mm厚的钢板,相互之间焊接组成门板,纵横方向各设计有加强筋板,使门板能有足够的抵抗压力变形的能力,并有防腐和防抛出的安全措施。
6、防爆门门板与门框之间采用橡胶条进行密封,用铁压条和螺栓将橡胶条固定在门板上,左、右门板正面沿外边缘一周均装有密封橡胶条,橡胶条在两端均加工成45o,用氯丁橡胶粘接剂(813)粘接,使密封材料分别在左右门板上形成密封环;当合上防爆门时,矿井负压使门板紧贴在门框上,从而形成密闭,防止漏风的产生。 D、临时风门
①每组风门不少于两道,通车风门间距不小于一列车长度,行人风门间距不小于米,4每道风门应能完全敞开,并能自动关闭。
②风门应设在顶帮完好处,风门前后5米内巷道支护良好,无杂物、积水和淤泥,无其它材料、设备堆积。
③风门墙四周要接触严密,见实帮、实底,墙两面要用灰泥满抹平整。
④门框要包边沿口,有衬垫,四周接触严密不漏风(以不透光为准,通车风门底坎除外),门扇平整不漏风,门扇与门框不歪扭,木质风门要错口对缝和穿带,门扇厚度不少于100毫米。
34
⑤通车风门要设底坎。其余风门下方要设挡风帘,管线孔要堵严。 (Ⅱ)密闭 A、永久密闭
①永久密闭必须用不燃性材料构筑,严密不漏风(手触无感觉,耳听无声音)。
②密闭应设在支护良好,无片帮、冒顶,距全风压巷道的距离不超过3米的地方。密闭前应支护良好,无杂物、积水和淤泥,无其它材料、设备堆积,无瓦斯积聚。
③密闭四周要掏槽,见硬帮硬底,与煤岩接实。密闭墙厚度应根据其高度、地点、选用材实确定,但不应小于0.8米。
④墙面用灰泥满抹或勾缝。墙面平整(1米内凹凸程度不大于10毫米,勾缝除外),墙面必须灰浆饱满,无裂缝、重缝、空缝。
⑤密闭墙前要设栅栏、警标和检查记录牌,每旬至少检查一次。 B、临时密闭
①密闭应设在支护完好,无片帮、冒顶处,距全风压巷道不得超过3米的地方。 ②密闭四周接触严密不漏风。密闭前6米内支护良好,无片帮、冒顶,无积水、淤泥、杂物,无瓦斯积聚。
③密闭墙前要设警标和检查记录牌板并定期检查。 (Ⅲ)调节风窗
①调节风窗的墙体,必须用不燃性材料构筑,其质量标准同永久风门。
②调节风窗应尽量设在墙体的上方,尺寸应按巷道最大需风量设计。确实不能满足时,也可设置在风门门扇及墙体的两侧,但必须能调节风量。
③调节风窗前后5米内支护良好,无片帮、冒顶,无杂物、积水和淤泥。 (Ⅳ)测风站
1、测风站应满足以下技术要求:①建在进回风井口30米以下。②测风站长度4米,测风站必须设在直线巷道中,测风站前后各10~15m范围内巷道无分支、无拐弯、断面无变化,站内不得有障碍。③测风站所在4米巷道应砌墙,抹顶成光滑断面。④特殊情况可以只在巷道两侧各砌1.3米高的墙。⑤测风站两端抹成流线型,以降低阻力。⑥测风站应设置测风记录牌板。
35
2、测风站应选择在支护良好,前后10米范围内无风流分支、汇合,无巷道拐弯障碍,巷道断面规整无变形的地点,长度不小于10米。
3、测风站位于架棚巷道或其它断面不规整巷道时,巷道应采用木板或其它材料衬壁成固定形状的断面。
4、测风站要全面粉刷,两端抹100毫米宽的标志线。临时测风站必须设置明显的标志。 5、测风站及其前后10米内支护良好,无片帮、冒顶,无杂物、积水和淤泥以及材料堆积。 6、测风站内要用灰泥抹成测风记录牌(长0.7米,宽0.5米),内容包括巷道名称、断面、风速、风量、空气温度、大气压力、瓦斯、二氧化碳、测定日期、测定人等,测风结果要及时填入测风记录牌中。 【五】、巷道贯通管理
1、在掘进巷道同其它巷道或老空、老巷贯通时,为防止通风、瓦斯、水、火、放炮事故的发生,必须制定专门的安全技术措施,报矿技术负责人批准。
2、掘进巷道贯通前60米,矿安全员必须向安全科和矿技术负责人汇报,并下达贯通通知书,通知相关部门和作业人员。
3、相向掘进的巷道相距60米前,必须停止一个工作面的掘进,撤出人员,并保持正常的通风和瓦斯检查。正常掘进的工作面,每次放炮前,班组长和瓦检员必须共同到停掘的工作面检查通风和瓦斯浓度。当瓦斯浓度超限时,必须先停止掘进面的工作,然后进行处理。只有在两个掘进工作面的瓦斯浓度都在1%以下时,方可放炮。放炮前,两个工作面都必须设置警戒。放炮后,班组长、放炮员、瓦检员必须巡视放炮地点,只有当两个工作面的通风、支护等都正常时,方可进行其它工作。
4、间距小于20米的平行巷道掘进时,必须停止一个工作面。 5、掘进巷道在穿老空前,必须制定穿老空的安全措施。
6、掘进巷道贯通前,安全科应先绘制准确的测量图,随时掌握巷道进度,及时安排进行巷道贯通的通风系统调整工作。对特殊地段,必须坚持“逢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 7、被贯通巷道必须保持正常通风,瓦斯浓度必须在1%以下。
8、贯通时,安全员,掘进队负责人必须在现场指挥。贯通后,安全科应立即组织人员调整通风系统。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