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升本《语文基础》知识点汇总 下载本文

天津市2015年高职升本科统一考试《语文基础》复习资料

文学常识以及部分文体知识总结 语文基础

第一单元 叙事文(一) 1.《田单列传》

作者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 。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著有《史记》,记叙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一百三十篇,由十“表”、八“书”、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五种体例构成,其中“本纪”、“世家”、“列传”文学成就最高。鲁迅先生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黄山记》

作者徐迟,现当代著名作家、诗人、报告文学家。1936年出版第一部诗集《二 十岁的人》。以报告文学的创作最为出色,尤以《哥德巴赫猜想》最为出色(1978年3月,主人公为陈景润)。 3.《丑石》

作者贾平凹,原名贾平娃。他的《腊月·正月》获中国作协第3届全国优秀中 篇小说奖。《满月儿》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于1988年以长篇小说《浮躁》获美国飞马文学奖。1997年以长篇小说《废都》获法国女评委外国文学奖。 贾平凹早期的小说描写新时期西北农村,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变革,视野开阔,具有丰富的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心理内蕴,富于地域风土特色,格调清新隽永,明丽自然。 4.《道士塔》

作者余秋雨,是我国著名美学家和作家。所著散文集《文化苦旅》获上海市 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余秋雨的艺术理论著作有1983年出版的《戏剧理论史稿》,是中国大陆首部完整阐释世界各国自远古到现代的文化发展和戏剧思想的史论著作。 5.《列夫·托尔斯泰最后的日子》

作者斯蒂芬·茨威格,奥地利作家。他的作品匠心独具, 充满了人道主义精神,社会批评的成分也增加了,尤其是“以罕见的温存与同情”塑造了不少令人难忘的女性形象。小说集《感情的混乱》使他颇享国际声誉,高尔基称茨威格是“第一流艺术家”。 文中的主人公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著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最后一部作品为《复活》,《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也是对俄国社会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著作,成为世界文学不朽名著之一。

第二单元 诗歌(一)

天津市2015高职升本科《语文基础》资料 - 1 - L Y Q

6.《蒹葭》

出自《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 500年间的诗歌305篇。《诗经》原称《诗》、《诗三百》等,汉代将《诗经》奉为经典,始称《诗经》。《诗经》的作品,大约按照音乐性质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共一百六十篇,其中大多数为地方色彩的乐歌,是《诗经》中最有价值的部分。“雅”是西周京畿(jī)地区的“正声雅乐”,分“大雅”和“小雅”两部分,多数是贵族作品。“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共四十篇。《诗经》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从不同侧面深刻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面貌和各个阶层的人们的喜怒哀乐,奠定了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基础。《诗经》的作品以四言为主,多用赋、比、兴(赋是直接铺陈;比是譬喻和比拟;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的手法与叠章、叠韵、叠字、双声的形式。 7.《迢迢牵牛星》

选自《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是汉代无名氏的五言诗的总名,这个题目始见于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所编的《文选》。《古诗十九首》大部分为抒情诗,这种抒情诗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写“行子、思妇” 相思之情如《迢迢牵牛星》《行行重行行》;一类是些对朋友的思念或抱怨;一类是感叹人生无常,知己不遇,抒发仕途坎坷的牢骚。《古诗十九首》内容多写游子思归、朋友间的离情别绪,以及士子们的彷徨失意、牢骚 苦闷,表现了浓厚的感伤情绪。《古诗十九首》代表了汉代五言抒情艺术的最高峰,是诗歌史上由汉发展到魏、晋、南 北朝的一个伟大转折点,是文人五言诗达到艺术成熟的标志。《迢迢牵牛星》借织女思牛郎的神话故事,写离别相思之情。 8.《饮酒 (五) 》

作者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人。他的田园诗成就最高,是中国最 早的田园诗人,他的田园诗歌颂劳动、向往自然、呼唤平等极富内涵,意境深远,达到相当高的艺术境界,其卓越的风格和深远的影响开创了中国田园诗派。作品除诗歌外,还有辞赋、散文,有《陶渊明集》。文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9.《山居秋暝》

作者王维,盛唐时代诗人、画家,写了大量山水田园诗,被苏轼赞为“诗中有画”,成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他把晋、宋以来描写自然景物的诗歌艺术推进了一步,作品集是《王右丞集》。《山居秋暝》是一首山水诗。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0.《丽人行》

作者杜甫,字子美,因曾居于少陵之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后 又在严武幕府任检校工部员外郎,因称杜工部。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诗歌内容深广,形象饱满,真实而又深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面貌,被称为“诗史”。杜甫诗歌的基本创作风格(艺术风格)是沉郁顿挫。杜诗“尽得古今之体式,而兼人人之所独专”,对唐代以白居易为代表的新乐府运动,对宋代以黄庭坚为代表的“江西诗派”等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杜少陵集》传世。

天津市2015高职升本科《语文基础》资料 - 2 - L Y Q

第三单元 议论文(一) 11.《骂杀与捧杀》

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现代伟大的文学家、翻译家和中国新文学 运动的奠基人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作品:第一部小说集《呐喊》,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前期散文集《坟》、《热风》,后期散文集《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 1930年起,鲁迅先后加入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的进步组织。 12.《人生的境界》

作者冯友兰,中国现代哲学家、哲学史家。他的思想把程朱理学与西方 新实在论相结合,构成富于思辨性的哲学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著有《中国哲学史新编》,新撰多卷本《中国哲学史新编》,其论著编为《三松堂全集》。 13.《选择与安排》

作者朱光潜,我国现当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 著作有《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西方美学史》《谈美》《诗论》等。 主要译著有黑格尔的《美学》、莱辛的《拉奥孔》、柏拉图的《文艺对话集》、克罗齐的《美学原理》等。 他的《谈文学》《谈美学简》等理论读物,深入浅出,雅俗共赏(这是他美学论文的特色),对提高我国青年的写作能力与艺术鉴赏能力颇有作用。 文章的通病不外两种,是不知选择和不知安排。 作者在说明选择材料的道理时,举了《儒林外史》写严监生临死时不闭眼的例子充分表现了他的悭吝。 14.《汉代艺术的美学风貌》

作者李泽厚,著名哲学家,他成名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学问 题论战,以重视实践、尚“人化”的“客观性与社会性相统一”的美学观卓然成家。

15.《中国人,你为何不争气》

作者龙应台,台湾著名文化人士及公共知识分子,著名作家。曾为《中国时报》副刊撰写“野火集专栏”。 作品有 《野火集》、《龙应台小说》、《野火集外集》、《百年思索》、《目送》等。本文发表于《中国时报》副刊,后收入《野火集》。 16.《重建诗意的生活》

作者熊召政,著名作家、诗人。1973年发表第一首长诗《献给祖国的歌》已出版小说、散文、诗集、旧体诗词集等二十多种,1979年创作《请举起森林一般的手,制止!》。发表长篇历史小说《张居正》(2005年获第六届茅盾文学奖第一名)

第四单元 叙事文(二) 17.《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天津市2015高职升本科《语文基础》资料 - 3 - L Y Q

作者王禹偁,北宋著名文学家。作《三黜赋》,他自称“本以乐天 为后进,敢期子美为前身”,他的诗文创作一扫宋初“西昆”浮艳文房,多涉规谏,能反映民生疾苦,风格平易。他一生创作丰富,现存《小畜集》。 18.《钓台的春昼》

作者郁达夫,原名,郁文。现代著名作家。他于留日期间和郭沫若、成仿吾等筹备组织了“创造社”,先后主编过《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创造月刊》和《洪水》等。他的小说,多采用“自叙传 ”的方式和第一人称的写法。其代表作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等。他的散文以游记和感怀身世为主,感情真挚,格调清丽。 19.《拣麦穗》

作者张洁,当代女作家,作品有短篇小说《森林里来的孩子》、《谁生活得更美好》、《条件尚未成熟》分别获得三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中篇小说《祖母绿》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无字》分别获得第二届、第六届茅盾文学奖,是迄今为止全国唯一两次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家,《拣麦穗》1979年12月16 日发表于《光明日报》。 20.《种树郭橐驼传》

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因其为河东人,故世称柳河东,是唐代与韩愈齐名的杰出文学家,与韩愈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一,【补注】[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著有《河东先生集》。在散文创作上,他的政论、传记、寓言、游记等,各富特色,以刻画细致,寓理深远等特点在我国文学史上享有盛誉。 柳宗元的文学主张是“文道并重”,强调创作态度必须严肃认真。他的创作以山水游记和寓言的文学成就最高,在诗歌创作上的运用简朴疏淡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内容,其诗文由刘禹锡编为《柳河东集》。 21.《西湖七月半》

作者张岱,字宗子、石公,号陶庵,明末时小品文的代表作家,文章题材广泛,文字清新秀丽、活泼峭拔,富于诗意。文章多写个人经历的琐事,字里行间时时流露出怀念故国之情,主要著作有《陶庵梦忆》、《西湖寻梦》、《琅嬛文集》、《石匮(kuì)书》。 第五单元 诗歌(二) 22.《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作者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是继屈原之后我国古代浪漫主义艺术的新高峰,有《李太白集》。 23.《望海潮》

作者柳永,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是北宋第一个专事写词的婉约派词人,在词体形式上的贡献是发展了慢词长调的形式,是北宋大量创造慢词的第一人,作品集是《乐章集》。 24.《雪花的快乐》

作者徐志摩,现代诗人,新月派代表人物,1923年与胡适、梁实秋等创建 文学团体“新月社”。主要作品有主要作品有诗集《翡

天津市2015高职升本科《语文基础》资料 - 4 - L Y 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