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二中 2012—2013 学年高三 12 月月考
化学试题
(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 命题人: 程红梅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00 分。
2.请将第Ⅰ卷所有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 2B 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的相应的位置,否则,该大 题不予计分,请将第Ⅱ卷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的指定栏目内。
第Ⅰ卷 选择题 (共 6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20 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将固体 NH4NO3 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则该过程的△H-T△S,△H,△S 的符号是( )
A.+,—,— B.+,+,— C.—,+,— D.—,+,+
—
2.已知在稀溶液中 H+(aq)+OH(aq)=H O(l)△H= -57.3 kJ∕mol,下列正确的是 ( )
A.氢气和氧气的反应热为-57.3 kJ∕mol B.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中和热是 57.3 kJ∕mol C.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钡反应的中和热是 57.3 kJ∕mol D.稀醋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 1mol 水放出 57.3 kJ∕mol 的热量 3.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对应的实验(部分仪器已省略),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D A 装置 B C 实验
吸收 NH3 干燥氯气 石油的分馏 制取乙酸乙酯 4.2.0molPCl3 和 1.0molCl2 充入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PCl3(g) +Cl2(g)
PCl5(g),达平衡时为 0.4mol,如果此时移走 1.0molPCl3 和 0.5molCl2,在 B.0.2mol
C.小于 0.2mol
( )
D.大于 0.2mol,小于 0.4mol
相同温度下再次达到平衡时,PCl5 的物质的量为
A.0.4mol
5.在密闭容器中,对于反应 N2+3H2
2NH3,在反应起始时 N2 和 H2 分别为 1mol 和 3mol, 当达到平衡时,N2 的转化率为 30%,若以 NH3 为起始反应物,反应条件与上述反应相同,
NH3 的起始物质的量和它的转化率为 ( ) 则 A.4mol 35% B.2mol 30% C.2mol 70% D.1mol 15%
( )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合成氨生产过程中,将 NH3 液化分离,可加快正反应速率,提高 N2 和 H2 的转化率
B.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采用离子膜交换法,只允许 Na 由阳极区到阴极区,而阴 离子不能通过。
C.电解精炼铜时,同一时间内由阳极溶解铜的质量比阴极析出铜的质量小 D.电镀铜时候,应把铜作阳极
+
.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常温下,pH=7 的 CH3COONa 和 CH3COOH 的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 c(CH3COOˉ)﹥(Na+)﹥c (H+)=c (OHˉ)
B.将 pH=10 的氨水稀释后,溶液中所有的离子的浓度均降低 C.中和 pH 与体积均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溶液,消耗 NaOH 的物质的量相同 D.常温下,同浓度的 Na2CO3 与 NaHCO3 溶液相比,Na2CO3 溶液的 pH 大 8.已知氟化氢气体存在下列平衡:2H3F3 3H2F2,H2F2 2HF ,若平衡时混合气体
的平均摩尔质量为 42g/mol,则 H3F3 在平衡混合气中的体积分数为 ( )
A.小于 10% B.大于 10% C.等于 10% D.大于或等于 10% 9.化学实验中,常将溶液或试剂进行酸化,下列酸化处理的措施中正确的是 ( ) A.定性检验 SO32–,将 BaCl2 溶液用 HNO3 酸化 B.为了提高
KMnO4 溶液的氧化能力,用盐酸将其酸化 C.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 Cl – ,用 HNO3 酸化的 AgNO3 溶液 D.配制 FeCl2 溶液时通常加少量 HNO3 酸化,减小其水解程度 l0.若 pH=3 的酸溶液和 pH=11 的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酸性,其原因可能 ( ) A.生成一种强酸弱碱盐 B.弱酸溶液和强碱溶液
C.强酸与弱碱溶液反应 D.一元强酸溶液与一元强碱溶液反应
下表是五种银盐的溶度积常数(25℃),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11.
化学式 AgCl Ag2SO4 Ag2S AgBr AgI 8.51×10-16 溶度积 1.8×10-10 1.4×10-5 6.3×10-50 7.7×10-13 A.五种物质在常温下溶解度最大的是 Ag2SO4 B.将 AgCl 溶解于水后,向其中加入 Na2S,则可以生成黑色的 Ag2S 沉淀 C.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是有条件的,外界条件改变时,平衡也会发生移动 D.常温下,AgCl、AgBr 和 AgI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氯、溴、碘的顺序逐渐增大 12.下列实验操作所用仪器合理的是 ( )
A.用 25mL 的碱式滴定管量取 14.80mL 的 KMnO4 溶液 B.用 100mL 量筒量取 5.2mL 盐酸 C.用 100mL 容量瓶配制 80mL0.1 mol/L 的盐酸 D.用托盘天平称取 25.20gNaCl
13.下面是一段关于酸碱中和实验操作的叙述:①取一锥形瓶,用待测 NaOH 溶液润洗两 次。②在一锥形瓶中加入 25 mL 待测 NaOH 溶液。③加入几滴石蕊试剂做指示剂。④取一 支酸式滴定管,洗涤干净。⑤直接往酸式滴定管中注入标准酸溶液,进行滴定。⑥左手旋 转滴定管的玻璃活塞,右手不停摇动锥形瓶。⑦两眼注视着滴定管内盐酸溶液液面下降, 直至滴定终点。文中所述操作有错误的序号为 ( ) A.④⑥⑦ B.①⑤⑥⑦ C.③⑤⑦ D.①③⑤⑦ 14.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虽然固体氯化钠不能导电,但氯化钠是电解质 B.在纯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铵,可抑
制水的电离 C.在醋酸钠溶液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中 c(OH-)增大 D.纯水的 pH 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15.T℃时,A、B 两种气体反应生成 C 气体。反应过程中 A、B、C 浓度变化如图(I)所示 , 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 T1 和 T2 时,B 的体积分数与时间的关系如图(II)所示,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A(g)+2B(g)=2C(g)△H= -285.84KJ·molB.该反应中 T1<T2
-1
C.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且 A 的转化率增大
D.T℃时,在相同容器中,若由 0.3 mol/L A、0.1 mol/L B 和 0.4 mol/L C 反 应,达到平衡后,C 的浓度仍为 0.4 mol/L
16.如右图所示,将两烧杯中电极用导线相连。当闭合开关 S 后,以下 表述正确的是 ( )
A.电流表指针不发生偏转 B.Al、Pt 两极有 H2 产生 C.Mg、C 两极生成的气体可以恰好完全反应 D.甲池 pH 减小,乙池 pH 不变 17.下列两种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关系错误的是 ..
( )
A.常温下,0.1 mol/L NaOH 溶液与 0.1 mol/L CH3CO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的: +——+
C(Na)>C(CH COO)>C(OH)>C(H)
B.常温下,0.1 mol/L NaOH 溶液与 pH=2 的 CH3CO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的: C(CH3COO )>C(Na )>C(H )>C(OH )
—C.常温下,醋酸钠溶液中滴加少量醋酸使溶液的 pH=7,则混合后溶液中的:C(CH3COO ) ++—
= C(Na) > C(H) = C(OH)
D.常温下,醋酸钠溶液中滴加适量醋酸使溶液呈酸性,则混合后溶液中的:C(Na+)>
— + — C(CH3COO)> C(H )> C(OH )
18. 近年来,加“碘”食盐较多的使用了碘酸钾(KIO3),碘酸钾在工业上可用电解法制取。 以石墨和不锈钢为电极,以 KI 溶液为电解液,在一定条件下电解,反应方程式为:KI+ 3H2O = KIO3 + 3H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电解时,石墨作阴极,不锈钢作阳极
–––+
B.电解时,阳极反应是:I+3H 2 OIO 3 +6H –6e= C.阳极发生了还原反应 D.电解前后溶液的 pH 明显减小 19.25℃时,在浓度均为 1 mol/L 的(NH4)2SO4 、(NH4)2CO3 、(NH4)2Fe(SO4)2 的溶液
+中,测得其中 c(NH4 )分别为 a、b、c(mol/L),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a>b>c B.c>a>b C.b>a>c D.a >c>b
20.如右图所示,杠杆 AB 两端分别挂有体积相同、质量相等的空心铜球和空心铁球,调节 杠杆并使其在水中保持平衡,然后小心地向烧杯中央滴入浓 CuSO4 溶液,一段时间后,下 列有关杠杆的偏向判断正确的是(实验过程中,不考虑铁丝反应及两球的浮力变化) ( )
A.杠杆为导体和绝缘体时,均为 A 端高 B 端低 B.杠杆为导体和绝缘体时,均为 A 端低 B 端高 C.当杠杆为绝缘体时,A 端低,B 端高;为导体时,A 端高,B 端低 D.当杠杆为绝缘体时,A 端高,B 端低;为导体时,A 端低,B 端高
-
+
+
-
二、填空题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 40 分)
21.Ⅰ.由于温室效应和资源短缺等问题,如何降低大气中的 CO2 含量并加以开发利用, 引起了各国的普遍重视。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 CO2 生产燃料甲醇。一 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3H2(g) CH3OH(g)+H2O(g)。右图表示该 反应进行过程中能量(单位为 kJ·mol)的变化。
(1) 为探究反应原理,现进行如下实验:T1℃时,在体积为 1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1mol CO2 和 3mol H2,测得 CO2 和 CH3OH(g) 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用氢气浓度变
-1-1
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 v(H2) 为 mol·L·min。 (2)温度变为 T2℃(T1 > T2),平衡常数 K (填“增大”、 “不变”或“减小”)。
(3)下列措施中能使 n(CH3OH)/n(CO2)增大的有 A.升高温度
B.加入催化剂
D.再充入 1molCO2 和 3molH2
-1
C.将 H2O(g)从体系中分离
E.充入 He(g),使体系总压强增大。 Ⅱ.在温度 t℃,某 NaOH 的稀溶液中 c(H+)=10—amol/L,c(OH—)=10—bmol/L,已知 a+b=12, 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 Kw= ;t 25℃(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向该溶液中逐滴加 pH=c 的盐酸(t
序号 NaOH 溶液的体积 盐酸的体积 溶液的 pH ℃),测得混合溶液的部分 pH 如右表 20.00 mL 0.00 mL 所示。假设溶液混合前后的体积变化 ① 8 20.00 mL 22.燃料电池具有高的发电效率,因而受到重视。 忽略不计,则 c 为
② 20.00 mL 6 (1)可用 Li2CO3 和 Na2CO3 的熔融盐混合物作电解质,CO 为负极燃气,空气与 CO2 的混合气 为正极助燃气,制得在 650℃下工作的燃料电池,完成有关的电池反应式:
-2- 负极反应式:2CO+2CO3 -4e=4CO ,正极反应式_ (2)某甲烷一氧气燃料电池的结构如图所示,该电池的两个电极均由多 孔碳制成,以 KOH 溶液为电解质溶液,气体由多孔碳隙逸出并在电极表
面放 电 , 反应后溶 液中 K2CO3 增 多。写出 该电 池的 负极反应 式
23.锂被誉为“金属味精”,以 LiCoO2 为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已被广泛用作便携式电源。
工业上常以 β-锂辉矿(主要成分为 LiAlSi2O6,还含有 FeO、MgO、CaO 等杂质)为原料来制 取金属锂。其中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部分金属氢氧化物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时的 pH: 氢氧化物 开始沉淀 pH 完全沉淀 pH Fe(OH)3 2.7 3.7 Al(OH)3 3.7 4.7 Mg(OH)2 9.6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