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下册 比例的基本性质(2)教案 苏教版 下载本文

比例的基本性质

第一课时

教学教科书第43~44页的例4以及相应的“试一试”,完内容 成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习十的第1~4题。 课型 新授 本单元教时数: 本教时为第 3 教时 1.认识比例的内项和外项,探索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2.在探索比例的基本性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养成勤目标 动脑、、爱思考的好习惯。 教学认识比例的内项和外项,探索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重点 教学在理解比例的意义的基础上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难点 教学例题图 准备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内容 一、复习旧知 二、新授 教师活动 什么叫做比例?什么样的两个比才能组成比例? 学生活动 指名学生回答。 备注 1.出示例4。 你能根据题中三角形缩小前后底和高的数据,写出尽可能多的比例吗? 师根据学生回答,写出几组不同的比例。 2.介绍比例中各部分的名称。 教师介绍比例的“项”以及“前项”“后项”的含义。 提问:你能说出其他几个比例的内项和外项各是多少吗? 3.探索比例的基本性质。 体会到组成比例的四个数中,6和2(或3和4)可以同时做内项,也可以同时做外项;体会到两个内项的积与两个外项积相各小组讨论,然后汇报。 指名学生回答。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所写出的不同比例,放手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思考。 再指名学生说说。 等。 提问:通过观察,你发现这些比例有什么规律? 问:是不是所有的比例都有这样的规律呢?请同学们再写出一些比例,验证一下发现的规律是不是在这些比例中也同样存在。 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发现的这一规律。 出示比例的基本性质,并让学生说一说。 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板书: 32?),请你说一说外项64和内项。 提问:在这个比例里交叉相乘的积有什么关系? 为什么交叉相乘的积相等? 4.教学“试一试”。 先让学生假设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并说出所组成比例的外项和内项分别是几,再分别计算外项的积和内项的积,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组成的比例是否正确。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 先让学生尝试解答,再通过讨论进一步明确,判断四个数能否组成比例的方法可以用这四个数分成两组,根据比值是否相等作出判断,也可以把这四个数分成两组,根据每组中两个数的乘积是否相等作出判断。要引导学生通过交流发现,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进行判断比较简便。 2.做练习十第1题。 让学生独立判断,再选择一两题指名说说理由。 做练习十第2题。 第(1)题可以让学生先按要求分别写出两个比,再用求比值或化简比的方法判断它们能否组成比例。 第(2)题让学生口答。 出示比例的基本性质,并让学生说一说。 指名学生说一说外项和内项。 指名学生回答。 学生根据老师的提问判断并交流。 学生尝试解答,再交流。 学生独立判断,并说说理由。 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口答。 做练习十第3题。 先让学生弄清题意,然后让学生试着先写出一个比例,再通过组织交流,使学生明确:在写比例时,要把握好相关边的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尽量多地写出些比例。 做练习十第4题。 先引导学生讨论括号里的数应该怎样求,再让学生算一算,填一填,为接下来学生解比例打下基础。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学生先交流,再写出比例。 学生算一算,填一填。 指名学生说说。 比例基本性质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例如: 板书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课后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