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的知识 下载本文

和充分估计长远的发展要求;它既要有现实性,又要有预见性;

5、实践性,城市规划的实践性,首先在于它的基本目的是为城市建设服务,规划方案要充分反映建设实践中的问题和要求,有很强的现实性。其次是按规划进行建设是实现规划的唯一途径,规划管理在城市规划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最后,城市规划的实践性还在于其可实施性,应当在规划编制时,考虑城市的财力和能力,不能盲目提出过高的要求,同时,为了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经济技术条件,要注意城市规划自身的弹性。

3、城市规划的编制程序是什么?

我国的城市编制城市规划,一般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进行。 1、第一阶段——编制城市总体规划 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又分为下列步骤:

(1)勘察、搜集和分析城市的基础资料; (2)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纲要; (3)起草城市总体规划; (4)评议城市总体规划草案; (5)审议和通过城市总体规划;

(6)上级政府审查、批准城市总体规划。

2、第二阶段——编制城市详细规划,设市城市的详细规划由市政府的城市规划部门负责组织编制。县政府所在地镇的详细规划由县政府的城市规划部门负责组织编制。其他建制镇的详细规划,由镇政府负责组织编制。

在编制城市详细规划时,可以提出多种方案,从功能、经济、环境、景观等效果和建设次序、周期等方面进行综合的比较和论证,然后选定实施方案。城市详细规划具有作为各项工程设计依据的性质,应当遵守国家和地方政府颁布的各种法规、技术标准和规定。

4、城市规划管理中的行政法制原则的内容是什么? 行政法制原则也即行政法基本原则,它是贯穿于行政法之中,指导行政法制定和实施的基本准则。

1、行政合法原则,行政法首要的和基本的原则是行政合法性原则,它是社会主义法制原则的体现和具体化。

2、行政合理原则,行政合理原则的宗旨在于解决行政机关行政行为的合理性问题; 3、行政效率原则,遵循依法行政的种种要求并不意味着可以降低行政效率。廉洁、高效是人民群众对政府的要求,提高行政效率是国家行政改革的基本目标之一;

4、行政统一原则,行政统一原则分为三项内容:(1)行政权统一;(2)行政法制统一;(3)行政行为统一;

5、行政公开原则,行政公开原则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原则在行政法上的体现,我国行政公开的原则是:国家行政机关的各种职权行为除法律特别规定的外,应一律向社会公开。

5、城市基础设施管理的内容是什么?

1、城市供电管理,城市供电管理的内容是:(1)输变电建设管理。包括做好负荷预测,制订电网发展规划;变电所所址选择;送电线路的路径选择。(2)供电设备运行、检修管理。运行管理要加强巡视检查;进行定期计划检修和事故抢修;预防季节性事故和外力破坏事故;加强技术管理。(3)用电营业管理。一是做好用户业务扩充管理工作;二是加强电能质量管理,包括频率质量管理、电压质量管理和供电可靠性管理;三是抓好计划、节约、安全用电;

2、城市供水管理,城市供水管理的内容是:(1)水资源管理。要防止地表水被污染;合理安排取水量。地下水宜饮用,但需平衡来水与灌水,控制地面沉降。(2)供水工程的建设管理,包括取水、净水和配水的工程管理。(3)供水的水质和水压管理。根据具体情况,可分别采取水厂一次加压、管网中途加压或局部地区加压等做法。(4)节约用水管理。一是

加强宣传;二是实行计划用水;三是使用节水设备;四是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3、城市供气管理,城市供气管理的内容是:(1)供气规划管理。国外城市的燃气化,大多数经历了从煤制气到油制气,再到以天然气为主的过程。(2)供气工程的建设管理。一方面选择燃气化的途径;另一方面确定供气规模。(3)供气的安全管理。要控制燃气的质量;监督执行燃气器具的标准;提倡安装燃气警报器;

4、城市道路管理,城市道路管理的内容是:(1)对新建或改建道路的质量、进度的监督。(2)对道路的维修和养护。(3)路政管理。包括掘路管理,占用路面管理,以及对人为损坏道路的管理;

5、城市灾害管理,城市灾害管理的内容是:(1)各种防灾设施的建设和维护。(2)防灾报警系统和预警系统的建设和管理。(3)防灾物资的储备管理。(4)普及防灾救灾知识。

6、行政公开原则的要求是什么?

1、行政立法程序、行政决策程序、行政裁决程序和行政诉讼程序公开;

2、一切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必须向社会公开,未经公布者不能发生法律效力,更不能作为行政处理的依据;

3、国家行政机关及公务员在进行行政处理时,必须把处理的主体、处理的程序、处理的依据、处理的结果公开,接受相对人的监督,并告知相对人对不服处理的申诉或起诉的时限和方式;

4、行政相对人向行政主体了解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时,行政主体有提供和解释的义务。

7、中国城市成长管理的主要包括哪个方面的内容?

1、效益原则。即应全面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生态三方面的效益; 2、市场调节与计划控制相结合的原则;

3、动态原则。土地利用规划应随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作相应的调整,旧有的规划在一定时间内有指导作用,但从长远看可能会成为有效利用土地的障碍;

4、协调原则。土地利用规划涉及许多复杂部门,牵动方方面面的利益,必须由多个部门共同参与才能保证顺利完成并有效贯彻实施。

8、土地利用规划一般应遵循哪些原则?

1、城市化阶段差异;2、城市化发展速度差异;3、土地所有制基础差异; 4、中西方城市行政基础差异;5、市场化程度不一。 9、城市基础设施的特性是什么?

1、地方公共物品性与效益的外部性;2、经营管理的垄断性与多样性; 3、建设的同步性与超前性;4、运行的协调性与系统性。

10、以项目为主体的投融资机制可根据城市公共建设项目的不同特点采取哪些不同的投融资方式?

1、投资者共同组建项目公司;

2、以“设施使用协议”为载体的投融资方式; 3、以“有偿供给”为基础的投融资方式;

4、BOT投融资方式是指建设项目由企业投资建设,企业同时获得该项目一定期限的经营权,期满后再将设施转让给政府的一种投资建设方式,是国际通用的投资运营模式;

5、捆绑式组合型投融资方式,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无投资回报项目和有投资回报项目的捆绑和组合,将投资负担和投资回报相结合,从而形成一个项目成为另外一个项目信用保证的投融资方式。

6、 PPP 模式,即公共部门与私人企业合作模式,指政府、营利性企业和非营利性企业基于某个项目而形成的相互合作关系的形式。

11、完善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的总思路是什么? 1、重新界定城市基础设施的可市场化与不可市场化的界限; 2、充分发挥政府在基础设施投资中的主导作用; 3、利用项目的盈利性吸引非财政投资。 12、我国的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体制是什么?

1、市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统一领导,是健全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体制的根本保证; 2、市政府其他有关部门的配合,以及区、县政府城市建设管理部门的分工协作,是健全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体制的组织保障;

3、改革和依靠基础设施的企、事业单位的经营和管理,是健全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体制的关键;

4、吸收多种所有制经济投资和经营基础设施,是搞活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体制的新途径; 5、人民城市人民建,是发展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体制的源泉。

五、论述题

1、试述编制城市规划应遵循的原则。

1、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原则,城市人工环境的建设,必然要对自然环境进行改造,这种改造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造成破坏,已经到了不能再继续下去的程度。在强调经济发展的时候,不应忘记经济发展目标是要为人类服务,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保证。城市规划师必须充分认识到城市发展中面临的自然生态环境的压力,明确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是所有城市规划师崇高的职责。

2、历史环境与未来环境相和谐的原则,保持城市发展过程的历史延续性,保护文化遗产和传统生活方式,促进新技术在城市发展中的应用,并使之为大众服务,努力追求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和新科学技术运用之间的协调等,都是城市规划师的历史责任。城市规划师在接受任何新技术的时候,必须以城市居民的利益为标准来决定新技术在城市中的运用。我们要警惕那种认为只要依靠技术的不断进步,就可以解决一切城市问题的幻想。城市发展的历史表明,新技术在解决原有问题的同时往往也带来许多新问题。把科技进步和对传统文化遗产的继承统一起来,让城市成为历史、现在和未来的和谐载体,是城市规划师努力追求的目标之一。

3、城市环境中各社会集团之间社会生活和谐的原则,城市是时代文明的集中体现。城市规划不仅要考虑城市设施的逐步现代化,同时要满足日益增长的城市居民文化生活的需求,为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创造条件。在全球化的今天,城市规划更应为城市中所有的居民,不分种族、性别、年龄、职业以及收入状况,不分其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等,创造健康的城市社会生活。坚持为全体城市居民服务,并且为弱势集团提供优先权,这是城市规划师的根本立场。强调城市中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社会集团之间的社会和谐,重视区域中各城市之间居民生活的和谐,避免城市范围内社会空间的强烈分割和对抗。城市中的老年化问题,城市中不同文化背景、不同阶层的居民在城市空间上的分布问题,城市中残疾人和社会弱者的照顾问题,都应成为重要的课题,这些问题必须融入到城市规划师的设计中,并给予充分的重视。

2、试述我国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容。

1、使基础设施从福利型转为营利型,长期将城市基础设施当作非生产性的福利事业,结果造成了公用事业单位不讲经济效益,只花钱不挣钱,缺乏财力,靠国家养活,导致了这些单位的长期亏损经营,挫伤其生产积极性。把它纳入商品化的轨道,进行营利经营,对于增强其内部活力极为重要。这是城市基础设施实现转轨换型的关键。

2、使城市基础设施由保险型转为竞争型,打破原来那种非竞争型的封闭的经营形式,可以采取中央办、地方办、集体办、个人办、大家竞争办的多种方式,鼓励竞争。

3、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从人治型转为法治型,我国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是软计划,钱多多建,钱少少建,建多少通常不定,甚至可有可无,而这些又都是领导说了算,属人治型。这与城市有计划、按比例的发展不相适应。应将软计划改为硬计划,实行法治,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列出户头,按比例投资,以确保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人、财、物的供应,使其有计划、按比例地合理发展。此外,国家也应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

4、城市基础设施的管理应当科学化,应用现代管理的先进方法、现代科技的先进成果来管理基础设施。

3、试述中国城市成长中存在的问题。

1、城市用地数量增长过快,我们通常用城市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来衡量城市用地的相对数量。近些年来,我国城市用地迅速扩张的现状也是不容忽视的。在1981~2000年的20年间,虽然我国城市人口和城市建设用地都在快速增加,但是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张速度远远超过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而且,这种人均城市建设用地增长中还存在与城市规模等级相联系的结构不均衡问题。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与城市规模之间存在反相关,城市规模越大,用地越集约,反之则越粗放。近些年来小城市人均建设用地扩张的速度较大城市相比更是有增无减。从以上的一些现象来看,我国城市建设用地数量的增长已经超过城市用地负载的城市经济要素的增长,尤其是在规模较小的城市,用地扩张过快的现象十分突出,而小城市的土地收益又远远低于大城市,这种状况客观上反映了我国城市成长方式的不均衡和不经济。

2、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在城市空间过度扩张的同时,由于没有足够经济内容的充实和支撑,使得城市成长方式不经济的问题表现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低下。土地利用效率的低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土地的经济产出率较低,另一方面土地的开发利用程度较低。

3、城市新区开发的倾向严重,自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制度逐步推行以来,国内一些城市有一种大规模、成体系、与旧城不连续的新区开发的倾向,这种城市新区开发一般都以一些特定城市职能的外迁为主导力量,并吸引其他的城市功能随迁,达到城市空间的大规模、跳跃式成长。这些新区开发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成为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增长和带动轴心,但是如果不能在新区开发的同时积极推动老城的更新升级,很有可能出现西方内城衰退的不良后果;而且,一旦新区开发的资金不能到位运转,后续的利用没有保障,也很可能造成土地的闲置和浪费。

4、城市空间结构不合理,在我国城市成长的过程中,城市空间结构还存在一些不合理的状况,某种程度上,这些不合理的现象还在继续产生。城市成长中的空间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土地利用总体结构的失衡和空间利用方式违背地租规律。

综上所述,在我国城市成长的过程中,已经表现出了城市成长模式以外延型为主,城市成长速度过快,城市成长空间结构失衡,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低下,不同规模等级城市的土地利用效率差别较大等问题。对于城市成长外延过程中占用农业用地过多的现象,以及城市内部空间集约利用和更新改造的问题正在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实施以城市空间控制为目标的城市成长管理势在必行。

4、试述中国城市成长所具有的特殊性。 中国的城市成长管理刚刚起步,由于经济条件和制度环境的特殊性,中国的城市成长管理不能原样照搬西方的经验和做法。对比中西方当代城市化发展,在城市成长领域至少包含五个方面的差异。

1、城市化阶段差异,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从19世纪开始进入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目前,主要的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已达70%以上,进入后城市化发展阶段。而中国2000年的城市化水平只达到36.1%,刚刚具备进入高速城市化进程的一般性条件。

2、城市化发展速度差异,西方国家已经进入后城市化阶段,对多数城市而言,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