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北京海淀区初三二模物理 下载本文

20.小军利用由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将重为G的物体匀速竖直提升高度h的过程中,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v,竖直拉动绳子的拉力大小为F。若绳重及滑轮的摩擦均可忽略不计,则下列表述中可能正确的是

A. 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2hG B. 提升重物需要的时间为

v3FC. 提升重物的额外功为(2F-G)h D. 滑轮组提升重物的有用功率为Fv

三、实验解答题(共39分,21~23、25、27、28、30、31题各4分,24、26题各2分, 29题3分)

21.(1)如图12所示,这只铅笔长度的测量值为 cm。

(2)如图13所示,此时电能表的示数为 kW·h。

22. (1)如图14所示,根据通电螺线管的“N、S”极可知电源的左端为 极(选填“正”或“负”)。

(2)如图15所示,OA是以O点为支点的杠杆,F是作用在杠杆A端的力。图中线段AB与力F的作用线在一条直线上,且AB⊥OB、OA⊥BC。则线段 表示力F的力臂(选填“AB”“BC”或“OB”) 。

23.小立通过实验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如图16所示,A、B、C三种读取温度计示数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选填“A”“B”或“C”) 。

(2)在对水持续均匀加热直至沸腾一段时间的过程中,小立用正确的实验方法观察并记录了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情况,具体数据如下表:

根据表中的信息可知,在沸腾过程中,随着加热,水的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

24.如图17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先把一个平面镜M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个可折叠的半圆形的屏(由两个大小相同的扇形面E、F连接而成,用来显示光的传播路径)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屏上的直线ON为屏F可绕其转动的轴线,且垂直于镜面。使一束光贴着屏E沿AO射到O点,经平面镜反射,就可以通过反射光OB的情况探究光的反射规律了。

5 / 11

时间/min 温度/℃ 0 1 2 3 4 5 6 7 8 9 90 92 94 96 97 98 99 99 99 99 (1)在图17甲所示的情景中,若使一束光贴着屏F沿BO射到O点,则经镜面反射后的光将沿OA射出,这说明了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选填“可逆”或“不可逆”)。

(2)如图17乙所示,若以轴线ON(法线)为轴,在水平面内将屏F向后转动,则在屏F上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

25.小波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时,选择了如图18所示的器材,在实验板上固定有a、b、c、d四根金属丝,其中a、b、c三根的长度均为2L,d的长度为L,a、b、d的横截面积均为S,c的横截面积为2S;a、c、d的材料相同,b的材料与另外三根的材料不同,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小波分别将四根金属丝的两端接入电路M、N两点间进行实验,并将实验过程与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验顺序 1 2 3 4

MN两端连接的金属丝 电流表示数I/A a 0.4 b 1.5 c 0.8 d 0.8 (1)如果要研究导体的长度对电阻大小的影响,应选择第 的两组数据进行比较(选填“1”“2”“3”“4”);

(2)比较第2和3的两组数据, (选填“能”或“不能”)得出导体的电阻与其横截面积有关的结论。 26.小莎猜想液体内部压强可能与液体的密度以及所研究位置的深度有关,她取来甲、乙两个相同的烧杯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在两烧杯中分别倒入相同深度的水和浓盐水。将调整好的微小压强计探头分别放入水和浓盐水中,如图19所示(图中两条虚线均水平)。在这个实验中,小莎所探究的是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 (选填“密度”或“深度”)是否有关。

27.水平实验桌上有如图20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垂直于白纸面且用支架固定的透明薄玻璃板作为平面镜,还提供了A、B、C三只粗细相同的蜡烛,其中A、B长度相同,C较短。小阳想用这些器材探究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小阳的部分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适当位置;

②将蜡烛 (选填“B”或“C”)置于玻璃板后方,调节它的位置,并在玻璃板前面透过玻璃板从不同角度观察,使其都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③改变蜡烛A到玻璃板的距离,并调节玻璃板后方蜡烛到适当的位置,发现在玻璃板前面透过玻璃板从不同角度观察,玻璃板后方的蜡烛仍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

(2)在上述实验中,小阳所探究问题的自变量是: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B.物体的高度 C.平面镜的大小

6 / 11

(3)小阳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说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改变时,其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 (选填“改变”或“不变”)。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选填“有关”或“无关”)。

28.在“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的实验中,小磊将蹄形磁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将导体棒悬挂在蹄形磁体的两磁极之间,按如图21所示将导体棒、开关和灵敏的电流表连接起来。已知电路器件均完好。

(1)如图21甲所示,导体棒沿水平方向向右快速运动,电流表指针不发生偏转,这是因为 ;

(2)如图21乙所示,在导体棒沿水平方向左右往复运动过程中,电流表的指针发生了偏转。如果想使电

流表指针偏转更明显一些,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 换用量程更小且更灵敏的电流表 B. 使导体棒在蹄形磁体中沿竖直方向运动

29.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先准备好质量相等的钩码若干个,再把质量分布均匀、带有轻质挂环的杠杆安装在转轴O上。已知杠杆上相邻两条刻度线间的距离均相等。 (1)开始实验前发现杠杆如图22甲所示,为使杠杆能水平平衡,需要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选填 “左”或“右”) 。

(2)调节杠杆水平平衡后,在转轴O的左侧第2条刻度线处的A环上挂3个钩码,为使杠杆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需要在转轴O的右侧第3条刻度线处的B环上挂 个钩码。

(3)保持A环上挂3个钩码的条件下,在

转轴O的右侧去掉所有钩码,并施加竖直向下的动力F,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测出多组动力F和动力臂L的数据,并根据数据绘制了如图22乙所示的图像。请根据图像推算,当动力臂L=25cm时,动力F= N。

30.实验桌上有满足实验要求的电源、电阻箱、滑动变阻器、开关各一个,已调零的电压表和电流表各一块,导线若干。小陆利用以上器材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主要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断开开关S,按图23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RP的滑动头P,使滑动变阻器RP接入电路的电阻值最大;

②将电阻箱R调到适当阻值R1,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RP的滑动头P到适当的位置,用电压表测量电阻箱两端的电压U,用电流表测量通过电阻箱的电流I1,将相应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③断开开关S,将电阻箱的阻值调为R2(R2≠R1),闭合开关S,用电流表测量通过电阻箱的电流I2,并将相应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④仿照步骤③再做4次实验,每次改变电阻箱的阻值,分别将各次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小陆通过分析所测的实验数据,发现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不成反比。 请根据上述的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小陆的上述实验步骤中存在的问题是: 。

(2)请你针对小陆实验步骤中存在的问题,写出改正后的具体步骤: 。

7 / 11

31.小华在学习了压强的知识后,知道了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由此她认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强的大小有关”。小明不同意小华的观点,于是利用长木板、弹簧测力计、轻细线,以及一个带有挂钩的长方体物块设计了如图24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研究。

已知长木板的上表面粗糙程度均匀且一端带有一个高度可调节的定滑轮;物块的长、宽、高的长度各不相同,6个表面的粗糙程度相同。

(1)以下是小明的部分实验步骤,请补充完整:

①将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将物块平放在长木板上,调节定滑轮的高度,使拉物块的轻细线与长木板平行;

②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使物块在长木板上做_____________运动,读出并记录测力计的示数F1,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物块所受滑动摩擦力f1=F1;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定滑轮的高度,使拉物块的轻细线与长木板平行,重复步骤②的操作与测量,读出并记录测力计的示数F2,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物块所受滑动摩擦力f2=F2。

④比较两次的滑动摩擦力大小,发现f2=f1。

(2)通过小明的实验,可以得到如下的实验结论:

上述两次实验中,物块对长木板的压力相等,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f2=f1,说明小华的观点是 的(选填“正确”或“错误”)。 四、科普阅读题(共4分)

请阅读《“鲲龙”AG600: 海天之间来了艘“会飞的船”》回答32题。

“鲲龙”AG600: 海天之间来了艘“会飞的船”

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是继“运-20”实现交付列装、C919实现首飞之后,国产大飞机领域取得的又一项重大突破,填补了我国大型水陆两栖飞机的研制空白。

2018年10月20日,湖北荆门的漳河水上机场,一架底部设计如船的“鲲龙”AG600,从机场陆上跑道开始滑行,随即入水,划开深蓝色的水面后,迅速加速并昂起机头,从水面踏浪而起,飞上云霄(如图25)。随后,再下降至水面完成贴水滑行并回归陆上跑道。“鲲龙”AG600水上首飞验证成功,是其研制过程中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鲲龙”AG600要求在岸上是飞机,在水上是大船。研发过程中科学家

一直面临巨大的挑战。比如它的机身、翼展与目前的大型客机差不多,最大起飞质量可达到53.5吨,在水面时需要保证机体结构不漏水;普通船只航行速度大约30节(1节=1海里/时,即1.852km/h),相比之下,“鲲

龙”AG600水面起飞速度达到100节以上,因此水面会对船底结构产生巨大压力;在水面风力、波浪的影响下,飞机状态必须稳定。这些都是研发过程中必须攻克的难题。

“鲲龙”AG600配备的WJ-6涡轮螺旋桨发动机为我国自主研制,单台最大功率高达3120 kW。这种带6个叶片的螺旋桨发动机通过消耗燃油使飞机获得动力,其核心结构有压气机、燃烧室、燃气涡轮、尾喷管等喷气动力系统,在涡轮轴的前端还有一个与之相连的多叶片状的螺旋桨。螺旋桨转动时会对飞机产生向前的拉力,高温高压燃气从尾喷管冲出时会对飞机产生向前的推力,一拉一推共同驱动飞机快速向前飞行。

32.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鲲龙”AG600水面起飞速度最接近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5m/s B.50m/s C.100m/s D.180m/s

(2)“鲲龙”AG600以最大起飞质量静止在水面时受到的浮力可达 N(g取10N/kg);飞机飞行时所获得向前的动力将 (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由于高温高压燃气从尾喷管冲出时对飞机产生的向前的推力。

8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