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讲义》读书笔记 下载本文

1、把词缀粘附在词根上的构词方式叫“附加”。

词缀都是定位语素,有前置的,例如“第一”“第二”的“第”;也有后置的,例如上边举着的“着”“子”“们”之类,我们管前置的词缀叫前缀,管后置的词叫后缀。

2、词缀都是定位语素,因此所有的不定位语素,我们都不把它看成是词缀。真正的词缀只能粘附在词根成分上头,它跟词根成分只有位置上的关系,没有意义上的关系。“性、式、自”的情形不是如此。 四、前缀

汉语的前缀主要有:初、第、老。 五、后缀

汉语后缀主要有:子、儿、头、们、的、着、了、过。 六、复合

1、复合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根成分组成合成词的构词方式。用符合方式构成的合成词叫复合词。汉语复合词的组成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基本上是和句法结构关系一致的。主要有五种类型:主谓式、述宾式、偏正式、述补式、联合式。

2、复合词和句法结构的区别:

(1)复合词的组成成分可能是粘着语素,也可能是自由语素。一般来说,组成成分里有黏着语素的格式都是复合词,不是句法结构。不过这是就不定位粘着语素说的,如果是定位粘着语素,整个格式也可能是句法结构,整个格式是复合词。

(2)后一个音节是轻声的格式是复合词。如果读轻声的音节是定位语素。整个格式也有可能是句法结构。

(3)不能扩展的是复合词,能扩展的是句法结构。

(4)句法结构的意义是它的组成部分的意义的综合,复合词的意义却不一定能从组成部分的意义看出来。 七、复杂的合成词

如果直接成分本身不止一个语素,合成词的结构就复杂起来了。在分析复杂的合成词的时候,要注意语素之间的层次构造和构词方式。简称是一种特殊的复

第4页 /共 37页

合词,可分为减缩式和紧缩式两种格式。 八、并立式复合词

1、并立式复合词指的是下面这类格式:

说啊笑的 三三两两 三天两头 直来直去 跌跌撞撞 任劳任怨 跑跑跳跳 搁不下放不下 一板一眼 你一句和一句 无依无靠 一会出一会进

2、并立式复合词和联合结构的区别:

第一、联合结构的项数是没有限制的,换句话说,是可以扩展的,并立式复合词限于两项,不能扩展。

第二、联合结构的语法功能跟他的组成部分的语法功能基本上一致,并立式复合词的语法功能跟他的组成部分的语法功能不一定一致。

第三,从意义上说,联合结构的每一项都是实指的,而且各有其独立的意义,整个联合结构的意义等于各项意义的综合。并立式复合词的每一项的意义不是实指的,而是比况性的,整个结构的意义不是各项组成成分的意义的机械的总和。

【主要问题】

1、“看看”、“个个”、“清清楚楚”之类是重叠构词吗?

“看看”是由“看”重叠而来的,它属于动词重叠方式;“个个”是量词重叠;“清清楚楚”是形容词重叠,这些都是构形现象,而不是构词现象。因为“看看”是对“看来说,只表示短时貌,却并未成为新词,其余“个个”、“清清楚楚”之类情形相同,并且像“看看”、“个个”、“清清楚楚”等是不可能作为单词收入词典的。

2、并立式复合词到底是复合词,还是一种固定形式?是否可以看做固定词组?

【研读心得】

第5页 /共 37页

朱德熙先生在这一章从研究词的内部构造(即语素是怎样组合成为词的)出发,为我们介绍了复合词的三种构造方法:重叠、附加、复合,还介绍了复杂的合成词和并立式复合词这两个全新的概念。但在这中间,仍然存在一些有待商榷的问题。比如说:减缩式复合词与紧缩式复合词的判定标准;并立式复合词和固定短语的区别等。作者对这些问题也没有交代一个完整的答案。我们另外还要注意单纯词和合成词的界定问题,复合词和词组的区分问题等。

第三章 词类

【主要内容】 一、分类目的

主要是为了讲语句结构,不同类的词或短语在语句结构里有不同的活动方式。(吕叔湘《汉语语法问题分析》) 二、分类依据

1、不能是词的意义,因为表示同类概念的词,语法性质不一定相同,例如“战争”和“战斗”都是表示行为,可是“战争”是名词,“战斗”是动词。

2、不能是词的形态,因为汉语不像印欧语那样有丰富的形态。

3、只能根据词的语法功能分类,一个词的语法功能指的是这个词在句法结构里所能占据的位置。

4、词类是反映词的语法功能的类。但是根据语法功能分出来的类,在意义上也有一定的共同点。 三、划分词类的实质

划分词类实际上就是根据可观察的外在特征推断词内在的语法性质(表述功能)。所以,严格说,分类实质上就是去发现类、识别类。(郭锐《现代汉语词类研究》)

四、词类的共性和个性

词类是根据词的语法功能分出来的类。因此,同类的词必须具有共同的语法功能,异类的词必须具有相互区别的语法功能。因为同类的词有不同的个性,所以大类之下可以分出小类来,例如动词例的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因为异类的词之间也可以有某些共性,所以大类往往可以归并为一个更大的类。例如动词

第6页 /共 37页

和形容词都能作谓语,都能受副词修饰,可以合起来称为谓语。 五、兼类

1、下面情况不属于词的兼类现象(陆剑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 (1)同一类词用于不同的句法位置上,而且同类词都能这样用,因而这种用法就列入词的功能之内,不看作词的兼类。

(2)不同类的词具有部分形同的语法功能,不看做这类兼那类或那类兼这类的兼类现象。

(3)临时借用,不看做兼类现象。

(4)意义上毫无联系的同音同形词不看做兼类词。

2、根据研究、运用的不同需要,对兼类词可以下不同的定义(陆剑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

(1)从本体研究的需要出发,定义为:指同一个概括词兼有两种词类特性的词。即同音同义而词性不同的词。

(2)从汉语教学的需要出发,定义为:指同字形、同音且意义上有极为密切关系而词性不同的词。

(3)从中文信息处理的需要出发,定义为:指同字形、同音而意义上不同或词性不同的词。 六、实词和虚词

实词和虚词的区别:

(1)从功能上看,实词能够充任主语、宾语和谓语,虚词不能充任这些成分。

(2)从意义上看,实词表示事物、动作、行为、变化、性质、状态、处所、时间等等,虚词有的只起语法作用,本身没有什么具体的意义。

(3)实词绝大部分是自由的(即能单独成句),虚词绝大部分是粘着的(不能单独成句)。

(4)绝大部分实词在句法结构里的位置是不固定的,可以前置也可以后置,绝大部分虚词在句法结构里的位置是固定的。

(5)实词是开放类,虚词是封闭类。所谓开放类,指的是难于在语法书里一一列举成员的大类。所谓封闭类,是指可以穷尽的列举成员的不很大的类。

第7页 /共 3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