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达州市部分姓氏迁徙调查 下载本文

天星等乡镇。流传字辈7种:(1)青龙乡七一村上坝傅姓字辈20字:大学之道永,光华先龙绪,山高水流长,自荣万年春,(2)青龙乡七一村下坝傅姓字辈16字:大学之道,永远发达,勇谋刚强,志高无尚,(3)李渡乡九岭村傅姓字辈20字:宝林正加映,其登管万天,永必可文武,国显树民安;(4)天星镇中心村傅姓字辈16字:齐声学海,景星庆云,腾治光辉,万代兴隆;(5)李渡乡九岭村傅姓一脉字辈28字:常美大中(维)德衡(绍)光,先贤友通定朝刚,兴诗立礼修文治,继世承仁万代昌;(6)青龙乡石河村上坝傅姓字辈12字:应常玉世,学川明承,良德永光;(7)土溪镇城坝村傅姓字辈10字:忠家兴成立,道万汝焕续。

舒30—96 大竹县妈妈镇石垭村舒姓一脉,始迁祖由湖广省麻城县孝感乡迁入。字辈20字:大应万仕尚,崇继景奇芳,忠启仁良国,高洪永泰昌。

牟31—97 宣汉县牟姓一脉,始迁祖牟曰善兄弟数人随父牟融母李氏,由湖广入川至宣汉县王家乡,路侧拾一红匣,内存珍珠,因物而取名为红匣岭(今称红豆岭)居住。后牟曰善留居,牟融率其余诸子返湖未遂而定居万县(今重庆市万州区)。于是,宣汉牟氏后裔尊牟曰善为牟氏入川始祖,妣祝氏生二子:牟翔、牟翼。牟翔迁双庙场小牟家湾落业,有四子十一孙分居各处;牟翼五子十孙,大部分世居王家,亦有回湖广,下浙江省、入陕者。六百余年发育子孙已传25代,子子孙孙遍及宣汉、达州、渠县、巴中、万源、城口诸县及其他地区,人口逾万。但仍以宣汉的大成、人口众多,分布最广,为一方旺族。字辈48字,以儒永昌,必得家帮,丕承先志,代立贤良,英明瑞起,道显才长,能恒作士,统绪纲常,高风亮节,怡沛瑶阳,芸迁叔孟,金辉玄强。

冉32—98 宣汉县三河镇冉姓一脉,始迁祖元末(1368年)由湖广麻城县避难入川。清咸丰元年(1851年)编修《冉氏族谱》一套4卷,木刻。现藏于宣汉县档案馆。

蒲33—99 渠县蒲姓一脉,入川始祖蒲再兴,原住湖广省黄州府麻城县蒲家湾,父讳永榧,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二月廿二日,自楚入川,本族弟兄九月初二日各择地,于万县(今重庆市万州区)龙驹坝耕耘两载,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十一月初八移居云邑里,二弟蒲在典搬于顺庆府渠县居住;三弟蒲再舆住(今重庆)开县。字辈40字:天地永在(世)大,千元耀自东,荣昌承祖德,继述显宗功,孝友嘉祥兆,忠贞福禄隆,文明光国宝,百代序从同(此支蒲姓今广泛分布于重庆市开县、四川省渠县、南充、营山、蓬溪、大竹、广安等地)。

全34—100 渠县建国、龙凤乡全姓一脉,始迁祖于明末清初由湖广迁入。建国乡全姓分支字辈30字:应祥舒多然,芝永万文明,国正天心顺,隆瑞定太平,承先启后裔,忠孝礼义兴。龙凤乡全姓分支字辈20字:兴宗本万应,钟山自然必,文玉忠贤堂,体汝得安康。

楚35—101 渠县流溪乡楚姓一脉,始迁祖楚谷贞原籍湖北省麻城县(今湖北省红安县),明末时,楚谷贞以文林郎身份在安徽省作知县,后因兵乱宦游入川,落业于渠县流溪乡佛耳岩。该支楚姓目前主要分布于流溪、大石、三板、板桥、李馥、河东、河西、龙潭、临巴、卷硐、双土、天星等乡镇。字辈32字:家道隆昌,吉瑞发祥,代生灵秀,文理成章,明星至善,哲学久长,仁义孝友,名显万方。

寇36—102 渠县静边镇、白兔乡寇家坝寇姓一脉,先世原籍湖广省麻城县孝感乡。清康

熙年间(1662—1722年)“湖广填川”,最先是寇奇可迁来渠县白兔、静边两乡之间的寇家坝金家扁,插占为落点定居。后又有寇以尚迁至大石板下桃儿湾。还有寇文秀(即寇西准之先辈),亦从湖广麻城县孝感乡迁来今寇家坝牌坊湾。生三子:长子寇瑞奇迁居牛角山下(今青丝乡鼓坪村);次子寇辛奇之子寇怀珍移居河西龙湾坨沟(今静边镇五爱村寇家沟)。寇以尚之孙寇禹安迁居响水滩凉水井(今静边镇五爱村);曾孙寇司典,孙寇宗青、寇宗培迁徙白兔乡八角井寇家湾。来源寇姓落点定居迄今约340余年,已传14代。斗转星移,沧海横流,人丁兴旺,今寇姓族人主要分布于四川的渠县、大竹、达县、宣汉、邻水、营山、龙泉驿、都江堰、阿坝,重庆市的垫江、合川,以及甘肃、陕西、云南等地。老字辈三种:(1)寇奇可支系15字:奇玫以缙(渤桥楠辑)先(安来贵),司(学洪)多(之宗)世(映其登)平(极光帮品新锡)青,(荣芝德本)立(绍青天洪映承其正)丕(能人秉作日国权兴)太(盛世其祥家建伯长)用(代显文茂世)永(全述忠开);(2)寇以尚支系13字:以,殿安立(司)宗,子(登)平(锡化)本(林兴)天(章洪映克良承光),人(成明权堂)兴(其超炳文建全雨)仕(茂碧)述(开);(3)寇文秀支系13字:文,奇怀(以)学(洪)永,(科)登(宪秀)明(能文善明)廷(正永承之学良)树(映光大国崇显),正(德有良反)克(盛士锡)绍(代文建)先(安学银)。新派字辈28字:天中诗华言,皓惠财富年,理又思日月,凌方兆吉云,景福益书传。

谯37—103 达县沿河乡谯姓一脉,先祖谯元保,祖籍湖广麻城县孝感乡高阶堰,弟兄五人,谯跟元居长,性呆傻;谯元保行二,智慧聪颖;余三、四、五弟皆年幼。“湖广填川”按户计“三丁一,五丁二”的抽签移民法,应来川二丁。得家人商议,以谯跟元伴谯元保移川。溯江流河源而上,沿坦途阳关来到四川绥定府宝芝乡(今达县沿河乡)安人溪双河场,找到场镇附近荒原肥沃平坝山湾定居,后定名为谯家湾,划地插占,垦植为农,世代繁衍,分支迁徙。有谯国忠徙顶山(今巴中),谯志映迁陕西,也有迁徙杨家场(今渠县大义乡)月耳井五块石者。

双河谯氏族人,子孙繁衍,分支为六大房,主要分布于场镇附近,形成谯家湾、谯家坝、下谯家坝等群居点。以其族兴业旺、势众显赫而被旧时称之为双河场的“谯半街”,被一方人们喻之为“双河的桥(谯)过不得”。而今谯氏后裔遍布全沿河坝、高峡、中文、灵官等村、人口逾千,占全乡总人口的80%,成为全乡78个姓氏的第四大姓之望族。字辈30字,之国翼禄先,大远龙志天,文人光轩勉,荣恭品尚坚,庆锡长发善,福德万世传。

谯38—104 渠县大义乡染房村谯姓一脉,先祖弟兄四人于明末清初(1644年)从湖广省麻城县孝感乡(今红安县城关镇一带)高阶堰移居入川。老大迁居顺庆府(今南充),老二谯挺迁居渠县染房村,老三迁居平昌县平顶山,老四迁居宣汉。目前,渠县全县有谯姓人口2000多人,主要聚居在义和、静边、岩峰等乡。染房村谯姓字辈20字:洪学开继世,诗书大光昭,渊源流泽远,家声丕振高。

严38—105 渠县拱市乡河坝村青杠林坝严姓一脉,始迁祖严德清,于清代康熙年间(1662—1722年)从湖广省麻城县孝感乡(今湖北省红安县城关镇一带)高阶堰鹅公大丘移居入渠。始迁祖第八世裔孙严化洞,于民国年间在始迁祖国迁入地附近,建有一座高四层(现只剩两层)石木结构的“严家碉楼”,而使本支严姓远近闻名。目前,该支严姓已先后分迁清溪场、射洪、宝城、宋家、临巴等乡镇,以及宣汉、开江等一些地方。流传字辈42字:万绍兴仲,祖宗积德,世大荣昌。元善开化育,享家发俊英,利和成品美,遵守进朝延,克凯先有章,平顺久泉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