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14 请帮我一下吧》教学设计 下载本文

—“巧虎智慧屋”去寻找答案吧!

活动二:巧虎智慧屋

小朋友们,巧虎智慧屋邀请你来做智慧小达人,他为我们准备了一个游戏——击鼓传花。“困难碰碰箱”,里面藏着大家的小秘密,请你们从中抽取一个小纸条,一起帮助纸条的小主人解决这些困难。你们敢挑战吗?

1.游戏:击鼓传花。 游戏规则:

(1)这是“困难碰碰箱”,里面藏着大家写下来的各种困难。 (2)鼓声响起,花从第一个同学横着依次传下去,鼓声停止,花在谁手,谁就有机会从“困难碰碰箱”抽取一张“困难倾诉卡。”

(3)把纸条上的内容读给大家听,请大家帮忙出主意想办法解决这个困难。

(4)谁的办法最好,大家就用热烈的掌声宣布他是我们的“智慧小达人。”

2.听绘本故事:《挂在树杈上的帽子》。

(1)播放录音绘本故事《挂在树杈上的帽子》。

挂在树杈上的帽子

小鸭带着一顶小圆帽,开心地向河边走去。“呼——”一阵大风吹过,哎呀!帽子被吹跑了!帽子飘呀飘,小鸭边追边喊:“帽子,我的帽子!”帽子落到了树杈上,小鸭够不到,怎么办呢?小鸭站在大树下,他动脑筋想出了好多种办法。最后小鸭子想出了一个最好的

主意。小鸭请长颈鹿姐姐来帮忙。长颈鹿姐姐个子高,他抬起头,就把帽子衔下来了。现在,帽子又回到小鸭子的头上了。小鸭子可开心啦!

(2)你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困难时要大胆求助。)

3.巧虎的忠告二:小朋友们,我们遇到的困难各不相同,小点儿的困难可以自己解决,不用麻烦别人,你会发现自己很棒哦!但是,当我们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困难时,一定要大胆向别人求助。记住,千万不要自己冒险,一定向别人求助哦。

(设计意图:这一活动版块巧妙地将解决困难的方法融入游戏“击鼓传花”和绘本故事《挂在树杈上的帽子》中,让学生在活动中自己去感受和发现,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同时,这两种活动形式,一动一静,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到课堂中来。学生情趣高涨。突破了学习的难点)

过渡:巧虎告诉我们,遇到小的困难可以自己解决,自己无法解决的时候要求助别人。(板贴:自助 求助),掌握了这两项本领,我们就能解决很多困难了(巧虎连走两步,靠近山顶)。可是,巧虎咨询站有小朋友来咨询了。我们乘坐小火车到“巧虎咨询站”去帮帮他们,好吗?

活动三:巧虎咨询站

1.咨询站里迎来了第一位小客人。看看他怎么了。 (1)播放视频《老师为什么不帮我》

小轩是个一年级的小朋友,这几天,他遇到了一些烦恼。原来事情是这样的。上课时,老师正给同学们指导写字,小轩跑到老师面前

说:“老师,老师,我的橡皮找不到了。”老师说:“你自己先找找吧!”下课了,小轩想和同学们一起玩打沙包,于是他又跑到老师跟前说:“老师,我想和小朋友们一起打沙包。”老师又说:“你自己想想办法吧!”放学站队,齐齐对老师说:“老师,我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了,你帮我一下吧!”老师意味深长地说:“小轩,你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呀!”齐齐疑惑地说:“老师为什么总不帮我呀?”

(2)同学们,你们猜猜老师为什么不帮小轩呢? (3)你愿意告诉小轩吗?

2.第二位小客人是谁呢?看,他来了……

(1)现场表演:我是男子汉,什么时候也不需要求助别人。 (2)你同意浩浩的做法吗?为什么。

(3)如果你是浩浩的同学,你会怎么劝说他呢?

3.小结:同学们太棒了!不仅帮这些来咨询的同学解决了问题,而且也表现出你们高超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意图:这一版块的活动是对前两个版块认识的巩固和加深,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以小咨询师的身份去帮助同学解决他们在面对困难时出现的困惑。帮助他们学以致用,进一步深化了学生的认识,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愿望。)

儿歌结尾,深化认识

1.出示儿歌,拍手读读。

小朋友们要记牢,遇到困难不要慌。 冷静下来想办法,依赖别人长不大。 困难大小都不怕,勇敢真诚来求助。 互帮互助真快乐!互帮互助真快乐!

2.总结活动。

同学们,人生如爬山,没有一路平坦。困难是我们成长的必经之路,只有经历了困难,我们才能长大。今天你学会了勇敢地面对,明天你将更加勇敢、智慧。相信你们都能成为了不起的孩子!

(设计意图:儿歌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回顾整个活动,加深对困难的认识和理解。课堂总结不仅仅停留于本课教学,同时为下一课的学习做好了铺垫,同时也回应了整个单元主题。)

【板书设计】

探秘困难世界 求助

自助

冷静 【教学反思】

困 难

“探秘困难世界”的教学对我自身而言是一种挑战,一是因为教材是初次使用的部编教材,初次教学这一内容,没有经验;二是因为我不太擅长低年级的教学,对于课堂形式的把握欠缺童真和童趣。这一课的教学之后,我有这么一些收获:

1.以生活为基础,发现问题。《道德与法治》教材的教学与我们以前使用的《品德与生活》既有不同之处,也有相通之处。就是不能就教材教教材,而是以生活为基础,挖掘我的学生身上存在的典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