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北海市2015年中考物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 下载本文

(2)接着小明将蜡烛置于光具座的A点处,左右移动光屏上成 缩小 、倒立的实像(选填“放大”、“缩小”或“放大镜”),此时成像特点可应用在 照相机 上(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3)若把蜡烛从A点向B点移动,烛焰所成像的大小将 变大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蜡烛移到C点,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始终找不到像,原因是 C点在一倍焦距以内,成虚像,虚像无法用光屏承接 .

考点: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专题: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1)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在桌面上依次放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成在光屏的中心.

(2)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像距在一倍和二倍焦距之间,应用于照相机;

(3)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的大小也变大;物距小于焦距,成虚像,虚像无法用光屏承接. 解答: 解:(1)实验前,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从左向右依次放在同一直线上,点燃蜡烛并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为了使得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2)A点与凸透镜的距离为:50cm﹣22cm=28cm,已知焦距为10cm,此时满足物距大于二倍焦距的条件,所以在光屏上成缩小、倒立的实像,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照相机;

(3)蜡烛由A移至B,都是成实像的区域,物距减小时像距增大,像的大小也变大.若蜡烛移到C点,C点在一倍焦距以内,成虚像,虚像无法用光屏承接.

故答案为:(1)同一高度;(2)缩小;照相机;(3)变大;C点在一倍焦距以内,成虚像,虚像无法用光屏承接.

点评: 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变大像变大,都是凸透镜成像习题的重要依据.

25.小芳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时,猜想导体的电阻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A.导体的材料 B.导体的长度 C.导体的横截面积

为验证上述猜想,小芳用图甲的器材进行实验,其中①、②、③是镍洛合金丝,④是锰铜丝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 断开 状态,在M、N之间分别接上不同的导体,闭合开关后通过观察 电流表示数或灯泡的亮度 来比较导体电阻的大小.

(2)为验证猜想B,应选用编号为 ①② 两根金属丝分别接入电路进行实验

(3)分别将①、③两金属丝接入图中M、N两点间,电流表的示数不同,由此得到的结论是:当材料和长度相同时,导体电阻跟 横截面积 有关

(4)小芳同学想进一步测出②的电阻大小,把②接在M、N的同时并联上电压表测出其两端的电压为1V,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读数为 0.2 A,则②的电阻为 5 Ω

考点: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专题: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1)为保护电路,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电阻的大小不能直接比较,利用转换法通过电路中可以观察的现象来比较电阻的大小.

(2)利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要控制其他因素一定,改变被研究因素. (3)分析①③两金属丝什么因素相同,什么因素不同,研究的是不同因素的关系.

(4)首先从表盘上看清使用的单位,确定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代表的示数,再读数;电阻根据公式R=来计算.

解答: 解:(1)为避免误操作引起短路现象,连接电路时要求开关断开;通过电流表的示数或灯泡的亮度来显示电阻的大小.

(2)为研究电阻长导体的长度关系,要控制材料和模截面积一定,所以要选择编号①②.

(3)①③两金属丝材料都是镍铬合金,长度相同,模截面积不同,所以是研究导体电阻跟横截面积的关系.

(4)电流表使用的单位是A,每一个大格代表0.2A,每一个小格代表0.02A,示数是0.2A; R==

=5Ω.

故答案为:(1)断开;电流表示数或灯泡的亮度.

(2)①②. (3)横截面积. (4)0.2;5.

点评: 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是探究题常出的问题,分析清楚各自的特征,在具体实验中如何应用.

26.物理兴趣小组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中,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进行了4次测量,测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次数 钩码所受的重钩码提升高度拉力F/N 力G/N 1 2 3 4 1 1 2 4 h/m 0.1 0.2 0.1 0.1 0.7 0.7 1.1 2.0 绳端移动距机械效率η 离s/m 0.3 0.6 0.3 0.3 47.6% 47.6% 60.6% (1)实验中应竖直向上 匀速 拉动弹簧测力计 (2)第4次实验测得的机械效率为 66.7 %

(3)比较 1、2 两次实验,小组同学发现: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重物被提升高度无关:比较第3、4次实验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 提起的物体重力 越大,机械效率越高,第4次拉力做的额外功与第3次相比 增大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由此可见机械效率提高的原因是 有用功增加比额外功增加多得多,从而使有用功占总功的比值变大 .

考点: 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测量实验.. 专题: 测量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1)应竖直匀速拉动测力计,这样拉力大小不变,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稳定;

(2)根据η==计算机械效率;

(3)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重物被提升高度关系时,应控制其他因素不变,只改变物体被提高高度; 由第3、4实验数据,找到不变量和改变的量,分析机械效率的影响因素;

根据W额=W总﹣W有=Fs﹣Gh计算3、4两次实验的额外功的大小比较,从而分析提高机械效率办法. 解答: 解:

(1)实验中应该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以保证拉力大小恒定,便于读数. (2)由表格第4次实验数据,机械效率大小为: η=

×100%=

×100%=

×100%≈66.7%;

(3)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重物被提升高度关系时,应控制其他因素不变,只改变物体被提高高度,由表格数据可知,应比较1、2两次实验;

比较第3、4次实验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提起的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根据W额=W总﹣W有=Fs﹣Gh,

W额3=F3s﹣G3h=1.1N×0.3m﹣2N×0.1m=0.13J, W额4=F4s﹣G4h=2.0N×0.3m﹣4N×0.1m=0.2J,

所以第4次拉力做的额外功与第3次相比增大了0.07J; W有3=G3h=2N×0.1m=0.2J, W有4=G4h=4N×0.1m=0.4J, 有用功增大了0.2J.

由此可知,有用功增加比额外功增加多得多,从而使有用功占总功的比值变大,即机械效率增大. 故答案为:(1)匀速;(2)66.7;(3)1、2;提起的物体重力;增大;有用功增加比额外功增加多得多,从而使有用功占总功的比值变大.

点评: 在此实验中,对滑轮组的分析、机械效率公式的运用是实验的基础,同时,实验中分别探究了机械效率高低与动滑轮个数、提升物体重力等多个量的关系,因此控制变量法的运用也十分关键.

27.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及材料生产的“万向轮”大大减少了摩擦作用,把安装在行李箱上推动行李箱尤其省力,一个很重的行李箱仅用F=10N的水平推力就可以使它在水平地面上滑行,且滑行30m用时20s,求上述过程中推力F所做的功和功率.

考点: 功的计算;功率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