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第四版习题(有答案) 下载本文

A、LM曲线陡峭而IS曲线平缓。 B、LM曲线垂直而IS曲线陡峭。 C、LM曲线平缓而IS曲线垂直。 D、LM曲线和IS曲线一样平缓。 E、LM曲线水平状而IS曲线只要不是水平状。

3、政府支出增加使IS右移kg△G(kg是政府支出乘数),若要均衡收入的变动量接近于IS的移动量,则必须是( )

A、LM曲线和IS曲线一样陡峭。 B、LM曲线垂直而IS曲线陡峭。 C、LM曲线和IS曲线一样平坦。 D、 LM曲线陡峭而IS曲线平坦。 E、LM曲线平坦而IS曲线陡峭。

4、在( )的情况下“挤出效应”可能很大。

A、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不敏感。 B、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也敏感。 C、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也不敏感。 D、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 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敏感。

E、不管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度如何,只要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敏感。 5、“挤出效应”发生于( )

A、货币供给的减少引起利率提高,挤出了私人部门的投资和消费。 B、对私人部门增税,引起私人部门的可支配收入和支出的减少。 C、政府支出的增加,提高了利率,挤出了私人部门支出。 D、政府支出减少,引起消费支出下降。

E、货币供给的增加引起利率下降,货币投机需求增加挤出了私人部门支出。 6、在凯恩斯区域内,( )

A、货币政策有效 B、财政政策有效

C、财政政策无效 D、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同样有效 7、在古典区域内,( )

A、货币政策有效 B、财政政策有效

C、货币政策无效 D、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同样有效 8、“双松政策”使国民收入( ) A、增加较多 B、增加较少 C、减少较多 D、较少较少 二、判断正误题

1、“挤出效应”与货币的利率敏感程度正相关,与投资的利率敏感程度也呈正相关。 2、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敏感性越大,货币政策的效果就越大。 三、计算题

1、假设某经济体系的消费函数为 C=600+0.8Y,投资函数为I= 400-50r,政府购买为 G=200,货币需求函数为 L=250+0.5Y-125r,货币供给 M=1250,价格水平P=l,试求:

(1)IS和LM方程。 (2)均衡收入和利率。

(4)设充分就业收入为Y*=5000(亿元),若用增加政府购买实现充分就业,要增加多少购买?

(5)若用增加货币供给实现充分就业,要增加多少货币供给量?

第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一、选择题

1、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是( ) 。

A、充分就业 B、物价稳定 C、经济增长 D、国际收支平衡 E2、政府的财政收入政策通过( )对国民收入产生影响。 A、私人投资支出 B、政府购买

C、个人消费支出 D、出口 E、进口。 3、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 ) A、缓和了经济萧条,但增加了政府债务 B、缓和了萧条,也减轻了政府债务 C、加剧了通货膨胀,但减轻了政府债务 D、加剧了通货膨胀,但增加了政府债务 E、四种情况都有可能

4、经济中存在失业时,应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 ) A、 增加政府支出 B、 提高个人所得税 C、 提高公司所得税 D、 增加货币发行量 5、自动稳定器的功能( )

A、缓解周期性的波动; B、稳定收入,刺激价格波动;

、以上四个目标。 C、保持经济的充分稳定; D、推迟经济衰退。 6、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工具的是( )

A、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B、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C、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D、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7、通常认为,紧缩货币的政策是( )

A、提高贴现率 B、增加货币供给

C、降低法定准备金率 D、中央银行买入政府债券 8、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政府债券目的是( )。 A、收集一笔资金帮助政府弥补财政赤字 B、减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C、减少流通中基础货币以紧缩货币供给 D、通过买卖债券获取差价利益 E、 稳定债券市场

9、法定准备金率越高( )

A、银行越愿意贷款 B、货币供给量越大

C、越可能引发通货膨胀 D、商业银行存款创造越困难 10、下列( )不是影响存款乘数的主要因素 A、法定准备率 B、超额准备比率 C、定期存款比率 D、货币流通速度 二、判断题

1、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是一致的,只要达到了其中一项,也就实现了另一项. 2、不同的政策工具可以达到相同的政策目标。

3、凯恩斯主义所重视的政策工具是需求管理,需求管理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4、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包括增加政府支出和增税。 5、内在稳定器能够消除经济萧条和通货膨胀。

6、内在稳定器有自发地稳定经济的作用,但其作用是十分有限的,并不能代替财政政策的运用。

7、政府采用赤字财政政策发行公债时,主要是直接将公债卖给公众或厂商。 8、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都可与一般客户有借贷关系。

9、商业银行体系所能创造出来的货币量与法定准备率成反比,与最初存款成正比。 10、中央银行购买有价证券将引起货币供给量的减少。 11、提高贴现率和准备率都可以减少货币供给量。

12、商业银行在法律上独立于中央银行,中央银行在道义上对商业银行进行的劝告根本不起

作用。

13、在萧条时期,中央银行要运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而在经济繁荣时期,则要运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14、如果某人把l000元作为活期存款存入商业银行,存款货币增加l000元,通货减少l000元,因而货币供给量保持不变。

第六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一、单项选择题

1、价格水平下降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际货币供给减少并使LM曲线右移 B、 实际货币供给减少并使LM曲线左移 C、 实际货币供给增加并使LM曲线右移 D、 实际货币供给增加并使LM曲线左移 2、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于( )

A、价格水平上升时,投资会减少 B、价格水平上升时,消费会减少 C、价格水平上升时,净出口会减少 D、以上几个因素都是

3、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情况( )引起总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 A.物价水平不变时利率上升 B.货币供给量增加 C.税收增加 D.物价水平下降 4、长期总供给曲线( )

A.向右上方倾斜 B.向右下方倾斜 C.是一条垂线 D.是一条水平线 5、当( ),古典总供给曲线存在

A.产出水平是由劳动力供给等于劳动力需求的就业水平决定时 B.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不受劳动力供给曲线移动的影响

C. 劳动力供给等于劳动力需求立即对价格水平的变化作出调整时 D. 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不受劳动力需求曲线移动的影响时

6、假定经济实现充分就业,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线,扩张的财政政策将( ) A.提高价格水平和实际产出 B.提高价格水平但不影响实际产出 C.提高实际产出但不影响价格 D.对价格水平和产出均无影响 7、如果经济处于低于充分就业均衡水平 ,那么,总需求增加就会引起( ) A. 物价水平上升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加 B. 物价水平上升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减少 C. 物价水平下降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