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养成训练(适合高一年级) 下载本文

徐起,更追马腾上,一无所伤。

九月壬申,狩近郊,逐兔,马蹶坠地,因引佩刀刺马杀之。既而悔之,曰:“吾为天下主,轻事败猎,又何罪马哉?”自是遂不复猎。

汴京新宫成,御正殿坐,令洞开诸门,谓左右曰:“此如我心,少有邪曲,人皆见之。” 吴越钱椒②,自宰相以下咸请留椒而取其地。帝中听,遣椒归国。及辞,取群臣留椒章疏(shù)数十轴,封识③遣椒,戒以途中密观,椒届途启视,皆留己不遣之章。椒自是感惧,江南平,遂乞纳土。南汉刘鋹④在其中,好置鸩(zhan)以毒臣下,既归朝,从幸讲武池⑤,帝酌酒赐鋹,鋹疑有毒,捧杯泣曰:“臣罪在不赦,陛下既待臣以不死,愿为大梁布衣,观太平之世,末敢饮此酒。”帝笑而谓曰:“朕推赤心于人腹中,宁肯尔耶”即取鋹酒自饮,别酌以赐。

帝性孝友节俭,质任自然,不事矫饰。宫中苇帘,缘用青布;常服之衣,烷耀(huànzhu?)至再。魏国长公主孺饰翠羽,戒勿复用,又教之曰:“汝生长富贵,当念惜福。”见孟昶宝装溺器⑦,摏(chun)而碎之,曰:“汝以七宝饰此,当以何器贮食?所为如是,不亡何待?”

(《宋史·宋太租本纪》)

[注:①仲子:第二个儿子。古人用伯仲叔季来表示兄弟排行。②钱椒:五代时吴越国君。公元948一978年在位。宋平江南时,他出兵策应。③封识(zhì):封好,密封④刘铱鋐:五代时南汉国君。公元958一971年在位。大宝十四年,降宋,被封为恩赦候。⑤从幸讲武池:跟从皇帝到讲武池这个地方。⑥宁肯尔耶:怎么肯干那种事呢?⑦孟昶,五代时后蜀国君,后降宋,被封为秦国公。宝装溺器,即用珍宝装饰尿壶。]

1.下列对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学骑射,辄出人上(辄:就)B.马逸上城斜道(逸:狂奔)

C.既而悔之(既而:然后,马上)D.此如我心,少有邪曲(少:很少) E.自宰相以下咸请留椒而取其地(咸:全部) F.好置鸩以毒臣下(鸩:毒药)

2.本文写了哪些宋太祖的非常之处?分别用一句话概括。

参考答案

一、轶事十则

(一)1.C(暖,形容词用作动词,加热)2.刻苦学习,才能有所成就。 (二)1.√2.A、B、C、F (三)1.B(举,参加科举考试),F(易,改变)2.A“七尺之躯,不如一尺之面”,是夸张的自嘲,表明人物豁达。

(四)1.C(好,hào喜欢)2.C(我心里已把剑许给了他。) (五)1.D(故,故意) 2.“何罪之有”是“有何罪呢”的倒装,译时应调整好语序,为“(你)有什么罪呢?” (六)1.B(泣,眼泪)2.√3.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

(七)1.E(谢,谢罪,认罪)2.A√B√3.不畏权贵,刚正不屈 (八)1.E(竦,通“悚”,害怕)2.不同。“廷”指朝廷,“庭”指厅堂。 3.因他坚持进谏,不怕触怒天威,招来杀身之祸。 4.一次上朝与皇帝对话,要上前、后退地力争四五次

(九)1.D(赡,供给)2.应为:财产被官家没收。3.5个钱。 4.给乞者钱时极为痛惜,唯恐别人知道他有钱,可见其吝啬的特点。

(十)1.A曾;游戏B.争相跑过去C.的确;代词,这样,指“此必苦李”。 2.看见道边的李树上果实多得把树枝都压断了。 3.王戎从小就善于思考,十分聪明。

二、许允妇故事三则

(一)1.D(果,果然)2.A(既,已经、已然)3.D(“妇”此处当泛指“妇人”) 4.许允再不入洞房不再担忧,“遂相敬重”。

(二)1.D(败,破旧)2.D(应译为:官位都得到了称职的人)3.C

(三)1.C(之,代许允的几个儿子)2.F(应为:胸怀坦白地与钟会交谈) 3.钟会回去后,把许允几个儿子的状况报告给景王,几个儿子最终免于被害。 4.是一个聪明果敢,有政治头脑的人。 三、《世说新语》故事八则

(一)1.A√B√2.孔文举 陈韪 名词 动词3.因为孔文举委婉地嘲弄他“不佳”

(二)因为他看出华散与己志趣不同。

( )1.C(委:丢弃)2.本段宣扬儒家“仁义”,夸张,不合历史真实。 (四)1.“应声”,反应快;含蓄地反讥对方为狗。 (五)1.表现张凭几岁时就十分聪明,懂道理。(听出了爷爷的话,是在说父亲不如自己。)

(六)1.B(但,只是)2.B(哪敢希求和你一样的呢?) (七)1.(悉:全都)2.(王恺)又以为(石崇)疾己之宝疾,通“嫉”。3.国舅 4.自愧不如,不得不败下风。 (八)1.(A数shu?屡次,副词)2.①王东亭②√确实只是通常的往来。 ③谗言以(此)息。

四、前倨后恭

1.B(竟,完)2.A.√B.√C.√3.A.姑父B.姑父C.姑父4.A.姑父不想见崔昭,借门人发火,B.崔昭送给姑父官紽千匹。C.口是心非,见钱眼开的势利小人。

五、冉氏烹狗记(片断) 1.A狗、行人

B.余,余C.余、冉氏之邻2.I(是,代词,此)

3.C(离家门还有一里左右)4.欺软怕硬的人

六、汉武赏功明白

1.全对2.全对3.批评态度(“盖失之矣”)

七、孔融父子皆早慧

1.D(故:如故,象过去一样)2.A3.C

4.比喻遭到灭门之祸,没有人能够幸免;也比喻全局覆灭,局部也无法存在。

八、人有亡鈇者

1.C(复,又)2.C3.一旦有了主观成见,便不能客观地去认识事物。

九、孙权谕吕蒙读书 1.E2.D

十、纪昌学射

1.A√B. √C.√D.√E.√

2.A.看微小的东西就像大的东西一样明显。B.面向南看它(指悬虱)。 C.(箭)穿过了虱子的身体,可悬挂虱子的牛尾毛却没断。

十一、鬼怕恶人

1.F2.C(前人以[脚]履大王)

十二、老马之智可用也

1.B(山南、水北为阳)2.A

十三、晏子使楚

1.C(引进,迎接)2.既然这样,那么为什么要派你出使呢?

3.针锋相对,寸步不让,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凛然维护了使臣的国格和人格。

十四、此夕卧不易得也

1.C2.A(B项错在“法令”)

(三)不忍心看史可法太累,希望能让他睡一个完整的觉。“大惊”是因为自己竟然睡到天亮了。“大怒”是因为军士多击了一次四更,乱了时辰。

十五、良桐

1.D项(贵人,权贵)2.B项(莫不然矣)3.C项(易,交换,这里指买。)

4.E。(期jī年,整整一年G.良桐 本质优良的桐木H.断纹 断裂的纹路 I.百金一百两银子)

5.A项(例之,琴。B之,代词,代工之侨。C之,不译,补充音节。D之,结构助词“的”。E之,结构助词“的”。)

十六、狙公 1.jū chuí wù sì xiá něi kuí 2.A组(部分,部署、分派) 3.译文

郁离子,刘基在元未隐居时所用的一个别号,取郁郁光明的意思。

世间有玩弄手段奴役老百姓而不顾道义的人,他们就象狙公吧!只是老百姓还没有觉醒罢了,一旦有人启发他们,那些奴役者的手段也就完了。

十七、子路杀虎 1.C项内,同“纳”nà,放入 2.E项之,代词,指虎尾

3.前一次,子路出尾弃之,心中充满怨恨,认为孔子故意为难、讽刺自己;后一次,子路出石盘弃之,心中充满敬佩之情,体会到孔子在激励自己不断前进。

4.本文通过对子路取水斗虎及与孔子对话两个情节的生动叙写,突出表现了孔子善于鼓励弟子上进的教授方法和子路勇敢直率的性格。

十八、童区寄传 1.C.区ōu2.C(惮:怕)

十九、骂鸭

1.D(应指某甲2.B(应是警醒某甲)

3.蒲松龄,议论,使记叙的“骂鸭”故事中所包涵的内容得以生发,从而更具普遍的教益。

4.偷窃财物没有好处;对于偷窃者,也不能一味仁慈,要用适当的形式惩治。

二十、勇冠三军

1.①B②C③A2.D“吏士”应为“将士”,“自如”应为“和平日一样”。 3.“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二十一、鲁施氏有二子 1.C(穷,困顿)

2.这个故事说明做事情要以条件、时间、地点为转移,不能生搬别人的经验。

二十二、鲁铁面

1.F(遗,wai赠)2.B

3.鲁铁面的“铁”的涵义是执法公正不阿。“四铁御史”的“铁”的涵义是坚持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