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钢厂安全操作规程(修改版) 下载本文

3..4合金工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3.4.1通过合金区注意天车吊物情况,确认作业环境。

3.4.2开合金车速度不能过快,注意前后是否有障碍物,以防伤人伤己。 3.4.3开合金车途经转炉时,须注意转炉吹炼变化,防止喷溅烫伤。 3.4.4出钢过程中,禁止合金车从炉口正前方通过。 3.4.5禁止合金车装料超高影响视线。 3.4.6驾驶合金车需要有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

3.4.7补加合金时要与钢包车工取得联系并喊开周围其他人员。 3.4.8在往钢包内加入合金时必须确认合金干燥,防止潮湿放炮伤人

3.5炉前工(测温、取样)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3.5.1使用的样勺应干燥,潮湿、带渣的样勺应磕掉粘渣,取样前在炉口处烘干。 3.5.2待炉内渣面平静后才可上前测温取样。

3.53右手持样勺把,将样勺伸向炉口粘渣,渣粘均匀后,立即把样勺伸向炉内将盛满钢水的样勺水平端出,摆在样台上。

3.5.4打取样片时样勺离样台100~150mm高,均匀将钢样倒出。

3.5.5终点提枪倒炉时,应先避开炉口正前方,待炉内渣面平稳后方可测温取样。

3.5.6手持测温枪,插入炉内渣面下,身体避开取样口一侧,测温表明显数据后(约5秒钟),背朝炉口将测温枪拉出。

3.5.7测温枪、取样勺用完后放回原处,严禁抛扔。 3.5.8捅、堵出钢口,应确认身后无人时再进行操作。

3.5.9倒炉倒渣出钢过程中禁止从炉口正前方通过,车间内行走必须避开天车吊物。 3.5.10吹氩平台及测温口各防护栏杆应保持完好,如有损坏及时修复。

3..6吹氩工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3.6.1吹氩时钢包车周围3m以内不许有人停留或通过,防止溅出钢水烫伤。

3.6.2在接、插吹氩管时必须等钢包车停稳并且确认无人其余人员操作,方可进行操作,防止溅出钢水伤人。

3.7炉下(渣车)工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3.7.1接班前检查操作室按钮、报警器是否灵敏可靠,工具是否齐全,渣车、电缆及轨道有无异常,有问题及时在班前会提出处理,渣盆内不得有水、冰、雪及潮湿物品,并检查渣盆有无裂纹,如有裂纹必须更换。

3.7.2炉底清渣应先和炉长取得联系,挂牌并检查炉基及挡渣板,溜渣板有无活动积渣,如有活动积渣,应首先处理积渣。

3.7.3渣车和电缆随时检查,发现漏电须及时通知电工处理,不准用手拿着线继续开车。 3.7.4清渣过程中严禁一人在渣道内清渣。

3.7.5在转炉吹炼前3~4分钟不喷溅或溅渣护炉情况下方可在溜渣板保护下清渣,身体不可超出轨道,有喷溅前兆迅速撤出渣道。补炉时,禁止在炉口下方清渣。炉上打枪、打料、动炉时不允许清渣。

9

3.7.6正常情况下,严禁用渣车带动钢包出钢,在事故情况下,必须有专人指挥,传送信号准确,口语清楚,联系无误清况下执行。

3.7.7补炉、检修时清渣,必须提前与炉长联系,确认无误后挂牌方可清渣,清渣完毕立即向炉长汇报并摘牌。 3.7.8清理大梁、溜渣板积渣时,必须避开其正上方方可进行。 3.7.9遇电缆线着火严禁用水灭火,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3.7.10炉下有红稀渣打水要适量,避免积水过多放炮伤人。 3.7.11倒渣出钢时喊开周围人员撤到安全区域,禁止通行。

3.7.12用铲车清渣必须和炉长联系挂牌,并对铲车司机作好安全监护,如炉内有钢水需清渣,必须停止吹炼作好监护方可进行。

3.8钢包车工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3.8.1接班时检查操作室按钮是否灵敏可靠,工具是否齐全,钢包车及轨道有无异常,有问题及时在班前会上提出处理。

3.8.2出钢前及时清理轨道积渣。清理钢包车时,注意观察上方天车运行吊物情况,并且要做到工作区域内不得有活动积渣,确保安全条件下方可进行清理作业,清理钢包车时,防止滑倒碰伤。 3.8.3保持现场及室内环境卫生干净整洁,把本班作业清况认真仔细向下班交待清楚。 3.8.4补小面、捅出钢口操作时,须戴好防护面罩,防止沥青油、渣星等溅入眼内。

3.9炉前区域各工种危险源点预知预防

转炉区域危险源点预知预防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区域 炉前 炉前 炉前 炉前 炉前 炉前 炉前 炉前 炉前 炉前 炉前 炉前 炉前 炉前 危险源点 兑铁水 加废钢 测液面 转炉冶炼 转炉冶炼 氧枪、炉口、烟罩、炉帽漏水 危险因素 烫伤 烫伤 粉尘伤害 噪声 烫伤 爆炸 原因分析 起吊过程中洒出铁水 兑铁时溅出铁水烫伤 工作过程中吸入体内 吹炼过程中产生的噪声 冶炼过程中喷溅,溅出钢水、钢渣 高温液体与水接触爆炸 高温区域作业 工作过程中氧气回火烫伤 冶炼过程中煤气超标 防范措施 一助放钢工相互确认配合好让炉前工作人员避让 多摇几次炉烘烤多余水份 避让或戴防尘眼镜 操作过程控制 操作过程控制,避让、闪避、行走确认制 转炉停水停电应急预案 安装风机使空气流通备好防暑降温药品 按规程操作捆绑好接头 佩戴便携报警仪,尽量少停留 人工打枪、捅料 中暑 烧氧 打枪、捅料 测温取样 开关挡火门,摇炉,拆炉机行走 倒炉 喂丝 吹氩搅拌 烫伤 中毒 烫伤 机械伤害 烫伤 烫伤 烫伤 不按规定取样,不按规定穿戴劳保品 按规定规范操作,穿戴好劳保护品 工作过程中不执行确认制 补炉后前三炉放钢过程中塌料 喂丝过程中溅起钢渣将人烫伤 吹氩过程中压力过大溅起钢渣将人烫伤 10 认真执行确认制 补炉后及特殊时期倒炉应先避让,确认制 正确穿戴劳保护品,喂丝过程中远离钢包 正确穿戴劳保护品,吹氩过程中远离钢包 15 16 17 18 19 炉前 炉前 清渣 清渣 清渣 拉运合金 拉运合金 指挥钢水包 渣盆 渣车 机械伤害 烫伤 烫伤 爆炸 触电 工作过程中不执行确认制 高温合金将人烫伤 违章指挥过程中洒出钢水 渣盆有水与高温液体接触产生爆炸 转炉喷溅严重将电缆线绝缘层烧坏 严格按照确认制操作,无厂内机动车驾驶证者不准动车 穿戴好劳保护品 正确指挥天车,人员躲开吊物 渣盆有水禁止使用,马上更换新渣盆 用胶布将电缆线包好,并找电工确认后方可使用 翻渣盆时地面严禁有水,工作中执行确认制 执行确认制,吊物下不准有人,正确指挥天车 上下渣车执行确认制,穿戴好劳保护品 工作中执行确认制 倒渣过程中周围不得有人 20 清渣 翻渣盆 爆炸 高温液体与水接触产生爆炸 21 22 23 24 清渣 清渣 清渣 清渣 更换渣盆 上下渣车 渣车运行 渣盆穿盆 砸伤 摔伤 设备伤害 烫伤 工作过程中没确认好 工作过程中不执行确认制 工作过程中不执行确认制 倒渣过程中将钢水倒入渣盆 3.10混铁炉工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3.10.1熟练掌握煤气安全操作规程。

3.10.2兑铁前检查铁罐是否结盖,如有结盖及时联系调度退回铁厂处理。

3.10.3挂罐时要仔细检查龙门钩是否挂好,耳轴是否严重磨损,确认无误撤到安全区域方可起吊。

3.10.4兑铁时口哨清晰,站位明显,指挥手势明确,要做到“细、慢、稳、准”,兑铁和翻铁时,炉顶及周围严禁站人,除铁坑内禁止有水。

3.10.5清理炉顶积料和出铁口必须两人以上,并系好安全带和防护链,室内挂禁止操作牌。 3.10.6严禁在煤气区逗留休息。 3.10.7经常检查受铁口,保证完好。

3.10.8经常检查炉体各部位是否正常可靠,耐火料是否脱落以防漏炉事故发生。 3.10.9兑铁时罐口与受铁口最低位置不低于500mm。 3.10.10混铁炉周围不准有积水,以防兑铁时喷溅伤人。

3.10.11维护好铁水包,保证不粘包,兑铁不撒铁水,禁止使用未烤好的铁包。 3.10.12取样时要保持样勺、样模干燥,以防潮湿爆炸伤人。

3.10.13吊罐、倒灌、压盖时严禁站在南侧指挥,保持7米以外安全距离方可指挥作业。

3.11混铁炉摇炉工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3.11.1摇炉工要掌握炉内铁水存量,出入铁水量应记录清楚,随时和兑铁工取得联系。 3.11.2混铁炉限位要准确,任何人不准随意解除限位,确保安全手动装置灵敏可靠。 3.11.3炉子倾动前必须鸣铃警示,炉顶或炉子周围有人时严禁摇炉。 3.11.4炉内铁水存量要在安全储量范围内,严禁超装。

3.11.5翻铁时铁包到位,炉顶、炉子周围无人,鸣铃警示后方可确认操作。 3.11.6严禁用湿布擦操作台,以防触电伤人,摇炉时必须站在绝缘胶皮上。

11

3.12混铁炉检修安全操作规程

3.12.1坚持断电、挂牌制度,检修后联系确认,必须谁挂牌谁摘牌。

3.12.2检修齿条时,拴牢绳索,天车起吊时,指挥人员口哨清晰明确,与天车配合联系好,联轴器必须与减速机断开。

3.12.3炉壳必须稳固,防止倾斜。

3.12.4天车在上面全过程兑铁作业时,人员及时撤离躲避。 3.12.5混铁炉检修必须和天车车间联系好,天车走安全行走路线。 3.13混铁炉工危险源点预知预防

混铁炉工危险源点预制预防 序号 区域 危险源点 危险因素 原因分析 防范措施 1、加强对岗位人员煤气知识培训,强化区域点检,杜绝灭火、泄漏现象。2、进入煤气区域佩戴煤气报警仪。3、 严格按规程操1 混铁炉 煤气 煤气 管网泄漏、熄火 作。4、 煤气区域严禁吸烟,严禁动火,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5、 发生煤气中毒事故,无关人员必须马上撤离煤气区域,并报知调度室,通知救护小组有关成员组织抢救,并点清撤离人员数量。 2 混铁炉 铁水 烫伤 泼洒、穿包 1、 检修不执行挂牌制度。2、紧急停电。 1、 站位安全,不违章指挥。2、 不在吊物下工作、行走、穿行。 1、检修时,严格执行挂牌制度。2、 作业时系好安全带,确认脚下不打滑,做好互监护保。3、混铁炉失控按应急预案处理 3 混铁炉 混铁炉 失控、炉顶检修 4 混铁炉 铁水测温取样 烫伤 1、劳保穿戴不齐。1、按规定穿戴劳保用品。2、 作业前,检2、违章操作。 查样勺干燥。3、 严格按规程操作。 4、LF炉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4.1 LF炉长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4.1.1开炉前必须检查水冷炉盖是否有漏水现象,发现问题立即通知检修人员处理,否则不能生产。 4.1.2开炉前,所有机械设备、电气设备安全装置必须经试运转正常后,方可投入生产。 4.1.3确认水冷系统、氩气系统、液压系统的流量、压力正常后方可生产。 4.1.4各种原材料潮湿时不能使用(包括测温管、取样器)。

4.1.5操作人员必须掌握Si—C、CaC2、Ca---Si 粉及惰性气体物理化学性能,消防和危害健康的一般知识。 4.1.6钢车道内不得有积水,精炼车严禁打水冷却。

4.2.7钢包进精炼工位前必须检查包壳、精炼过程中应注意检查包壳,如有发红等险情必须停止精炼采取翻包等措施。 4.1.8上炉顶作业时,断电挂牌,携带“高压送电允许开关”钥匙,保证两人以上,专人监护,同时配电盘前专人看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