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研组活动记录 下载本文

教研组活动记录

中心议题 解读《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主持人 活动地点 参加人员 姜振林 会议室 全体数学教师 中心发言人 时 间 列席人员 张祚全 2010.9.5 李洪功 具体活动内容 一、学习《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1、 提高学生的教学素养,培养终身学习的基础 2、 构建所有学生必需的共同基础和加强数学的应用和实践 3、 关注不同学生的数学需要,提供选择和发展的空间 4、 充分关注学习过程,引导学生探索求知 5、 强化评价的教育功能,鼓励学生奋发进取 6、 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 二、对各年级教学中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1、三年级学生数学学习能力诊断中关于“根据问题把所需的条件用直线连起来”中的“每本相册可以放几长照片”应该连几项。 2、用两种方法比较,并说明理由。这题比较速度大小与计算速度差是否属于一种方法。 3、五年级数学教学中,解方程的错误率非常的高,必须借助于验算才能提高正确率。 教研组活动记录

中心议题 解读《小学数学教学类结构的基本课型》 主持人 活动地点 参加人员 李洪功 会议室 全体数学教师 中心发言人 时 间 列席人员 王娟 2012.9.12 冯瑄 具体活动内容 一、解读《小学数学教学类结构的基本课型》,相关内容如下: 教学类结构:简单地说,指不同的教学内容,根据其内在结构和特点,可以形成不同的教学课型.小学数学教学中主要涉及数的认识、数运算、规律探索、图形测量、概念形成、知识的整理与复习等教学内容。 二、教师讨论 数运算教育价值取向的转变.“新基础教育”认为:数运算除了可以使学生掌握各种运算方法,形成相关的实际运用能力以外,还可以使学生学会有序、结构性地思考,养成有条理的思维习惯,并在此基础上,学会用独特的眼光去发现数学算式以及运算中的一般规律,从而了解数学发现的方法和基本的思想,学会根据具体情境,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灵活计算,从而建立判断与选择的自觉意识,形成灵活和敏捷的思维品质。 教研组活动记录

中心议题 研讨《如何提高后进生的成绩》 主持人 活动地点 参加人员 胡治明 会议室 全体数学教师 中心发言人 时 间 列席人员 管培玉 9.18 王玉珍 具体活动内容 管培玉:如何提高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成绩是我们数学教师长期探讨的一个焦点问题,依据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要求来看,以关心,培养每一个学生的角度出发,我们不能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一个学困生的学习成绩长期处于落后的状态,不但严重影响了学生本人的学习兴趣,丧失了学习动力,而且也会影响整个班级,整个年级乃至整个学校的学习成绩。我们都知道: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教给他们做一百个题目还不如教给他们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 王娟:数学知识的逻辑性最强,学困生由于前后知识衔接不起来,给思维造成了困难而丧失了信心,因此,我们在讲授新知识的前一天,要针对性在布置复习、预习的内容或提纲,课堂上有意地趣味性地启发学困生回答基础性的旧知识,这样扫除了学习新知识的障碍。 教研组活动记录

中心议题 怎样听课与评课 主持人 活动地点 参加人员 姜振林 会议室 全体数学教师 中心发言人 时 间 列席人员 王月梅 9.23 李洪功 具体活动内容 一、听课、评课是提高学科课堂教学效益与学科深入改革发展的需要。课的种类:实践课、研究课、汇报课、选拔课、亮相课、推门课。 二、听课、评课是对课堂教学的全方位的了解与评价 1.听、评教学内容: 2.听、评教学过程: 3.听、评教师素质: 三、听课、评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教师素质的好方法。听课是评课的依据;评课可以促进听课。 听课有四“要”与四“找”:要听、看、记、想。找优点、缺点、特点、亮点。其中亮点可以是:态度、板书。 评课有四“性”: 针对性:不同学科,不同课型,不同要求。 理论性:从理论入手,提高层次 激励性:充分肯定、鼓励教师的课程。 时效性:对教师与教育有推动、促进作用。 听课、评课的时候还要注意:听课时,虚心接受评课教师的建议,不要急于解释。评课不带个人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