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第3-14章 下载本文

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与传统的财务会计概念相对立而存在的是() A.现代会计 B.企业会计 C.管理会计 D.管理会计学

2.下列会计子系统中,能够履行管理会计“考核评价经营业绩”职能的是() A.预测决策会计 B.规划控制会计 C.对外报告会计 D.责任会计

3.下列各项中,能够作为管理会计原始雏形的标志之一,并于20世纪初在美国出现的是

()

A.责任会计 B.预测决策会计 C.科学管理会计 D.标准成本计算制度

4.下列各项中,属于划分传统管理会计和现代管理会计两个阶段时间标志的是() A.19世纪90年代 B.20世纪20年代 C.20世纪50年代 D.20世纪70年代 5.管理会计的雏形产生于()

A.19世纪末 B.20世纪上半叶 C.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D.20世纪70年代 6.西方最早的管理会计师职业团体成立于()

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7.在管理会计发展史上,第一个被人们使用的管理会计术语是() A.“管理的会计” “B.管理会计” “C.传统管理会计” D.“现代管理会计”

8.20世纪50年代以来,管理会计进入了“以预测决策会计为主,以规划控制会计和责

任会计为辅”的发展阶段,该阶段被称为()

A.管理会计萌芽阶段 B.管理会计过渡阶段 C.传统管理会计阶段 D.现代管理会计阶段 9.在西方,企业内部的管理会计部门属于()

A.服务部门 B.生产部门 C.领导部门 D.非会计部门 10.在管理会计学中,将“为实现管理会计目标,合理界定管理会计工作的时空范围,统

一管理会计操作方法和程序,组织管理会计工作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称为() A.管理会计假设 B.管理会计原则 C.管理会计术语 D.管理会计概念

11.下列项目中,能够规定管理会计工作对象基本活动空间的假设是() A.多层主体假设 B.理性行为假设

C.合理预期假设 D.充分占有信息假设

12.下列项目中,术语“为满足管理会计面向未来决策的要求,可以根据需要和可能,灵

活地确定其工作的时间范围或进行会计分期,不必严格地受财务会计上的会计年度、季度或月份的约束;在时态上可以跨越过去和现在,一直延伸到未来”的假设是() A.多层主体假设 B.理性行为假设 C.合理预期假设 D.充分占有信息假设

13.在管理会计学中,将“为保证管理会计信息符合一定质量标准而确定的一系列主要工

作规范”称为()

A.管理会计假设 B.管理会计原则 C.管理会计术语 D.管理会计概念

14.最优化、效益型、决策有用性、及时性、重要性和灵活性,共同构成了现代管理会计

的()

A.基本假设 B.基本原则 C.基本术语 D.基本概念 15.如果某项管理会计信息同时满足了相关性和可信性的要求,那么我们可以断定该信息

在质量上符合()

A.真实性原则 B.决策有用性原则 C.及时性原则 D.灵活性原则 16、为保证管理会计的信息质量对决策有用,通常要求将有关的未来信息估计误差控制在决策者可以接受的一定可信区间内,这便体现了可信性原则中的( ) A.可理解性要求 B.最优化要求 C.可靠性要求 D.效益性要求

17、下列项目中,不属于管理会计系统能够提供的信息是( ) A.不发生法律效用的信息 B.全面精确的信息 C.非价值量信息 D.定性信息

18、下列项目中,不属于能够揭示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之间共性特征的表述是( ) A.两者都是现在会计的组成部分 B.两者相互制约、相互补充 C.两者的具体目标相同 D.两者共享部分信息

19、在现代企业会计系统中,管理会计又可称为( )

A.算呆账的报账型会计 B.外部会计 C.算活账的经营型会计 D.责任会计 20、下列各项中,属于管理会计体系特征的是( ) A.具有规范性 B. 缺乏科学性

C.具有稳定性 D.缺乏统一性 (二)多选题

1、下列各项中,属于狭义管理会计定义涉及的内容有( ) A.工作主体 B.奋斗目标

C.工作对象 D.核算手段 E.基本职能 2、下列各项中,疏于管理会计职能的有( ) A.预测经济前景 B.参与经济决策

C.规划经营目标 D.控制经济过程 E.考核评价经营业绩 3、下列各项中,属于现代管理会计内容的有

A.预测决算会计 B.规划控制会计

C.责任会计 D.预测会计 E.非营利组织会计 4、下列各项中,属于正确描述预测决策会计特征的说法包括( )

A.它是现代管理会计形成的关键标志之一 B.它出于现代管理会计的核心地位 C.它主要履行规划经营目标的职能 D.它能考核评价经营业绩 E.它最具有能动性

5、管理会计是由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其中内在因素包括( )

A.社会生产力的进步 B.现代化大生产 C.高度繁荣的市场经济 D.资本主义社会制度 E.现代管理科学的发展

6、下列各项中,属于在现代管理阶段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有( )

A.规划控制会计 B.预测决策会计 C.工作对象责任会计 D.核算手段 E.基本职能

7、在我国,管理会计发展所经历的阶段有( ) A.萌芽阶段 B.成长阶段

C.宣传介绍阶段 D.吸收消化阶段 E.改革创新阶段 8、下列各项中,可以揭示现代管理会计发展趋势的项目有( )

A.系统化 B.规范化 C.职业化 D.社会化 E.国际化 9、下列各项中,属于管理会计基本假设内容的有( )

A.多层主体假设 B.理性行为假设 C.合理预期假设 D.充分占有信息假设

E.货币计量假设

10、如果管理会计信息要具备决策有用性的质量特征,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有( ) A、具备相关性 B、具备可靠性 C、具备可精确性 D、具备可信性 E、具备全面性

11、如果管理会计信息要具备可信性的质量特征,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有( ) A、具备相关性 B、具备可靠性 C、具备可理解性 D、具备精确性 E、具备全面性

12、下列项目中,可以作为管理会计主体的有( ) A、企业整体 B、分厂 C、车间 D、班组 E、个人

13、下列各项中,符合管理会计的理性行为假设所包括意义的表述有( ) A、管理会计师的冬季总是合理的,行为总是理性的 B、每一项管理会计具体目标都具有可操作性 C、管理会计的信息能够体现成本—效益原则 D、管理会计的信息有助于总体目标的实现 E、管理会计的信息有助于管理者正确决策

14、下列表述中,能够揭示管理会计特征的有( ) A、以责任单位为主体 B、必须有严格遵守公认会计原则

C、工作程序性较差 D、可以提供未来信息 E、重视管理过程和职工作用 15、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之间有许多不同之处,如( ) A、会计主体不同 B、基本职能不同 C、依据的原则不同 D、信息特征不同 E、观念取向不同

16、通过分析管理会计职能的时间特征,可以发现管理会计信息横跨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态的特征,其中能够体现未来时态特征的职能有( ) A、预测 B、决策 C、控制 D、考核 E、评价

17、管理会计信息与财务会计信息相比,有许多不同之处,包括( )

A、时间特征不同 B、信息载体不同 C、信息属性不同 D、规范程度不同 E、观念取向不同

18、下列各项中,属于管理会计基本原则的内容的有( )

A、最优化 B、效益性 C、决策有用性原则 D、及时性 E、重要性 19、西方在构建管理会计基本概念框架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有( )

A、为什么提供信息 B、为谁提供 C、提供什么样的信息 D、怎样提供信息 E、提

供的信息怎么用

20、在设计管理会计的基本假设和基本原则时,应当重点考虑的因素为( )

A、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要素 B、管理会计工作的质量标准 C、管理会计工作系统的构成要素 D、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主要区别 E、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主要联系 (三)判断题

1、管理会计是一门新兴的会计学科和知识体系。 ( )

2、管理快究竟具备哪些职能,是由人们的认识水平决定的。 ( ) 3、因为管理会计最初出现在西方社会,所以可以判断它是资本 主义的必然产物。 ( ) 4、现代管理会计的特征在于以预测决策会计为主,以规划控制 会计和责任会计为辅。 ( )

5、管理会计的基本假设是组织管理会计工作的必备前提;其基本原则是对管理会计工作质

量(尤

其是对其信息质量)所提出的具体要求。 ( )

6.管理会计信息特征上的可靠性是由信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所决定的。 ( ) 7.因为管理会计只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因此与对外服务的财务会计有本质的区别 ( ) 8.管理会计既能提供价值信息,又能提供非价值信息;既能提供定量信息,又能提供定性信息;既提供部分的,有选择的信息,又提供全面的、系统的信息。 ( ) 9.管理会计即为企业管理服务,又属于整个企业管理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处于企业价值管理的核心地位。 ( ) 10.管理会计专业团体的成立,标志着现代管理会计进入了成熟期。 ( ) 11.如同财务会计一样,管理会计基本原则中的重要性原则也是为修订全面性原则而专门设计的。 ( ) 12.管理会计是一个用于概括管理会计工作与管理会计理论的概念。 ( ) 13.战略管理会计是当今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新热点之一。 ( ) 14.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奋斗目标完全是一致的。 ( ) 15.管理会计的职能是客观的,但他所起到的作用大小却受到人的主观能动性影响。 ( ) 16.既然企业会计中包括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个分支,那么我国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同样适用于管理会计。 ( ) 17.即使同类型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相同或相近,管理会计工作的程序也往往是大同小异的。 ( )

18.一般来说,由于企业管理会计工作需要由复合型高级人才来承担,从而导致管理会计对会计人员素质的要求起点要比财务会计对会计人员的要求很高。 ( ) 19.管理会计十分重视定期报告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质量,相对地,不大关心管理过程及其结果对企业内部各方面人员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 ) 20.通过研究新兴的管理会计与传统的财务会计之间的联系及区别,可以帮助人们深刻理解管理会计特点的关键所在。 ( )

第二章

(一)单项选择题

1.管理会计将成本分为业务成本、责任成本和质量成本的划分依据是( )。 A. 成本计算对象 B. 成本实际发生的时态 C. 成本的可辨认性 D. 成本的经济用途

2.在管理会计中,将全部成本区分为产品成本和期间成本的分类标志是( )。 A. 成本的目标 B. 成本发生的时态 C. 成本的相关性 D. 成本的可盘存性

3.将全部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所采用的分类依据是( )。 A. 成本核算目标 B. 成本的可辨认性 C. 成本的经济用途 D. 成本的性态 4.在财务会计中,销售费用的正确归属是( )。 A. 制造费用 B. 主要成本 C. 加工成本 D. 非制造成本 5.管理会计中对成本相关性的正确解释是( )。 A. 与决策方案有关的成本特性 B. 与控制标准有关的成本特性 C. 与资产价值有关的成本特性 D. 与归集对象有关的成本特性

6.下列项目中,只能在发生当期予以补偿、不可以递延到下期的成本是( )。 A. 直接成本 B. 间接成本 C. 产品成本 D. 期间成本

7.单位固定成本在相关范围内的变动规律为( )。

A. 随业务量的增加而减少 B. 随业务量的减少而减少 C. 随业务量的增加而增加 D. 不随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

8.在各类固定成本中,能够在不改变企业生产经营能力的前提下降低其总额的是( )。 A. 约束性固定成本 B. 酌量性固定成本 C. 半固定成本 D. 单位固定成本

9.在管理会计中,单耗相对稳定的外购零部件成本应当归属于( )。 A. 约束性固定成本 B. 酌量性固定成本 C. 技术性变动成本 D. 酌量性变动成本

10.为排除业务量因素的影响,在管理会计中反映变动成本水平的指标一般是( )。 A. 变动成本总额 B. 单位变动成本 C. 变动成本的总额与单位额 D. 变动成本率 11.标准式混合成本又可称为( )。

A. 半固定成本 B. 半变动成本 C. 延期变动成本 D. 曲线式成本 12.下列项目中,属于阶梯式混合成本的是( )。 A. 制造费用 B. 生产工人计件工资 C.机器设备维护保养费 D. 检验员工资 13.在管理会计中,狭义的相关范围是( )。

A. 成本的变动范围 B. 业务量的变动范围 C. 时间的变动范围 D. 市场容量的变动范围

14.就同一企业而言,同一成本项目在不同时期可能有不同的性态,这是因为成本在相关范围内具有( )。

A. 相对性 B. 暂时性 C. 可转化性 D. 变动性

15.成本性态分析的对象与成本按性态分类的对象相同,都是( )。 A. 总成本 B. 固定成本

C. 变动成本 D.资金运动

16.某企业在进行成本性态分析时,需要对混合成本进行分解;据此可以断定:该企业应用的是( )

A高低点法 B回归直线法 C分布分析程序 D同步分析程序 17,在应用高低点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时,选择高点坐标的依据是( ) A最高的业务量 B最高的成本

C最高的业务量和最高的成本 D最高的业务量或最高的成本

18,在应用历史资料分析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时,必须首先确定a,然后才能计算出b的方法是( )

A直接分析法 B高低点法 C散布图法 D回归直线法 19当相关系数r等于+1时,表明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关系是( )

A基本正相关 B完全正相关 C完全无关 D基本无关 20,在历史资料分析法的具体应用方法中,计算结果最为精确的方法是( )

A高低点法 B散布图法 C一元直线回归法 D直接分析法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属于未来成本的有()

A标准成本 B变动成本 C固定成本 D混合成本 E预算成本 2,下列各项中,属于成本按其可辨认性为标志进行分类结果的有()

A间接成本 B主要成本 C直接成本 D加工成本 E可控成本 3,按经济用途对成本进行分类,其结果应包括的成本类型有()

A未来成本 B生产成本 C非生产成本 D责任成本 E可控成本 4,下列项目中,属于固定成本的有()

A定期支付的广告费 B计件工资 C企业管理人员工资 D按直线法计提的折旧费 E.按产量法计提的折旧费

5,下列项目中,属于固定成本特点的有()

A总额的不变性 B总额的正比例变动

C单位额的不变性 D单位额的反比例变动 E单位额的变动性

6,在不改变企业经营方向的前提下,不宜降低成本总额,而应通过提高产品产量,降低其单位额的成本项目是( )

A新产品开发费 B机器设备折旧费 C员工培训费 D保险费 E管理人员薪金

7,下列各项中,一般应纳入变动成本的有()

A办公费 B计件工资 C按生产数量法提取的折旧 D直接材料 E车间租赁费

8,下列各项中,属于酌量性变动成本的有() A分散作业的计件工资

B消耗相对稳定的外购零部件成本 C单耗相对稳定的外购材料成本 D可调换购买单位的外购材料成本 E管理人员工资

9,在相关范围内,变动成本应当具备的特征有() A总额的不变性 B总额的正比例变动性

C单位额的不变性 D单位额的变动性 E.单位额的反比例变动性 10下列项目中,属于混合成本类型的有().

A.阶梯式混合成本 B.递增型混合成本 C.递减型混合成本 D.标准式混合成本 E.低坡式混合成本 11.下列项目中,属于广义相关范围的有()。

A.成本范围 B.收入范围 C.费用范围 D.业务量范围 E.期间范围

12.在下列各项混合成本中,有明显的变动和固定两部分成本组成的有() A.半固定成本 B.标准混合成本 C. 低坡式混合成本 D.曲线式混合成本 E. 阶梯式混合成本

13.由于相关范围的存在,导致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性态均具有以下特点,即()A.相对性B.暂时性C.可转化性D.不变性E.正比例变动性

14.下列各项中,能够揭示成本性态分析与成本按其性态分类关系的表述有()

A.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B.两者的性质不同 C.两者的最终结果不同

D.两者的对象不同 E.前者以后者为前提

15.下列各项中,既可以用于同步分析程序又可以用于混合成本分类的方法包括() A.高低点法 B.散布图法 C.一元直线回归法 D.直接分析法 E.技术测定法

16.下列各项中,属于成本性态分析程序的有()

A.技术测定法 B.同步分析法 C.直接分析法 D.分步分析法 E. 一元直线回归法 17.成本性态分析中的历史资料分析法包括()

A.高低点法 B. 散布图法 C. 技术测定法 D. 直接分析法 E. 一元直线回归法

18.利用历史资料分析法建立成本模型时,计算步骤正确的有

A.先求b后求a B.先确定a后求b C.a和b可以同时求得 D.先求r,再求a和b E.先求x和y,再求a和b 19.下列企业中,不宜采用技术测定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的有()

A.新建企业 B.进行过技术改造的老企业 C.没有历史资料的企业 D.生产能力有重大变动的企业 E.无法应用历史资料分析法和直接分析法的企业

20.在应用一元直线回归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时,相关系数r应满足的条件有() A.r等于-1 B.r等于0 C.r等于+1 D.r趋近于+1 E.r为任意值 (三)判断题

1,管理会计中的成本概念不强掉成本发生的时态。( )

2,将成本按其可辨认分为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有利于分清各部门责任,考核其工作业绩。( )

3,由于广义产品有销货和存货两种形式,因此产品成本也存在两种表现形式,即销货成本和存货成本( )

4.,定期支付的广告费属于酌量性固定成本( )

5,成本性态是成本总额与特定业务量在质量方面的依存关系( )

6,成本按经济用途分类,是财务会计按完全成本法进行成本核算的基础。() 7.固定成本的水平通常以其总额来表示,而变动成本的水平则以其单位额来表示。() 8.无论哪一种混合成本,实质上都可以区分为固定部分和变动部分。()

9.通常我们所讲的降低固定成本总额就是指降低约束性固定成本。() 10.成本性态分析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把全部成本区分为固定成本 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三大类。()

11.成本性态是恒定不变的。() 12.半变动成本即标准式混合成本。()

13.成本性态分析是成本按其性态分类的前提。()

14.成本性态模型y=a+bx中的b,就是指单位变动成本。() 15.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必须进行混合成本分解。() 16.成本性态分析的方法只适用于特定的分析程序。() 17.成本性态分析的直接分析法不适用于规模较大的企业。()

18.在一般情况下,直接成本与变动成本具有相同的内容,间接成本与固定成本具有相同的内容。()

19.高低点法的优点是计算精度高,缺点是计算过程过于复杂。() 20.相关系数r的大小对能否采用一元直线回归法有重大影响。() (四)计算分析题

1.已知:某企业主要经营A产品,该产品连续10期的产量及总成本资料见表2-1.

表2-1 资料 月份 指标 产量(件) 总成本(元) 1 25 71000 2 28 82000 3 29 83520 4 30 84500 5 27 77750 6 26 74480 7 28 81560 8 29 83230 9 31 84560 10 26 75850 要求:用高低点发对A产品进行成本性态分析。 2.已知: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2006年前10个月该企业发生的制造费用见表2-2. 表2-2 资料

月份 指标 产量(件) 1 150 2 200 20000 3 300 27000 4 250 25000 5 300 26000 6 250 24000 7 350 28000 8 300 25000 9 250 23000 10 150 16000 制造费用(元) 16000 要求:用高低点发对企业的制造费用进行分解。

3.已知:某企业的设备维修费属于混合成本,2006年个月的实际资料见表2-3.

表2-3 资料

月份 指标 机械工作小时 设备维修费 9 30000 8 25000 9 29000 10 31000 12 34000 14 40000 11 32000 11 33000 13 35000 8 26000 6 20000 7 2200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要求:

(1)用一元直线回归法对该企业的设备维修费进行分解。

(2)利用EXCEL函数,计算相关系数r,回归系数a和b,并与手工计算结果进行对比。

第三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前后期产量和成本水平不变的条件下,若本期完全成本法计算下的利润小于变动成本法计算下的利润,则意味着( )。

A、本期生产量大于本期销售量 B、本期生产量等于本期销售量 C、期末存货量大于期初存货量 D、 期末存货量小于期初存货量 2、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变动成本法计算下的单位产品成本比完全成本法计算下的单位产品成本()

A、相同 B、大 C、小 D、无法确定

3、如果本期销售量比上期增加,则可断定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本期营业利润() A、一定等于上期 B、应当大于上期 C、应当小于上期 D、可能等于上期 4、在下列各项中,能构成变动成本法产品成本内容的是() A、变动成本 B、固定成本 C、生产成本 D、变动生产成本 5、在变动成本法下,销售收入与变动成本之差等于() A、净利润 B、营业利润 C、销售毛利 D、贡献边际

6、在一般情况下,产品成本计算应当属于程序相对稳定、规范性较强,可纳入日常核算体系的成本计算,即()

A、常规成本计算 B、特殊成本计算 C、责任成本计算 D、质量成本计算 7、在变动成本法下,其利润表所提供的中间指标是() A、营业毛利 B、贡献边际 C、营业利润 D、期间成本 8、下列项目中,不能列入变动成本法产品成本中的是() A、直接材料 B、直接人工

C、固定性制造费用 D、变动性制造费用

9、如果完全成本法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大于期初存货释放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则两种方法计算的营业利润的差额()

A、一定等于零 B、可能等于零 C、一定大于零 D、一定小于零

10、如果某期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为5000元,该期产量为2000件,销售量为1000件,期初存货为零,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为2000元,则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为()

A、0 B、1000元 C、5000元 D、6000元

11、如果完全成本法期末存货成本比期初存货成本多20000元,而变动成本法的期末存货成本比期初存货成本多8000元,则可断定两种成本法的广义营业利润之差()

A、8000元 B、12000元 C 、28000元 D、20000元

12、在管理会计的发展过程中,变动成本法最初被称为() A、吸收成本法 B、归纳成本法 C、直接成本法 D、边际成本法

13.若某企业连续三年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分别为10000元、12000元和11000元,则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第三年的销量最小 B.第二年的销量最大

C.第一年的产量比第二年少 C.第二年的产量比第三年多 14.单位产品售价减去单位变动成本的差额称为( )。

A.单位收入 B.单位利润 C.单位边际贡献 D.单位边际贡献率 1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本质区别的是( )。 A.应用的前提条件不同 B.损益确定程序不同 C.计算出的营业利润不同 D.销货成本水平不同

16.当产品的销售价格、成本水平均不变时,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与当期实现的销售量之间的关系是( )。

A.正比例关系 B.同方向变动关系 C.反比例关系 D.反方向变动关系 17.在变动成本法下,固定性制造费用最终应当在利润表中列作( )。 A.非生产成本 B.期间成本 C.产品成本 D.直接成本

18.已知20x5年某企业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为13500元,假定20x6年销量与20x5年相同,产品单价及成本水平都不变,但产量有所提高,则该年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 )。

A.必然等于13500元 B.必然大于13500元 C.必然小于13500元 D.可能等于13500元

19.下列各项中,能够揭示变动成本法局限性的表述是( )。

A.数据不正确 B.不符合传统的成本观念 C.不便于记账 D.不为管理部门所理解 20.在应用变动成本法的多种设想中,能最大限度发挥变动成本法优点的方法称为( )。 A.单轨制 B.双轨制 C.结合制 D.混合制 (二)多项选择题

1.在变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包括( )。

A.变动管理费用 B.变动销售费用 C.变动制造费用 D.直接材料 E.直接人工 2.在变动成本法下,期间成本通常包括( )。

A.固定性制造费用 B.间接材料费 C.间接人工费 D.管理费用 E.销售费用 3.在完全成本法下,期间费用应当包括( )。

A,制造费用 B.变动性制造费用 C.固定性制造费用 D.销售费用 E.管理费用 4.在现代管理会计的常规成本计算分类中,划分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分类标志包括( )。

A.成本计算流程和计算的规范性 B.划分产品成本期间成本的口径 C.成本计算手段 D.成本计算时态 E.损益确定程序 5.在下列各项中,能够揭示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区别的有( )。

A.损益计算程序不同 B.应用的前提条件不同 C.产品成本构成内容不同 D.常用的销货成本计算公式不同 E.对固定成本的认识与处理方法不同

6.下列项目中,与可能导致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确定的分期损益出现差异完全无关的因素有( )。

A.直接材料 B.管理费用 C.财务费用 D.销售费用 E.固定性制造费用

7.在下列与变动成本法贡献式利润表三种格式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在不同的利润表格式中,非生产成本没有改变其原有的性质 B.三种格式都能反映“营业毛利”这个中间指标 C.对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补偿的顺序不同 D.三种格式计算出来的营业利润数额相同 E.非生产成本在各表中的扣除位置不同

8.在期初存货不为零的情况下,完全成本下应用“单位生产成本*本期销售量”计算当期销货成本的前提条件有( ) A.前后期固定成本总额不变 B.前后期单位变动成本不变 C.前后期非生产成本不变 D.前后期产量不变 E.其后期销量不变

9.在下列各项中,属于变动成本法应用前提条件的有( ) A.要求进行成本形态分析

B.要求把属于混合成本性质的费用分解

C.把混合成本性质的制造费用按产量进行分解 D.把混合成本性质的销售费用按销售量进行分解 E.把混合成本性质的管理费用 按销售量进行分解

10.在不考虑其他附加条件的情况下,如果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性制造费用与期初存货释放的固定性制造费用相比,( )

A.当前者等于后者时,则广义营业利润差额等于零 B.当前者大于后者时,则广义营业利润差额大于零 C.当前者小于后者时,则广义营业利润差额小于零 D.当前者大于后者时,则广义营业利润差额小于零 E.当前者小于后者时。则广义营业利润差额大于零 11.下列各项中,属于完全成本法缺点的内容有( ) A.无法揭示利润与销售量之间的依存关系 B.可能歪曲各部门降低成本的业绩 C.不利于管理者理解信息 D.可能导致盲目生产 E.计算比较复杂

12.变动成本法所提供的信息对强化企业管理有相当大的积极作用,比如可以( ) A.加强成本管理 B.促进以销定产

C.调动企业增产的积极性 D.简化成本计算

E.满足对外报告的需要

13.如果不考虑其他限定条件,在下列对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下各期损益的比较中,属于结论正确的有( )

A.当产销相对平衡时,则前者利润一定等于后者利润 B.当产销绝对平衡时,则前者利润一定等于后者利润 C.当产量小于销售时,则后者利润一定小于前者利润 D.当产量小于销量时,则后者利润一定大于前者利润

E.当产量大于销量,无期初存货时,则后者利润小于前者利润

14.如果按成本计算流程的不同进行分类,则分类结果应当包括( ) A.估计成本计算 B.实际成本计算 C.标准成本计算 D.分批成本计算 E.分步成本计算

15.按照变动成本法的观点,在特殊条件下,产品成本总额应当随着产品的产量成正比例变动。这些特定条件包括( ) A.生产工艺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 B.单位变动生产成本不变 C.固定销售费用总额不变 D.财务费用总额不变 E.前后期销量不变

16.在管理会计中,变动成本法也可以称为( ) A.直接成本法 B.边际成本法 C.吸收成本法 D.制造成本法 E全部成本法

17.下列各项中,与导致狭义营业利润差额出现没有任何关系的因素包括( )。

A单价 B销售量 C变动生产成本 D固定非生产成本 E变动非生产成本 18.如果某企业在某期发生了狭义营业利润差额,就意味着该企业在该期发生了以下特殊事件,即( )。

A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贷款与期初存货中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出现了差异。 B两种成本法计入当期利润表的固定性制造费用水平出出现了差异 C两种成本法对固定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处理方式出现了差异 D两种成本法的利润的格式出现了差异 E两种成本法的营业利润水平出现了差异

19.在应用变动成本法的多种设想中,属于“结合制”的内容有( )。 A期末对需要按完全成本法反映的有关项目进行调整 B期末编制完全成本法的会计报表 C日常核算以变动成本法为基础 D单独核算固定性制造费用 E单独核算变动性制造费用

20.下列各项中,属于变动成本法优点的有( )。

A便于分清部门的责任,实施成本控制 B易于为管理部门所理解和撑握 C符合传统的成本概念 D简化产品成本计算 E有利于长期决策 (三)判断题

1.按照变动成本法的解释,期间成本中只包括固定成本。( ) 2.生产成本中的直接成本就是变动成本,间接成本就是固定成本。( )

3.当存货量不为零时,按变动成本法确定的存货成本必然小于完全成本法下的存货成本( )

4.在相关范围内,不论各期产量是否相等,只要销售量相等,其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各期营

业利润都必然相等。

5.在确定企业的成本时,完全成本法要考虑所有的成本,而变动成本法只考虑变动成本。( )

6.在一般情况下,两种成本法分期营业利润差额的性质受到产销平衡关系的影响。( ) 7.变动成本法认为期间成本中只包括固定成本。( ) 8.我国的制造成本法实际上就是西方的完全成本法。( )

9.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入利润表的期间费用,虽然形式上不同,但实质上相同。( ) 10.当产销绝对平衡时,按变动成本法确定的存货成本必然等于完全成本法下的存货成本。( )

11.在任何条件下,广义营业利润差额的性质都与产销平衡关系有关。( )

12.无论哪种成本计算法,对非生产成本都作为期间成本处理,必须在发生的当期全额计入利润表;所不同的只是计入利润表的位置或补偿的顺序上有差别。( )

13以成本计算规范性的不同为标志,可将成本计算分为业务成本计算、责任成本计算和质量成本计算。

14.我国所称的吸收成本法实际上就是西方的直接成本法。( )

15.变动成本法的理论前提是产品成本只应该包括变动生产成本,固定生产成本必须作为期间成本处理。

16.在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算下出现不为零的利润差额,只有可能性,没有必然性。( )

17.导致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这两种方法分期营业利润出现狭义差额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它们对固定性生产成本的处理采取了不同的方式。( )

18.在应用变动成本法的多种设想中,能同时兼顾企业内部管理和对外报告要求的方法被称为双轨制。

19.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之间的最本质的区别就是两者所提供的信息的用途不同。

( ) 20.变动成本法既有利于短期决策,也有利于长期决策。 ( ) (四)计算分析题 1.已知:某公司从事单一产品生产,连续三年销售量均为1000件,而三年的产量分别为1000件、1200件和800件。单位产品售价为200元,管理费用与销售费用均为固定成本,两项费用各年总额均为50000元,单位产品变动成本为90元,固定性制造费用为20000元。第一年的期初存货量为零。 要求:

(1) 分别采用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算第一年的营业利润。 (2) 不用计算,直接判断第二年和第三年按变动成本法确定的营业利润。 (3) 按照利润差额简算法分别计算第二年和第三年两种成本法的利润差额。 (4) 不用编利润表,计算第二年和第三年完全成本法下的营业利润。 (5) 根据本题计算结果,验证两种成本法广义利润差额特殊变动规律的合理性。

2.已知某企业只产销一种产品,其有关资料如下:生产量为2000件,销售量为1800件,期初存货为零;贡献边际率为60%;原材料为6000元,计件工资为4000元,其他变动性制造费用每件0.4元,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2000元,变动性销售与管理费用每件0.2元,固定性销售与管理费用总额为300元。 要求:

(1) 根据给定的贡献边际率确定售价。

(2) 按两种方法计算单位产品成本。 (3) 按两种成本法编制利润表。 (4) 说明两种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不同的原因。

3.已知:某企业本期有关资料如下:单位直接材料成本10元,单位直接人工成本5元,单位变动性制造费用7元,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4000元,单位变动性销售与管理费用4元,固定性销售与管理费用1000元。期初存货量为零,本期生产量1000件,销售量600件,单位售价40元。

要求分别按两种成本法的有关公式计算下列指标:

(1) 单位产品成本。 (2) 期间成本。 (3) 销货成本。 (4) 营业利润。

4.已知某公司连续两年的产销量、成本和售价等资料见表3—1。

表3—1 产销量、成本和售价资料

项目 生产量(件) 销售量(件) 单位变动生产成本(元/件) 固定性制造费用(元) 固定性销售管理成本(元) 单价(元) 8000 8000 15 40000 10000 40 第一年 6000 15 40000 10000 40 第二年 10000 该厂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第一年为150000元,第二年为100000元,存货采用先进先出法计价。

要求:用利润差额简算法计算完全成本法的各年营业利润。

5.已知: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第一年、第二年的生产量分别为170000件和140000件,销售量分别为140000件和160000件,存货的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每单位产品的售价为5元,生产成本资料如下:每件变动生产成本3元,其中包括直接材料1.30元,直接人工1.50元,变动性制造费用0.20元;固定性制造费用每年的发生额为150000元。变动性销售与管理费用为销售收入的5%,固定性销售与管理费用发生额为65000元,两年均为发生财务费用。 要求:

(1)分别按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算并确定第一年和第二年的营业利润。

(2)具体说明第一年和第二年分别按两种成本计算方法确定的营业利润产生差异的原因。 6.已知:某公司按变动成本法核算的20x2年1月产品成本资料如下(该公司采用先进先出法计价):单位产品成本50元,本期固定性制造费用30000元,期初存货数量500件,本期完工产品6000件,本期销售产品5500件,销售价格100元/件,固定性销售与管理费用45000元。已知上期产品单位固定生产成本为5元。 要求计算下列指标:

(1) 完全成本法下的期末存货成本。 (2) 完全成本法下的本期营业利润。

7.已知:某公司只生产一种产品,第一年,第二年产量分别为8000件和5000件,销售量分别为7000件和6000件。每件产品售价为50元,生产成本为:每件变动生产成本10元,固定生产成本每件发生额80000元。变动性销售与管理费用为每件5元,固定性销售与管理费用每年60000元。

要求:

(1) 分别按两种成本法计算产品单位成本。 (2) 分别按两种成本法计算营业利润。

(3) 分析两种成本计算的营业利润发生差异的原因,并进行调整。

第四章

(一)单项选择题

1、按照本量利分析的假设,收入函数和成本函数的自变量均为同一个( )。 A、单位变动成本 B、销售单价 C、固定成本 D、产销量

2、在贡献式本量利关系图中,总成本线与变动成本线之间的距离所代表的是( ).

A、贡献边际 B、固定成本 C、利润区 D、亏损去

3、下列各项中,需要先计算综合保本额和保利额的多品种本量利分析的方法是( )。

A、综合贡献边际率法 B、联合单位法 C、分算法 D、主要品种法

4、在利润—业务量式盈亏临界图中,若横轴表示销售量,则利润线的斜率表示( )。

A、贡献边际率 B、变动成本率 C、单位贡献边际 D、单位变动成本 5、已知A企业生产和销售单一产品,销售单价为20元/件,单位变动成本为12元/件,今年的固定成本总额为40000元,预计明年将增加8000元的酌量性固定成本,其他条件不变,则明年该企业的保本量为( )。 A、1000件 B、4000件 C、5000件 D、6000件

6、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价为56元/件,单位变动成本为36元/件,固定成本总额为4000元。如果企业要确保安全边际率达到50%,则销售量应达到( )。

A、143件 B、222件 C、400件 D、500件

7、根据量本力分析原理,下列措施中,只能提高安全边际而不会降低保本点的是( )。

A、提高单价 B、增加产量 C、降低单价变动成本 D、降低固定成本 8、某公司生产的产品,单价为2元,贡献边际率为40%,本期的保本量为20万件,其固定成本为( )。

A、16万件 B、50万件 C、80万件 D、100万件

9、已知某企业经营安全程度的评价结论为“值得注意”,据此可以断定,该企业安全边际率的数值( )。

A、在10%一下 B、在10%至20%之间 C、在20%至30%之间 D、在30%至40%之间 10、已知某企业的销售收入为10000元,固定成本为2200元,保本作业率为40%。在此情况下,该企业可实现利润是( )。

A、1800元 B、2300元 C、3300元 D、3800元 11、某企业的变动成本率为60%,安全边际率为30%,则其销售利润率为( )。 A、12% B、18% C、28% D、42%

12、当企业的贡献边际总额等于利润时,该企业的固定成本总额( )。 A、等于0 B、不等于0 C、大于0 D、小于0 13、在单位和销售量不变的条件下,如果贡献边际额上升了,那就意味着( )。

A、单位变动成本上升 B、单位变动成本下降 C、固定成本总额下降 D、固定成本总额上升

14、下列有关贡献边际率与其他指标关系的表达式中,唯一正确的是( )。

A、贡献边际率+保本作业率=1 B、贡献边际率+变动成本率=1 C、贡献边际率+安全边际率=1 D、贡献边际率+危险率=1 15、下列选项中,不会受到现有销售量变动影响的是( )。 A、营业利润 B、安全边际率 C、安全边际量 D、保本量 16、假定下列各项中的因素变动均为处于相关范围内,则能够导致保本点升高的是( )。

A、单价提高 B、单位变动成本升高 C、实际销量增多 D、安全边际量增大

17、下列各项中,其计算结果等于保本量的是( ).

A、固定成本/贡献边际率 B、固定成本/单位贡献边际 C、固定成本/安全边际率 D、固定成本/单位安全边际

18、在下列指标中,可直接作为判定企业经营安全程度的指标是( ). A、保本量 B、贡献边际 C、保本额 D、保本作业率

19、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该产品的贡献边际率为65%,本期销售额为200000元,营业利润为100000元,则该产品的固定成本为( )。 A、130000元 B、100000元 C、70000元 D、30000元

20、如果产品的单价与单价变动成本的变动率相同,其他因素不变,则保本量( ).

A、不变 B、上升 C、下降 D、不确定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属于本量利分析内容的有( )。 A、单一产品条件下的保本分析 B、单一产品条件下的保利分析 C、单一产品条件下的保净利分析 D、多品种条件下的本量利分析 E、目标利润的预测

2、下列方法中,属于多品种条件下本量利分析方法的有( ).

A综合贡献边际率法 B、联合单位法 C、分算法 D、主要品种法 E、顺序法

3、在下列各项中,属于正确的管理会计公式的有( ). A、销售利润率=安全边际率×贡献边际率 B、销售利润率×贡献边际率=1

C、安全边际率=贡献边际率+变动成本率 D、贡献边际率+变动成本率=1 E、保本点作业率+安全边际率=1

4、在下列各项中,属于本量利分析基本假设的有( )。

A、相关范围假设 B、线性假设 C、产销平衡假设 D、品种结构不变假设 E、目标利润假设

5、在下列项目中,能够决定保本点大小的因素有( )。 A、固定成本 B、单位变动成本 C、现有销售量 D、销售单价 E、

目标利润

6、按照管理会计对传统式本量利分析图的解释,下列各项中,表达正确的有( )。

A、在成本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单价越高,保本点越低 B、在成本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单价越高,保本点越高

C、在单价、单位变动成本不变的情况下,固定成本越大,保本点越高 D、在单价、固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单位变动成本越高,保本点越高 E、在单价、固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单位变动成本越高,保本点越低 7、在下列关于安全边际及安全边际率的描述中,内容正确的有( )。 A、安全边际是现有销售额超过保本点销售额的部分 B、安全边际率是安全边际量与现有销售量之比 C、安全边际率和保本作业率之和为1

D、安全边际率越大,企业发生亏损的可能性越大 E、安全边际率能揭示确保企业不亏损的销量下降幅度

8、下列各项中,属于能够影响保净利量指标的因素有( )。

A、固定成本 B、目标利润 C、单价 D、单位变动成本 E、所得税税率

9、下列指标中,会随着单价变动而呈现反方向变动的因素有( ).

A、保本点 B、保利点 C、变动成本率 D、单位贡献边际 E、安全边际率

10、下列各项中,能同时影响保本点、保利点和保净利点的因素有( )。

A、所得税税率 B、目标利润 C、单位贡献边际 D、贡献边际率 E、固定成本总额

11、下列各式中,其计算结果等于贡献边际率的有( )。 A、单位贡献边际/单价 B、1-变动成本率 C、贡献边际/销售收入 D、固定成本/保本量 E、固定成本/保本额

12、贡献边际除了以总额的形式表现外,还包括以下表现形式( )。

A、单位贡献边际 B、税前利润 C、营业收入 D、贡献边际率 E、净利润

13、下列各项中,属于安全边际指标表现形式的有( )。

A、安全边际量 B、安全边际率 C、安全边际额 D、保本作业率 E、贡献边际率

14、下列项目中,属于本量利分析应当研究的内容的有( )。

A、销售量与利润的关系 B、销售量、成本与利润的关系 C、成本与利润的关系 D、产品质量与成本的关系 E、单价与成本和利润的关系 15、下列各项中,有可能成立的关系有( ). A、贡献边际率大于变动成本率 B、贡献边际率小于变动成本率 C、贡献边际率+变动成本率=1

D、贡献边际率和变动成本率都大于零 E、贡献边际率和变动成本率同时小于零

16、当企业处于保本状态时,就意味着( )。 A、总收入等于总成本 B、利润等于零 C、贡献边际大于固定成本 D、贡献边际小于固定成本 E、贡献边际等于固定成本

17、某产品单价为8元,固定成本总额为20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5元,计划产销量为600件,要实现400元的利润,可分别采用的措施有( )。

A、减少固定成本600元 B、提高单价1元 C、提高产销量200件 D、降低单位变动成本1元 E、降低单价0.5元

18、在下列各项中。会引起营业净利润增加的有( )。

A、降低单价 B、降低单位变动成本 C、降低固定成本 D、降低预计销售量 E、增加所得税税率

19、在贡献式本量利关系图中,如果销售收入线与横轴的夹角为∠α,变动成本线与横轴形成的夹角为∠β,则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有( )。 A、销售收入线与变动成本线均为与业务量成正比列

B、销售收入线与变动成本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就是贡献边际 C、只有单价大于单位变动成本,贡献边际区才能存在

D、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α-∠β的差越大,贡献边际率就越高

E、利润区的大小不仅受到∠α与∠β大小的制约,而且受到固定成本和预计销量的影响

20、下列各项中,属于保本点敏感分析前提条件的有( )。

A、销售量为常数的假设 B、企业正常盈利的假设 C、因素单独变动的假设 D、四个因素的假设 E、变动率的绝对值为1%的假设

(三)判断题

10、标准式本量利关系图主要适用于多品种条件下的本量利分析。( ) 11、本量利分析应用的前提条件与成本性态分析的假设完全相同。( ) 12、在盈利条件下的本量利分析中,研究任何一个因素时,其他因素未必已知或固定不变。( )

13、安全边际率和保本作业率的关系是互补的,即:安全边际率*保本作业率=1 14、在单一品种保本点的各种确定方法中,不受计算顺序的限制,可以同时计算出保本量和保本额,又十分准确的方法是贡献边际法。( ) 15、在一定时期内,如果企业的保本作业率为零,可以断定该企业处于保本状态。( ) 16、在贡献式本量利关系图中,销售收入线与固定成本线之间的垂直距离是贡献边际。( )

17、在标准式本量利关系图中,当现有销售量变化时,会导致利润三角区和亏损三角区同时变动。( ) 18、传统式本量利关系图能反映成本与销售量(额)的关系,但无法反映贡献边际与其他因素的关系,而利润——业务量式分析图则不能显示销售(额)对变动成本的影响。( )

19、不论是保本分析还是保利分析,凡是计算有关销售量指标时,均以单位贡献边际为分子;凡是计算有关销售额指标时,均以贡献边际率为分子,这是它们的共性所在。( ) 20、在利用综合贡献边际率法进行多品种本量利分析时,各产品的销售额比重必然构成影响多品种本量利关系的要素。( ) (四)计算分析题

2、已知某企业上个月的保本额为50 000元,假定本月的固定成本增加5 000元,其他指标不变,为实现保本,本月需要增加销售额8 000元。

要求计算以下指标: (1) 上个月的固定成本 (2) 贡献边际率 (3) 变动成本率

3、已知:某公司生产A、B、C三种产品,其固定成本总额为19 800元,三种产品的有关资料见表4——2。

表4——2 相关资料 品种 销售量(件) 销售单价(元/件) 单位变动成本(元/件) A 60 2 000 1 600 B 30 500 300 C 65 1 000 700 要求: (1) 用综合边际贡献法的加权平均法计算该厂的综合保本销售额及各产品的

保本量。

(2) 计算该公司的安全边际额和营业利润。

4、已知:某公司只生产一种产品,售价每件8元,月初月末产成品存货成本不变,总成本与销售额之间的函数关系为:月总成本=180+0.625×月销售额 要求:

(1) 计算贡献边际率、保本量、销售100件产品时的安全边际销售量和目标营

业利润为150元时的保利额。 (2) 如果单位变动成本提高1元,售价应定为多少,才能保持原来的贡献边际

率?

(3) 如果进一步提高机械化程度,单位变动成本可以下降10%,每月固定成本

则上升85元,售价仍为8元,请计算此时的保本量和目标利润为120元时的保利额。

5、已知:某公司只销售一种产品,本年度的销售总收入为150000元,净利润为12000元。按该公司的计划,下年度销售量将减少10%,销售量下降后,该公司净利润将下降75%。假定下年度的销售单价仍维持40元不变,单位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也不变。 要求计算下列指标:

(1) 本年度销售量和下年度的销量降低额。 (2) 下年度的利润降低额。

(3) 单位贡献边际和固定成本。 (4) 下年度的保本量。

6、已知:甲产品单位售价为3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21元,固定成本为450元。 要求:

(1) 计算保本量。

(2) 若要实现目标利润180元的销售量是多少? (3) 若销售净利润为销售额的20%,计算销售量。 (4) 若每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增加2元,固定成本减少170元,计算此时的保本

点销售量。

就上列资料,若销售量为200件,计算单价应调整到多少才能实现利润350元。假定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不变。

第五章

(一)单项选择题

1、企业根据现有的经济条件和掌握的历史资料以及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对生产经营活动的未来发展趋势和状况进行的预计和测算的过程,就是管理会计的( ) A.经营决策 B.经营预测 C.生产决策 D.生产预测 2、下列各项中,属于因果预测分析法的是( )

A.趋势平均法 B.移动平均法 C.指标建立法 D.平滑指数法 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定量分析法的是( )

A.判断分析法 B.算术平均法 C.回归分析法 D.平滑指数法

4、通过函询方式,在互不通气的前提下向若干经济专家分别征求意见的方法是( ) A.专家函询法 B.专家小组法 C.专家个人意见集合发 D.德尔菲法

5、下列各种销售预测方法中,属于没有考虑远近销售业务量对未来销售状况会产生不同影响的方法是( )

A.移动平均法 B.算术平均法 C.加权平均法 D.平滑指数法

6、下列各项中,不能按照统一的方法直接确定各期权数值的方法是( ) A.移动平均法 B.趋势平均法 C.加权平均法 D.平滑指数法 7、在采用平滑指数法进行近期销售预测时,应选择的指数是( ) A.固定的平滑指数 B.较小的平滑指数 C.较大的平滑指数 D.任意数值的平滑指数

8、因果预测分析法下用于建立预测模型的“回归分析法”与趋势外推法所采用的“修正的时间序列回归法”的回归系数计算公式( )

A.完全相同 B.完全不同 C.大致相同 D.基本不同

9、在下列产品寿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中,产品销售量急剧下降的现象通常发生在( ) A.萌发期 B.成长期 C.成熟期 D.衰退期

10、目标利润一经确定,就要纳入预算系统中的( )

A、编制体系 B、执行体系 C、指导体系 D、控制体系

15、已知上年利润为100 000元,下年的经营杠杆系数为1.4,销售量变动率为15%,则下一年的利润预测额为( )

A.150 000元 B.140 000元 C.125 000元 D.121 000元 16、如果经营杠杆系数等于1,表明企业的固定成本( ) A.等于零 B.大于零 C.小于零 D.为任意值

17、某企业每月固定成本2 000元,单价20元,计划销售产品500件,欲实现目标利润1000元,其单位变动成本应为( )

A.12元/件 B.13元/件 C.14元/件 D.15元/件

18、在概率分析法下,期望分析法所采用的客观概率是( ) A.根据历史数据推算的 B.根据以往经验判断的 C.按随机变量计算的 D.从常用系数表中查到的

19、在管理会计中,按目标利润预测的目标成本应当等于( ) A.预计总产值与目标利润之差 B.预计销售收入与目标利润之差 C.预计销售收入与预计总成本之差 D.变动成本总额与固定成本总额之和

20、下列各项中,可用于预测追加资金需用量的方法是( ) A.平均法 B.回归分析法 C.指数平滑法 D.销售百分比法 (四)计算分析题

1.已知: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2005年1—12月份的销售量资料见下表。

销售量资料 月份 销售量(吨) 1 10 2 12 3 13 4 11 5 14 6 16 7 17 8 15 9 12 10 16 11 18 12 19 要求:分别按以下方法预测2006年1月份销售量。

(1) 平滑指数法(假设2005年12月份销售量预测数为16吨,平滑指数为0.3)。 (2) 修正的时间序列回归法。

2.已知: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本年销售量为20 000件,固定成本为25 000元,利润为10 000元,预计下一年销售量为25 000件(假设成本、单价水平不变)。 要求:预测下年的利润额。

3.已知:某企业连续3年的有关资料见下表。

相关资料 项 目 年份 2003 12 000 50 300 000 2004 12 500 40 350 000 2005 12 000 55 400 000 销售量(件) 单位贡献边际(元/件) 固定成本(元) 要求: (1) 利用简化公式求2004和2005年的经营杠杆系数。 (2) 预测2006年的经营杠杆系数。

(3) 假设2006年预计销售量变动率为5%,预测2006年的利润变动率和利润额。

第六章

(一)单项选择题

11、是否接受低价追加订货决策的类型属于( )

A是否生产决策 B生产什么决策 C怎样生产决策 D定价决策

12、在新产品开发的品种决策中,如果方案不涉及追加专属成本,则下列方法中最应当选用的是( )

A.单位资源贡献边际分析法 B贡献边际总额分析法 C差别损益分析法 D相关损益分析法

13、在零部件自制或外购的决策中,如果零部件的需用量尚不确定,应当采用的决策方法是( )

A相关损益分析法 B差别损益分析法 C相关成本分析法 D成本无差别点法

14、某企业常年生产需用的某部件以前一直从市场上采购,单价为8元/件,预计明年单价将降为7元/件。如果明年企业追加投入12000元专属成本,就可以自行制造该部件,预计单位变动成本为5元/件,则外购与自制方案的成本无差别点业务量为( ) A12000件 B6000件 C4000件 D1400件

15、下列各项中,被称为最小的最大后悔值法是( ) A大中取大法 B小中取大法 C大中取小法 D折中决策法

16、下列各项中,属于管理会计定价决策分析范围的是( )

A垄断定价 B完全自由竞争价格 C企业可控制价格 D企业所有商品的价格 17、在管理会计的定价决策分析中,利润无差别点法属于( )

A以成本为导向的定价方法B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定价方法 C以特殊要求为导向的定价方法 D定价策略

18 在定价决策中,对于那些同类竞争产品差异性较大、能满足较大市场需要、弹性小、不易仿制的新产品最好采用( )

A撇油策略 B渗透策略 C弹性定价策略 D先低后高策略

19、企业在进行最优售价决策时,下列各项中应当优先采用的方法是( ) A成本加成法 B保利定价法 C成本无差别点法 D边际分析法

20、某产品按每件10元的价格出售时,可获得8000元贡献边际,贡献边际率为20%,企业最大生产能力为10000件,将价格调低为9元时,预计可实现销售9000件,则调价前后的利润无差别点业务量为( )

A9000件 B8000件 C6000件 D4000件 (四)分析计算题

1已知:某企业组织多种经营,其中有一种变动成本率为80%的产品于2005年亏损了100万元,其完全销售成本为1100万元。假定2006年市场销路、成本水平均不变。

要求:计算该亏损产品2005年的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和贡献边际,并用指定的决策方法就以下不相关的情况为企业作出有关该亏损产品的决策,并说明理由。

(1)假定2006年企业与该亏损产品有关的生产能力无法转移。利用直接分析法作出2006年是否继续生产该产品的决策。 (2)假定2006年企业与该亏损产品生产能力有关的生产能力可以临时用来对外出租,租金收入为250万元,计算相关方案的机会成本,并利用直接分析法作出2006年是否继续生产该产品的决策。

(3)假定条件同(1),但企业已具备增产50%该亏损产品的能力,且无法转移。利用直接分析法作出2006年是否应当增产该产品的决策,并利用差别损益分析法对决策结论进行验证。

(4)假定条件同(2)但企业已具备增产50%该亏损产品的能力,且无法转移。利用相关损益分析法在增产该产品、不停产也不增产和停止生产该产品3个备选方案中作出决策。

第七章

(一)单项选择题

11、在下列各项中,属于完整工业投资项目运营期发生的主要现金流入量项目的是( )。 A.营业收入 B.回收固定资产余值 C.流动资金投资 D.回收流动资金

12、在下列各项中,属于完整工业投资项目运营期发生的主要现金流出量项目的是( )。 A.建设投资 B.流动资金投资 C.经营成本 D.各项税款 13、在单纯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中,计算某年运营期净现金流量的简化公式中不应当包括的是( )。

A.该年息税前利润 B.该年折旧 C.该年利息 D.该年回收额 14、已知某单纯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经营期某年的总成本费用为100万元,当年与该项目有关的固定资产折旧为30万元,计入财务费用的利息支出为10万元,上缴所得税20万元,则该年的经营成本等于( )。

A.40万元 B.50万元 C.60万元 D.70万元

15、已知某投资项目的某年营业收入为140万元,该年营业税金及附加为10万元,经营成

本为所得税后70万元,该年折旧为30万元,所得税税率为25%。据此计算的概念所的税后净现金流量为( )。

A.100万元 B.70.5万元 C.30万元 D.22.5万元 16、已知某更新改造项目中,新设备的年折旧为4 500元;旧设备改造前每年计提折旧3 000元,尚可用5年。当前旧设备的变价收入为13 000元,清理费用为2 000元,预计5年后的净残值为1 000元,则该项目在经营期内每年因更新改造而增加的折旧为( )。 A.2 500元 B.2 070元 C.1 870元 D.1 500元 17、在管理会计中,(P/F,i ,n)所代表的是( )。

A.复利终值系数 B.复利现值系数 C.年金终值系数 D.年金现值系数 18、利用已知的零存数求整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计算( )。

A.复利终值 B.复利现值 C.年金终值 D.年金现值

19、某企业每年年末将100 000元资金划拨为技术改造资金,专户存储,已知10年,10%的年金现值系数为6.14457,年金终值系数为15.9374。到第10年年末,企业可用于技术改造的资金总量为( )。

A.385 543元 B.614 457元 C.1 000 000元 D.1 593 740元 20、在下列各项中,计算结果等于先付年金现值系数的是( )。 A.(FA/A , i , n+1)-1 B.(PA/A , i, n-1 ) + 1 C. ( FA/A, i, n-1 )+1 D. ( PA/A, i, n+1 )-1 (三)判断题

1.按照长期投资的对象可将长期投资分为项目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三类;其中。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属于财务会计长期投资核算的范畴,项目投资属于管理会计研究的范畴。( )

2.管理会计研究的长期投资决策通常会对企业本身未来的生产经营能力和创利能力产生直接的影响。( )

3.当建设期等于零时,则单纯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投资只能采取一次投入方式。( ) 4.为便于分析,管理会计假定流动资金的首次投入发生在建设期期末。( ) 5.如果固定资产投资是分次投入,则意味着该项目的建设期一定大于或等于一年。( ) 6.在项目投资的现金流量表上,节约的经营成本应当列作现金流入项目处理。 ( ) 7.只有在运营期才存在净现金流量。( )

8.终结点净现金流量等于终结点那一年的经营净现金流量与该期回收额之和,其回收额必须大于零。( )

9.在全投资假设条件下,无论是计入财务费用的经营期利息费用,还是计入固定资产原值的建设期资本化利息,都不属于现金流出量的内容。( )

10.单纯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投资方式与建设期是否为零无关。 ( ) 11.在更新改造项目中,因旧设备提前报废发生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而引起的抵减所得税不但不会减少当期净现金流量,相反会增加净现金流量。 ( ) 12.在终结点回收的流动资金应当在数额上等于流动资金投资合计。 ( ) 13.由于全部投资的现金流量表与自有资金的现金流量表的投资主体不同,因此在现金流入

量和现金流出量的构成内容上都存在明显差别。 ( ) 14.增值税因素不会影响经营净现金流量的计算。 ( ) 15.在管理会计中,估算的调整所得税等于息税前利润乘以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所得到的

值。 ( )

16.因为货币时间价值原理违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所以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

( )

17.虽然复利现值系数与复利终值系数之间是倒数关系,但年金现值系数与年金终值系数之

间并不存在倒数关系。 ( ) 18.年偿债基金的计算是年金现值的逆运算。 ( )

19.计算递延年金现值,应当考虑递延年金持续发生时间、发生数额、递延时间和折现率等因数。 ( ) 20.只能计算永续年金的现值,而不能计算它的终值。 ( ) (四)计算分析题

1. 已知:某企业拟建一项固定资产,需投资100万元,建设期为一年,使用寿命为5年。其资金来源为银行借款,年利息率为10%。

要求:计算该项目的项目计算期和在以下不相关条件下的资本化利息和固定资产原值。

(1) 全部投资于建设起点一次投入。

(2)建设起点和建设期期末各投入50%资金。 (3)全部透支在建设期内均衡投入。 2. 已知企业分别于第1年年初、第1年年末和第2年年末各投资100万元用于建造同一项固定资产,资产来源均为银行借款,借款利率为10%。

要求计算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下列指标(如果计算结果是小数,请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1)原始总投资。

(2)建设期资本化利息。 (3)投资总额。

(4)固定资产的造价(原值)。 (5)原始总投资的现值。

4、已知:某企业准备添置一条生产线,共需要固定资产投资202万元,均为自有资金。建设期为1年,全部资金于建设起点一次投入。该项目预计可使用10年,期满有净残值2万元。生产线投入使用后不要求追加投入流动资金,每年可使企业增加息税前利润15万元。企业按直线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要求:

⑴计算该项目的项目计算期、固定资产原值、年折旧额和终结点回收额。 ⑵用简化的计算方法计算该项目建设期的所得税前经现金流量。 ⑶用简化的计算方法计算该项目经营期的所得税前经现金流量。

5、已知:某企业拟投资建设一个完整工业项目,于建设起点借款100万元,一次性投资用于购置固定资产,借款的年利息率10%。该工程第2年年末完工交付使用。建设期期末一次投入20万流动资金,来源为企业自有资金。该项目使用年限为10年,期末残值为21万元。投产后第1-- 4年每年可获息税前利润8万元,第5—10年每年可获息税前利润19万元。经营期头4年每年年末归还银行借款利息11万元,第4年年末一次性归还借款本金。

要求计算该项目的下列指标: ⑴项目计算期。

⑵建设期资本化利息。

⑶建设投资、原始投资、项目总投资和终结点回收额。 ⑷固定资产原值。 ⑸年折旧额。

⑹建设期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 ⑺经营期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

第八章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属于长期投资决策静态评价指标的是( ) A.获利指数 B.投资利润率 C.净现值 D. 内部收益率

2.下列各项中,既属于静态指标,又属于反指标的是( ) A.投资利润率 B.原始投资回收率 C.内部收益率 D.静态投资回收率

3.下列各项中,既属于动态指标,又属于绝对量正指标的是( ) A.投资利润率 B净现值

C.内部收益率 D.动态投资回收期 4.下列指标中,其分母为时期平均指标的是( )

A.投资利润率 B.年平均投资收益率 C.原始投资回收率 D.静态投资回收期

5.下列各项中,既考虑一定期间经营净现金流量因素,又在一定程度上受建设期影响的指标是( )

A.投资利润率 B. 年平均投资报酬率 C. .原始投资回收率 D. 静态投资回收期

6.已知某投资项目原始投资为500万元,建设期资本化利息为50万元。预计项目投产后每年净现金流量为88万元,年平均利润为66万元,则该项目的投资利润率等于( ) A.12% B.13.2% C.16% D.17.6%

7.已知某投资项目的原始投资额为100万元,建设期为2年,投产后第1~8年每年NCF为25万元,第9~10年每年NCF为20万元,则该项目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为( )

A.4年 B .5年 C.6年 D.7年

8.下列长期投资决策评价指标中,其数值越小越好的指标是( ) A.净现值率 B.投资回收期 C.内部收益率 D.投资利润率

9.某投资项目在建设期内投入全部原始投资,该项目的净现值率为25%,则该项目的获利指数为( )

A.0.75 B.1.25 C.4.0 D.25

10.已知某投资项目的项目计算期是10年,资金于建设起点一次投入,当年完工投产,经预计该项目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是4年,则按内部收益率确定的年金现值系数是( )

A10 B.6 C.4 D.2 . 5 (二)多项选择题

11、如果某一独立方案的评价结论是:基本具有财务可行性,则可以断定该方案的( ) A、净现值大于或等于零 B、净现值率大于或等于1

C、获利指数大于或等于1 D、静态投资回收期大于基准回收期 E、内部收益率大于或等于行业基准折现率 12、利用评价指标对单一的独立投资项目进行财务可行性评价时,能够得出完全相同结论的

指标有( )

A、净现值 B、净现值率 C、获利指数 D、内部收益率 E、静态投资回收期

13、在单一的独立投资项目中,当一项投资方案的净现值小于零时,表明该方案( ) A、获利指数小于1 B、不具备财务可行性 C、净现值率小于零 D、内部收益率小于行业基准折现率 E、静态投资回收期小于基础回收期

14、已知在甲、乙、丙、丁四个建设项目投资方案中,甲方案的决策与其他方案之间没有任何关系,在乙和丙方案之间只能选择一个方案,丙方案需要以上马丁方案为前提。据此可以断定( )

A、甲方案属于单一独立方案 B、乙与丙方案属于互斥方案 C、丙与丁方案属于互斥方案 D、乙与丙方案属于组合方案 E、丙与丁方案属于组合方案

15、下列各项中,属于参加多个互斥方案比较决策的方案必须同时具备的前提条件有( ) A、净现值≥0 B、获利指数≥1 C、净现值率<0 D、静态投资回收期≤基准回收期 E、内部收益率≥行业基准折现率 16、下列方法中,可用于原始投资额不同且项目计算期也不相同的多个互斥方案比较决策的有( )

A、净现值法 B、净现值率法 C、年等额净回收额法 D、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法 E、计算期统一法

17、下列各种中,可用于原始投资相同,项目计算期也相同的互斥投资方案比较决策的方法有( )

A、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法 B、净现值法 C、净现值率法 D、年等额净回收额法 E、计算期统一法

18、已知甲、乙两个互斥方案的原始投资额相同,如果决策结论是:“无论从什么角度看,甲方案均优于乙方案”,则必然存在的关系有( )

A、甲方案的净现值大于乙方案 B、甲方案的净现值率大于乙方案 C、甲方案的投资回收期大于乙方案 D、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大于设定折现率 E、乙方案的年等额净回收额大于甲方案

19、下列各项中,属于投资敏感性分析前提条件内容的有( )

A、多个关键指标假定 B、有限因素假定 C、因素单独变动假定 D、10%变动幅度假定 E、不利变动方向假定

20、下列各项中,属于风险投资决策常见方法有( )

A、期望值决策法 B、风险折现率调整法 C、肯定当量调整法 D、决策树法 E、风险因素调整法 (三)判断题

1、从企业投资主体立场出发设计的长期投资决策评价指标中,不应当包括从债权人的立场出发的反映偿债能力的借款偿还期指标和体现国家投资主体立场的投资利税率指标。 ( ) 2、长期投资决策评价指标按其在决策中的地位分类,可分为主要指标、次要和辅助指标。 ( )

3、动态指标又称为非折现评价指标,包括净现值、净现值率、获利指数和内部受益率等。( )

4、长期投资决策评价指标按其性质为标志进行分类是最基本的分类。 ( ) 5.如果某期预计累计的净现金流量等于零,该期所对应的期间值就是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 ( ) 6.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可以采用列表法直接求得不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 ( )

7.原始投资回收率和静态投资回收期指标的计算都需要考虑净现金流量因素,但前者不受建设期的投资方式影响。 ( ) 8.动态投资回收期指标可分为公式法和列表法两种方法来计算。 ( ) 9;净现值是指项目投产后各年报酬的现值合计与投资现值合计之间的差额。 ( ) 10.净现值是指在项目计算期内,投资成本或投资者要求的最低报酬率计算的各年净现金流量现值的代数和。 ( ) 11.利用插入函数法计算净现值的函数表达式为:NPV = NPV(NCFí:NCFn) +NCF0. ( ) 12.只有在投产后的净现金流量表现为普通年金时,才能应用特殊的方法计算内部收益率。 ( ) 13, 内插法是一种近似计算的方法,只有在按逐次测试逼近法计算内部收益率时,才能应用内插法的必要。 ( ) 14,运用内插法近似计算内部收益率时,为缩小误差,两个临近净现值所对应的折现率之差通常不得大于5%。 ( ) 15,所有在项目净现金流量的基础上计算的评价指标史都必然受到影响净现金流量的所有因素的制约。 ( ) 16,如果某投资方案的净现值指标大于零,则可以据此断定该方案的静态投资回收期一定小于基准回收期。 ( ) 17,年等额净回收额法适用于原始投资不相同,特别是项目计算期不同的多方案比较决策。 ( ) 18,在更新改造投资项目的决策中,如果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小于设定折现率,就应当进行更新改造。 ( ) 19,无论是方案重复法还是最短计算期法,多需要在已经计算出来的各个互斥方案的净现值的基础上进行调整,然后根据每个方案调整后的净现值的大小作出最终决策。 ( ) 20.进行投资敏感性分析,需要计算有关因素变动对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的影响程度和有关因素的变动极限。 ( )

(四)计算题

1,已知:某投资项目的原始投资为100万元,建设期资本化利息为20万元,投资后年均利润为12万元,年均经营净现金流量20万元。 要求分别计算下列指标:

(1) 原始投资回收率。 (2) 投资利润率。

(3) 年平均投资收益率(分母按简单平均投资额计算)。 2,已知:某长期投资项目累计的净现金流量资料如表8—1

表8—1 资料 单位:万元 年数(t) 累计的净现金流量 0 -100 1 -200 2 -200 3 -180 ….. ….. 6 -20 7 +20 ….. …. 15 +500 要求:

(1) 计算该项目的静态投资回收期。

(2) 说明该项目的建设期,投资方式(如果是分次投入需说明每次投资的时点和投资额)

和经营期。

3,已知某建设项目各年的净现金流量如下:NCF0=-60万元,NCF1=-60万元,NCF2=0,NCF3-6=30万元,NCF7-12=40万元。建设期期末没有回收额。

要求:

(1) 指出该项目的建设期。 (2) 计算平均经营净现金流量 (3) 该项目的原始投资回收率

(4) 该项目的静态投资回收期(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4,已知:某长期投资项目所在行业的行业基准折现率12%,有关资料如表8-2 表8—2 资料 年数 净现金流量(万元) 12%的复利现值系数 累计净现金流量 折现的净现金流量 累计折现净现金流量 0 -500 1 1 200 2 100 3 100 4 200 5 100 合计 200 — — 0.89268 0.79719 0.71178 0.63552 0.56743 — 要求:

(1)将表8—2的空白处填上数字(结果保留全部小数)

(2)说明该项目的原始投资额、投资方式、项目计算期的构成情况和净现值的数值。 (3)用插入函数法确定该项目的净现值(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三位),根据题意作出是否应当进行调整的判断,并与(2)所确定的净现值进行比较。

(4)计算该项目的静态投资回收期和动态投资回收期(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5)计算该项目的净现值率(结果保留小数点后四位)

(6)用插入函数法确定该项目的内部收益率(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三位),并判断该指标与项目真正的内部受益率之间的关系。

(7)根据净现值、内部收益率和静态投资回收期指标对该方案作出财务可行性评价。 5、已知某建设项目的净现金流量如下:NCF0= —100万元,NCF1~10=25万元,行业基准折现率为10%。 要求:

(1) 计算该项目的静态投资回收期。

(2) 计算该项目的净现值(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3) 评价该项目的财务可行性。

6、已知:某项目按16%的设定折现率计算的净现值为90万元,按18%的设定折现率计算的净现值为—10万元。行业基准折现率为12%。 要求:

(1) 不用计算,直接判断该项目是否具备财务可行性,并说明理由。 (2) 用内插法计算该项目的内部收益率,并评价该方案的可行性。

7、某投资项目有甲、乙两个互斥投资方案可供选择。甲方案的项目计算期为10年,按10%的行业基准折现率计算净现值为100万元,乙方案的项目计算期为13年,净现值为110万元。已知:(PA/A,10%,10)=6.14475,(PA/A,10%,13)=7.10336. 要求:

(1) 判断甲、乙方案的财务可行性。

(2) 用年等额净回收额法作出最终的投资决策(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8、已知某更新改造项目的差量净现金流量如下:⊿NCF0= —100万元,⊿NCF1~10=25万元,行业基准折现率为14%。 要求:

(1) 计算该项目的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

(2) 作出是否更新改造的决策。

9、已知:B项目的净现值为1000万元,项目计算期为10年;C项目的净现值为1100万元,该项目计算期为15年。行业基准折现率为12%。 要求:

(1) 请按计算期统一法中的方案重复法对B、C两个互斥方案作出比较选择决策。 (2) 请按计算期统一法中的最短计算期法对B、C两个互斥方案作出比较选择决策。

第九章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最能揭示全面预算本质的说法是:全面预算是关于未来期间内( )

A.企业的成本计划 B.事业单位的收支计划 C.企业总体计划的数量说明 D.企业总体计划的文字说明

2.在管理会计中,用于概括与企业日常业务直接相关﹑具有实质性的基本活动的一系列预算的概念是( )

A.专门决策预算 B.业务预算 C.财务预算 D.销售预算 3.现金预算属于下列项目中的( )

A.业务预算 B.生产预算 C.专门决策预算 D.财务预算 4.编制经营预算与财务预算的时间通常是( ) A.1个月 B.1个季度 C.半年 D.1年

5.已知某企业的单价灵敏度为4,根据董事会的战略目标,预计下一年的目标利润将比本年增长16% ,其资产总额将达到300 000万元,投资决策预计损失450万元,则该企业的单价变动率为( )

A.3.15% B.4.15% C.5.15% D.6.15%

6.下列各项中,属于编制全面预算的关键和起点的是( )

A.直接材料预算 B.直接人工预算 C.生产预算 D.销售预算

7.下列各项中,只涉及实物计量单位而不涉及价值计量单位的预算是( ) A.销售预算 B.生产预算 C.专门决策预算 D.财务预算 8.下列各项中,不必单独编制与之有关的现金收支预算的是( )

A.销售预算 B.直接材料预算 C.直接人工预算 D.制造费用预算

9.某企业预计下年的销售收入为500万元,适用的消费税税率为5% ,应交增值税税额为34万元,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为7% ,教育费附加的征收率为3% ,则该企业下年预计的销售税金及附加为( )

A.25万元 B.30.9万元 C.4.13万元 D.1.77万元

10.在编制制造费用预算时,计算现金支出应予剔除的项目是( ) A.间接材料 B.间接人工 C.管理人员工资 D.折旧费

11.在下列预算中,其编制程序与存货的计价方法密切相关的是( ) A.产品成本预算 B.制造费用预算 C.销售预算 D.生产预算

12.下列项目中,可以总括反映企业在预算期间盈利能力的预算是( ) A.专门决策预算 B.现金预算 C.预计利润表 D.预计资产负债表 13.下列项目中,能够克服固定预算方法缺点的是( ) A.固定预算 B.弹性预算 C.滚动预算 D.零基预算 14.下列各项中,属于编制弹性成本预算关键的是( ) A.分解制造费用 B.确定材料标准消耗量

C.选择业务量计算单位 D.进行成本性态分析

15.下列各项中,属于编制弹性成本预算首先应当考虑及确定的因素是( ) A.业务量 B.变动成本 C.固定成本 D.计量单位 16.下列各项中,应当作为编制零基预算出发点的是( ) A.基期的费用水平 B.历史上费用的最好水平 C.国内外同行业费用水平 D.费用为零

17.下列各项中,属于零基预算编制程序第一步的是( ) A.提出预算期内各种活动内容及费用开支方案 B.对方案进行成本—效益分析 C.择优安排项目,分配预算资金 D.搜集历史资料

18.下列各项中,能够揭示滚动预算基本特点的表述是( ) A.预算期是相对固定的 B.预算期是连续不断的 C.预算期与会计年度一致 D.预算期不可随意变动

19.在以下有关预算方法与各种预算之间关系的描述中,不够准确的是( ) A.两者归属的内容不同 B.两者命名的规划不同 C.编制预算时,不能同时采用两种预算编制方法 D.预算方法只有通过编制具体的预算才能发挥作用 20.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传统预算方法的是( )

A.固定预算 B.弹性预算 C.增量预算 D.定期预算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属于全面预算体系构成内容的有( )

A.业务预算 B.财务预算 C.专门决策预算 D.零基预算 E.滚动预算 2.下列各项中,属于专门决策预算内容的有( )

A.经营决策预算 B.预计利润表 C.预计资产负债表 D.投资决策预算 E.销售预算

3.下列各项中,能使预算的编制期间与会计年度相一致的预算有( )

A.销售预算 B.管理费用预算 C.现金预算 D.投资决策预算 E.财务费用预算

4.编制生产预算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 )

A.基期生产量 B.基期销售量 C.预算期预计销售量 D.预算期预计期初存货量 E.预算期预计期末存货量 5.下列各项中,属于产品成本预算编制基础的有( )

A.销售预算 B.生产预算 C.直接材料采购预算 D.直接人工预算 E.制造费用预算

6.编制直接人工预算需要考虑的因素有( )

A.基期生产量 B.生产预算中的预计生产量 C.预计销售量 D.标准单位直接人工工时 E.标准工资率 7.期末存货预算的编制依据有( )

A.预计销售量 B.期末产成品存货成本预算额 C.原材料期末存货成本预算额 D.在产品存货成本预算额 E.预计生产量

8.下列各项中,能够为编制预计利润表提供信息来源的有( ) A.销售预算 B.产品成本预算 C.销售及管理费用预算

D.制造费用预算 E.专门决策预算

9.编制成本费用预算的方法按其出发点的特征不同,可分为( ) A.固定预算 B.弹性预算 C.增量预算 D.零基预算 E.增量预算 10.编制弹性预算所用业务量可以是( )

A.产量 B.销售量 C.直接人工工时 D.机器工时 E.材料消耗量 11.下列各项中,能揭示弹性预算优点的是( )

A.可比性强 B.预算范围宽 C.各预算期预算相互衔接

D.不受现有费用项目的限制 E.能够调动企业各部门降低费用的积极性 12.零基预算与传统的增量预算相比较,其不同之处在于( ) A.一切从可能出发 B.以零为基础 C.以现有的费用水平为基础 D.一切从实际需要出发 E.不受现有费用项目的限制

13.下列预算方法中,只能编制费用预算的预算方法有( ) A.固定预算 B.弹性预算 C.增量预算 D.零基预算 E.滚动预算 14.下列各项中,属于定期预算缺点的有( )

A.盲目性 B.滞后性 C.复杂性 D.间断性 E.随意性

15.滚动预算按其预算编制和滚动的时间单位不同可分为( )

A.逐月滚动 B.逐季滚动 C.混合滚动 D.随机滚动 E.逐日滚动 16.下列各项中,属于滚动预算优点的有( )

A.透明度高 B.及时性强 C.连续性突出 D.完整性和稳定性突出 E.滞后性显著

17.下列各项中,属于全面预算作用的是( )

A.明确工作目标 B.协调部门关系 C.开展日常活动 D.考核业绩标准 E.巩固部门成绩

18.专门决策预算是指企业不经常发生的﹑需要根据特定决策临时编制的一次性预算,主要有( )

A.生产预算 B.制造费用预算 C.经营决策预算 D.投资决策预算 E.现金预算

19.下列各项中,属于为克服传统预算方法的缺点而设计的先进预算方法有( )

A.固定预算 B.弹性预算 C.滚动预算 D.零基预算 E.定期预算

20.为了确保预算工作的顺利进行,通常需要成立预算委员会,预算委员会的作用是( )

A.制定和颁布有关预算制度的各项政策 B.审查和协调各部门的预算申报工作 C.解决有关矛盾和争执 D.批准最终预算 E.经常检查预算的执行情况

三.判断题

1.编制经营预算,财务预算与资本支出预算的期间,通常以1年为期。( ) 2.财务预算是指反映企业预算期现金支出的预算。( )

3.预算的编制应采取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方法,不断反复和修正,最后由有关机构综合平衡,并以书面形式向下传达,作为正式的预算落实到各有关部门付诸实施。( )

4.生产预算是编制全面预算的关键和起点。( )

5.为了便于编制现金预算,还应在编制销售预算的同时,编制与销售收入有关的经营现金收入预算表。( )

6.销售预算是以生产预算为依据编制的。( )

7.生产预算是使用实物量和价值量为计量单位而编制的预算。( ) 8.在编制生产预算时,应考虑预计期初存货和预计期末存货。( )

9.应交税金及附加预算是指为规划一定预算期内预计发生的应交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金额、印花税和所得税而编制的一种经营预算。( )

10.产品成本预算需要在生产预算、直接材料预算、直接人工预算和制造费用预算的基础上编制。( )

11、经营决策预算是指与项目投资决策密切相关的专门决策预算。() 12、预计资产负债表和预计利润表构成了整个财务预算。() 13、一般来说,固定预算方法只使用于业务量水平较为稳定的企业或非营利组织编制预算时采用。()

14、弹性预算只适用于编制利润预算。()

15、弹性预算的列表法中,业务量的间距越小,实际业务量水平出现在预算表中的可能性就越小,而且工作量越大。()

16、在实务中,企业并不需要每年都按零基预算方法来编制预算,而是每隔几年才按此方法编制一次预算。()

17、滚动预算法中,逐季滚动编制的预算比逐月滚动的工作量小,但预算精确度较差。()

18、定期预算的最大特点是预算期与会计年度相一致。() 19、编制预算的方法按其业务量基础的数量特征不同,可分为固定预算方法和弹性预算方法两大类。()

20、预算委员会应由企业全体财务人员组成。()

(四) 计算分析题

1、已知:A公司生产经营甲产品,在预算年度内预算各季度销售量分别为1900件、2400件、2600件和2900件;其销售单价均为50元。假定该公司在当季收到货款60%,其余部分在下季收讫,年初的应收账款余额为42000元。使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

要求:编制销售预算和预计现金收入计算表。

2、已知:甲企业2004年度制造费用的明细项目如下。间接人工:基本工资为3000元,另外每工时补助津贴为0.1元;物料费:每工时负担0.15元;折旧费:5000元;维护费:固定的维护费为2000元,另外每工时负担0.08元;水电费:固定部分为1000元,另外每工时负担0.2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为该企业在生产能量为3000~6000工时的相关范围内,采用列表法编制一套能适应多种业务量的制造费用弹性预算(间隔为1000工时)

3、已知:某企业20xx年现金预算部分数据见表9—1.假定该企业各季末的现金余额不得低于6000元。

表9—1 20xx年度现金预算 单位:元 项目 第一季度 第二季第三季第四全年 度 度 季度 期初现金余额 加:现金收入 可动用现金合计 减:现金支出 直接材料 制造费用 销售费用 购置费用 支付股利 现金支出合计 现金余缺 现金筹集与运用 银行借款(期初) 归还本息(期末) 9000 A 89000 B 34000 2000 10000 3000 C (6000) D _ G 94000 H 55000 30000 3000 12000 3000 I J K _ N 120000 P 60000 Q R 10000 3000 S 13000 _ T W X 119500 45000 Y 4500 Z 3000 A1 B1 _ C1 F1 406500 G1 H1 130000 13500 45000 J1 K1 L1 M1 N1 现金筹集与运用合计 E L U D1 P1 期末现金合计 F M V 8000 Q1 要求:计算填列现金预算表中字母表示的项目数据。 4、已知:红星公司拟编制2004年的全面预算。该公司2004年只生产并销售一种产品。相关资料如下:

(1)据估计,2004年四个季度的销售量分别为:1100件、1600件、2000件、1500件,产品售价为90元。产品每季的销售收入中有60%能于当季收到现金,其余40%要到下季收回。上年末的应收帐款余额为45000元,增值税税率为17%。 (2)该公司各季末的产成品存货按下一季度销售量的10%计算。

根据会计历史资料推断,预计2003年末产品存货为100件;2004年末产品存货为120件。

(3)该公司生产产品耗用A、B两种材料,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分别为3千克、2千克,材料单价分别为5元、3元。每季末的材料库存按下季度生产需用量的30%计算;各季期初存料与上季期末存货量相等,A材料第四季度末的期末存料量为1980千克,B材料第四季度末的期末存料量为1200千克。2004年年初材料存货量分别为:A材料1030千克、B材料830千克。预计每季材料采购金额中,有50%在当季付款,其余在下季支付。2004年年初,两种材料应付采购账款为9400元。

(4)该公司采用常规法估算应交增值税额,流通环节只交纳增值税,并于实现销售的当季用现金完税;附加税费率为10%,假定全年预缴所得税60000元,按季平均预缴。

(5)该公司生产产品的单位工时定额4小时,小时工资率为5元。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计提职工福利费率为14%。职工福利费的支用率预计为90%。

(6)该公司在编制预算时采用变动成本法,变动性制造费用按各种产品直接人工工时比例分配,除折旧费以外的各项制造费用均以现金支付。该公司预计变动性制造费用项目有:间接材料9000元;间接人工8600元;维修费6832元;水电费6300元;其他4100元。预计固定性制造费用项目有:管理人员工资8000元;折旧费17000元;办公费5500元;保险费5300元;其他3000元。

(7)假定该公司在产品及自制半成品的期初、期末余额为零。产成品期初余额

5000元。

(8)预计单位变动性销售费用项目如下:销售佣金0.9;交货运输费0.8;其他0.2。变动性制造费用总额按销售量计算。预计固定性销售项目如下:管理人员工资6000元;广告费15000元;保险费5000元;其他2600元。

(9)预计管理费用项目如下:公司经费5000元;工会经费1100元;董事会费2100元;无形资产摊销费900元;职工培训费600元;其他800元。

(10)该公司2004年年初现金余额为5500元,该年购买设备380000元,各季支付数分别为56000元、10000元、34000元、38000元。预计每季支付投资者股利2500元。该公司现金余额最低应保持5500元,最高为8000元。当现金不足时向银行借款,多余时归还借款。借款在季初,还款在季末,还款时,同时支付所还借款的全部利息。该公司第一季度短期51000元,利率10%,以后分三季等额偿还;第三季度短期借款22000元,分两季度偿还,借款利率为12%;第四季度发行公司债券30000元,利率为14%。该公司第二季度发行普通股20000元。 要求:编制经营预算(不用编制期末存货预算)和现金预算(计算结果保留到整数位)。

第十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将广义的成本控制区分为前馈型成本控制、防护性成本控制和反馈性成本控制所依据的分类标志是()

A.成本控制的时间 B.成本控制的原理 C.成本控制的手段 D.成本控制的对象

2.将广义的成本控制区分为产品成本控制和质量成本控制所依据的分类标志是() A.成本控制的时间 B.成本控制的原理 C.成本控制的手段 D.成本控制的对象

3.在日常实施成本全面控制的同时,应有选择地分配人力、物力和财力,抓住那些重要的、不正常的、不符合常规的关键性成本差异作为控制重点,该项成本控制原则是指() A.全面控制原则 B.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 C.讲求效益原则 D.例外管理原则

4.下列各项中,属于标准成本控制系统前提和关键的是( )。 A.标准成本的制定 B.成本差异的计算 C.成本差异的分析 D.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 5.下列各项中,经常在制定标准成本时被采用的是( ). A.理想标准成本 B.稳定标准成本 C.现实标准成本 D.正常标准成本 6.与预算成本不同,标准成本是一种( )。

A.总额的概念 B.单位成本的概念 C.历史成本 D.实际成本

7.无论是哪个成本项目,在制定标准成本时,都需要分别确定两个标准,两者相乘即为每一成本项目的标准成本,这两个标准是( )。

A.价格标准和用量标准 B.价格标准和质量标准 C.历史标准和用量标准 D.历史标准和质量标准 8.成本差异按其性质的不同可划分为( ).

A.数量差异和价格差异 B.纯差异和混合差异 C.有利差异和不利差异 D.可控差异和不可控差异

9.由于特定成本项目的实际用量消耗与标准用量消耗不一致而导致的成本差异称为( )。 A.价格差异 B.价格差 c.数量差异 D.用量差

10.在标准成本控制系统中,成本差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产生的( )。

A.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差 B.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差 C.预算成本与标准成本之差 D.预算成本与实际成本之差 11.实际固定性制造费用脱离预算而形成的差异称为( )。 A.能量差异 B.预算差异

C.效率差异 D.生产能力利用差异

12.某企业甲产品消耗直接材料,其中A材料价格标准为3元/千克,数量标准为5千克/件,B材料价格标准为4元/千克,数量标准为10千克/件,则甲产品消耗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为( )。

A.15元 B.40元 C.55元 D.65元

13.将本期发生的各种差异视同销货成本,全部计入当期利润表,由本期收入补偿的一种差异处理方法,称为( )。

A.递延法 B.稳健法

C.年末一次处理法 D.直接处理法

14.质量成本中,企业为保证产品质量达到一定水平而发生的各种费用,称为( )。 A.预防成本 B.检验成本

C.内部质量损失成本 D.外部质量损失成本 15.对产品的瑕疵率采取被动接受态度的是( ). A.现代质量观 B.传统质量观 C.折中主义观 D.历史质量观

16.在传统质量观指导下的质量成本控制中,产品质量水平的高低通常用( )。 A.次品率表示 B.产品售价表示 C.产品产量表示 D.产品合格率表示

17. 在传统质量观指导下的质量成本控制中,达到产品最优合格率和最优质量成本的条件是( )。

A.单位预防和检验成本大于单位质量损失成本 B.单位预防和检验成本小于单位质量损失成本 C.单位预防和检验成本等于单位质量损失成本 D.单位预防成本等于单位检验成本

18.下列项目中,属于隐性质量成本的是( ). A.预防成本 B.检验成本

C. 内部质量损失成本 D.外部质量损失成本

19.在健全质量模式下,质量成本的最优水平存在于产品达到( )。 A.相关成本之和最低之处 B.预防和检验成本最高之处 C.损失成本为零之处 D.目标价值之处

20.用户为取得并实现所需产品或劳务的功能所付出的代价,称为( )。 A.标准成本 B .实际成本

C.质量成本 D.使用寿命周期成本 (二)多项选择题

1.按成本控制的手段分类,可将成本控制分为( ). A.前馈性成本控制 B.防护性成本控制 B.反馈性成本控制 D.绝对成本控制 E.相对成本控制

2.下列各项中,应纳入成本全过程控制内容的有( ). A.产品设计阶段 B.试制阶段 C.生产阶段 D.销售阶段 E.售后服务阶段

3.要实现成本的全面控制原则,必须做到( )。 A.全员控制 B.全过程控制 C.全方位控制 D.全社会控制 E.全行业控制

4.下列各项中,属于成本控制原则的有( )。

A.全面控制原则 B.责权利相结合原则 C.讲求效益原则 D.例外管理原则 E.客观性原则

5.在实务中,贯彻成本控制的例外管理原则时,确定“例外”的标准通常可考虑的标志有( )。

A.重要性 B.一贯性 C.可控性 C.普遍性 E.特殊性

6.下列各项中,属于标准成本控制系统构成内容的有( ).

A.标准成本的制定 B.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 C.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 D.成本差异的分配 E.成本预算的编制

7.人工工时耗用量标准即直接生产工人生产单位产品所需要的标准工时,主要内容有( )。 A.对产品的直接加工工时 B.必要的间歇和停工工时 C.不可避免的废品耗用工时 D.生产中的材料必要消耗 E.不可避免的废品损失中的消耗

8.按成本差异形成过程进行分类,可将成本差异分为( ). A.价格差异 B.用量差异 C.纯差异 D.混合差异 E.可控差异

9.下列各项中,能够导致出现材料价格差异的原因有( )。 A.材料质量差,废料过多 B.材料采购计划编制不准确

C.材料调拨价格或市场价格的变动

D.因临时紧急进货,使买价和运输费上升 E.机器设备效率增减,使材料耗用量发生变化

10.在标准成本系统中,可将变动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分解为以下内容,包括( )。 A.耗费差异 B.预算差异 C.开支差异 D.效率差异

E.用量差异

11.按照三差异法,可将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分解为以下内容,包括( )。 A.开支差异 B.生产能力差异 C.效率差异 D.预算差异 E.能量差异

12.下列各项中,属于成本差异处理方法的有( )。 A.直接处理法 B.递延法 C.稳健法 D.边际分析法 E.年末一次处理法

13.下列各项中,属于预防成本的有( ) A.原材料验收检测 B.工序检验费

C产品的检验费 D.质量计划工作费用 E.人员培训费用

14.在制定标准成本时,可选择的标准成本包括( ) A.理想标准成本 B.正常标准成本 C.现实标准成本 D.平均标准成本 E.期望可达到的标准成本

15.在传统质量成本控制中,可用以确定最优质量成本的方法有( ) A.直接处理法 B.递延法 C.稳健法 D.边际分析法 E.合理比例法

16.根据合理比例法,可将质量总成本曲线分为以下若干个区域,具体包括( ) A.改善区 B.增长区 C.适宜区 D.成熟区 E.至善区

17.显性质量成本是指可以直接从企业记录中取得数据的成本,即( ) A.预防成本 B.检验成本

C.内部质量损失成本 D.外部质量损失成本 E.标准成本

18.成本控制的程序是指实施成本控制需要依次经过的步骤,通常包括( ) A.确定成本控制的目标或标准 B.分解落实控制的目标 C.计算并分析成本差异 D.进行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 E.进行质量成本评价

19.下列各项中,属于使用寿命周期成本构成内容的有( ) A.原始成本 B.运用维护成本 C.生产成本 D.预防和检验成本 E.损失成本

20.分析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时,下列各项中计算公式正确的有( )

A.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固定性制造费用—实际产量下标准固定性制造费用

B.固定性制造费用预算差异=固定性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C.固定性制造费用能力差异=固定性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预算产量标准工时—实际产量实际工时)

D.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能力差异+预算差异

E.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耗费差异+能力差异+效率差异 (三)判断题

1.广义成本控制是指对产品生产阶段全过程的控制 ( )

2.成本控制按其控制时期可分为经营期成本控制和使用寿命期成本控制 ( )

3.按照例外原则,那些具有重要性、一贯性、可控性或特殊性特征的成本差异属于例外项目 ( ) 4.全面成本控制原则就是要求进行全过程控制 ( )

5.混合差异是指将总差异扣除所有纯差异后的剩余差异,它等于价格差与用量差之积( ) 6.理想标准成本是以现有生产经营条件处于最佳状态为基础确定的最低水平的成本,在实际工作中被广为采用。( )

7.标准成本不同于预算成本,标准成本是一种总额的概念,而预算成本则是一种单位的概念 ( ) 8.在标准成本控制系统中,计算价格差异的用量基础是实际产量下的标准耗用量 ( ) 9.单位产品任何一项成本的标准成本都应等于该项目的价格标准与标准用量的乘积。 ( ) 10.在标准成本制度下,为简化计算,不单独计算混合差异,而是将其直接归并于某项差异。 ( )

11.从实质上看,直接工资的工资率差异属于用量差异 ( )

12、在标准成本控制系统中,对超支差应贷记有关的差异账户,节约差则借记相应账户,相应的生产费用账户则按标准成本予以登记。() 13、在期末成本差异账务处理方法中,将本期的各类差异按标准成本的比例在期末存货和本期销货之间进行分配,从而将存货成本和销货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的方法,叫做递延法。()

14、变动性制造费用分解为两种差异,分别为开支差异和用量差异。() 15、质量成本就是指企业为保持或提高产品质量所发生的各种费用。() 16、乘数法和市场研究法是计量隐性质量成本的方法。() 17、零缺陷模式认为即使实际产品与设计要求之间的偏差在设计允许范围内,仍会应产品的生产而产生损失。()

18、在传统质量控制中,理论上讲,当单位预防和检验成本等于单位质量损失成本时,可找到产品最优合格率和最优质量成本。() 19、对质量成本的评价,通常将质量成本的结构同预算标准或以前年度进行比较,分析质量成本构成对产品质量的影响,从而确定合理的质量成本结构,以最多的质量成本向客户提供最优质量的产品或劳务。()

20、对于生产者来讲,控制寿命周期成本只是促销的一种手段,而不是像产品成本控制或质量成本控制那样是纯粹为了控制成本。() (四) 计算分析题

1、已知某企业生产A产品,有关资料如下:

(1)生产A产品,耗用甲、乙两种材料。其中甲材料标准价格为每千克20元,乙材料标准价格为每千克32元。单位产品耗用甲材料标准为每件5千克,乙材料为每件9千克。

(2)甲产品单位标准工时为13小时,直接人工标准工资率为7.5元。

(3)固定性制造费用预算数为61000元;变动性制造费用预算数为38000元。标准总工时数为10000小时。 要求:制定A产品的标准成本。

2、已知:某企业生产甲产品,其标准成本资料见表10—1.

表10—1 甲产品标准成本单 项目 价格标准 数量标准 金额(元/件) 直接材料 9元/千克 50千克/件 450 直接人工 4元/小时 45小时/件 180 变动制造费用 3元/小时 45小时/件 135 固定制造费用 2元/小时 45小时/件 90 合计 855 甲产品正常生产能量为1000小时。本月实际生产量为20件,实际耗用材料900千克,实际人工工时950小时,实际成本分别为:直接材料9000元;直接人工3325元;变动性制造费用2375元;固定制造费用2850元,总计为17550元。

要求:分别计算各成本项目的成本差异和分差异,其中固定制造费用采用三因素法。

3、已知: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其变动性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为24元/件(8元/小时*3小时/件)。本期实际产量1300件,发生实际工时4100小时,变动性制造费用总差异为-40元,属于节约差。

要求:

(1) 计算实际发生的变动性制造费用。 (2) 计算变动性制造费用的效率差异。 (3) 计算变动性制造费用的耗用差异。

4、已知:X公司生产甲产品需使用一种直接材料A,本期生产甲产品1000件,耗用A材料9000千克,A材料的实际价格为200元/千克。假设A材料计划价格为210元/千克,单位甲产品标准用量为10千克。

要求:

(1) 计算A材料的价格差异。 (2) 计算A材料的数量差异。 (3) 计算A材料的成本差异。 (4)如果固定性制造费用的预算差异为+2000元,生产能力利用差异为-580元,效率差异为+1000元,则固定性制造费用的总差异和能量差异是多少? 5.已知:某企业根据以下资料制定甲产品耗用材料的标准成本见表10-2 表10-2 甲产品消耗直接材料资料 标准 A材料 B材料 C材料 预计发票单价(元/千克) 15 50 23 装卸检验等成本(元/千克) 0.5 1 2 小计 16 52 23.5 材料设计用量(千克/件) 15 40 30 允许损耗量(千克/件) 1 0 0.5 小计 30.5 16 40 2004年3月,该企业实际购入A材料2600千克,其中生产甲产品领用2500千克,采购材料时实际支付39000元,本期生产出产品80件。 要求:

(1) 确定甲产品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

(2) 计算A材料的总差异和分差异。

6.已知谋企业生产甲产品,其标准成本的相关资料如下:单件产品耗用A材料10千克,每千克的标准单价为3元;耗用B材料8千克,每千克标准单价为5元;单位产品的标准工时为3小时,标准工资率为12元/小时;标准变动性制造费率为8元/小时;标准固定性制造费用率为12元/小时。

假定本期实际产量1300件,发生实际工时4100小时,直接人工总差异为+3220元,属于超支差。 要求:

(1) 计算甲产品的单位标准成本。 (2) 计算实际发生的直接人工。

(3) 计算直接人工的效率差异和工资率差异。

7.已知: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相关成本资料见表10-3和表10-4.

表10-3 直接材料相关资料表 价值单位:元 标准成本 实际成本 材料品名 耗用量差异 耗用量单价 金额 单价 金额 (件) (件) 甲 1000 10 10000 1200 11 13200 +3200 乙 2000 6 12000 2100 5 10500 -1500 合计 22000 23700 +1700 表10-4 制造费用相关资料表 价值单位:元 实际产量标准数实际数 预算数(工时6000) (工时5000) (工时5500) 项目 金额 分配率 金额 金额 变动性制造费用 2400 0.4 0.4*5000=2000 2090 固定性制造费用 4800 0.8 0.8*5000=4000 4675 制造费用合计 7200 1.2 1.2*5000=6000 6765 要求: (1) 计算直接材料标准成本差异。

(2) 计算直接材料数量差异和价格差异。 (3) 计算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差异。

(4) 计算变动制造费用的效率差异和耗费差异。 (5) 计算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差异。

(6) 计算固定制造费用的预算差异和能量差异。 8.已知:某企业上半年铸件合格率为92%,年产量为100吨,预防检验成本为2760元,每吨铸件的废品损失成本为300元。 要求:计算最优质量和最优质量成本。

第十一章

(一) 单项选择题

1.根据管理会计的理论,存货控制应当归属于( )。 A.月末控制 B.年末控制 C.日常控制 D.反馈控制

2.在材料采购控制中,可以通过制定库存材料的正常损耗单和盈亏单,来发现问题以便追究责任的部门是( )。

A.生产部门 B.销售部门 C.供应部门 D.财务部门 3.下列各项中,属于人工成本控制对象的是()

A.管理人员的人工成本 B.生产工人的人工成本 C.行政人员的人工成本 D.销售人员的人工成本

4.根据在产品成本控制理论,下列各项中其计算结果等于半成本数量定额的是( )。

A.平均月需要量×库存定额天数 B.平均月需要量×库存定额月数 C.平均日需要量×库存定额天数 D.平均日需要量×库存定额月数

5.在ABC分类法下,有一类存货的实物量比重和储存成本比重较为接近,它就是( )。

A.C类存货 B. B类存货

C.A类存货 D. A或C中的一类存货 6.按照ABC分类法,品种少且单位价值低的材料( )。 A.属于C类存货 B.属于B类存货

C.属于A类存货 D.不属于A、B、C中的任何一类 7.在不同的情况下,经济批量控制相关成本所包含的内容是( )。 A.相同的 B.不同的

C.不变的 D.变化无常的

8.下列订货成本中,属于变动性成本的是( )。

A.采购员的差旅费 B.采购机构的基本支出 C.采购人员的计时工资 D.预付定金的机会成本

9.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建立存货经济批量基本模型所依据假设的是( )。 A.一定时期需求量可以确定 B.存货集中到货 C.存货进价稳定 D.允许缺货

10假定没有数量折扣,价格与采购量之间存在的关系为( )。 A.正相关的关系 B. 相关的关系 C.负相关的关系 D. 无关的关系

11.在存在商业折扣时,衡量是否达到经济采购批量的关键标志是( )。 A.相关总成本最低 B.采购数量最多 C.采购价格最低 D.材料质量最高

12.在允许缺货的情况下,衡量是否达到经济订货批量的关键标志是( )。 A.订货成本与储存成本相等 B.订货成本与储存成本之和最低 C.缺货成本与储存成本之和最低

D.订货成本、储存成本和缺货成本之和最低

13.下列各项中,可作为允许缺货时经济订货批量调整系数的是( )。 A.

C?S B.SS C?SC.

e D.e?fe?f e14. 下列各项中,可作为陆续到货时相关成本调整系数的是( )。 A.

C?S B.SS C?SC.

e D.e?fe?f e15.某企业全年需要甲材料240吨,每次进货成本为40元,每吨材料的年储存成本为12元,则每年的最佳进货次数为( )。 A.3次 B.4次 C.6次 D.9次

16.所谓定期采购量标准,是指每次订货的( )。 A.最高限额 B.最低限额 C.平均限额 D.参考限额

17.在最优生产批量控制中,直接材料成本属于( )。 A.直接相关成本 B.间接相关成本 C.无关成本 D.固定成本

18.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批量越大,年储存成本为( )。 A.越大 B.越小

C.越不确定 D.越不会变化

19.按照微分极值原理建立最优生产批量模型的方法,在管理会计中被称为( )。

A.边际分析法 B.列表法 C.概率统计法 D.图示法

20.在最优生产批量控制中,如果当年的储存成本和调整准备成本相等,则全

年的相关总成本( )。.

A.最大 B.最小 C.适中 D.等于零 (二) 多项选择题

1.下列项目中,属于企业存货控制对象的有( )。 A.库存材料存货 B.在产品存货 C.产成品存货 D.机器设备 E.应付账款

2.下列项目中,属于企业存货控制范畴的有( )。 A.存货种类控制 B.存货地点控制 C.存货批量控制 D.存货质量控制 E.存货成本控制

3.在以下有关存货控制ABC分类法的描述中,正确的有( )。 A.A类存货金额巨大,但是品种数量较少 B.C类存货金额巨大,但是品种数量较少 C.对A类存货应该重点控制

D.对B类存货应该重点控制 E.对C类存货应该重点控制

4.在下列项目中,与存货经济批量无关的有( )。

A.储存变动成本 B.年度计划存货需要量 C.存货单价 D.存货的进货成本 E.存货的缺货成本

5.下列项目中,属于材料采购过程控制措施的有( )。

A.保证材料的质量 B.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 C.选择比较低廉的价格 D.选择产地比较近的原料 E.监督企业严格执行材料采购计划

6.在以下有关经济订货批量特征的描述中,正确的有( )。 A.与存货的年度总需求量成正比 B.与每次订货的变动成本成反比

C.与单位存货的年储存成本成反比 D.与存货的交易成本成正比 E.与存货的购置成本成正比 7.为降低材料的储存成本,需要对材料妥善保管,可采取的方法有( A.分期分批采购 B.严格执行材料验收制度 C.采用ABC分类法 D.实行限额领料 E.提高材料利用率

8.为加强对生产过程中人工成本的控制,可采取的措施有( )。A.搞好原材料的供应 B.保证正常的生产秩序 C.加强产品质量管理 D.减少人工工时 E.不断改进工艺流程

9.下列各项中,属于材料采购批量控制内容的有( )。 A.计算全年最高的相关总成本 B.计算全年最低的相关总成本 C.计算全年最低的相关订货数量 D.利用相关模型计算经济订货批量

E.在经济批量的基础上计算经济订货次数

10.下列项目中,属于变动性存货储存成本内容的有( )。 A.库存短缺紧急额外购入成本 B.存货的过期损失

C.存货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 D.仓库费用

E.存货的破损变质损失

11.在简单条件下,开展经济批量控制必须考虑的相关总成本包括( A.相关订货成本 B.相关生产成本 C.相关运输成本 D.相关储存成本 E.相关销售成本

12.下列各项成本中,开展材料经济订货批量控制需要考虑的是( A.允许缺货条件下的缺货成本 B.变动性订货成本 C.变动性储存成本 D.变动性生产成本 E.存货的购置成本

)。)。。 ) 13.根据材料经济订货批量控制的理论,下列各项中,属于缺货成本构成内容的有( )。 A.停工待料损失

B.企业因储存不当而造成的损失

C.对客户延期交货而支付的违约罚金 D.企业因失去及时供货信用而损失的商誉

E.因采取临时性补救措施而发生的额外采购支出

14.企业在组织日常采购控制时,可以考虑采用的方式有( ) 。 A.定量采购方式 B.定性采购方式 C.定期采购方式 D.定额采购方式 E.定批采购方式

15.下列各项因素中,能够影响再订货点的有( ) A.交货期 B.材料日均消耗量 C.保险储备量 D.保管毁损量 E.保质期

16.在确定或计算保险储备量时,可以采取的方法有( )。 A.按经验进行估计 B.用概率方法计算

C.用每日耗用量乘以储存日数 D.用每日耗用量乘以保险日数 E.用每日耗用量乘以保质日数

17.下列各项中,能够揭示定期采购方式特点的有( )。 A.定期组织 B.采购批量不固定 C.每次采购量固定 D.采购日期不固定 E.定量组织

18.下列各项因素中,能够影响材料采购周期的有( )。 A.全年需用材料量 B.耗用情况 C.供应方生产批量 D.供货特点 E.付款方式

19.在下列成本中,属于最优生产批量控制时应当考虑的相关成本范畴的有( )。

A.调整准备成本 B.储存成本 C. 订货成本 D.采购成本 E. 变质成本

20.在下列各项中,属于单一品种生产批量控制方法的有( )。 A.边际分析法 B.列表法 C.概率统计法 D.图示法 E.个别分析法 (三)判断题

1 .企业生产所需用的各种材料都是由企业生产部门统一组织采购取得的。( )

2. 应当以生产耗用材料计划作为生产过程中材料成本控制的总目标。( )

3. 在当前情况下,制造费用在产品成本中的比重有不断上升的趋势。( )

4.当某种存货的数量比重达到70%左右时,可以将其划为A类存货,进行

重点控制。( )

5.开展在产品成本控制可以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但对控制资金需要量的帮助不大。( )

6.ABC分类法一般只适用于多品种经营企业的成本控制。( )

7.全年经济订货次数等于材料全年需用量除以经济批量得到的数值。( )

8.在材料经济订货批量控制的基本模型中,采购成本属于相关成本。( ) 9.在存在商业折扣时,全年经济订货次数的计算公式与简单条件下的相关公式相同。( )

10.如果某企业每次订货的货款都不是一次支付,货物又不能一次到达,则可以断定该企业存在陆续到货的情况。( )

11.陆续到货会使得材料年均储存量发生变动,进而会导致订货成本模型有所改变。( ) 12.

S为陆续到货时相关成本的调整系数。( ) C?S13.在不同采购方式下,对材料存货的控制应采取不同的方式,并具有不同的特点。( )

14.保险储备量是指为保证防止材料意外毁损而事先准备的储存量。( ) 15.在定期采购方式下,控制材料存货的关键是计算定期采购量标准。( )

16.在管理会计中,最优生产批量控制也可以作为长期决策问题来研究。( )

17.开展最优生产批量控制的目的就是使企业相关总成本之和为最低。( )

18.在工艺技术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时,调整准备成本的每次发生额基本上相等。( )

19.仓库及其设备的维修费属于相关的调整准备成本。( ) 20.调整准备成本和批量无关,而和批次成正比。( ) (四)计算分析题

1 .已知:某公司只生产一种产品甲产品,该产品所耗用的主要原材料为乙材料,每制造一个甲产品需要消耗乙材料2.4千克。假定该公司每年生产12 000个甲产品,且年度内其需求量稳定,公司采购乙材料每次的变动性订货成本为200元,单位材料的年储存成本为8元。 要求计算下列指标:

(1) 乙材料的经济订货批量 (2) 存货总成本

(3) 每年最佳订货次数。

2.已知:某公司全年需用某种材料25 000千克,按经验数据每次订货的变动性订货成本为15元,单位材料年平均变动性储存成本为10元。假设该公司不存在商业折扣,每批订货均能一次到货,但企业允许出现缺货,并且已知因采取补救措施而发生的单位缺货年均成本的经验数据为16元。

要求计算下列指标: (1) 材料的经济采购批量

(2) 允许最大缺货量 (3) 最低的相关总成本

3.已知:某公司全年需用某种材料25 000千克,每次订货成本为25元,单位材料年均储存成本为10元,不允许出现缺货,没有商业折扣,交货期为7天,保险日数为1天,平均每天耗用量为50千克。

要求:

(1) 计算定量采购方式下的每次采购量及再订货点

(2) 判断当实际库存储备分别达到400千克和450千克时,企业是否应当

马上组织采购该种材料,若应该的话,应采购多少?

4已知:某企业需用某种材料,每隔20天采购一次,每日平均耗用量为80

吨,交货期为7天,保险日数为3天。 要求:

(1) 计算该企业定期采购量标准。

(2) 假定前三个采购日的实际材料盘存数分别为500吨、400吨和300吨,

分别计算这三次的实际采购量应为多少?

5. 已知:某企业有一台设备分批轮换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有关资料见表11-1。

表11-1 资料 序号 产品 全年需用量(A) i每次调整准备本(单位储存成本每天生产量(每天发出量(p) iSi) (C) idi) 1 2 3 甲 乙 丙 1 000 500 800 50 30 40 2 1 1 25 15 20 10 5 10 要求:确定甲、乙、丙三种产品的最优生产批量。

第十二章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属于建立责任会计目标的是( ) A.实现责权利的协调统一 B.划分责任中心 C.编制责任预算 D.提交责任报告 2.下列各项中,属于责任会计主体的项目是( )

A.责任中心 B.产品成本 C.生产部门 D.管理部门 3.下列各项中,应作为成本中心控制和考核内容的是( )

A.责任成本 B.产品成本 C.直接成本 D.目标成本 4.在下列项目中,不属于利润中心负责范围的是( ) A.成本 B.收入 C.利润 D.投资效果

5.如果企业内部的供需双方分别按照不同的内部转移价格对同一笔内部交易进行结算,则可以断定他们采用的是( )

A.成本转移价格 B.市场价格 C.协商价格 D.双重价格

6.在成本转移价格作为内部转移价格时,如果交易产品涉及利润中心或投资中心,则此时的价格应当是( )

A.实际成本 B.标准成本 C.标准成本加成 D.变动成本

7.如果某利润中心的产品只能在企业内部各责任中心之间销售,且按照“内部转移价格”取得收入,则可以断定该中心是( )

A.完整利润中心 B.局部利润中心 C.自然利润中心 D.人为利润中心 8.在责任会计中,将企业办理内部交易结算和内部责任结转所使用的价格称为( )

A.变动成本 B.单项责任成本 C.内部转移价格 D.重置价格

9.管理会计将在责任预算的基础上,把实际数与计划数进行比较,用来反映与考核各责任中心工作业绩的书面文件称为( )

A.差异分析表 B.责任报告 C.预算执行情况表 D.实际执行与预算比较表 10.对于任何一个成本中心来说,其责任成本应该与其相等的项目是( ) A.产品成本 B.固定成本之和 C.可控成本之和 D.不可控成本之和 11.计算投资利润率时,其经营资产计价采用的是( )

A.原始价值 B.账面价值 C.评估价值 D.市场价值 12.投资中心的利润与其投资额的比率称为( )

A.投资利润率 B.税前净利 C.内部报酬率 D.剩余收益

13.当产品或劳务的市场价格不止一种,供求双方有权在市场上销售或采购,且供应部门的生产能力不受限制时,应当作为内部转移价格的是( ) A.成本转移价格 B.市场价格 C.双重市场价格 D.协商价格 1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利润中心应当拥有的权利是( )

A.价格决策权 B.投资决策权 C.生产决策权 D.销售决策权 15.在下列各项中,需要同时对成本、收入和利润负责的是( ) A.投资中心 B.利润中心 C.成本中心 D.责任中心

16.对于那些只发生费用支出的部门来说,他们所建立的责任中心只能是( ) A.投资中心 B.利润中心 C.技术性成本中心 D.酌量性成本中心 17.下列各项中,通常具有法人资格的责任中心是( ) A.投资中心 B.利润中心 C.成本中心 D.费用中心

18.在西方国家,通常被认为是制定内部转移价格最好依据的是( ) A.成本 B.成本加成 C.市价 D.市价加税金

19.某轮胎厂是某汽车公司的一个投资中心,该厂预计2004年投资600万元,预计净收益增加120万元,如果该公司的平均报酬率为20%,则该厂这项投资的剩余收益为( )

A.150万元 B.105万元 C.45万元 D.0

20.某投资中心第一年经营资产平均余额100000元,经营利润20000元,第二年该中心新增投资20000元,预计经营利润3000元,接受新投资后,该部门的投资利润率为( )

A.15.5% B.20% C.17.5% D.19%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能成为责任会计形成和发展理论基础的有( ) A.行为科学理论 B.成本性态分析 C.价值工程理论 D.管理科学理论 E.代理理论

2.下列各项中,属于建立责任会计制度必须遵循的原则有( )

A.责任主体原则 B.可控性原则 C.目标一致原则 D.激励原则 E.反馈原则 3.下列各项中,属于责任会计制度内容的有( )

A.设置责任中心 B.编制责任预算 C.提交责任报告

D.评价经营业绩 E.反映财务状况 4.下列各项中,属于责任中心的有( )

A.成本中心 B.包装中心 C.销售中心 D.利润中心 E.投资中心 5.在下列各项中,能够揭示责任中心特点的项目有( )

A.责权利相结合 B.责任与权力都是可控的 C.具有承担经济责任的条件 D.能进行责任核算、业绩考核与评价 E.有相对独立的经营业务和财务收支活动 6.下列各项中,属于某复合成本中心责任成本的有( )

A.本中心的产品成本 B.本中心的变动成本 C.本中心的责任成本 D.本中心的不可控成本 E.其下属成本中心的责任成本 7.下列各项中,属于成本中心类型的有( )

A.产品成本中心 B.变动性成本中心 C.销售成本中心 D.技术性成本中心 E.酌量性成本中心

8.下列各项中,属于可控成本必须满足的条件有( )

A.可以落实责任 B.可以计量 C.可以施加影响 D.可以预计 E.可以得到补偿

9.下列各项中,能够揭示责任成本与产品成本主要区别的表述有( )

A.成本的特性不同 B.归依和分配的对象不同 C.分配的原则不同 D.核算的基础条件不同 E.核算的主要目的不同

10.在下列各项指标中,属于成本中心考核范畴的有( )

A.责任成本总额 B.责任成本变动额 C.责任成本变动率 D.变动成本变动额 E.变动成本变动率

11.在下列各项指标中,属于利润中心考核范畴的有( )

A.人为利润总额 B.利润率 C.贡献边际总额 D.负责人可控利润总额 E.可控利润总额

12.在下列各项指标中,属于考核投资中心投资效果的有( )

A.责任成本 B.营业收入 C.贡献边际 D.投资利润率 E.剩余收益 13.下列各项表达式中,其计算结果等于投资利润率指标的有( ) A.总资产周转率×销售利润率 B.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成本率 C.销售成本率×成本费用利润率 D.总资产周转率×成本费用利润率 E.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成本率×成本费用利润率

14.以下各项中,属于制定内部转移价格应遵循的原则有( )

A.全局性原则 B.公平性原则 C.自主性原则 D.重要性原则 E.例外性原则 15.下列各项中,可以作为内部转移价格的有( )

A.标准变动成本 B.双重价格 C.标准成本加成 D.标准成本 E.协商价格 16.下列各项中,属于责任中心考核指标的有( )

A.产品成本 B.可控成本 C.利润 D.剩余收益 E.投资利润率 17.下列各项中,属于双重价格表现形式的有( )

A.双重产品价格 B.双重市场价格 C.双重协商价格 D.双重转移价格 E.双重成本转移价格

18.在责任会计中,企业内部结算方式包括( )

A.内部货币结算方式 B.内部支票结算方式 C.转账通知单方式 D.托收承付结算方式 E.应付票据结算方式

19.在责任会计中,责任成本结转的方式主要有( )

A.货币结算方式 B.银行支票结算方式 C.汇兑结算方式

D.内部银行结算方式 E.应付票据结算方式 20.内部经济仲裁委员会的工作内容包括( )

A.调解经济纠纷 B.对无法调解的纠纷进行裁决 C.办理内部交易结算 D.办理内部责任结转 E.进行业绩考核评价 三、判断题

1.导致责任会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企业规模的扩大。 ( ) 2.责任会计制度的最大优点是可以精确计算产品成本。 ( )

3.剩余收益指标的优点是可以使投资中心的业绩评价与企业目标协调一致。( ) 4.编制责任预算需要在责任报告上进行;责任报告是考核评价经营业绩的载体() 5.以实际成本作为内部转移价格可以避免责任转嫁现象。( )

6.当供应方提供的产品或劳务没有现成的市场价格时,可采用协商价格作为内部转移价格。( )

7.因利润中心实际发生的利润数大于预算数而形成的差异是不利差异。 ( ) 8.对于上级分配来的固定成本,由于利润中心无法控制其数额,所以,对这部分固定成本的影响在考核时应将其剔除。 ( )

9.一般来说,成本中心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最好以“实际成本”作为内部转移价格。( )

10.各成本中心的可控成本之和等于企业的总成本之和。( )

11.成本中心实际发生的责任成本大于其责任成本预算的差异是有利差异。( ) 12.利润或投资中心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最好以市场价格作为内部转移价格。( )

13.责任会计的核心在于利用会计信息对各分权单位的业绩进行计量。( ) 14.在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中,成本中心是最基本的责任中心,它仅对成本负责。 ( ) 15.成本中心没有对外销售权,其工作成果不会形成可以用货币计量的收入。( ) 16.投资中心在责任中心的最高层次,具有最大的决策权,要求投资利润率最大化。( )

17.以市价为基础制定的内部转移价格比较公平合理,对交易双方较为公正。( ) 18随着内部转移价格的波动,企业的利润总水平也随之发生变化。( ) 19.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可控成本与不可控成本可以实现相互转化。( ) 20.利润中心是企业责任中心的最高层次,也是决定企业经济效益高低的关键部门。( ) 四、计算分析题

1.已知:某投资中心投资额为100000元,年净利润额为18000元,企业为该投资中心规定的投资利润率为15%。

要求:计算该投资中心的投资利润率和剩余收益。

2.已知:A公司2004年的销售收入为40000元,营业资产为16000元;B公司2004年的销售收入为100000元,营业资产为20000元。如果两家公司均希望其2004年的投资利润率达到15%。

要求:分别计算A、B公司在2004年的销售利润率。

3.已知:D公司某投资中心A原投资利润率为18%,营业资产为500000元,营业利润为100000元。现有一项业务,需要借入资金200000元,可获利68000元。 要求:(1)若以投资利润率作为评价和考核投资中心A的依据,作出A投资中

心是否愿意投资于这项新业务的决策。

(2)若以剩余收益作为评价和考核投资中心A工作成果的依据,新项目要求的最低收益率为15%,作出A投资中心是否愿意投资于这个新项目的决策。 4.已知:E企业A分厂为成本中心,其可控成本及厂部的可控费用见表12-1。 表12-1 E企业A分厂成本预算完成情况表 单位:元 A分厂 厂部 成本项目 预算 实际 预算 实际 直接材料 550000 520000 直接人工 60000 65000 制造费用 40000 46000 厂部可控费用: 管理人员薪金 9000 17000 折旧费用 6000 6000 其他费用 7000 9000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编制A分厂的成本业绩报告。 5.已知:F企业B利润中心的预算资料和实际结果见表12-2.

表12-2 资料 单位:元 项目 预算 实际 销售收入 600000 575000 变动成本: 变动生产成本 300000 295000 变动销售及管理费用 50000 55000 贡献边际 固定成本: 固定制造费 100000 100000 固定销售及管理费用 20000 17000 营业利润 所得税(33%) 营业净利润 要求:编制该中心的利润报告。 6.已知:G企业A、B两个投资中心业绩报告的部分资料见表12-3. 表12-3 G企业投资中心业绩报告 价值单位:元

项目 A投资中心 B投资中心 销售收入 600000 营业利润 60000 营业资产 288000 销售利润率 12% 资产周转率 4次 投资利润率 30% 剩余收益 要求最低收益率为15% 要求:编制A、B两个投资中心的投资业绩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