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考古诗文背诵90篇篇目情景式默写汇编(教师版) - 图文 下载本文

自我校对:1、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2、亲贤臣,远小人。3、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4、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5、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6、陈罚减否,不宜异同。 7、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8、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9、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10、①开张圣听;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③亲贤臣,远小人。11、受任于败军之际 奉命于危难之间12、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七、《桃花源记》 1、《桃花源记》中写出桃花源社会风尚的句子: ___ ,____,___ , ____,___ 。 2、《桃花源记》中描写桃源人来此绝境的原因的句子:____,___ , ____,___ 。 3、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写桃源人生活环境的句子是:___ ,___,__ , __,___ 。 4 《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林草美花繁(桃花林奇异景象)的句子: ___ ,____,___ , ____,___ 。 5. 《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皆叹惋”的原因:___ , ____,___ 。 6、《桃花源记》中,“ , ”描述了武陵人初到桃花源时,第一次受到热情招待的情景。 7、《桃花源记》中表现“村人”都来关心渔人的句子: ____,___ 。 8. 《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满足于桃花源生活,厌恶外界生活的体现是:____,___ 。 自我校对:1、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4、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5、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6、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7、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8、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八、《三峡》 1、《三峡》中写山连绵不断(长)的句子:____,___ 。 2、《三峡》中描写两岸悬崖陡峭雄伟险峻的一句是: ____,___ 。 3、《三峡》中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一句是: ____,___ 。 4、《三峡》中写水势凶险的句子:____,___ 。 5、《三峡》中写水流湍急的句子: ___ , ____,___ 。 6、《三峡》中写春冬三峡水的特点的句子: ____,___ 。 7、《三峡》中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 ____,___ 。 8、《三峡》中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寂静的句子是: ____,___ 。 9、《三峡》中从色彩上对三峡景物进行描写的句子是: ____,___ 。 10、《三峡》中有一句话把三峡春冬季节山水草木的秀丽景色概括无遗,这句话是: ______ 。 自我校对:1、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2、重岩叠嶂,隐天蔽日。3、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4、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5、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6、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7、空谷传响,哀转久绝。8、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9、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10、清荣峻茂。 九、《马说》 1、《马说》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 。 2、《马说》中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____,___ 。 3、《马说》中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______ 。 4、《马说》中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 , ____,___ 。 5、《马说 》中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____,___,___。 6、《马说 》中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语句是: ____,___ 。 7、《马说 》中表明愚妄无知,平庸浅薄的统治者对千里马的不公正的待遇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 。 8、《马说》中表明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叹的句子是:____,___ 。 9、《马说》中能表明千里马外在特征的句子是:____,___ 。 10、《马说》中运用设问句表达作者心中感慨的句子是:____,___ 。 5

11、美往往存在于平凡的事物当中,有时我们为了刻意的追求完美,往往忽略了身边的美,使其遭受不应有的遭遇,使我们为之遗憾痛心,这种遭遇与《马说》中千里马的遭遇相似,相应的句子是: ____,___ 。

12、《马说》中点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 ____,___ 。

自我校对: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2、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4、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5、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6、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7、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8、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9、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10、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1、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12、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十、《小石潭记》 1、《小石潭记》中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形象的比喻,描写溪身、溪水的语句是:____,___ 2、《小石潭记》中描写潭周围树木的语句是____,___,___。

3、《小石潭记》描绘了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着意渲染气氛,抒发自己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怆的心绪的语句是:____,___,___。

4、《小石潭记》中写潭中鱼游来游去,非常活跃的语句是:____,___ 。 5、《小石潭记》中写出小石潭源头悠远、两岸弯曲的语句是:____,___ 6、《小石潭记》中侧面写潭水清澈的句子是:____,___,___。

7、《小石潭记》中表现地理环境使作者内心忧伤凄凉的句子是:____,___ 8、《小石潭记》中写游鱼自由轻灵游动的姿态的句子是:____,___ 9、《小石潭记》中写潭中鱼游来游去,非常活跃的语句是:。

自我校对: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2、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3、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4、俶尔远逝,往来翕忽5、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6、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7、凄神寒骨,悄怆幽邃。8、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9、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十一、《陋室铭》 1、刘禹锡《陋室铭》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表达了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思想情趣。

2、《陋室铭》中表现正反面虚实结合写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衬托陋室不陋的语句是: “_____,_____, _____,_____” 3、《陋室铭》中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反映作者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境界,暗示陋室不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陋室铭》中描写陋室优美的自然环境句子是:“_____,____”

5、《陋室铭》中反映作者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境界,暗示陋室不陋是: “______,______” 6、《陋室铭》中引用孔子的话,画龙点睛,总结全文的句子是:“________”

7、《陋室铭》中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 , 。

8、《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 。

自我校对: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4、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5、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6、何陋之有?7、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8、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十二、《岳阳楼记》 1、《岳阳楼记》中从空间上形容湖面上的广阔浩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岳阳楼记》中时间上表现景象的千变万化的句子是 :____,___ 。 3、《岳阳楼记》中写道“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因景而异,在阴雨连绵时“登斯楼”就会产生“ , ”的悲伤心情。 4、《岳阳楼记》中写天气晴好时迁客骚人欢乐所激发的思想感情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5、《岳阳楼记》中描述“古仁人”的阔大胸襟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 6、《岳阳楼记》中由“古仁人”的阔大胸襟和高尚道德而得出的论断是: ______,______。 7、《岳阳楼记》中抒写作者远大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 8、《岳阳楼记》中借鸟欢鱼跃描绘晴明之景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 9、《岳阳楼记》中文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

6

10、《岳阳楼记》中范仲淹赞扬滕子京政绩的句于是:

11、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一文中,用“_____;_____”两句表明自己忧君忧民的仁人情操。

12、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描绘了一幅天晴时分,洞庭湖上的盎然生机的图卷,其中与使用借代修辞描写鱼相关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13、写出分别与“以物喜”“以己悲”相照应的句子 “以物喜”: 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己悲”: 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从空间角度描写岳阳楼雄伟景象的句于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从时间角度描写岳阳楼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

16、由“四面湖光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_____,_____

1、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2、朝晖夕阴,气象万千。3、去国怀乡,忧谗畏讥。4、登斯楼也,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5、不以物喜,不以己悲。6、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8、沙鸥翔集,锦鳞游泳。9、浮光跃金,静影沉璧。10、政通人和,百废具兴。1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12、沙鸥翔集,锦鳞游泳13、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14、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15、朝晖夕阴,气象万千1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十三《醉翁亭记》 1、《醉翁亭记》中,作者欧阳修描绘山间朝暮晦明变化的句子是: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2、《醉翁亭记》中写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3、《醉翁亭记》中本文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描绘春夏之景的句子: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4、《醉翁亭记》中体现全文核心命意及醉翁命名之意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5、《醉翁亭记》中文中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是: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6、《醉翁亭记》中文中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12、请写出傍晚归去时情景的句子: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13、写滁州之人扶老携幼出外游玩的句子是: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14、写太守宴会上丰盛野味的句子是: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15、写太守之宴欢快热闹场景的句子是: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16、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有动静对比之美。“树木阴翳,鸣声上下”,树木之境对比出百鸟啁啾之动,相得益彰。“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以众宾喧哗之动,对比出太守颓然之静,生趣盎然。 17 、“醉翁”之号的由来是什么?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18、宴饮之时,太守的表现是: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9、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概括了山间四季的不同风光。“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只四时也”,一季一幅画面,都紧紧抓住山林泉石的特点,给人不同的美学享受。

20、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两篇名文不仅同是北宋 (朝代)伟大文学家的作品,而且都表达了两位大家不同凡响的思想境界。在《岳阳楼记》中作者直抒情怀,“先天下之忧而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醉翁亭记》中作者含蓄深沉,把“与民同乐”的济民之情隐含在描写叙述之中,在醉中写乐,在乐中写醉,因而才留下了“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千古名句。

十四《记承天寺夜游》 1、文中描写月光美景的语句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表达作者微妙复杂的感情语句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主旨句) 3、作者游承天寺的原因: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 4、《记承天寺夜游》中的“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一句,描绘了一个空明澄,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5、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最能表达作者超然物外、旷达乐观的态度的诗句是“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这两句突出物随心转,境由心造之理。

十五《爱莲说》 7

1. 周敦颐的《爱莲说》中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 周敦颐的《爱莲说》中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主旨句):莲,花之君子者也。

3.周敦颐《爱莲说》:咏莲名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5. 周敦颐的《爱莲说》中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6. 周敦颐的《爱莲说》中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7. 周敦颐的《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自好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8. 周敦颐的《爱莲说》中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香远益清。

9. 周敦颐的《爱莲说》中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10、周敦颐在《爱莲说》中说自己爱莲的原因是:“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还有她的直和枝条、香气,最后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十六《送东阳马生序》 1、《送东阳马生序》中,点明作者写作此文的原因的语句是: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2、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中“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两句表明自己在同学中虽然穿着破旧,但并不羡慕他们。 3、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中表达作者求学的经历中“苦中有乐”的句子是: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4、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中人们愿意借书给自己,那时因为作者很守信,这些句子是: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5、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中表现作者在寒冬腊月中勤学品质的句子是: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6、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中作者将太学生优越的求学条件与自己的情况对比,用“以中有足乐者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两句表明他不觉得自己物质条件差而能专心致志求学的原因。

7、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中表现作者向“乡之先达”谦恭、虚心地求学的句子是: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8、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中作者回忆“从师”经历中感叹岁月艰辛的句子是: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十七《诗经·关雎》 1.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又贤慧的姑娘,《关雎》一诗中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这两句就是佐证。 2.《蒹葭》中能印证“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寻找追求的诗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十八《诗经·蒹葭》 《诗经·蒹葭》中于浓浓的秋凉之中折射出人物淡淡的凄婉之情的句子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十九《观沧海》(曹操) 1.《观沧海》中,最能表达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 3.《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4.《观沧海》一诗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5.《观沧海》一诗中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6.《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7.《观沧海》一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二十《饮酒》(陶渊明) 1.陶渊明《饮酒》中表现了怡然自得,恬淡闲适,热爱自然,旷达胸襟的诗句是: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 2.陶渊明的《饮酒》中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3. 陶渊明的《饮酒》中表明作者本想说明白,却又不可言传的诗句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4、陶渊明在《饮酒》中写自己身处闹市却不感到喧闹的原因的诗句是: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5、《饮酒》中陶潜用自问自答的方式,表明自己高洁志趣的句子是: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6、陶渊明在《饮酒》中表现自己俯仰之间悠然自得,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诗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