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8套名校模拟卷)湖北省黄冈市晋梅中学2019届中考物理四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下载本文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将答案直接写在横线上,不必写出解题过程)

1.黄山景色闻名天下,严冬经常会出现“雨淞”现象,这种现象一般是由在朔风里飘扬的雨滴附于树枝、草等物体上形成的冰晶,如图(甲)所示;而松花江畔,严冬却经常出现“雾淞”现象,它是由水蒸气遇冷凝结并附在树枝叶上形成的冰晶,如图(乙)所示.“雨淞”、“雾淞”的形成的物态变化是 不同 的(填:“相同”或“不同”).

【考点】生活中的凝华现象;液化及液化现象.

【分析】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是凝华.

【解答】解:雨淞是雨滴并附于树枝、草等物体上形成的冰晶由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 雾淞是水蒸气遇冷凝结并附在树枝叶上形成的冰晶,是凝华. 故“雨淞”、“雾淞”的形成的物态变化是不同的. 故答案为:不同.

2.纯电动中巴车的质量约为2000kg,载货4t静止时轮胎与路面接触的总面积约20dm2,静止时中巴车对路面的压强为 3×105 Pa.(g=10N/kg)如图,若容器中有两种不相溶的液体密度为ρ1ρ2,深度为h1、h2,可以用固体压强公式推导液体对容器底部总压强p液= ρ1gh1+ρ2gh2 .

【考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液体的压强的计算.

【分析】(1)静止时中巴车对路面的压力等于载货重和自重之和,根据F=G=mg求出其大小,根据p=求出中巴车对路面的压强;

(2)设出容器的底面积,根据体积公式表示出两液体的体积,根据m=ρV和G=mg表示出两液体的重力,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据p=求出液体对容器底部总压强. 【解答】解:(1)静止时中巴车对路面的压力:

4

F=G=(m车+m货)g=×10N/kg=6×10N, 对路面的压强: p==

=3×105Pa;

(2)设容器的底面积为S容,则两液体的体积分别为: V1=S容h1,V2=S容h2,

由ρ=和G=mg可得,两液体的重力分别为: G1=m1g=ρ1V1g=ρ1S容h1g,G2=m2g=ρ2V2g=ρ2S容h2g, 液体对容器底部总压力:

F′=G1+G2=ρ1S容h1g+ρ2S容h2g, 液体对容器底部总压强: p′=

=

=ρ1gh1+ρ2gh2.

故答案为:3×105;ρ1gh1+ρ2gh2.

3.马拉着载有1000kg货物的雪撬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雪撬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在前2秒内马对雪橇的拉力是500N,此时雪撬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阻力是 500 N,如拉雪橇运动在第6秒时,拉力大小与第1秒时相比较是拉力 不变 (填“增大”、“减小”、“不变”).

【考点】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分析】物体只要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所受到力一定是平衡力;一对平衡力的特点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根据滑动摩擦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即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接触面一定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解答】解:因为雪橇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向南行驶,在水平方向受到拉力和阻力的作用,并且是一对平衡力,因此雪橇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阻力与拉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阻力大小为500N、方向向北.

因为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而载货量不变,因此雪橇对地面的压力不变,故雪橇受到的摩擦力不变,由于雪橇仍然匀速行驶,因此马对雪橇的水平拉力不变. 故答案为 500;不变.

4.我国近年要发射大推力火箭建设航天太空站,在航天太空站里,人处于失重状态,小水滴飘浮成了球形,此时小水滴 有 受到地球的引力作用(填“有”或“没有”). 【考点】重力.

【分析】知道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引力产生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解答】解:处于失重状态的物体依然受地球的引力,此力提供向心力,故小水滴飘浮成了球形,此时小水滴有受到地球的引力作用. 故答案为:有. 5.如图所示,小磁针在纸面能自由转动.闭合开关后,小磁针将沿 顺时针 方向转动.(填“顺时针”或“逆时针”)

【考点】安培定则;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分析】由右手螺旋定则可得出螺线管的磁极,则由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可得出小磁针的转动方向.

【解答】解:由图可知电流由螺线管下方流入,则用右手握住螺线管,四指沿电流方向,则大拇指向上,故螺线管上方为N极;

因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则小磁针S将向螺线管靠近,N极远离螺线管,故小磁针将顺时针转动. 故答案为:顺时针.

6.如图所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在自由端拉力F作用下,重1600N的物体以0.2m/s的速度匀速上升,则10s内对物体做的有用功为 3200 J,拉力的大小为 500 N,拉力做功的功率为 400 W.

【考点】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功的计算;功率的计算.

【分析】(1)利用滑轮组提升重物做功时,对重物所做的功为有用功,计算公式为W=Gh.动力(手的拉力)做的功为总功,计算公式为W=FS.而根据拉重物的绳子有几段,S就是h的几倍. (2)根据功率的计算公式P=即可求出.

【解答】解:(1)10s内对物体做的有用功W有用=Gh=1600N×0.2m/s×10s=3200J; (2)拉力所做的功即为总功拉力

(3)拉力做功的功率即总功的功率

=500N;

; ,

故答案为:3200,500,400.

7.如图所示是人心脏振动与音叉振动波形图,这两个声音的 响度 相同.

【考点】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分析】振幅是物体振动时偏离原位置的大小,偏离原位置越大,振幅越大.响度跟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解答】解:人心脏振动与音叉振动偏离原平衡位置距离相同,所以振幅相同,则这两个声音的响度相同. 故答案为:响度. 8.如图,用一根自重可忽略不计的撬棒撬石块,若撬棒C点受到石块的压力是1800N,且AB=1.8m,BD=0.6m,CD=0.4m,则在A点施加最小动力F1为 200 N.

【考点】杠杆的平衡条件.

【分析】求撬动石块所用的最小力,就必须确定出最大动力臂和最小阻力臂.该杠杆可以有两个支点:D点和B点. ①D点为支点,则作用在A点的最小力应垂直杠杆斜向下,此时AD为动力臂,CD为阻力臂; ②B点为支点,则作用在A点的最小力应垂直杠杆斜向上,此时AC为动力臂,BC为阻力臂; 显然第②种情况更省力,结合杠杆的平衡条件可求出答案. 【解答】解:

①若以D点为支点,则作用在A点的最小力应垂直杠杆斜向下,此时AD为动力臂,CD为阻力臂,如图:

②若以B点为支点,则作用在A点的最小力应垂直杠杆斜向上,此时AB为动力臂,BC为阻力臂,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