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习题与答案(2) 下载本文

第十章 国际收支(练习)

一、本章要义

练习说明:请结合学习情况在以下段落空白处填充适当的文字,使上下文合乎逻辑。

国际收支(balance of payments),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或

地区之间,由于(1)——、(2)——和(3)——而引起国际间资金移动,从而发生的一种国际间(4)——收支行为。

按照《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规定,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标准组成部分是:

(5)——和(6)——两大账户。除此之外,各国编制的国际收支平衡往往会设置误差和遗漏项目。国际收支平衡表中,除了误差与遗漏项目之外,其余所有项目都代表着实际的交易活动。按照交易主体和交易目的,这些实际发生的国际交易活动可分为(7)——和(8)——两种不同类型。

尽管导致一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可能多种多样,因具体国家时期而异,但

是从宏观经济角度来看,大体上可以概括为(9)——、(10)——、(11)——和(12)——四种情况。

国际收支理论研究经历了两个历史时期,其一是早期的主流国际收支理论,

它们大多主要考虑贸易收支活动,而忽略(13)——的影响,(14)——、(15)——和(16)——均为主要考虑贸易收支的国际收支理论;其二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形成的(17)——,该理论以国际收支平衡表的(18)——为研究对象,强调国际收支的整体均衡,将研究范围从(19)——扩展到(20)——,将一国对外经济活动从实体经济部门扩大到包括货币部门在内的所有领域。该理论被认为是最接近实际情况的国际收支理论。

外债是在任何给定的时刻,一国居民所欠(21)——的以外国货币或(22)

——为核算单位的具体契约性偿还义务的全部债务。借外债对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有重要影响,特别是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它影响着一国国际收支发展的前景和趋势。反过来说,国际收支状况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债务活动的周期,表现在贸易顺差可以用来偿还外债的本息。世界银行把债务周期依次分为(23)——、(24)——、(25)——、(26)——以及(27)——五个阶段。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处于债务周期的(28)——。外债管理主要包括(29)——和(30)——两个方面,具体来说有外债规模的管理、外债结构的管理、外债投向管理和外债风险

1

管理。

国际储备是一国货币当局为弥补(31)——、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的稳定以及

应付各种紧急支付而持有的、为世界各国所普遍接受的资产。与国际储备容易混淆的概念是(32)——。发展到今天,国际储备主要有(33)——、(34)——、(35)——和特别提款权四种形式,其中(36)——是当今国际储备主体。 二 、释义选择

练习说明:请从文字框中为下列国际金融术语选择匹配的定义或描述,将对应的字母编号填入空格处。个别术语有可能对应不止一个描述;如果需要,任意描述可以使用多次。 1. 国际收支—— 2. 经常项目—— 3. 资本和金融项目—— 4. 经常转移—— 5. 资本转移—— 6. 直接投资—— 7. 证券投资—— 8. 储备资产—— 9. 误差和遗漏项目—— 10. 经常项目差额—— 11. 自主性交易—— 12. 调节性收益—— 13. 价格—现金流动机制 14. 马歇尔—勒纳条件—— 15. 国际收支吸收分析理论—— 16. 外贸乘数——

17. 货币贬值的吸收效应—— 18. 货币贬值的收入效应—— 19. 支出转移政策—— 20. 支出调整政策——

2

21. 国际收支货币分析理论—— 22. 外债——

23. 外债规模管理—— 24. 外债结构管理—— 25. 国际清偿力—— 26. 国际储备——

27. 国际储备适度规模—— 28. 特别提款权(SDRs)——

A. 反映某一经济体的居民单位(直接投资者)对另一经济体的居民单位(直接投资企业)的永久权益,它包括直接投资者和直接投资企业之间的所有交易。 B. 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世界上其他的国家或地区之间,由于贸易、非贸易和资本往来而引起国际间资金移动,从而发生的一种国际间资金收支行为。 C. 认为国际收支失衡的根本原因在于国内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失衡,所以国际收支无论在形式上还是本质上都是一个货币问题,调节国际收支的最终力量的根本力量就是货币供给。

D. 是古典政治经济学代表人大卫·休谟1752年提出的,被视为第一个系统分析国际收支运动规模的理论学说。更重要的是,它在一百多年后的国际金本位制度(1880—1914年)下受到广泛推崇和运用,达到鼎盛时期。

E. 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了解决国际储备不足问题,于1969年在基金组织第24届年会上创设的新的国际储备资产,实质上是补充原有储备资产的一种国际流通手段。

F. 这类经济活动的特点是:属于不以获利收入或支出为目的的单方面交易行为,包括侨汇、无偿援助和捐赠等具体形式。

G. 本币贬值通过改变国内外商品相对价格并诱发进出口数量调整而引起国民收入总量的倍数变动。

H. 主要是指各类微观经济主题(如进出口商、金融机构或居民个人等)出于自身的特殊目的(比如追求利益、减少风险、资产保值、逃税避税、逃税管制或投机等)而进行的交易活动。这种交易活动体现的是微观经济主体的个人利益,具体自发性的分散性的特点。

3

I. 目的在于将国内外支出最大限度地转移到国内产品上,以增加本国收入。包括汇率政策、贸易管制政策等。

J. 出口具有与国内投资同样的增加国民收入总量的效应,并在边际储备倾向、边际进口倾向的影响下,经过国民经济各环节的传导,致使由此而产生的国民收入变动金额数倍于出口的初始变动额。

K. 包括某一经济体的货币当局认为可以用来满足国际收支和某些情况下满足其他目的的各类资产的交易,它涉及的项目包括货币化黄金、特别提款权、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外汇资产等。

L. 是指对资产所有权在国际间流动行为进行记录的账户,它由资产项目和金融项目两部分组成。

M. 指以贬值手段改善贸易收支逆差的充分条件在于:进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之和大于1。

N. 本币贬值除直接引起国内总支出发生变化外,还通过国民收入总量的变动引致支出变改变。

O. 该项目变动情况反映的是官方部门的国际交易活动,由于往往是出于对冲私人部门国际交易影响的目的而发生,也被称为平衡项目,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时会单独列式。

P. 正式将国际收支提升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行列,首次建立了国际收支与国民收入各个决定变量间的数量关系,是对凯恩斯宏观经济分析的发展和完善,为开放经济宏观政策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Q. 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分配给成员国的在原有的一般提款权以外的一种资金使用权利。

R. 由于各种原因,官方统计所得到的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两者之间实际上并不能真正达到平衡,从而导致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借方总额与贷方总额之间往往存在差额。因此,设立一个该项目,以此项目的数字来抵补前面所有借方和贷方之间的差额,从而使借贷双方最终达到平衡。 S. 包括闲置资源效应,贸易条件效应和资源配置效应。 T. 由现金余额效应、收入再分配效应和货币幻觉效应等构成。

U. 是在确定的总额规模范围内,通过对国际资本市场的预测、分析,结合国内

4

建设对资金需求的特点,对构成总量的各个债务要素,即利率、期限、币种和融资方式等进行最优组合,以降低成本,减少风险,保证偿还能力,使外债发挥最大效益。

V. 一国一定时期国际储备的水平,即现有储备量及由各种因素决定的国际储备的供给,足以满足该国一定时期对国际储备的需求。

W. 是一国货币当局为弥补国际收支逆差、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的稳定以及应付各种紧急支付而持有的、为世界各国所普遍接受的资产。

X. 是在任何给定的时刻,一国居民所欠非居民的以外国货币或本国货币为核算单位的具有契约性偿还义务的全部债务。

Y. 包括股票和债券的交易,债券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期限在1年以上的中长期债券、货币市场工具和其他派生金融工具。

Z. 是一国政府在国际经济活动中所能动用的一切外汇资源的总和。 a. 等于货物、服务和收入差额单方面转移收支差额。

b. 一国储备规模应介于经常储备量和保险储备量之间,过少则不能维持正常生产所需的进口,过多则完全没有必要。

c. 是确定一国的中长期和年度合理负债水平。负债过多会超过本国的承受能力和消化吸收能力,造成不必要的风险的浪费;而借款过少又难以满足国内建设的资金需求,造成国民经济发展的缓慢。

d. 以国际收支线下项目作为研究对象,强调国际收支额整体均衡,将研究范围从经常项目扩展到资本和金融项目,将一国对外经济活动从实体经济部门扩大到包括货币部门在内的所有领域。

e. 固定资产所有权的转移,同固定资产收买/放弃相联系的或以其为条件的资金转移,以及债权人不索取任何回报而取消债务的行为。

f. 是指该国无需采取任何影响本国经济正常运行的特别调节措施,即能平衡国际收支逆差和维护其汇率的总体能力。

g. 通过调整本国居民的投诉和消费支出来调节国际收支不平衡,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收入政策等。

h.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标准组成部分之一,由货物和服务、收入、经常转移等内容构成。

5

i. 指货币当局出于调节国际收支差额、维护国际收支平衡、维护本币汇率稳定等目的而进行的各种交易,也称弥补性交易,具有集中性和被动性的特点。 三、单项选择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一个国家对其他各国在一定时期内由于清偿债务引起的以及其他并非由于清偿债务引起的货币收支,构成该国的( ) 。

A.国际结算 B.国际收支 C国际统计 D 国际借贷

2.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一种定期编制的统计报表,它是按照( )来编制的。 A.复式记账原理 B 单式记账原理 C 统计学原理 D经济计量学原理

3.( )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项目。

A经常项目 B资本项目 C平衡项目 D官方储蓄项目

4.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定,在国际收支统计中,会员国的商品出口应以本国海关统计为准,而且都按( )计算。

A成本加运费价 B成本、运输途中的保险费和运费 C目的港码头交货价 D船上交货价

5.从国际收支平衡的角度来看,经常项目差额加资本项目差额应等于储蓄资产变动额,但事实上往往不等,需要采用( )项目来弥补差额。

A黄金储蓄 B外汇储蓄 C错误与遗漏 D特别提款权 6.下列项目中的( )不包括在国际收支平衡表内。 A经常项目;B资本项目;C借贷项目; D平衡项目 7、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指( )。

A系统地记录一定时期内各种财政收支项目及其金额的一种统计表; B系统地记录一定时期内各种国际收支项目及其金额的一种报表; C系统地记录一定时期内各种国际收支项目的一种统计表;

D系统地记录一定时期内各种国际收支项目及其金额的一种统计表。 8、一国在某一时点上的对外债权债务余额是( )。 A国际收支 B经常收支 C国际借贷 D贸易收支 9、侨汇在国际收支中属于( )。 A私人长期资本内流 B私人短期资本内流

6

C 劳务收入 D单方面转移收支 10、战争赔款属于( )。

A资本收支 B贸易收支 C 劳务收支 D单方面转移收支 11、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官方储备主要包括黄金和( )。 A固定资本 B 自有资金 C外汇 D外币 12、( )是经常项目中最重要的项目。 A贸易收支 B劳务收支 C单方面转移收支 D资本输出输入。 13、贸易收支又称为( )。 A 有形贸易收支 B 无形贸易收支 C 转手贸易收支 D易货贸易收支

14、首先明确提出国际收支概念并进行研究的人是( )。 A、凯恩斯 B、 托马斯 C、弗里德曼 D、柯尔倍尔 15、劳务收入又称为( )。

A.有形贸易收支 B 无形贸易收支 C易货贸易收支 D转手贸易收支

16.目前,国际储备体系中最重要的储备资产是( )。 A.黄金 B.外汇储备 C.特别提款权 D.普通提款权

17.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国际储备最明显的变化是( )。 A.美元是唯一的储备货币 B.英镑是唯一的储备货币 C.黄金是最重要的储备资产 D.国际储备资产多元化 18.我国国际储备管理的重点是( )。

A.外汇储备 B.特别提款权 C.黄金 D.普通提款权 19.世界各国目前广泛使用( )进口额作为确定适度国际储备量的标准。 A.6个月 B.3个月 C.9个月 D.1年 20.( ) 是减少外汇储备风险的一种方法。 A.储备货币多元化 B.储备美元 C.储备英镑 D.储备单一货币

21.在特别提款权的定值中,( )一直是篮子货币中比重最大的比重。

7

A.德国马克 B.英镑 C.日元 D.美元 22.特别提款权初创时以( )定值。

A.美元 B.英镑 C.黄金 D.德国马克 23.特别提款权是一种( )

A.实际资产 B.账面资产 C.流动资产 D.固定资产 24.普通贷款的最高限制是会员国份额的( )。 A.100% B.25% C.75% D125%

25.在国际储备中,( )曾在历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从50年代开始以来,它在国际储备总额中所占的比重趋于下降。

A.黄金 B.普通提款权 C.外汇储备 D.特别提款权 四、多项选择题(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

1、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项目包括( )。 A、短期资本 B、劳务收支 C 长期资本 D 贸易收支 E转移收支

2、私人长期资本流动主要包括( )。

A、证劵投资; B、长期出口信贷; C、直接投资 D、银团贷款 E、以套汇为目的外汇买卖。 3、官方储备项目的主要内容有( )。

A、在世界银行的份额 B、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 C、特别提款权 D、黄金储备; E、外汇储备。

4、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统计数字出现不平衡是不可避免的,这是因为( )。

A、资料本身有错误 B、本国政府允许 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允许 D、统计资料来源不一; E、资料不全

5、列在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借方是( )。

A、货币支付项目; B、负债减少项目; C、资产增加项目; D、资本项目; E、经常项目 6、无形贸易包括( )。

8

A、广告费; B、专利费; C、利息; D、军事援助; E、侨民汇款

7、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可以通过( )发挥作用。

A、国民收入 B、物价; C、利率; D、汇率; E、外汇管制; 8、自主性交易包括( )。

A、商品与劳务的输入输出 B、侨民汇款; C、政府的援助; D、错误与遗漏; E、储备资产 9、调节国际收支不平衡的主要对策有( )。 A、财政政策; B、金融政策; C、贸易保护政策; D、国际经济合作; E、外汇缓冲政策; 10、列在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贷方是( )。

A、 货币支付项目; B、经常项目; C、负债增加项目; D、货币收入项目; E、资产减少项目。 11.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国际储备包括( )。 A.货币性黄金 B.外汇储备 C.特别提款权 D.普通提款权 E.人民币

12.关于特别提款权,下面哪些是正确的说法?( ) A.是一种实际发行的货币 B.可以充当流通手段; C.是一种账面资产; D. 是一种资金使用的权力 E.是一种人为虚伪的资产

13.国际储备管理的原则是( )A.安全性 B.流动性; C.可靠性 D.盈利性 E.风险性

14.从1991年起,在特别提款权的五种定值货币中所占比重最小的比重是。( ) A.美元 B.日元 C.英镑 D.德国马克 E.法国法郎 15.国际储备的作用是。( )

9

A.显示一国军事实力 B.平衡国际收支 C.稳定本国货币汇率 D.对外举借的保证 E.一国政治安定的象征 16.特别提款权的用途是。( )

A.只能用作非贸易支付 B.只能用作贸易支付

C.弥补国际收支赤字 D.偿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 E.既能用作贸易支付,又能用作非贸易支付 17.从1991年起,( )是特别提款权中的定值货币。

A.加拿大元 B.美元 C.德国马克 D.英镑 E.澳大利亚元 18.充当国际储备货币必须具备( )特征。

A.自由兑换 B.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重要地位; C.将来肯定会升值; D.内在价值稳定 E.该国长期保持国际收支顺差 19.国际清偿能力包括( )。

A.以本币表示的股票; B.以本币表示的债券 C.国外筹集资金的能力 D.本国货币 E.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国际储备

20.影响一国国际储备需求的因素有。( )

A.国际收支; B.国外筹集资金的能力 C.进出口规模 D.政策选择上的偏好 E.持有国际储备的成本 五、 不定项选择

练习说明:以下各题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是正确的,请在正确答案的字母编号上画圈。

1 、就国际储备的基本作用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点:

A.可以维持一国的国际支付能力,调节临时性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B.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国际收支逆差 C.干预外汇市场,维持本国汇率稳定 D.是一国向外举债的偿还能力的保证 E.上述都不正确

10

2 、影响国际储备适当规模的因素是:

A.一国国际储备的范围及其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作用 B.一国国际融资能力的大小以及所处的国际环境 C.一国对汇率制度的汇率政策的选择 D.一国在特定时期的经济发展目标 E.持有国际储备的机会成本 3、 国际储备必须具备以下性质: A.流动性 B.安全性 C.盈利性 D.上述都正确

4、 外汇储备管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A.外汇储备数量及其在储备总额中的比重的控制

B.外汇储备的结构安排,包括储备货币的币种选择及其在储备中所占的比重的确定

C.储备资产的投资决策 D.对外借款的管理

5、 国际收支平衡表编制的原则有: A.复式记账原则 B.权责发生制原则 C.市场价格原则 D.多种记账货币原则 E.只有A与B正确 6、 以下描述错误的有:

A.国际收支平衡表不等于国际资产负债表 B.国际收支=外汇收支

C.国际收支平衡表考察的是“存量”而不是“流量” D.国际收支平衡表具有自动平衡功能 7、 经常项目主要规定包括:

11

A.货物和服务 B.收入 C.支出 D.经常转移

8 、资本和金融项目规定包括: A.直接投资 B.证券投资 C.储备资产 D.误差和遗漏项目

9、 出现误差和遗漏项目的原因是:

A.由于某些交易项目属于跨年度性质的,从而导致统计口径不一致

B.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原始资料来自各个方面,在这些原始资料上,当事人为的各种原因,故意改变、伪造或压低某项项目的数字,造成资料失实或收集资料不齐

C.短期资本的国际流动,由于其投资性非常强,流入流出异常迅速,并且为了逃避外汇管制和其他官方限制,常采取隐蔽的形式,超越正常的收付渠道出入国境,因此很难得到其真实资料 D.只有A与B正确

10、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差额主要包括: A.贸易收支差额 B.经常项目差额 C.基本国际收支差额 D.商品、服务和收益差额

11、 一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可能多种多样,因具体国家具体时期而异。但是从宏观经济角度来看,大体上可以概括为: A.经济周期变化的影响 B.经济结构的制约 C.国民收入变化的影响 D货币币值波动的影响

12

12、 国际收支理论主要有: A.吸收分析理论 B.贸易乘数理论 C.价格—现金流动机制 D.弹性分析理论 E.货币幻觉理论

13、 马歇尔—勒纳条件是指以贬值手段改善贸易收支逆差的充分条件在于: A.国内外商品都具有无限供给弹性 B.以国际收支均衡为初始状态

C.其他条件不变,只考虑汇率变动对进出口的影响 D.以国际收支不均衡为初始状态

14、 根据吸收分析理论,货币贬值能否有效地调节国际收支,主要由以下因素

共同决定:

A.贬值对收入的直接影响△Y B.经常项目差额

C.贬值后收入对吸收的引致程度,取决于边际吸收倾向a D.只有A与B正确 E.上述所有都包括 15、 以下描述正确的有:

A.闲置资源效应:本币贬值——出口增加,进口减少——闲置资源启用——通过

外贸乘数作用,国民收入成倍增长——国际收支改善

B.资源配置效应:本币贬值——贸易条件恶化——实际国民收入下降——吸收减

少——进口减少,出口增加——国际收支改善

C.收入再分配效应:本币贬值——国内物价总水平上涨——国民收入向利润收入

者及政府部门转移——吸收倾向下降——吸收总量减少——国际收支改善

D.货币幻觉效应:本币贬值——国内物价总体水平上涨——手持现金余额增加—

—消费减少——商品与劳务进口下降——贸易收支改善

E.现金余额效应:本币贬值——由进口品开始国内物价轮番上涨——出现货币幻

13

觉——消费与投资下降——吸收总量减少——国际收支改善

16、 货币分析理论认为:货币供给是国际收支调节的最终力量和根本力量。可

供选择的国际收支调节方法大致有:

A.调节国内价格 B.实行外汇管制 C.增加或减少国际储备 D.调整汇率

17、 世界银行把债务周期划分为几大阶段,分别是: A.不成熟的债务人 B.成熟的债务人 C.向债权国转化 D.不成熟的债权人 E.成熟的债权人

18、 外债规模的影响因素有: A.本国对外债务的承受能力 B.经济建设对外债的需求量 C.国际资本市场的可供量 D.商品、服务和收益差额 19、 外债结构管理包括: A.融资结构管理 B.期限结构管理 C.利率结构管理 D.市场与国别结构管理 E.币种结构管理

20 、经常项目差额加上长期资本移动差额习惯上被称为: A.基本国际收支差额 B.经常项目差额 C.贸易收支差额

D.商品、服务和收益差额

14

21 、国际收支货币分析法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A.货币并非国际收支失衡及其调节的唯一因素

B.假定货币需求具有稳定性,从而视为货币供给为决定国际收支的唯一力量 C.对国际收支长期均衡分析的结论,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一价定律或购买力平价假设。但由于运输成本、贸易障碍、关税以及信息不完全等因素的存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其实无法认定一价定律的绝对成立 D.只有B与C正确 E.上述所有都包括 六 、判断对错

练习说明:判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并在对(T)或错(F)上画圈。

T F 1.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世界上其他国家之间或地区之间,由

于贸易、非贸易和资本往来而引起国际间资金移动,从而发生的一种国际间资金收支行为。

T F 2.单一记账货币原则,指所有记账单位都要折合为同一种货币,记账货币

只能是美元。比如,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记账货币是美元,美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记账货币也是美元。

T F 3.国际收支不等于外汇收支,不过宏观经济分析中往往以外汇收支作为国

际收支的替代指标。

T F 4.如果每一笔对外经济交易活动都能够准确、及时地在国际收支平衡表得

到反映,那么,由于复式记账原则要求同时在借方和贷方记入相同金额,所以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借方总额和贷方总额应当始终是相等的。

T F 5.一国的对外支出就是其他相关国家得自该国的收入,反之亦然,因此,

以整个世界而言,所有国家国际收支的总和应该是平衡的。

T F 6.国际收支平衡表考察的是“流量”而不是“存量”,记录的是一定时期

内的发生额而不是某个时点的持有额,所以国际收支平衡表不等于国家资产负债表。国际收支平衡表所表示的,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从国外接受的资金或资产和对国外所支付的资金或资产,并不是特定时点上一国所持有的外国资产和对外负债总额。

T F 7.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按照一定的编制原则和格式,将一国一定时期国际收

15

支的不同项目进行排列组合,进行对比,以反映和说明该国的国际收支状况的表式。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对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国际收支行为的具体的、系统的统计与记录。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反映一国对外经济发展、偿还能力等关键信息的重要文件,也是各国制定开放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依据。

T F 8.在分配的特别提款权和误差与遗漏为零的前提下,基本国际收支差额的

顺差或逆差意味着官方储备资产相对应的变化。

T F 9.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所有项目都代表着实际的交易活动。

T F 10.调节性交易主要是指各类微观主体(如进出口商、金融机构或居民个

人等)出于自身的特殊目的(比如追求利润、减少风险、资产保值、逃税避税、避税管制或投机等)而进行的交易活动。这种交易活动体现的是微观经济主体的个人利益,具体自发性的分散性的特点。

T F 11.由于存在统计误差,以及人为因素造成的瞒报、漏报、错报等情况,

国际收支经常不平衡。但在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时,由于专门设置了储备资产变动和错误与遗漏两个项目,各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永远都是平衡的,但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账面平衡,并不等于说该国的国际收支就是平衡的。

T F 12.自主性交易是指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出于调节国际收支差额、维护国

际收支平衡、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稳定等目的而进行的各种交易,也称弥补性交易。这类交易活动由政府出面实现,体现了一国政府的意志,具有集中性的被动性的特点。

T F 13.衡量一国的国际收支平衡与否的标准,就是要看其调节性交易是否达

到了平衡。

T F 14.经济发展过程总是表现出周期性波动的特征,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

个人和企业的收入相应变化,企业生产也随之变化,从而导致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变化,通过对进出口的影响,致使国际收支发生不平衡。这种有经济的周期性变化造成的国际收支失衡,称为周期性不平衡。

T F 15.一国如果不能及时调整生产结构和出口商品结构,不适应国际间对某

些商品的生产和需求的变动,也会引起贸易差额和国际收支差额的剧烈

16

波动。这种由经济结构决定的国际收支不平衡称为结构性不平衡。

T F 16.国民收入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可以分别从贸易支出和非贸易支出两个角

度进行分析。一方面,收入决定储备和消费,自然也就影响到进口需求。当国民收入提高时,进口支出随之增加,容易出现经常账户逆差。另一方面,收入影响投资,从而引起国际资本流动。因为在国民收入提高时,对外投资相对增加,结果,资本流出很可能致使国际收支出现逆差。这种由国民收入变化而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称为收入性不平衡。

T F 17.简介标价法下,若汇率上升,表明本币对外贬值,有利于出口,不利

于进口,从而可以改善经常账户收支。

T F 18.有收入变化和币值波动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一般具有长期性和持久

性特征,也被称为持久性不平衡;由经济周期和经济结构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往往只是暂时性的。

T F 19.休谟创造性地运用货币数量理论来分析国际收支,提出自动调节机制

论,认为国际收支可以自动实现平衡。

T F 20.价格—现金流动机制认为进出口变动完全取决于物价水平,需假设实

现自由贸易,进出口具有完全价格弹性,同时生产能力也达到充分就业水平。

T F 21.休谟主张通过内生经济力量,使货币按真实需要在各国均衡分配,这

实际上就剥夺了各国采取独立货币政策的权利,所以很难得到政策制定者的赞同。

T F 22.马歇尔—勒纳条件是指以贬值手段改善贸易收支逆差的充分条件在

于:进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之和大于1.

T F 23.根据弹性分析理论,由于绝大多数情况下国际收支都处于失衡状态,

也即初始状态并非国际收支均衡,则本币贬值能否改善国际收支,不仅取决于初始国际收支失衡的方向,也取决于失衡的程度。

T F 24.弹性分析理论正式将国际收支提升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行列,首次

建立了国际收支和国民收入各决定变量间的数量关系,是对凯恩斯宏观经济分析的发展和完善,为开发经济宏观经济政策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17

T F 25.吸收分析理论认为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根本原因是总收入与总支出的总

量失衡。只要一定时期的总收入大于总吸收,该国就会出现国际收支顺差;相反,只要总收入小于总吸收,就会出现国际收支逆差。

T F 26.外贸乘数理论认为,出口具有与国内投资同样的增加国民收入总量的

效应,并在边际储蓄倾向、边际进口倾向的影响下,经过国民经济各环节的传导,致使由此而产生的国民收入变动金额数倍于出口的初始变动额。这个倍数就称为外贸乘数,数量上大体等于边际储蓄倾向与边际出口倾向之和的倒数。

T F 27.弹性理论认为,若国民收入与国内价格水平不变,当进出口供求弹性

满足MLR条件时,本币贬值对国际收支的调节主要通过改变国内外相对价格并诱发进出口数量调整而实现。认为贬值对国际收支的调节机制由收入效应的吸收效应两部分构成。

T F 28.吸收分析理论认为:当经济尚未实现充分就业、资源配置尚未优化、

吸收倾向小于1时,贬值的吸收效应较为显著。反之,若经济已经达到充分就业、资源完成优化配置且吸收倾向大于1,则贬值主要引起收入效应

T F 29.收入再分配效应的作用机制是本币贬值——国内物价总水平上涨——

国民收入向利润收入者及政府部门转移——吸收倾向下降——吸收总量减少——国际收支改善。

T F 30.根据国际收支吸收理论观点,如果某个国家发生了国际收支特别是贸

易收支不平衡,一定是该国的市场总供求失衡。

T F 31.支出转移政策,目的在于将国内外支出最大限度地转移到国内产品上,

以增加本国的收入。

T F 32.货币学派更加支持固定汇率制。

T F 33.在货币分析理论看来,固定汇率制下应以汇率变动作为调节国际收支

的主要工具。

T F 34.货币分析理论认为,当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增加,或者货币当局限制国

内信贷,造成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时,这部分超额货币需求将通过外国货币的流入得到满足,从而引起国际收支顺差。反之,当一国居民的

18

货币需求减少,或者货币当局因政策需要而放松国内信贷,造成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时,超额货币供给必然流向国外,导致国际收支逆差。

T F 35.我国对外债的定义与世界银行的定义是一致的。 T F 36.外债按优惠情况划分,一般可分为硬贷款和软贷款。

T F 37.成熟的债务人的特点是贸易逆差,利息支付净流出,净资本流入,债

务上升。

T F 38.按照国际惯例,短期外债占外债总额的比例控制在30%以下。 T F 39.国际储备和国际清偿力是一个概念,两种说法。

T F 40.今天国际储备主要有四个形式,即黄金储备、外汇储备、在国际货币

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殊提款权。

T F 41.任何一个国家的货币都可以充当外汇储备。

T F 42.作为储备资产的黄金则是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货币黄金的总额,所以

一国货币持有的全部黄金都可以充当国际储备资产。

T F 43.储备档头寸是指成员国以储备资产(黄金、外汇。特别提款权)向国

际货币基金组织认缴的那部分资金,其额度占基金组织分配给该国配额的25%。

T F 44.特别有空权具有一种以黄金保值的记账单位,能直接用于国际贸易支

付和结算,也能直接兑换成黄金。

T F 45.一国的国际储备的数额在一定时期内总是有限的,因而其调节国际收

支逆差的力度和周期也是有限度的。不能指望它从根本上解决国际收支逆差。

七、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商品出口所得货款列为国际收支的收入,记为贷方;商品进口所付货款列为国际收支的支出,记入借方。( )

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定,在国际收支统计中,会员国的商品进出口应以本国海关统计为准,并且都按船上交货价计算。( )

3、资本项目反应资本在国际间的转移,即资本输出和输入。资本输出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上记入贷方,资本输入则记入借方。( )

4、为了平衡经常性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差额,官方储备资产的增加用负号表示,

19

记在借方,官方储备资产的减少用正号表示,记在贷方。( ) 5、国际收支是一个存量概念,国际借贷是一个流量概念。( )

6、错误与遗漏是一个人为的平衡项目,用于轧平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借贷总额。( )

7、一国的国际收支,如果是经过调节性交易达到平衡,则是表面的、虚假的平衡。( )

8、一国大量的国际收支顺差会影响该国的通货膨胀率。( )

9、一国的国际收支如果不使用调节性交易实现平衡,就是国际收支的真实平衡。( )

10、短期资本流动和官方储备资产的增减变动都属于自主性交易。( ) 11、劳务收支是国际间相互提供劳务的货币收支。( )

12、一国向外国提供劳务记在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借方,一国从外国取得劳务记在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贷方。( )

13、资本项目包括货币资本流动和商品资本流动。( ) 14、平衡项目包括金银、外钞、珠宝等官方储备资产。( ) 15、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左方为贷方,右方为借方。( )

16、由于国际资本经常流动,所以资本项目是国际收支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项目。( )

17、国际借贷和国际收支是没有任何联系的概念。( )

18、在国际金融本位制度下,国际收支的调节是通过“价格和铸币流动机制”实现的。( )

19、国际收支平衡表是经济分析的重要工具之一。( )

20、贸易差额反映一国商品进出口情况,是决定国际收支的唯一因素。( ) 21.国际清偿能力实际上就是国际储备。( ) 22.以黄金作为国际储备有利无弊。( )

23.从1991年1月开始,特别提款权的定值采用美元、德国马克、英镑、日元和瑞士法郎五种货币加权平均计算。( )

24.无论国际储备体系发展到哪个阶段,黄金都是最重要的国际储备。( ) 25.特别提款权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根据会员国的份额无偿分配的,可用于归还

20

IMF贷款和会员国政府之间弥补国际收支赤字的一种实际资产 。( ) 26.经常项目收支顺差是一国国际储备的最主要来源。( )

27.用外汇储备购买外国黄金,不仅会改变该国国际储备的构成,而且会增大其国际储备的总额。( )

28.一国资本项目收支顺差是增加其国际储备的最稳定和最可靠来源。( ) 29.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美元在外汇储备中的比重上升,而德国马克和日元的比重下降。( )

30.国际储备的规模越大越好。( ) 八 、填空题

1、国际收支是一个-----------概念,而国际借贷是一个----------- 概念。 2、国际收支平衡表包括----------- 、----------- 和----------- 三大类。

3、经常项目又称-------------,它包括--------------- 、---------------和--------------三大项目。

4、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平衡项目包括---------------和---------------。

5、按交易的动机或目的划分,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交易分为---------------和---------------。

6、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贷方余额称为---------------,借方余额称为---------------。 7、错误与遗漏项目是为了轧平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而设立的一个---------------。

8、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分析方法有---------------和---------------。

9、当国际收支发生顺差时,本国货币汇率会---------------,外国货币汇率会---------------。

10、17世纪初的国际收支是以---------------为基础。 11、平衡项目包括---------------和---------------。

12、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按照---------------编制的,借贷双方必定平衡。 13、为弥补国际收支不平衡而进行的融资交易称为---------------。

14、突发事件,如严重的自然灾害,政局不稳以及战争等,造成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属于---------------。

15、财政政策主要是指通过采取扩大或缩小---------------和---------------的方式来

21

调节国际收支。

16.国际储备是指一国货币当局所持有的,可用来弥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维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稳定的国际间可以普遍接受的一切资产。

17.国际储备是体现一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重要标志之一,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国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国际清偿能力是指一国无须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能平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能力

19.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国际储备资产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趋势。

20.我国的国际储备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大部分组成。

21.一国国际储备的管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国际储备资产管理的一般原则是_________、 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我国国际储备管理的中心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国际收支变动的结果。

25.会员国在国际货币基金中组织的储备头寸又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问答题

练习说明:请根据学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计算题应给出过程和答案。

1. 国际收支平衡表编制原则是什么?

2. 国际收支平衡表为什么能够自动实现平衡? 3. 如何判断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是否平衡? 4. 哪些因素可能引起国际收支不平衡?

5. 如果一国的边际吸收倾向小于1,货币贬值将通过怎样的机制调节国际收

支逆差?

6. 为什么说国际收支是一个货币问题?通过货币数量控制调节国际收支失

22

衡的依据是什么?政策实践中存在哪些问题? 7. 什么是世界银行的五阶段债务周期?

8. 不同储备资产的流动性,安全性和收益性是否一样?试通过外汇储备和

黄金储备的对比加以说明。

9. 简要指出国际储备与国际清偿两个概念之间的差别? 10. 一国政府为什么要保持一定规模的国际储备?

第十章 国际收支(习题答案)

一、本章要义

(1)贸易 (2)非贸易 (3)资本往来 (4)资金

(5)经常项目 (6)资本和金融项目 (7)自由性交易 (8)调节性交易 (9)经济周期变化的影响 (10)经济收入变化的影响 (11)国民收入变化的影响 (12)货币币值波动的影响

(13)资本流出人 (14)价格——现金流动机制 (15)弹性分析理论 (16)吸收分析理论 (17)国际收支货币分析理论 (18)线下项目(平衡项目)

(19)经常项目 (20)资本项目 (21)非居民 (22)本国货币 (23)不成熟的债务人 (24)成熟的债务人 (25)向债权国转化 (26)不成熟的债权人 (27)成熟的债权人 (28)第一阶段 (29)外债的借入 (30)外债的使用 (31)国际收支逆差 (32)国际清偿力 (33)黄金 (34)外汇储备 (35)储备头寸 (36)外汇储备

23

二、 释义解释

1.B 2.h 3.L 4.F 5.e 6.A 7.Y 8.K、O 9.R 10.a 11.H 12.i 13.D 14.M 15.P 16.J 17.N、T 18.G、S 19.I 20.g 21.C、d 22.X 23.c 24.U 25.Z、f 26.K、W 27.V、b 28.E、Q 三、单项选择题

1.B 2.A 3.A 4.D 5.C 6.C 7.D 8.C 14.D 15.B 16.B 17.D 18.A 19.B 20.A 25.A

四、多项选择

1.BDE 2.ABCD 3.BCDE 4.ADE 8.ABC 9.ABCDE 10.CDE 11.ABCD 15.BCD 16.CD 17.BCD 18、ABD 五、 不定项选择

1.ACD 2.ABCDE 3.ABCD 6.BCD 7.ABD 8.ABC 11.ABCD 12.ACD 13.D 16.ABCD 17.ABCDE 18.ABC 21.ABC 六 、判断对错

1.T 2.F 3.T 6.T 7.T 8.F 11.T 12.F 13.F 16.T 17.F 18.F 21.T 22.T 23.T 26.F 27.T 28.F 31.T 32.F 33.F 36.T 37.F 38.F

24

9.D 10.D 11.C 12.A 13.A 21.D 22.C 23.B 24.D 5.ABC 6.ABC 7.ABCD 12.CDE 13ABD 14CE 19.CE 20、ABCDE 4.ABCD 5.ABC 9.ABC 10.ABCD 14.ABC 15.AC 19.ABCDE 20.B 4.T 5.F 9.F 10.T 14.T 15.T 19.T 20.T 24.F 25.T 29.T 30.T 34.T 35.F 39.F 40.T

41.F 42.F 43.T 44.F 45.T 七、判断题

1.√ 2.√ 3.× 4.√ 5. × 6.√ 7.√ 8.√ 9.√ 10. × 11.√ 12. × 13× 14×. 15× 16. × 17. ×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八、填空题

1、流量、存量; 2.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平衡项目; 3、往来项目、贸易收支、劳务收支、转移收支; 4、官方储备项目、错误与遗漏;5、自动性交易、调节性交易; 6、顺差、逆差;7、借贷方总额、平衡项目;8、静态分析、动态分析; 9、上升、下跌;

10、支付; 11、错误与遗漏项目、官方储备项目; 12、复式记账原理; 13、调节性交易(事后交易); 14、偶然性失衡 15、财政开支、调整税率。16.国际收支赤字、本国货币汇率;

17.经济实力、对外清偿能力、资信高低;18.调节性措施、国际收支赤字;19.多元化;20.黄金储备、外汇储备、普通提款权、特别提款权 21.国际储备的总量管理、国际储备的结构管理;22.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23.外汇储备管理;24.国际储备25.普通提款权 九、问答题

1、国际收支平衡表编制原则是什么?

答: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按照一定的编制原则和格式,将一国一定时期国际收支的不同项目进行排列组合,进行对比,以反映和说明该国的国际收支状况的表式。其编制原则包括:

(1) 复式记账原则。指任何一笔国际经济交易都应该在借贷双方同时反映。由

于复式记账原则要求同时在借方和贷方记入相同金额,所以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借方总额和贷方总额应当始终是相等的,

(2) 权责发生制原则。指交易的记录时间应以所有权转移为标准。这同样也是

基本的会计原则。

(3) 市场价格原则。指按照交易的市场价格记录。

(4) 单一记账货币原则。指所有记账单位要折合为同一种货币。记账货币可以

25

是本国货币,也可以是其他国家的货币。

2、国际收支平衡表为什么能够自动实现平衡?

答:由于复式记账原则要求同时在借方和贷方记入相同金额.所以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借方总额和贷方总额应当始终是相等的。但实际上,由于存在统计误差,以及人为因素造成的瞒报、漏报、错报等情况,官方统计所得到的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两者之间实际上并不能真正达到平衡,从而导致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借方总额和贷方总额之间往往存在差额。然而国际收支平衡表设计了一个误差和遗漏项目,以此项目的数字抵补前面所有项目借方和贷方之间的差额,从而使借贷双方最终达到平衡。当官方统计结果借方大于贷方时,两者之间的差额就记误差和遗漏项目的贷方,前面用“+”号标识;当官方统计结果贷方大于借方时,两者之间的差额就记误差和遗漏项目的借方,前面用“—”号标识。正因为误差和遗漏项目的存在,使得国际收支平衡表能够自动实现平衡。 3、如何判断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是否平衡?

答:国际收支平衡表中,除了误差和遗漏项目之外,其余所有项目都代表着

实际的交易活动。按照交易主体和交易目的,这些实际发生的国际交易活动可以分为自主性交易和调节性交易两种不同类型。

(1) 自主性交易主要是指各类微观经济主体(如进出口商、金融机构或居民个

人等)出于自身的特殊目的(比如追求利润、减少风险、资产保值、逃税避税、避税管制或投机等)而进行的交易活动。这种交易活动体现的是微观经济主体的个人利益,具体自发性的分散性的特点。

(2) 调节性交易是指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出于调节国际收支差额、维护国际收

支平衡、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稳定等目的而进行的各种交易,也称弥补性交易。这类交易活动由政府出面实现,体现了一国政府的意志,具有集中性和被动性的特点。

调节性交易只是在自主性交易出现缺口或差额时,由货币当局被动地进行的一种事后弥补性的对等交易,是为了弥补自主性交易的不平衡而人为做出的努力。所以,衡量一国国际收支平衡与否的标准,就是要看其自主性交易是否达到了平衡。基本国际收支差额往往成为判断一国国际收支是否平衡的重要指标。

26

4、哪些因素可能引起国际收支不平衡?

答:尽管导致一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可能多种多样,因具体国家具体时期

而异,但是从宏观经济角度来看,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下列几种情况。

(1) 周期性不平衡。如果承认经济发展过程总是呈现出周期性波动的特征,就

应当注意到,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个人和企业的收入相应变化,企业生产也随之变化,从而导致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变化,通过对进出口的影响,致使国际收支发生不平衡。

(2) 结构性不平衡。各国国家的地理环境、资源分布、技术水平、劳动生产率

等经济条件各不相同,形成了各自的经济分布和产业结构,进而形成各自的进出口商品结构。其中,进口结构要适应国内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从而实现贸易支出稳定增长。否则容易引起进口数量大起大落,造成贸易外汇支出的剧增或锐减。而出口结构则要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否则外贸收入将会下降。换言之,一国如果不能及时调整生产结构和出口商品结构,不适应国际间对某些商品的生产和需求的变动,也会引起贸易差额和国际收支差额的剧烈波动。

(3) 收入性不平衡。国民收入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可以分别从贸易支出和非贸易

支出两个角度分析。一方面,收入决定储蓄和消费,自然也就影响到进口需求。当国民收入提高时,进口支出随之增加,容易出现经济账户逆差。另一方面,收入影响投资,从而引起国际资本流动。因为在国民收入提高的同时,对外投资相应增加,结果,资本流出很可能致使国际收支出现逆差。

(4) 货币性不平衡。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币值波动以成为经济中的一种

常态。衡量一种货币的价值,可以分为对内、对外两种情况。货币的对内价值,指单位货币的购买力,在数量上等于货币指数的倒数。如果国内存在通货膨胀预期,则物价将上扬,本币对内贬值。这意味着出口商品的成本上升,国际竞争力下降;进口商品则显现出相对价格优势,有利于扩大进口,从而恶化了经常账户收支。汇率是货币对外价值的指标。直接标价法下,若汇率上升,表明本币对外贬值,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从而可以改善经常账户收支。同样应当看到,过内外相对利率水平的变动可以引

27

起资本流出入,致使国际收支差额发生变化。

由经济周期和经济结构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一般具有长期性和持久性特征,也被称为持久性不平衡;由收入变化和币值变动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往往只是暂时性的。显然,对于不同类型的国际收支不平衡,政策当局的立场以及应对措施都会有所不同。

5、如果一国的边际吸收倾向小于1,货币贬值将通过怎样的机制调节国际收支逆差?

答:国际收支的吸收分析理论认为贬值对国际收支的调节机制由收入效应和吸收效应两部分构成。如果进出口供求弹性满足MLR条件,本币贬值将增加出口,减少进口。由外贸乘数理论可知,进出口的这种变动将引起国民收入总量的倍数变动,产生贬值的直接收入效应△Y。总收入增加,消费、储蓄、进口则分别根据边际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和边际进口倾向而不同程度地增加,随着储蓄增量部分或全部地转化为投资,收入增加势必带来消费、投资的增加,这部分引致增加的吸收被定义为贬值的间接效应a△Y,可以部分冲销部分收入效应。因此,本币贬值的国际收支效应完全取决于宏观经济状况、资源配置情况以及本国的吸收倾向。当经济尚未实现充分就业、资源配置尚未优化、吸收倾向小于1时,贬值的收入效应较为显著,主要包括闲置资源效应、贸易条件效应和资源配置效应。(1)闲置资源效应的作用机制为:本币贬值——出口增加,进口减少——闲置资源启用——通过外贸乘数作用,国民收入成倍增长——国际收支改善。(2)贸易条件效应的作用机制为:本币贬值——贸易条件恶化——实际国民收入下降——吸收减少——进口减少,出口增加——国际收支改善。(3)资源配置效应的作用机制为:本币贬值——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出口生产部门和进口替代部门的利润上升——国内资源重新配置——国民收入提高——国际收支改善。

6、为什么说国际收支是一个货币问题?通过货币数量控制调节国际收支失衡的依据是什么?政策实践中存在哪些问题?

答:货币分析理论认为,国际收支是本国对外商品贸易、资本流动的货币反

映,在形式上是一个毫无疑问的货币问题;更重要的是,国际收支失衡的根本原因在于国内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失衡,所以国际收支在本质上也是一个货币问

28

题。当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增加,或者货币当局限制国内信贷,造成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时,这部分超额货币需求将通过外国货币的流入得到满足,从而引起国际收支顺差。反之,当一国居民的货币需求减少,或者货币当局因政策需要而放松国内信贷,造成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时,超额货币供给必然流向国外,导致国际收支逆差,因而货币供给是国际收支调节的最终力量和根本力量。可供选择的国际收支调节方法包括调节国际储备、调整国内价格、调整汇率实行外汇管理等。

通过货币数量控制调节国际收支失衡的依据是货币分析理论,其国际收支机

制如下:(1)货币供给增加——出现超额货币供给——真实货币余额大于意愿持有货币余额——增加消费品和资本品开支——进口增加,出口减少,资本输出增加、输入减少——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收支都恶化——国际收支恶化。(2)货币供给减少——出现超额货币需求——真实货币余额小于意愿持有货币余额——减少消费品的资本品开支——进口减少,出口增加,资本输出减少、输入增加——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收支都改善——国际收支改善。

国际收支货币分析法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只注重国际收

支最终结果而忽略了国际收支结构问题。只关注平衡项目的国际收支政策取向,缺乏前瞻性,容易使政府陷入被动局面。(2)货币并非国际收支失衡以及调节的唯一因素,从而政策实施过程中可能忽略某些现实问题。国际收支失衡有可能完全起源于资本市场失衡,并通过资本输出入使国际收支重新平衡,而并引起外汇储备数量的变化。(3)假定货币需求具有稳定性,从而视货币供给为决定国际收支的唯一力量。如果利率随货币供给的改变而发生大幅度变动,短期内必然影响投资、消费和产出,引起货币需求变动。容易导致政府过分强调长期静态均衡而忽视对短期和中期国际收支调节方式的重视。(4)对国际收支长期均衡分析的结论,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一价定律或购买力平价假设。但由于运输成本、贸易障碍、关税以及信息不完全等因素的存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其实无法认定一价定律的绝对成立。按照货币分析理论的建议从事国际收支调节,政策的实际效果与预期效果之间难免出现偏差。

7、什么是世界银行的五阶段债务周期?

答:世界银行把债务周期划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不成熟的债务人,这

29

个阶段的特点是贸易逆差,利息支付净流出,净资本流入,债务上升。第二阶段是成熟的债务人,这个阶段的特点是贸易逆差下降,债务按递减速度上升。第三阶段是债务减少,贸易出现顺差,利息支付净流出减少,净资本流出,净外债下降。第四阶段是不成熟的债权人,其特点是贸易顺差下降,再转为逆差,利息支付的净流出转为流入,资本流出速度下降,外国资产出现净积累。第五阶段是成熟的债权人,贸易逆差,利息支付净流入,净资本流出量减少,净国外资产的头寸缓慢增长或稳定不变。

8、不同储备资产的流动性,安全性和收益性是否一样?试通过外汇储备和黄金储备的对比加以说明。

答:国际储备本质上是一种随时用于对外支付的准备金,在一国国际收支不

平衡时用于弥补逆差。国际储备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它必须具备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三个性质。其中流动性是做重要的。安全性仅次于流动性。只有在流动性和安全性得到充分保证的前提下,才考虑到投资的收益性。不同形式的储备资产在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方面的表现各不一样。而且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时期,由于不同的经济发展目标,对这三方面也会提出不同的要求。一国货币当局进行国际储备结构管理的目的在于:针对不同储备资产各自的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根据扬长避短的原则不断调整四种不同形式的储备资产的数量组合,实现结构上的最优化,使其发挥最大的效能。而国际储备的结构管理主要集中自爱黄金和外汇两项储备资产上。

(1) 安全性方面。黄金由于其价值相对稳定且具有相对独立性,因而具有较高

的安全性。但黄金的这种安全性也是相对的,它是与其他金融资产相比较而言的。世界局势越是动荡不安,通货膨胀越是严重,黄金的安全性就越高,外汇资产的安全性就越得不到保障。相反,如果世界局势稳定,外汇资产的安全性就不会受到挑战,黄金的安全性就相对下降。

(2) 流动性方面。自20世纪70年代起,黄金日渐成为一种缺乏流动性的储备

资产,较外汇而言,兑现能力较差。

(3) 盈利性方面。与外汇相比,黄金的盈利性较差,因为其本身不能增值。因

此,鉴于黄金的安全性特点,在国际储备中保持适量的黄金储备是必要的,但是又由于其缺乏流动性和盈利性,储备数量一般不宜过多。由于在盈利

30

性和流动性方面的优势,以及在国际储备中的高比例,外汇储备管理自然成为国际储备结构管理以及整个国际储备管理中最重要的内容。

9、简要指出国际储备与国际清偿两个概念之间的差别?

答:国际储备是一国货币当局者为弥补国际收支逆差、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的

稳定以及应付各种紧急支付而持有的、为世界各国所普遍接受的资产。一个国家的国际清偿力是指该国无需采取任何影响本国经济正常运行的特别调节措施即能平衡国际收支逆差和维护其汇率的总体能力。它们的区别是:

(1) 从内容上看,国际清偿力除了包括该国货币当局直接掌握的国际储备资产

外,还包括国际金融机构向该国提供的国际信贷以及该国商业银行和个人所持有的外汇和借款能力。因此,国际清偿力的范围要比国际储备大。

(2) 从性质上看,国际储备是一个国家货币当局直接掌握持有的,其使用是无

条件的。而对于其他的国际清偿力的构成部分的使用,通常是有条件的。因此,从总体来讲,可以认为一个国家国际清偿力的使用是有条件的。

(3) 从两者数量关系上看,一个国家的国际清偿力是该国政府在国际经济活动

中能动用的一切外汇资源和总和,而国际储备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10、一国政府为什么要保持一定规模的国际储备?

答:国际储备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各国保持国际储备有各

种各样的出发点,就其基本作用而言,主要包括:

(1) 国际储备可以维持一国的国际支付能力,调节临时性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这是持有国际储备的首要作用。当一国发生国际收支困难,通过动用外汇储备,减少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和特别提款权持有额,在国际市场上变卖黄金来弥补国际收支赤字所造成的外汇供求缺口,能够使国内经济免受采取调整政策产生的不利影响,有助于国内经济目的的实现。而如果当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发生结构性失衡而需要进行紧急的或长期的调整时,国际储备可以缓和调整过程的冲击,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也为该国政府赢得了时间,从而降低了各种调整措施对国内供求均衡所带来的负效应。

(2) 干预外汇市场,维持本国汇率稳定。国际储备可用于干预外汇市场,影响

外汇供求,将汇率维持在一国政府所希望的水平。然而国际储备作为干预资产的效能,要以充分发达的外汇市场和本国货币的完全自由兑换为前提

31

条件。当然,外汇干预只能在短期内对外汇汇率产生有限的影响,它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汇率的长期趋势。

(3) 国际储备是一国向外举债和偿债能力的保证。国际储备充足,可以增强一

国的资信,吸引外国资金流入,促进经济发展,国际金融机构和银行在对外贷款时,往往要事先调查借债国偿还的能力。一国持有的国际储备状况是资信调查、评价国家风险的重要指标之一。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