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二轮复习专题八光学和近代物理初步-高三年级高考第二轮总复习物理专题研究 下载本文

专题研究八 光学和近代物理初步

相关知识链接 条件 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光速 应用 现象 规律 平面镜 成像 控制光路 光的反射几何光学 光学 光的折射现象 规律 棱镜 全反射 光路可逆 微粒说 光电效应 光的干涉 波动说 光的衍射 光的偏振 光的电磁说 光谱 中子 核结构 质子 原子核 光子说 波动光学光的波粒二象性 原子结构 核外电子

天然放射现象 核反应 核 核裂变 聚变 1

能 高考考点解读

(1)光学

考 点 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 光的折射 光的色散 光的干涉 光电效应 光的波粒二象性 考 题 全国物理10(03) 广东物理16(04) 北京理综19(05) 全国物理4(03) 广东物理11(04) 全国物理8(03) 全国理综21(04) 全国理综18(05) 江苏物理9(04) 北京理综18(04) 上海物理8(03) 天津理综19(04) 江苏物理15(05) 全国物理2(03) 上海物理9(04) 天津理综17(05) 江苏物理1(04) 上海物理1(04) 江苏物理6(05) 题 型 选择题 填空题 选择题 选择题 选择题 选择题 选择题 选择题 计算题 选择题 选择题 选择题 作图题 选择题 填空题 选择题 选择题 选择题 选择题 (2)近代物理

考 点 原子的结构 氢原子的能级 核反应方程

2

考 题 上海物理9(03) 上海物理5(04) 全国理综15(05) 全国物理9(03) 广东物理1(04) 全国理综15(05) 全国理综17(03) 全国理综14(04) 江苏物理1(05) 题 型 填空题 选择题 选择题 选择题 选择题 选择题 选择题 选择题 选择题 高考命题思路

几何光学的命题,重在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考查。热点之一:与生活密切联系的问题, 如:光纤通信、猫眼、海市蜃楼等,重点是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热点之二:平面镜成像,可能与动态成像、几何知识相结合进行考查;热点之三:全反射的判断、折射率的计算,可能以计算题的形式考查。

波动光学的命题,重在基本实验、基本规律的考查。热点之一:与现代科技密切联系的问题,如:精密测量、光谱分析、增透膜等;热点之二:基本实验图样的特点,如:干涉图样、泊松亮斑、偏振现象等;热点之三:基本规律的考查,如:干涉、衍射、偏振的条件,光电效应的规律等。 原子物理的命题,要求较低但历届高考命题均涉及,“回归课本”、“不回避陈题”是本单元的特点。热点之一:对玻尔理论的考查,常以某类氢原子为例,考查.学生对定态假设、跃迁假设的理解能力及推理能力等;热点之二:核反应方程,常考点是衰变、人工转变、裂变、聚变等;热点之三:核能的开发与利用,这是一个社会热点问题,以此为背景的命题在计算题中频频出现,重点是用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处理问题。

3

第精典考题反思 19课时 几何光学和波动光学

〔例1〕【2005南通专题复习】如图19-1所示,折射率为n=2的液面上有一点光源S,发出一条光线,垂直地射到水平放置于液体中且距液面高度为h的平面镜M的O点上,当平面镜绕垂直于纸面的轴O以角速度ω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时,液面上的观察者跟踪观察,发现液面上有一光斑掠过,且光斑到P点后立即消失,求:

(1)光斑在这一过程的平均速度。 (2)光斑在P点即将消失时的瞬时速度。

析和解: 光线垂直于液面入射,平面镜水平放置时反射光线沿原路返回,平面镜绕O逆时针方向转动时经平面镜的反射,光开始逆时针转动,液面上的观察者能得到由液面折射出去的光线,则看到液面上的光斑,从P处向左再也看不到光斑,说明从平面镜反射P点的光线在液面产生全反射,根据在P处产生全反射条件得:

图19-1

sinθ112== sinθ=,θ=45°

sin90?n22π?hπ8?h8(1)因为θ=45°,PA=OA=h,t== V==

ππ?8?8?(2)光斑转到P位置的速度是由光线的伸长速度和光线的绕O转动的线速度合成的,光斑在P位置的线速度为22ωh,所以光斑沿液面向左的速度

v=v线/cos45°=22ωh/cos45°=4ωh。

点评: 几何光学问题,作出正确的光路图致关重要!第(1)问的关键是,求光斑运动的时间,求平面镜转动时间即可;第(2)问要求学生真正掌握合速度与分速

度的概念,光斑运动的方向为合速度 〔例2〕.【2005科研测试二·9】一近轴会聚光束会聚在轴线上的F点,如图19-2所示,现在使该会聚集光束会聚与F相距△的F’

图19-2 处,可让光束通过一块垂直于光轴放置的两面平行的平板玻璃,

若此玻璃 的折射率为n,则此玻璃板的厚度d为多少?

析和解: 光线通过平板玻璃,出射光线与入射 光线平行,同时侧向移动一段距离。设入射光线的入射角为 i,通过玻璃平板时,在第一个表面发生折射,折射角为?,在第二个表面上,入射角为 ?,折射角为i,如图19-3,图中AA’=l,若玻璃板的厚度为d,则有

l?dtani?dtan? ①

图19-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