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设施农业 (2002年12月版) 课程代码:3117、4114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设施农业是农业综合技术专业(植物生产方向)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学好本课程对巩固和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有重要作用,同时对指导园艺作物生产,提高作物抗逆性,改善园艺作物供应,平衡周年供应,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学好本课程能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控制环境,调节小气候,为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生态条件。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一)课程目标
设施农业是一门应用性学科,考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达到通过对各种设施性能的了解,利用这些设施,并通过调节和控制小气候来进行园艺作物生产的目的。 (二)基本要求
通过学习本课程,要求考生做到: 1、掌握各种设施的基本结构和性能。 2、掌握设施的类型和应用。
3、了解设施内的环境因子和调控方法。 4、学会设施的设计和施工原则。 5、学会蔬菜作物的设施栽培技术。 6、学会几种果树的设施栽培技术。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与植物学和植物生理基础、病虫害防治等课程有较为密切的联系。
第二部分 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绪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考生应了解设施农业的发展史和我国设施农业的现状及展望,掌握设施农业的作用和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意义,掌握设施栽培的特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重点
识记:设施农业的类型和作用 (二)一般
理解:设施农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第二章 设施农业的类型、结构、性能及应用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风障畦、阳畦、温床、软化设施、塑料薄膜的结构、性能和应用。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重点
识记:风障畦的组成,阳畦的结构,温床的结构,塑料薄膜覆盖的概念,地膜覆盖的
方式,小拱棚的结构和类型,温室的类型
理解:风障畦的性能,阳畦的性能和应用,地膜覆盖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大棚的结构
特点
第 1 页 共 6 页
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设施农业 (2002年12月版) 课程代码:3117、4114
应用:温床的应用和使用注意事项,如何设置地膜覆盖,小拱棚在早春蔬菜上的应用 (二)次重点
识记:风障畦设置的要求,改良阳畦的结构,阳畦的设置,温床的性能,软化设施,
塑料大棚的结构和类型,大棚的三杆一桩
理解:风障畦的应用,温床加温材料的加温原理,小拱棚内的性能变化,大棚的性能
特点,温室的性能特点
应用:蔬菜的软化技术,大棚内小气候的调节 (三)一般
识记:风障畦的种类,阳畦的种类,温床加温材料的种类和设置要求,地膜覆盖应用
的地膜种类及特点,日光温室的结构特点,加温温室的结构特点
第三章 设施内的环境及其调控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了解设施内光照调节的方法和设施内的温度变化情况,掌握设施建设与光照的关系和设施内温度调节的方法,掌握空气湿度调节的目的与方法,掌握土壤湿度调控和浇灌的方法,掌握设施内有益气体和有害气体的变化情况及其调控方法,掌握设施内土壤盐分浓度变化情况及其调控方法,掌握土壤中的生物条件及其调控方法,掌握利用现代设备对设施中的环境条件进行综合调控。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重点
识记:设施内的光照条件,人工补光,设施内的保温,设施内的升温和降温,设施内
除湿的目的和方法,设施内二氧化碳施用方式和方法,设施内的土壤盐类浓度及其调控,土壤中有害生物消除的方法
理解:设施内光照条件的调节,设施内温度的调节原则
应用:提高设施内的光照条件的措施,通过变温管理促进蔬菜作物的生长,二氧化碳
施肥后促进作物的生长,避免有害气体对作物危害的措施,降低设施栽培中土壤里的盐分浓度
(二)次重点
识记:太阳辐射能和光照强度,灌水的设备,二氧化碳的浓度变化,设施内的有害气
体,土壤消毒的方法,营养液栽培技术
理解:设施内气温和地温的变化,设施内湿度的变化 (三)一般
识记:透光率和覆盖材料的透光特性,设施内的热状况和热特性,综合环境调控与综
合环境管理
理解;影响透明覆盖材料透光的因素
应用:利用水培和基质培进行蔬菜的无土栽培
第四章 设施的设计原则与施工要求
一、学习目的与方法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设施建造过程中对附属设备的要求和设计情况,掌握设施设计的基本知识,温室和大棚等大型设施建造的规划和结构设计要求。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重点
识记:设施建造时的建筑材料
第 2 页 共 6 页
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设施农业 (2002年12月版) 课程代码:3117、4114
应用:设施的设计和施工 (二)次重点
识记:设施建造的总体布局和场地要求,设施建造的施工计划 (三)一般
识记:建筑结构的基本力学知识, 设施中的采暖、制冷、排灌、电气设备等情况
第五章 几种蔬菜的设施栽培技术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几种蔬菜的设施栽培技术。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重点
识记:设施内黄瓜的荐口安排,绿叶菜类的设施栽培类型和方法 应用:蔬菜设施栽培稳产、高产的技术措施 (二)次重点
识记:番茄的温室栽培季节,韭菜、蒜的软化栽培
第三部分 实践环节
本门课程的各项实验,均与理论教学同步进行,每个实验按考生的实际操作水平和实验报告的质量,评定出形成性成绩,全部实验平均成绩占本实践考核总成绩的60%。学期结束前(12月下旬至1月中旬),对考生进行终结性考试,在已完成的全部实验项目中随机抽取其中的任一个实验项目,现场完成操作并写出实验报告。终结性考核占总成绩的40%。最后将形成性考核成绩(占60%)与终结性考核成绩(占40%)汇总评出最后成绩。(每个实验的实际操作成绩和实验报告成绩以7:3的比例评定。)
实验一:仪器的认领与洗涤和分析天平的使用
一、考核的目的与要求
通过对几种保护地设施的调查、测量和分析,进行类型识别和了解当地主要保护地设施的结构特点和规格,掌握各保护地设施在本地区的应用,并学会结构测量方法。 二、考核的内容 (一)知识点
1、保护地设施类型
2、保护地设施的性能、结构 (二)主要操作内容
1、进行保护地类型的识别,观察保护地场地选择、方位和规划情况 2、测量几种保护地设施的结构、规格
3、绘出所测量保护地设施的规格、结构的剖面图,并注明各部位构件的名称 4、指出所测量的保护地设施的优缺点,并对结构和应用提出改进意见 三、考核方式与环境要求 (一)考核环境
实验仪器:皮尺、钢卷尺、测角仪(坡度仪) (二)考核方式
本地区保护地设施现场完成考核.
第 3 页 共 6 页
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设施农业 (2002年12月版) 课程代码:3117、4114
实验二:设施内小气候观测
一、考核的目的与要求
通过实验进一步掌握保护地小气候一般变化规律及其对蔬菜生育的影响,并学会对保护地小气候的观测方法和内容,学会各种小气候观测仪器的使用方法。 二、考核的内容 (一)知识点
1、温室、大棚内温度、光照、湿度的分布特点 2、温室、大棚内温度、光照、湿度的是变化规律 (二)主要操作内容
1、温、湿度分布 2、光照分布测定
3、温度、湿度日变化的测定 4、地温分布及日变化测定
5、绘出温室(大棚)和露地等温线图,光照分布图,温、湿度及地温日变化曲线图 6、对温室和大棚的结构和管理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三、考核方式与环境要求 (一)考核环境
实验仪器:温室或大棚、通风干湿球温度计或普通棒状温度计、遥测通风干湿球温度计、照度计、最高最低温度表、套管地温表、自记温度计和湿度计(均为日记) (二)考核方式
本地区保护地设施现场完成考核。
实验三:温室和大棚设计
一、考核的目的与要求
通过实验考生应学会温室和大棚的设计方法,掌握温室、大棚的施工要求。 二、考核的内容 (一)知识点
1、设施建造时的建筑材料 2、建筑结构的基本力学知识
3、设施建造的总体布局和场地要求
4、设施中的采暖、制冷、排灌、电气设备等情况 (二)主要操作内容
1、确定温室类型和大小(长、宽、高) 2、在座标纸上完成温室的构架
3、确定通风面积、棱木(或钢架)的间距和通风窗的大小及位置 4、基础深度及温室用材,采暖类型 5、平面设计
6、写出建材用材种类、规格、数量
7、绘出所设计温室的断面图、平面图、立体图,并写出此设计说明和使用说明 三、考核方式与环境要求 (一)考核环境
实验仪器:比例尺、直尺、量角器、铅笔、橡皮、绘图纸 (二)考核方式
结合本地气象条件和生产要求在实验室内进行考核。
第 4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