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11学校2015年春季教育年会学习体会 下载本文

北京市11校2015年春季教育年会参观学习体会

2015年3月1日

各位领导、老师们:

过年好!

2月26日有幸参加了北京市11校2015年春季教育年会,该校的教育年会每学期举办一次,本次教育年会的主题为《为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而设计》,全天共听取报告14个,上午在主会场听取报告9个,下午有五个分会场,根据当时情况,我跟着泰安教育局的崔成林主任听取了第一分会场的5个报告,另外还有主持人和学术观察员的点评,内容之丰富,令我赞叹不已,也更加深了我对《学记》当中“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的深刻理解。

下面结合自身实际,就体会比较深的一些观念、做法跟大家分享。 高中数学教师朱浩楠的报告《让学科教室的每个角落产生学习任务》,侧重互联网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引入互联网思维模式,即“以客户为中心,强调用户体验”,放在教学上则是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要求设计教育教学环节。比如:他在班级里设计了“每日一题”和“方法补充”两个栏目,然后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分配不同的学习任务,让他们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取得成功,在成功的体验中激励学习,最终成就学生。朱老师的观念是培养人物,而不仅仅是培养人才。人才跟人物的区别显而易见,人才只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就可以了,但是要想成为人物,还必须有过硬的、高尚的思想素质。这就比一般的学生培养观点更高了一个层次。

张敏老师是一位生物教师,她的报告是《让作业作品化》,比如学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一课,她就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完成知识梳理。结果,擅长绘画的用彩色图画,擅长概括的用文字表述,擅长思维导图的用思维导图。作业收缴上来,老师不是简单地评判谁优谁劣,而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在肯定每一种表达方式的基础上,指出存在的不足,然后让学生进一步完善。就这样,学生在反复完善的基础上,上交了一幅幅精美的作品,也更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张敏老师自己总结这种批阅作业的方式为——跟进式学习设计。

1

语文特级教师史建筑,就因为他的名字中有“建筑”一词而被学生戏称“包工头”,他的主要成功之处在于变老师追着学生学习为学生追着老师学习。因为倡导个性化学习,学生的问题千差万别,而老师还得一一解答,老师忙不过来怎么办?他的办法是跟医生接诊一样,每天限号4人,提前3天预约。这就有了《<追——把模子打碎>“包工头门诊接诊记”》的报告。接诊的过程是帮助学生分析有关阅读、归纳、概括、分析、修辞及写作的命题、立意等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跟踪指导,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化学老师滕明俊的《按“类”施教,循“个”促学》,他的课堂分基础课、研究课、拓展课,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从而落实了个性化教学。

历史老师魏勇的《游戏历史》,把历史知识巧妙的设计成为网络游戏,使学生在游戏中了解了历史场景、武器介绍、视频资料、事件地图、人物介绍以及相应的习题练习。

英语老师王鲁豫采取的是“教室分区、学生分类、任务分层、课型分段、学习自主”的方式,教室主要分为三个区域:Diy区(do it yourself自己动手做——自学)、Follow me区(跟我学——在老师指导下学习)、Group work区(团队工作——小组合作),虽然区域划分不同,学习方式不同,但是追求的最终目标是学生的共同发展。从而成功创设《分区教学——课堂教学新形态》。

化学老师周翰洋把电视屏幕弹出文字信息的功能用到了化学课堂上,创设了《课堂的漂移式互动》,结果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语文老师雷其坤指导学生写作细致入微,坚持“敢说才能会写,敢写才能写好”的理念,跟学生聊热点(北大研究生张天一卖米粉引发争议)、说真话,主张课堂思辨。课前学习活动,关注到学生的差异(让学生对比阅读《变形记》和《套中人》);课堂学习活动,关注学生的不同层次,注重发挥同伴互助的影响;课后学习活动,关注学生不同兴趣,促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提升自己。把《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落到了实处。(这与我们情效大课堂上的五个关注有相仿的地方。)

生物老师刘赛男搭建引导学生探索、思考的平台,量身定做适合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案,《让学生成为他自己》。

2

高二化学老师兰玉茹的《一样的化学,不一样的教学》,主要运用问题讨论式教学。真理愈辩愈明,让学生在讨论中加深理解,掌握知识。

高二物理老师兼数字化教学管理员宋新国运用微视频进行教学,《为学生深度学习而设计》,他利用管理网络的便利,自己制作微视频上传到网上,学生做完了发回去由老师批阅、或者自己点击答案。宋老师也发出了一个感慨:学生也怪,只要往网上传,学生就去做。在这个过程中宋老师把握了微视频的难度和深度,从而逐步提高了学生的认知能力。

高二文科班学生谢安琪的报告是《为个人而设计》,为了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潜心研究议论文写法,现在特别着迷时事深度评论。自己虽然主攻文科,但是数学也不甘落后,参加了数学竞赛,竟然还得了冠军;为了避免课堂上学习英语受到局限,跟英语老师申请自学,从不上英语课,但是现已能够独立阅读英文原著,为了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水平和了解、掌握原汁原味的英语,有意识参加外国人的聚会,现已能够独立创作英语小说。在报告的最后,她不谦虚的说自己的成绩与自己的聪明不无关系,并且表明自己的理想是成为一个伟大的人物。为此,泰安市教育局崔成林主任,在报告结束后的互动环节,针对她特别提出问题,请她谈一谈对伟大人物的理解。她淡定的说:“伟大是一个形容词,至于伟大的人物,是没有确定的标准的,与一个人从事的职业,所处的环境,为人类的贡献都有关系。我自己就是想我做我喜欢的事情,能为他人做点事情,能够使环境变得更好,能够使这个世界变的更好,就可以了。”精彩的回答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

最后嘉宾主持人、上海杂志社副总编、常驻北京市11校媒体人沈祖芸做了《为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而设计之路径解读》的报告,抓住“每一位”和“设计”两个关键词,高度评价北京市11校本次年会确定的主题,她认为“为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而设计”,其实就是老师“为自己的终身发展而负责”,这是因为只有成就了学生,老师才成就了自己。随后,沈祖芸副总编简单回顾了国内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教为中心(过去)——教与学——学与教——学为中心(将来),为此她做了一个大胆的预测:未来的教育教学的发展方向是“走向师生同为终身学习者”。这也就意味着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老师要不断的充实自己,并探索出能使学生学得更好的方式方法,才能胜任未来的教育教学工作。从这个意义上

3

讲,教育教学改革是必须的。这使我深刻理解到我们学校努力深化、全面推行“情效课堂”教学改革初衷。由北京市11校的年会报告我们可以感觉到,谁不去改,谁就会被淘汰。学校不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学校就落后,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的我们,如果不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也会落伍。

最后,还有一点感受最深的,所有的报告最后的结束语都是“感谢大家的聆听”。从这里我体会到了北京市11校的感恩教育也是实实在在的。在此,我也感谢各位老师的聆听,感谢邱校长争取的这次学习机会。

谢谢大家。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