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题库09-3 下载本文

第一章 西方经济学的对象与方法

一、选择题

1、现有资源不能充分满足人的欲望这一事实被称为(B) A.机会成本 B.稀缺性 C.规范经济学

D.生产什么的问题 2、稀缺性问题(C )

A.只存在于依靠市场机制的经济中 B.只存在于依靠命令机制的经济中 C.存在于所有经济中

D.意味着至少有某些物品价格特别高

3、当政府用某些资源去修建高速公路时,这些资源就不能用于修建经济适用房。这说明了C

A.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B.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C.机会成本的概念 D.最优化的概念 4、封闭经济是B

A.政府严格控制生产的经济

B.同其他国家没有经济联系的经济 C.严格控制人员出入境的经济 D.农业部门占主导地位的经济 5、开放经济是D

A.允许言论自由的经济 B.富裕、发达的经济

C.以市场机制调节为主的经济 D.参与国际贸易的经济 6、检验经济模型的方法是B A.检验它的假设是否现实 B.比较它的预期与事实

C.由权威的领导人或经济专家作出结论 D.以上各项

7、当经济学家说人们是理性的时候,这是指B A.人们不会作出错误的判断

B.人们总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作出最好的决策 C.人们根据完全的信息而行事

D.人们不会为自己所作出的任何决策而后悔 8、研究个别居民户与厂商决策的经济学称为B A.宏观经济学 B.微观经济学 C.实证经济学 D.规范经济学

9、凹向原点的生产可能性边界B A.反映了递增的机会成本的存在 B.反映了递减的机会成本的存在 C.是由于技术进步

D.是由于随着某种物品价格上升,该物品的消费减少了 10、西方学者认为现代美国经济是一种C A.完全的自由放任经济制度 B.严格的计划经济制度 C.混合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D.自给自足制度 三、论述题

1、解释生产效率与配置效率的区别。

答:生产效率是指以可能的最低成本生产产品或服务的状态;配置效率是指生产反映出消费者偏好的状态,每一种产品或服务被生产至最后一单位产量给予消费者的边际收益等于生产它的边际成本。

2、各举一个实证陈述和规范陈述的例子。

2、答:实证陈述是关于事实的陈述,实证要回答的是“是什么”,能够被证明是正确的或不正确的陈述,如:温家宝是中国的国务院总理。规范陈述是关于“应该是什么”的一种观点,如:中国的国务院总理应该由一位少数民族的女性来担任。

第二章 均衡价格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10题,每题1分)

1、下列不会引起牛排需求发生变化的情况是( C ) A、医生说多吃牛肉有损健康

B、牛的饲养者宣传牛排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C、牛排价格从每千克3美元上升到每千克3.5美元 D、汉堡包价格从每千克2美元下跌到每千克1.5美元 2、下列哪种情况使总收益下降( B )

A、价格上升,需求缺乏弹性 B、价格上升,需求富有弹性 C、价格下降,需求富有弹性 D、价格上升,供给富有弹性 3、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是2,要增加销售收入,则( A ) A、必须降价 B、必须提价

C、保持价格不变 D、在提价的同时,增加推销开支 4、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牛奶价格下降将导致牛奶的( D ) A、需求下降 B、需求增加 C、需求量下降 D、需求量增加 5、低于均衡价格的现象,说明( D )

A、市场需求旺盛 B、市场过于疲软 C、市场供不应求 D、市场供过于求 6、下列哪种情况不可能引起玉米的需求曲线移动?( B ) A、消费者收入增加 B、玉米价格上升 C、大豆供给量锐减 D、大豆价格上升

7、所谓单元价格弹性是指( B ) A、需求曲线的斜率是常数

B、需求价格的百分比变化与需求数量的反方向的百分比变化正好相等 C、需求价格与需求数量成正比例变化

D、需求曲线的斜率不仅是常数,而且等于1

8、某销售者打算通过提高X商品的价格,以达到获取更多销售收入的目的,但结果却是销售收入的下降,则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是( A ) A、富有弹性 B、单元弹性 C、缺乏弹性 D、无限弹性 9、一个高于均衡价格的价格表示(B) A、在此价格上供给量大于需求量 B、在此价格上需求量大于供给量

C、消费者愿意在此价格购买所有产品 D、在此价格上生产者无法收回生产成本

10、政府无论调高或调低价格,其结果( D )

A、都会使消费者受到好处 B、都会使生产者得到好处

C、都会使供求失衡现象消失 D、都可能使供求失衡现象持续存在

三、论述题(2题,每题20分)

1、有人说,气候不好对农民不利,因为农业要歉收。但也有人说,气候不好反而对农民有利,因为农业歉收后谷物会涨价,农民因此而增加收入。试运用所学经济学原理对这两种说法给予评价?

答案:气候不好对农民的直接影响是农业歉收,即农产品的供给减少,这表现为农产品的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如果此时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状况不发生变化,即需求曲线保持不变,那么农产品供给的减少将导致均衡价格的上升。一般地说,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由需求的价格弹性与销售总收入之间的关系可知,此时农民的农业收入将随着均衡价格的上升而增加。因而在需求状况不因气候不好发生变化并且对农产品需求缺乏弹性的情况下,气候不好引致的农业歉收对农民增加收入是有利的。当然,若需求状况也同时发生变化,或者需求不是缺乏弹性,那么农民将不因气候不好而得到更多的收入。

2、试用供求理论及弹性理论分析说明石油输出国组织为什么要限制石油产量? 答、由于石油为各国的重要能源,其需求缺乏弹性。当石油输出国组织决定降低产量即减少石油供给时,会导致石油价格上升。而石油为需求缺乏弹性商品,在价格上升时,价格上升幅度大于需求量下降幅度。这从短期来看会增加该组织成员国的收益,从长远看也有利于世界市场的稳定。若该组织不限制石油的生产,则成员国将因为价格下跌而减少其收益。

第三章 效用论

一、 单项选择题

1、商品的边际效用随着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而( B ) A 递增 B 递减 C 先减后增 D先增后减

2、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商品组合集中在(B )

A 生产可能性曲线上 B 无差异曲线上 C 预算约束曲线上 D需求曲线上 3、商品的价格不变而消费者的收入增加,消费可能线(B ) A 向左下方移动 B向右上方移动 C 不动 D绕着一点移动 4、总效用曲线达到最高点时(D )

A 边际效用达到最大 B 边际效用为正 C 边际效用为负 D边际效用为零 5、商品的收入不变而其中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消费可能线( D ) A 向左下方移动 B向右上方移动 C 不动 D绕着一点移动

6、 已知商品X的价格为2元,商品Y的价格为1元。如果消费者在获得最大满足时,,商品Y的边际效用是30,商品X的边际效用是(D) A 20 B 30 C 45 D 60

7、序数效用论认为,商品效用的大小( D )

A 取决于它的使用价值 B取决于它的价格 C 不可比较 D可以比较 8、当消费者的真实收入上升时,将(D )

A 购买更少的低档商品 B 增加消费 C 移到更高无差异曲线 D以上都是 9、预算线向右上方平移的原因是( D )

A 商品X的价格下降 B 消费者的收入下降 C商品Y的价格下降 D商品X和商品Y的价格同一比率下降

10、如果无差异曲线上任一点的斜率为-1/4,这意味着消费者愿意放弃( D )个单位X而获得1个单位Y A 5 B 1 C 1/4 D 4 三、论述题

1、如果有一辆需要四个轮子才能开动的车子已经有了三个轮子,那么当第四个轮子时,这第四个轮子的边际效用似乎超过第三个轮子的边际效用,这是不是违反了边际效用递减律?

答:不违背边际效用递减律。因为边际效用是指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所增加(或减少)的总效用的量。这里的‘单位’是指完整的商品单位,它是边际效用递减律有效性的前提。比如,这个定律适用于一双鞋子,但不适用于单只鞋子。对四轮车而言,必须是有四个轮子的车子才成为一个单位;三个轮子不能构成一辆四轮车,因而每个轮子都不是一个有效用的物品;增加一个车轮才能使车子有用。因此,不能说第四个轮子的边际效用超过第三个轮子。

2、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观察到一种现象,即水是人们不可离开的东西,使用价值很大,钻石却是一种对人来说是可有可无的东西,但水却没有价格,而钻石的价格十分昂贵,这是什么原因?

答:水是人的生活所必须的,在人的生活的必需范围内边际效用很大,但它在亚当.斯密时代里,水的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尽的,它的最后一个单位的边际效用等于零,所以,它就没有价格;反之,钻石对每一个人是可有可无的,但是对一部分人来说却特别喜欢它,因数量有限,它的边际效用就显得较大。物以稀为贵,它就有了价格。

第四章 生产理论

一、单选题

1、等产量曲线一般( )向原点,其斜率为( 3 )

①凸,正 ②凹,负 ③凸,负 ④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