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筑物消防员初级--易错题库 下载本文

1、火灾是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 正确 错误

系统提示:正确答案为[错误]

答案解析:火灾的定义:国家标准《消防基本术语.第一部分》(GB5907-86)将火灾定义为:火灾是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2、防火和灭火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消”为防创造条件,“防”为消提供补充。( ) 正确 错误

系统提示:正确答案为[错误]

答案解析:消防工作的方针:“预防为主,防消结合”。防火和灭火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防’是‘消’的先决条件,‘消’必须与‘防’紧密结合…… 3、以下( )火灾,属于B类火灾。 A)甲烷 B)沥青 C)汽油 D)石蜡

系统提示:正确答案为[B,C,D]

答案解析:火灾的分类--按火灾中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分类: B类火灾是指液体或者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等。 4、燃烧应具备( )、放热和发光三个特征。 (A)化学反应 (B)物理反应 (C)光电反应 (D)吸热反应

系统提示:正确答案为[A]

答案解析:燃烧的定义:在国家标准《消防基本术语.第一部分》(GB5907-86)中将燃烧定义为: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燃烧应具备三个特征:化学反应、放热和发光。

5、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燃烧化学反应的物质称为( )。 (A)助燃物 (B)可燃物 (C)燃烧产物 (D)氧化物

系统提示:正确答案为[B]

答案解析:燃烧的条件-燃烧的必要条件-可燃物的定义:凡与空气中的氧或其它氧化剂起燃烧反应的物质,称为可燃物。

6、凡使物质开始燃烧的热源,统称为引火源。( ) 正确 错误

系统提示:正确答案为[错误]

答案解析:燃烧的条件-燃烧的必要条件-引火源的定义:凡使物质开始燃烧的外部热源,统称为引火源(也称着火源)。

7、可燃气体或蒸气只有达到一定浓度时,才会发生燃烧或爆炸。( ) 正确 错误

系统提示:正确答案为[正确]

答案解析:燃烧的条件-燃烧的充分条件:具备了燃烧必要条件,并不意味着必定会发生燃烧。发生燃烧还有“量”方面的要求,也就是燃烧的充分条件。燃烧的充分条件是:1、一定的可燃物浓度;2、一定的氧气含量;3、一定的点火能量;4、相互作用。 8、燃烧过程中的氧化剂主要是氧。空气中氧的含量大约为( )。 (A)18% (B)21%

(C)25% (D)30%

系统提示:正确答案为[B]

答案解析:燃烧的条件-燃烧的必要条件-助燃物的定义:凡与可燃物质相结合能导致燃烧的物质称为助燃物(也称氧化剂)。通常燃烧过程中的助燃物主要是氧。空气中氧的含量大约为21%的氧,可燃物在空气中燃烧以游离的氧作为氧化剂,这种燃烧是最普遍的。 9、不管何种形式的引火源,都必须达到一定( )才能引起燃烧反应。 (A)浓度 (B)密度 (C)强度 (D)速度

系统提示:正确答案为[C]

答案解析:燃烧的条件-燃烧的充分条件:具备了燃烧必要条件,并不意味着必定会发生燃烧。发生燃烧还有“量”方面的要求,也就是燃烧的充分条件。燃烧的充分条件是:1、一定的可燃物浓度;2、一定的氧气含量;3、一定的点火能量;4、相互作用。不管何种形式的引火源,都必须达到一定强度才能引起燃烧反应。

10、液体之所以会发生一闪即灭的现象,是因为液体蒸发速度较快,所蒸发出来的蒸气仅能维持短时间的燃烧,而来不及提供足够的蒸气补充维持稳定的燃烧,故闪燃一下就熄灭了。( ) 正确 错误

系统提示:正确答案为[错误]

答案解析:闪燃-闪燃的含义:在液体表面上能产生足够的可燃蒸气,遇火能产生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称为闪燃。液体之所以会发生一闪即灭的现象,是因为液体蒸发速度较慢,所蒸发出来的蒸气仅能维持短时间的燃烧,而来不及提供足够的蒸气补充维持稳定的燃烧,故闪燃一下就熄灭了。闪燃往往是可燃液体发生着火的先兆。

11、一定的可燃物浓度、一定的氧气含量、( )和相互作用是燃烧发生的充分条件。 (A)一定强度的引火源

(B)一定的点火能量 (C)引燃温度 (D)引燃能量

系统提示:正确答案为[B]

答案解析:燃烧的条件-燃烧的充分条件:具备了燃烧必要条件,并不意味着必定会发生燃烧。发生燃烧还有“量”方面的要求,也就是燃烧的充分条件。燃烧的充分条件是:1、一定的可燃物浓度;2、一定的氧气含量;3、一定的点火能量;4、相互作用。 12、可燃物质,在没有外部火花、火焰等火源的作用下、因受热或自身发热并蓄热所产生的自然燃烧现象,称为( )。 (A)阴燃 (B)着火 (C)自燃 (D)闪燃

系统提示:正确答案为[C]

答案解析:燃烧类型-自燃的定义:可燃物质,在没有外部火花、火焰等火源的作用下、因受热或自身发热并蓄热所产生的自然燃烧现象,称为自燃。

13、可燃物质在空气中与火源接触,达到某一温度时,开始产生有火焰的燃烧的现象,称为着火。( ) 正确 错误

系统提示:正确答案为[错误]

答案解析:燃烧类型-着火的定义:可燃物质在空气中与火源接触,达到某一温度时,开始产生有火焰的燃烧,并在火源移去后仍能持续并不断扩大的燃烧现象,称为着火。 14、控制可燃物质的温度在其燃点以上,就可以防止火灾的发生。( ) 正确 错误

系统提示:正确答案为[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