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化工的发展 下载本文

产值为5812亿元,企业数量为12499家。平均每家企业产值只有4560万元,并散布在全国所有的省、市、自治区,企业规模小.布局分散,企业所需的资源要素(技术、人才、资金)都不充足,风险投资机制又不健全.因此研究与开发的能力较低,以至于《中国科技发展研究报告(2000)》认为“产业界对科研与创新投入之少且呈下降趋势是我国当前技术创新能力建设面临的一个最为紧迫的问题”,“企业没有成为研究开发投入主体足!前最突出的矛盾”。作为研究与开发主力的大学与科研院所虽成果较多,但其市场意识、竞争意识缺乏,科研成果转化率极低,因此我国化工业缺乏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即便从外国引进先进技术,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加以消化、吸收乃至创新。何况随着经济领域竞争加剧,各国之问围绕高新技术的竞争和封锁不断加强,技术贸易壁垒趋严,通过国际技术转让鲜有最先进的技术。

4.1.3化工园区的发展方向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在“十一五”期问,我国建设化工园区应坚持“科学、特色、适度、一体、准入”五项原则,从而建设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的化学工业园区。这五项原则是:

(1) 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避免资源浪费和无序竞争;

(2) 园区建设要突出特色,定位清晰,特色鲜明,避免园区间产品和项目雷同,搞低水平重复建设;

(3) 化工园区建设要规模适度,园区建设应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经济实力,遵循一次规划、分期开发、滚动发展的原则,既要保证园区发展,又要节约土地资源,防止相互攀比、圈地过大、基础设施与项目建设脱节,避免因一味地追求上大项目、铺大摊子而造成土地资源和公用工程设施的浪费;

(4) 园区建设要体现一体化开发理念,即项目设计一体化、公用工程一体化、物流传输一体化、环境保护一体化、因区管理服务一体化;

(5) 园区产业选择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方向,化工园区要实行“准入制度”,进入的项目要进行严格筛选,要选择产品新、效益好、科技含量高的项目,避免一些国家和地区转移产品档次低、技术落后、污染大的项目进入化工园区。

4.1.4化工园区的环保对策

化工园区的环保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绿化作为化工区生态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除可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气、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外。还有非常重要的生态功能,如吸收有害气体、降低噪声、吸滞粉尘、调节小气候等,在改善环境质量和维持化工区生态平衡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化工区绿地的面积、结构、布局直接影响各种生态效益的发挥.[5]

我国除部分石油、石化企业规模较大外,化工企业普遍规模偏小,不仅对企业延长产业链和提高竞争力不利,也给环境治理造成巨大压力。传统的环保技术主要针对生产过程污染物的末端治理,不能从根本上实现对环境的

39

保护。特别是对于对生化过程有强抑制作用的综合化工废水的治理。水质与水量特别是有机毒物浓度的剧烈变化,会改变微生物菌群的比例、破坏生物平衡性,使微生物菌群难以达到高效协同作用。同时,如果没有无机盐、微量元素及有机物稳定合理的搭配,微生物菌群不能保持健康的工作条件,废水处理的效率也很难维持。[6]而若采用其它处理方法,运行费用会更高,也是绝大多数企业承受不起的。因此,要彻底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必须应用循环经济理论,从源头上进行治理。主要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1)建立系统化管理制度。将生态工业园区视为一个系统,管理和维护生态园区的基础设施以获得不同子系统间的集成。为此要对园区进行一体化的生态型管理,即一体化物质资源的集成应用,一体化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一体化能源集成梯级利用,一体化信息共享管理,一体化固体废弃物集中处理,一体化基础设施共建管理。

(2)建立社会化管理体系。建立各种公共设施来加强资源循环的生态化过程。如建立区内和区际间废弃物和副产品的交易市场平台,并通过提供现场和非现场交易的便利条件以支持园区企业的废弃物和副产品充分利用。鼓励全民参与废弃物的资源化过程规划和管理废弃物的流向和去向。

(3)建立生态性评估制度。招商工作要在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规划框架之下进行,招商过程不仅要考核企业本身的生态性素质,更重要的是要评估企业是否具有综合利用园区其他企业废弃物和副产品的现实和潜在能力前景,以延长生态产业链。

(4)建立规范化管理制度。通过设计园区内的环境管理系统、执行监督操作和绩效改进的各项标准,完善入驻企业的合约管理制度等系列措施,以保证生态园区的可持续性和提高园区运作效率之间的平衡。

(5)建立审计评估标准。对园区内的利益相关者定期进行成本因素、经济效果和生态化进展状况分析,对园区整体定期进行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方面的审计,确保园区及其利益相关者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循环功能不断向生态化方向的改善和发展。

(6)建立公共信息制度。建立和完善园区的信息管理系统,定期通报园区内跨企业联系和区际间的跨区联系信息;建立公共信息发布制度,对内定期通报环境质量和环境安全,对外通报环境标准执行情况等生态化信息。

(7)建立绿色制度体系。完整的绿色制度体系应涵盖:绿色制度环境,包括绿色资源制度、绿色产权制度、绿色市场制度、绿色产业制度、绿色技术制度等;绿色运作制度,包括绿色生产制度、绿色营销制度、绿色消费制度、绿色包装制度、绿色回收制度等;绿色激励制度,包括绿色财政制度、绿色金融制度、绿色税收制度、绿色投资制度等。

(8)建立生态化改进制度。支持园区内各企业与整个园区经济和环境绩效的持续改进,为此应设立高技术的企业孵化中心、生态化管理培训中心和技术咨询服务中心,为园区内产业链的续接提供技术支持。

(9)建立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对园区生态景观、绿地规划、基础设施、清洁能源规划、道路交通、环境信息与通讯规划等方面提供良好的服务,为新入驻企业提供和原有企业进行合作的良性运转机制。建立园区应急管理系统,这对于流程性产业生态链的正常运行尤为重要。

化工园区作为我国化工行业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有着不可估量的优势和

40

潜力。但如果处理不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就有可能带来不可弥补的后果。因此,必须从源头入手,以循环境经济理念为指导,从规划到运行,从管理到服务,努力使我国的化工园区绿色化,以良好的姿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5绿色化工发展方向的展望

绿色化学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若说要给定一个明确的发展指标是很难做出全面的预测的,目前,绿色化工已被全球列为21世纪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是解决资源、能源紧缺、环境恶化的重要途径,是提高人类生存质量和保证国家与民众安全的核心基础科学与技术。未来,绿色化学将合成新的、无毒无害的、高选择性的高效催化剂,利用可再生生物质合成多种无污染的生物燃料,发展可同时防止和解决污染问题的化学技术,对环境友好的绿色化学品的设计和开发都将在未来几年得到发展。

自然界资源有限,因此人类生产的各种化学品能否回收、再生和循环使用也是绿色化学研究的主要领域。充分开展资源再生和循环使用技术是绿色化学重要发展方向之一。考虑到国际科学研究前沿的发展趋势和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结合国家重大需要科学研究的基础,我国应该及早加强对绿色化学的基本科学问题这个至关重要的跨学科领域的研究,就是要以体现当代最新科学技术的物理、化学、生物手段和方法,从源头根除污染实现化学与生态协调发展为宗旨,来研究环境友好的新反应、新过程、新产品。

未来几年,我国人口将继续增加,资源、能源消耗将持续增长,面临的环保压力也将越来越大,化工行业的节能减排任务也更加艰巨。所以人们希望绿色化工与清洁生产工艺技术能向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化学与材料、生命、信息、能源、资源、环境等领域的结合也能开辟新的发展方向。

绿色化学是一种战略方针,一种指导思想,一种研究策略。随着全球工业化,城市和人口的不断发展扩大,对化学化工的要求将更加严格,而绿色化学的出现为我国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绿色化工技术和科技产品的逐渐完善,将能够达到资源再生变废为宝的目标,使我国的化学化工业实现可循环经济。

化学工业的发展在不断促进人类进步的同时,它在环境污染、温室效应等方面带来的负面效应也不可忽视。这些环境事件大多与化学工业相关联,如曾经在全球引起人们关注的臭氧层空洞、白色污染、酸雨和水体富营养化等事件,当然这并不只是化工行业的错误,但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为了应对化学工业所面临的挑战,消除人们对化学工业的误解,提倡绿色化学当然是必不可少的方针。

在近几年来,绿色化学化工已经开始慢慢步入正轨,同时随着全球性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加剧和能源、资源急剧减少,公众环境意识逐步提高,绿色化工的日益深入人心,作为更安全、更有利的化学行业,绿色化学化工必将蓬勃发展!

6参考文献

41

7附录

致谢

本次设计是在王丽朋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终于完成了关于绿色化工的发展综述,在这次这几过程中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热心帮助,在此,感谢王老师对我的悉心指导,也感谢同学们对我的帮助!

在接到论文题目到系统的实现,再到论文文章的完成,每一步对我来说都是新的尝试和挑战,这也是我在大学期间独立完成的最大项目。在设计过程中,我查阅了大量有关资料,与同学交流经验和自学,并向老师请教等方式,是自己学到了不少知识,也经历了不少艰辛,但是,收获是巨大的。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我懂得了很多东西,也培养了我独立思考,工作的能力,树立了对自己工作能力的信心,而且大大提高了动手能力,使我充分体会到了在设计过程中探索时的艰辛和成功时的喜悦。相信会对我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虽然本次设计做的也不是很好,但是在设计程中所学到的东西是这次毕业设计的最大收获和财富,使我终身受益。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