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 奋起赶超 为争得九江应有地位而奋斗 下载本文

要进一步优化工业布局。着眼拓展工业发展空间,推进工业集中、集约、集群发展,进一步优化工业布局。除全市13个工业园区外,要充分利用沿江这个平台,主攻大工业,发展大产业,打造城西、城东、金砂湾、码头、马当、赤湖六大沿江工业板块,把沿江区域建成九江工业的重要基地。

要狠抓工业项目落户。切实加大项目落户力度,调动一切力量抓项目,一年四季抓项目,改进方法抓项目,提高工业项目落户实效。一要多管齐下抓项目。积极向上争项目,扩大招商引项目,鼓励企业扩项目,激活民资上项目,形成大、小项目一起落户的局面。国有企业具有投资额度大、项目建设快的特点。要把引进更多的国有大企业到九江上项目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着力点,依托九江的优势,利用各种人脉资源,瞄准盯住,强攻落户。二要务实高效抓项目。推进项目一定要跟踪服务,一抓到底,加快项目的开工、投产进度。对带动力强、效益好的大项目,可实行一事一议。同时要务求实效,切忌以小报大,重复上报,虚报浮夸,自欺欺人。各个部门在项目建设中,要多开绿灯、不设障碍,多说“怎么办”,不讲“不能办”。三要强化激励抓项目。市财政将拿出300万元,设立工业上台阶奖和企业贡献奖,奖励销售收入上台阶的企业,奖励纳税总量上台阶的企业和增幅大的企业;拿出200万元,设立项目引进奖,奖励引进项目特别是工业项目贡献大的单位或个人。各县(市、区)要按照受益财政支

付奖金的原则,参照市里设立奖金,实现市、县两级联动,共促工业发展。

(二)最关键的是用城市建设的杠杆撬动发展。当今地区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城市之间的竞争,城市的功能、品位和对经济要素的承载能力,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进程。城镇化一头连着工业化,一头连着农业现代化。抓好城市建设,不仅能改变面貌、造福市民,而且能撬动经济社会发展,为发展工业、繁荣服务业、转移农民提供载体,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为财政支出缓解压力。必须加快城市建设,实施中心城区带动,逐步把九江建设成为一个山水辉映、环境优美、功能完善、宜居宜业的沿江港口城市。

要拉大城市框架,实现从甘棠湖、南湖时代走向八里湖时代。2006年底召开的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了2010年核心城区人口达到一百万、建成区面积达到一百平方公里的目标,现在时间已过两年,离目标还差很远,必须加快拉大城市框架。八里湖水质优、环境好、空间大,理当是开拓新城区的首选之地。要把走向八里湖时代作为拉大城市框架的主要途径,把建设老城区到八里湖、八里湖到沙河的快速通道作为组团发展的重要措施,抓紧实施和推进。城市建设是写在大地上的文章,要把建设八里湖新区这篇文章做好,就要做到“五个不”:不吃后悔药,做好长远规划,避免遗憾和败笔;不唱空城计,繁荣城市经济,强化产业支

撑;不做复印机,防止一张图纸做一条街;不犯冷热病,建设和管理要持之以恒;不欠子孙债,防止做今天的事给后人留下包袱。要变“摊大饼”式发展为组团式发展,构筑科学合理的城市空间形态,使八里湖新城区既有新型工业区、现代商贸区、高标准社区,也有行政新区,还有比较齐全的学校、医院、公园等公益设施。九江因水而兴、因文而特,新城区建设必须充分展现水之灵秀、文之厚重、景之靓丽,打造成水乡名城、生态绿岛、文化乐园、人居胜地。

要启动搁置项目,建设新的项目。项目是城市建设的抓手,抓城市建设就要推进项目。已建尚未完工的项目,长期搁置是资源浪费。我们不能“新官不理旧事”,要在全面清理的基础上,区别不同情况采取措施,该续建的续建,该收回的收回,该完善的完善。同时,每年必须新开工10∽20亿元投资的城建项目,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城建项目是高投入的项目,必须开工一个、建成一个、见效一个。在新项目建设中,要坚持先说好再干,不达成共识不开工。项目一旦定下来,就要不讲条件,不找理由,一抓到底,一气呵成。要建立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责任人、一套工作班子、一个实施方案、一支好的施工队伍的“六个一”推进机制,倒排时间进度,倒逼项目建设。项目责任人一旦领受了任务,就一定要认真干好,把事干成。 要破解资金难题,加快城市建设步伐。推进城市建设,筹措

资金是关键。要运用市场经济手段,有效经营城市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实现“投入、经营、增值、再投入”的滚动发展。一要发挥土地最大效益。土地是最大的城市资本,要惜土如金,精心经营,使“无地变有地、生地变熟地、死钱变活钱”。要有效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实行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加大土地收储力度,变卖地筹资向收地融资转变。在城市土地经营中,要适当控制土地供应,实行“饥饿”供地,坚持“先做好环境,合理确定基准地价,打击围标,加大宣传,宁可流拍、不可贱卖,打好环境对地价影响的时间差”六措并举。城市建设本应越做越赚钱,而不是越做越穷,造成“半拉子”工程。越做越穷,往往是因为先卖地后做环境,让土地掌握在开发商手中而不在政府手中。政府搞不赚钱的城建,就会“下雨天挑柴,越挑越重”。房地产市场要规范有序、公平竞争,禁止集资建房、私人建房等违规行为,房地产用地一定要严格按市场化运作。二要规范建设规费收缴。针对城市建设规费标准偏低且减免多的情况,建立健全建设项目“联审联批”制度,建设规费实行财政统一收缴,统一管理,分户入帐,不开减免口子,确保按国家政策应收尽收。三要发挥好国有资产融资作用。机关单位在城市“闹区”的土地、房屋等国有资产,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必须实行“腾笼换鸟”,盘活这笔资产,以资产换资金,以存量换增量。市本级要在“整合资产、搭建平台、规模贷款”上取得实质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