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基础知识 下载本文

防雷知识

1.基础知识

雷电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在世界上每天约形成44000个雷暴中心,发生800万次雷闪放电,平均每秒放电100次左右,可见雷电活动是相当频繁的。通常,雷云形成之后,雷云对大地哪一点放电,虽然因素复杂多变,但客观上仍存在一定的规律。通常雷击点选择在地面电场强度最大的地方,也就是在地面电荷最集中的地方,从那里升起迎面先导。地面上导电良好和地形特别突出的地方,比附近其它地方密集了更多的电荷,那里的电场强度也就越大,成为遭受雷击的目标。在地面上特别突出的地方,离雷云最近,其尖端电场强度最大。例如旷野中孤立的大树、高塔或单独的房屋、小丘顶部、房屋群中最高的建筑物的尖顶、屋脊、烟囱、避雷针、避雷线等,都是最容易遭受雷击的地方。

雷击会严重损害建筑物、电气设备和电子设备。数十乃至一、二百千安的雷电冲击电流,具有巨大的电磁效应、热效应和机械效应,雷电冲击电流流过被击物体形成幅值很高的冲击电压波,使电气设备绝缘破坏;冲击电流的电动力作用,使被击物体炸裂;冲击电流使导线等金属物体温度突然升高,以致熔断毁坏。其中以第一种情况的破坏性最大,也是我们主要关注的问题。

由于雷击作为一种强大自然力的爆发,目前的人类是无法制止的。人们力所能及的主要是设法去预防和限制它的破坏性。这就要求装设防雷保护装置,采用防雷保护措施。

1.1雷电特性和危害

1.1.1雷云带电的原因

雷电放电是由带电荷的雷云引起的。雷云带电原因的解释很多,但还没有获得比较满意的一致认识。一般认为雷云是在有利的大气和大地条件下,由强大的潮湿的热气流不断上升进入稀薄的大气层冷凝的结果。强烈的上升气流穿过云层,水滴被撞分裂带电。轻微的水沫带负电,被风吹得较高,形成大块得带负电的雷云;大滴水珠带正电,凝聚成雨下降,或悬浮在云中,形成一些局部带正电的区域。实测表明,在5~10km的高度主要是正电荷的云层,在1~5km的高度主要是负电荷的云层,但在云层的底部也有一块不大区域的正电荷聚集。雷云中的电荷分布很不均匀,往往形成多个电荷密集中心。每个电荷中心的电荷约为0.1库仑~10库仑,而一大块雷云同极性的总电荷则可达数百库仑。这样,在带有大量不同极性或不同数量电荷的雷云之间,或雷云和大地之间就形成了强大的电场。随着雷云的发展和运动,一旦空间电场强度超过大气游离放电的临界电场强度(大气中的电场强度约为30kV/cm,有水滴存在时约为10kV/cm)时,就会发生云间或对地的火花放电;放出几十乃至几百千安的电流;产生强烈的光和热(放电通道温度高达15000℃至20000℃),使空气急剧膨胀震动,发生霹雳轰鸣。这就是闪电伴随雷鸣叫做雷电的原故。

1.1.2雷电的放电过程

① 雷云中的负电荷逐渐积累,同时在附近地面上感应出正电荷。

②当雷云与大地之间局部电场强度超过大气游离临界场强时,就开始有局部放电通道自雷云边缘向大地发展----先导放电(先导放电发展的平均速度较低约为1.5310m/s,表现出的电流不大,约为数百安培),如图1-1(a)所示,先导通道具有导电性,因此雷云中的负电荷沿通道分布,并继续向地面延伸,地面上的感应正电荷也逐渐增多。

③先导通道发展临近地面时,由于局部空间电场强度的增加,常在地面突起出现正电荷

5

的先导放电向天空发展----迎面先导,如图1-1(b)所示。

图1-1雷电放电的基本过程

④先导通道到达地面或与迎面先导相遇后,在通道端部因大气强烈游离而产生高密度的等离子区,自下而上迅速传播,形成一条高导电率的等离子通道,使先导通道以及雷云中的负电荷与大地的正电荷迅速中和----主放电过程(主放电的发展速度很快,约为2310m/s~1.5310m/s,出现很强的脉冲电流,可达几十至二、三百千安培);如图1-1(c)、(d)所示。

⑤主放电到达云端结束,云中的残余电荷经过主放电通道流下来——余光放电。

8

7

1.1.3雷云对地放电类型

①下行负闪电:以上描述的是雷云负电荷向下对地放电的过程。 ②上行负闪电:地面高耸的突起处(塔或山顶),可能出现从地面开始的上行正先导向云中负电荷区域发展的放电。

③下行正闪电:带正电荷的雷云对地放电,也可能是下行正闪电。 ④上行正闪电:与上行负电荷雷云的相同。

图1-2 云对地放电的类型

1.1.4雷电放电时空气变为导电通道——长气体间隙放电过程(选学)

随着雷云的发展和运动,一旦空间电场强度超过大气游离放电的临界电场强度(大气中的电场强度约为30kV/cm,有水滴存在时约为10kV/cm)时,就会发生云间或对地的火花放

电;放出几十乃至几百千安的电流;产生强烈的光和热(放电通道温度高达15000℃至20000℃),使空气急剧膨胀震动,发生霹雳轰鸣。

①图1-3(a)所示,由外界游离因素引起阴极(雷云)释放出的电子向阳极(地面)运动,形成电子崩。

②图1-3(b)所示,随着电子崩向前发展,其头部的游离过程越来越强烈。当电子崩走完整个间隙(雷云与大地之间)后,头部空间电荷密度已如此之大,以致大大加强了尾部的电场,并向周围放射出大量光子。

③图1-3(c)所示,这些光子引起了空间光游离,新形成的光电子被主电子崩头部的正空间电荷所吸引,在受到畸变而加强了电场中,又激烈地造成了新的电子崩,称为二次电子崩。

④图1-3(d)所示,二次电子崩向主电子崩汇合,其头部的电子进入主电子崩头部的正空间电荷区(主电子崩的电子已大部分进入阳极了),由于这里电场强度较小,电子大多形成负离子。大量的正、负带电质点构成了等离子体(等离子体是气体中游离强烈的区域,其中正、负离子密度大致相等,电导良好,因而电场强度不大),这就是所谓正流注。

⑤图1-3(e)所示,流注通道导电性良好,其头部又是二次电子崩形成的正电荷,因此流注头部游离过程蓬勃发展,向周围放射出大量光子,继续引起空间光游离。于是在流注前方出现了新的二次电子崩,它们被吸引向流注头部,从而延长了流注通道。

⑥流注不断向阴极(雷云)推进,且随着流注接近阴极,其头部电场越来越强,因而其发展也越来越快。当流注发展到阴极后,整个间隙就被电导良好的等离子体通道所贯通,于是间隙的击穿完成。

图1-3 长间隙流注的产生和发展

先导放电阶段:间隙距离较长时,在流注还不足于贯通整个间隙的电压下,仍可能发

展起击穿过程。这时流注发展到足够的长度后,将有较多的电子循通道流向电极,通过通道根部的电子最多,于是流注根部温度升高,出现了热游离过程。这个具有热游离过程的通道称为先导。先导中由于出现了新的游离过程,游离加强,电导增大,从而加大了其头部前沿区域中的场强,引起新的流注,导致先导不断伸长。如外施电压足够高,先导贯通间隙,间隙击穿。

主放电阶段:先导头部的流注放电区达到阳极,将导致完全击穿,但这时击穿过程尚

未完成。先导中导电性很好,场强较小,因而好像将阴极延长似的,通道头部的电位接近阳极的电位,因此,当先导头部极为接近阳极时,这一很小的间隙中的场强可达极大数值,以致引起强烈的游离,使这一间隙中出现离子浓度远大于先导的等离子体。新出现的通道大致具有阳极电位,因此在它和先导通道交界出总保持着极高的电场强度,继续引起强烈的游离。于是高场强区、也即强游离区迅速向阳极传播,强游离通道也迅速向前推进。这就是所谓的主放电过程。由于其头部场强极大,所以主放电通道发展速度及电导都远大于先导通道。主放电通道贯穿间隙后,间隙类似被短路,失去绝缘性能,击穿过程完成。

实验表明:先导放电阶段包括电子崩和流注的形成及发展过程;主放电阶段也称为“最后跳跃”阶段。

1.1雷电参数

1.1.1雷电流的波形和极性

雷电流是单极性的脉冲波;75%~90%的雷电流是负极性的。雷电流具有冲击波形,雷电流由零迅速上升到幅值,然后较平缓地下降至零。 1.1.2雷电流的幅值、波头、波长和陡度

1.1.2.1雷电流幅值I:指脉冲电流所达到的最高值。

雷电流的参数(幅值、波头时间、波长时间)具有统计性。雷电流的幅值是指脉冲电流所达到的最高值;根据我国实测的1205个数据统计分析,I≥40kA的雷电流占45%;I≥80kA的占17%;I≥108kA的占10%;实测的最大雷电流I=330kA只占0.1%。图1-4是我国使用的雷电流幅值概率分布曲线,例如I≥100kA的雷电流有12%的概率。

经验公式:lgP = -

II或lgP = - (20雷暴日以下) 4488

图1-4 中国雷电流幅值的概率曲线

1.1.2.2雷电流的波头和波长:波头T1是指电流上升到幅值的时间;波长T2(波尾)是指脉冲电流的持续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