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师范大学《中国地理教程》课后题答案(陈世超) 下载本文

云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研究生初试科目参考书目——《中国地理教程》课后思考题答案

中国地理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王静爱 主编)

课后思考题答案

(个人总结版)

云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

研究生初试参考书目

中国地理(专业课1)

河北大学工商学院 编辑出版学 陈世超

2015.08.07

云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研究生初试科目参考书目——《中国地理教程》课后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中国地理区位与特征

1、对比中国与美国地理位置,分析地理特征的异同点。思考下列问题。(本题课本上无答案 答案来源:网络+自己总结)

(1)为什么美国东部的亚热带较中国的亚热带位置偏北?

(2)为什么中国和美国的荒漠区位置都在西部,而且中国的荒漠位置区偏北,美国的荒漠区位置偏南? 中美地理位置的异同点:

①相同点:a:两国都位于北半球,中国的纬度范围为4°N~53°N,美国的本土纬度为20°N~47°N,两国大部分地区位于中纬度地区。 b:两国都是太平洋沿岸国家,海岸线漫长,沿海都有许多优良港湾。 c:两国都是海陆兼备的国家。

②不同点:a:从东西半球看,中国位于东半球,经度范围大致为73°E~135°E,美国经度范围为70°W~180°W。 b:从所属大洲来看,中国属于亚洲东部,美国属于北美洲,位于北美洲南部。 c:两国虽都属于太平洋沿岸国家,但分别从属于太平洋两岸,中国位于太平洋西岸,美国则位于太平洋东岸,同时位于大西洋西岸。 d:中国纬度范围更广,接近50度,美国本土纬度不到30度。 e:从海陆位置看,中国一面沿海,大陆海岸线是一条完整的相连的,美国三面临海,大陆海岸线分成三段不相邻的部分。 f:从邻国角度看,中国邻国众多,美国北部只有加拿大,南部只有墨西哥,邻国较少。 g:两国内陆山脉走向不同,中国山脉走向多种多样,而美国主要为南北走向的落基山脉。 h:山地格局及面积不同,中国山地主要分布在内陆地区,山地面积较大,距海较远,地势自西向东逐渐降低,呈阶梯状分布,美国山地主要在大西洋沿岸,高度不及

第 1 页 共 2 页

云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研究生初试科目参考书目——《中国地理教程》课后思考题答案

中国,山地占有面积也比较少。

(1)美国东部受墨西哥暖流影响,水热条件好,且一路向北,故亚热带位置更偏北。而中国季风气候显著,冬季风强于夏季风,加上北部沿海受到千岛寒流影响,水热条件较美国差,因此亚热带位置偏南。

(2)①中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太平洋水汽难以到达,加上温带大陆性气候控制,常年干燥少雨,易形成荒漠;青藏高原等山脉的抬升和阻挡作用,使得南部印度洋水汽难以到达,西北地区受高压控制明显,气温高,蒸发量大,雨量少,加剧干旱程度,冬季西风受山脉分流作用无法影响内陆,降水量极少,使中国荒漠位置不仅偏西,而且偏北。

②美国西部有高大的落基山脉阻挡水汽难以进入,降水稀少,形成半干旱气候,又受到冬季副热带高压带控制,降水少;加利福尼亚寒流减温减湿作用的影响,中部平原贯穿南北,冬季极地冷空气可以从北冰洋直达墨西哥湾,所以北部不干旱,南部干旱。

2、如何从人地关系角度认识中国地理特征?(本题课本上无答案 答案来源:网络+自己总结 分别从地形、气候、人类活动角度来分析)

(1)中国的地理景观复杂多样,首先体现在地形上,主要有高原、山地、丘陵、平原和盆地五种。不同的地形显现出对人类活动不同的影响,人们需要在地势相对平坦的地方从事农业生产,凸显人地关系的重要性,如在农业方面,平原的主要农作物为水稻、小麦,而高原农作物为青稞。建筑景观方面,高原山地的房屋为了防止低温封冻等灾害多以砖瓦结构为主,而平原和盆地由于气候炎热夏季多降水,考虑到通风排水等因素,多以木质或茅草结构。各地区地貌自然景观上的

第 2 页 共 3 页

云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研究生初试科目参考书目——《中国地理教程》课后思考题答案

差异,造成了人们在经济、社会、文化、行为认知上的不同。

(2)中国是典型的季风气候国家,降水量从东南部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依次递减。形成了湿润、半湿润、干旱、半干旱的分区,这种气候特点导致的降水量分布差异,使得各地区农业景观大不相同,例如南方的水田和北方的旱地,气候的不同也使得农作物的种类差异明显,比如北方的小麦种植区南方的水稻种植区,季风气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地关系,人类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气候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

(3)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影响深刻。广泛的人类活动使得中国的地理景观更加丰富多样。伴随土地资源的开发与经济的发展,中国形成了东部发达的都市景观,中部较发达的城乡景观和西部欠发达的农牧景观。另外中国人口众多,农业历史悠久,对自然环境改变尤为深刻,在中国农业化的进程中,人们圈地造田、伐木毁林,对自然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人地关系的矛盾进一步激化,但是今天人们已经认识到了破坏环境的严重后果,一系列退耕还林、退耕还草、“三北防护林”等生态工程的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其演变

1、青藏高原的隆起对中国地理景观格局的形成有何影响?(P36)

(1)巨大的青藏高原海拔高达3000米临界高度时,对气流产生动力作用和热力作用,改变了东亚大气环流的格局,形成了现代东亚季风,使得中国东部成为了世界上著名的森林、森林草原景观区,冬季风向南扩展,势力大增,高原季风加大了海陆季风强度,使东部季风区气温年较差增大,降水集中于夏季,西风分支的建立与消退在某种程度上控制了季风的进退,使季风区温度带南移。

第 3 页 共 4 页

云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研究生初试科目参考书目——《中国地理教程》课后思考题答案

(2)青藏高原的抬升使得本就深居内陆比较干旱的西北地区在青藏高原的动力和热力作用下,加剧了冷空气的下沉堆积,特别是印度洋水汽被阻截,更加加剧了干旱化的程度,扩大了西北地区干旱化的范围。

(3)青藏高原在抬升的过程中,一方面伴随着降温过程,另一方面,来自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水汽被阻挡,边缘山地降水增加,形成高原季风,内部出现寒旱化。

(答题原理:从三个方面回答,青藏高原抬升对于东部季风区、西部非季风区、自身青藏高原区的影响)

2、季风气候与多山地形对中国土地利用格局有何影响?(自己总结 分别从耕地、林地、草地、居民点、未利用土地等方面来分析)

(1)①季风气候雨热同期的特点对农作物的生产十分有利,这使得中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受季风控制的中温带、暖温带、北亚热带、中亚热带400mm等降水量线以东的地区;②中国的多山地形特点使得耕地大多分布在地势平坦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珠江三角洲、宁夏平原、河套平原、辽河平原等地区。

(2)①季风气候的分布直接影响降水量的分布,这使得我国林地大部分分布在中温带、寒温带的半湿润区和湿润区,以东北的大、小兴安岭为主要分布地区;②我国多山地形的特点,使一部分林地主要分布在山地和南方丘陵地区,比如横断山脉、长白山、辽东山地、雅鲁藏布江以东山地以及东南丘陵等地。 (3)①季风气候使我国草原主要分布在中西部的寒温带与中温带的干旱与半干旱地区。②多山的地形特点使草地除了分布在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

第 4 页 共 5 页

云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研究生初试科目参考书目——《中国地理教程》课后思考题答案

天山山脉、塔里木盆地等内陆地区,还分布于南方丘陵山地的草山草坡地区。 (4)①季风气候影响人口的空间分布,同时也影响居民点、工矿、交通等建设用地,受季风气候影响,中国城市大多分布在亚热带、暖温带和中温带。②山地不利于居民点的形成,受多山地形的影响,我国城市多分布在东部沿海的平原和海拔高度较小,地势相对平坦的丘陵地区。

(5)受季风气候与多山地形的影响,难以利用的沙漠、戈壁、盐渍地、冻原等其它未利用土地主要分布在西北温带和暖温带荒漠区和青藏高原地区。

3、中国与世界同纬度国家相比,水热格局有何特点?(P36——P47) (1)从气温与温度带来看,①冬寒冷,夏暖热②气温年较差大,四季分明③年平均气温较同纬度地区偏低④中国温度带划分为寒温带、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高原带六个温度带。

(2)从降水与干湿地带来看,①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减少②降水季节分配不均③降水变率大④我国干湿地带划分为湿润、半湿润、干旱、半干旱四个地带。 (3)从水热组合与气候地带来看,①雨热同期②气候地带分异,形成了陆地区、海洋区和海陆交错带。在陆地区形成了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三大气候区,气候的相接地带形成了干湿过渡带、暖湿——冷湿过渡带、暖干——冷干过渡带。

4、分析中国自然地带展布与土地利用宏观格局的对应关系。(P61——P63自己总结)

(1)受季风气候和纬度因素影响,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中温带、暖温带、亚热

第 5 页 共 6 页

云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研究生初试科目参考书目——《中国地理教程》课后思考题答案

带东部地区的平原上,即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这些地区多为湿润区与半湿润区。

(2)我国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大、小兴安岭和南方山地丘陵地区,这些地区大体上位于中温带、寒温带、亚热带的半湿润区与湿润区。

(3)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即内蒙古高原、天山山脉地区已经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这些地区基本上位于寒温带与中温带以及高原带的干旱与半干旱地区。

(4)我国水域、湖泊大体呈网状分布,大江大河主要发源于青藏高原等高山地区,亚热带湿润区的江河流量较大。

(5)居民点及工矿等建设用地主要分布于亚热带、暖温带和中温带的东部沿海地区,因此长江三角洲、华北平原、东北松辽平原、长江中下游汉江平原以及珠江三角洲均是我国城市的主要集中地区。

(6)难以利用的土地大致分布于西北温带和暖温带的荒漠区和青藏高原地区。

5、分析中国土地覆盖利用的区域差异。(P67自己总结)

(1)我国东部平原地区,主要以耕地为主,但随着退耕还林、还草,以及城乡建筑用地的显著扩张使得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耕地面积呈减少趋势,但耕地面积依然广阔。

(2)东北地区和内蒙古地区以林草、草地分布明显,东北平原旱地、水田相互转换,总得来看,东北地区耕地面积分布较广。

(3)华北山地、黄土高原区及秦岭地区草地开垦,退耕还林、还草以及撂荒现象并存。

第 6 页 共 7 页

云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研究生初试科目参考书目——《中国地理教程》课后思考题答案

(4)东南、华南山地丘陵林地面积大且不断扩大。

(5)华中地区耕地与林地交错分布,湖泊面积逐渐增大,华中丘陵地区毁林造林同时存在。

(6)四川盆地以及贵州、云南西部山区林地分布广泛,呈现减少趋势,中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维持了林地面积的稳定。

(7)西北干旱与半干旱地区以绿洲农业为主,草原分布广泛,覆盖广阔。 (8)青藏高原以及西部干旱地区多未利用土地。

6、分析中国地理景观演变的轨迹和主要趋动力。(P74——P83)

(1)第三纪以来,由三个西北——东南走向,自西南向东北更替的景观带,形成了西部干旱半干旱——森林草原及草原区、东部古季风——阔叶林区以及青藏暖湿——栎、桦及灌丛植被区。趋动力为喜马拉雅运动。

(2)第四纪以来,巨大的青藏高原海拔高度达到3000米临界高度,形成了现代东亚季风,使得我国东部成为了世界著名的森林、森林草原景观区,西北地区成为了温带沙漠的荒漠、半荒漠和草原区,青藏高原形成了高寒景观区。主要趋动力为冰期与间冰期的交替和青藏高原的隆起等新构造运动强烈。

(3)全新世以来,农业景观加入自然景观。主要趋动力为人类自然环境的形成影响农业进化过程。

(4)封建社会到近代社会,城市景观格局加入自然景观。主要驱动力为封建经济的繁荣和重心的转移,以及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第 7 页 共 8 页

云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研究生初试科目参考书目——《中国地理教程》课后思考题答案

第三章:中国人口及城镇化

1、如何理解中国人口数量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P109——P110自己总结)

广大东部地区人口数量庞大,突出表现的环境问题为环境污染严重,自然灾害与灾情与年俱增。

西部地区人口数量少,但大多数聚居绿洲,因为这一地区正处于农业化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环境问题突出表现为风蚀沙化、水土流失、草场退化、次生盐碱化等土地退化问题,局部地区伴有严重的环境污染等问题。

人口数量大必然加剧人地关系的紧张,在土地承载力和环境承载力有限的情况下,中国的人口数量大对生态环境的恶化特别是土地退化、环境污染、生态发展不平衡均有影响。

2、如何理解中国人口数量大对资源国情的影响?(P109——P110自己总结)

资源是有限的,中国人口数量大,资源占有量大,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特别是耕地资源作为农业生产的要素,人均占有量更少。在工业化资源方面,我国东部地区工业化进程也从以自然资源的开发为主要特征的初级阶段向现代工业化转变。

西部地区工业化多为初级阶段,即以矿产资源开发为主要特色,在这种大环境下,中国数量庞大的人口并没有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甚至部分资源浪费严重,也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环境污染。

当然中国大量的人口也使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成为了世界上的劳动力资源大国,有利于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 8 页 共 9 页

云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研究生初试科目参考书目——《中国地理教程》课后思考题答案

3、如何理解中国人口数量大对经济发展的影响?(P109——P110自己总结)

中国人口数量大,对经济发展有利的方面就是大量的人口为经济生产提供了大量廉价的劳动力,从而降低了工业成本,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的制造大国,产品价格竞争力明显,促进了中国第二产业的发展,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大量的劳动力也有利于农业的发展,总的来说中国的人口数量大的优势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中国的人口数量虽然大,人才素质却不高,高新技术产业人才难觅,这也是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缓慢的很重要的原因,不利于第三产业的又好又快发展,从这个角度上来看,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4、为什么“胡线”所框定的人口密度格局始终未变?(P107——P109) (1)从“胡线”的自然地理意义方面看,这条线两侧自然条件的差异十分明显,爱辉到霍林河段主要受地形和温度的影响;霍林河到榆林段主要受降水制约,其次为地形影响;榆林到天水段受黄土与降水量的双重限制;天水至腾冲段,受地势、地貌、降水量等限制因素影响。总体来说自然条件的影响导致“胡线”东部适宜人口的居住、生产以及活动,西部地区条件恶劣,不适宜人类生产、生活,所以人口密度格局始终未变。

(2)从历史上来看,历代人口密度虽有变化,但人口分布也有明显的西北人少,东南人多的分异特点,清代东北开禁以后,人口大量涌入,使特征更加与“胡线”相吻合,新中国成立后,历次人口普查人口均以东南部稠密、西北部稀疏的格局存在,更加显示这一线以西地区人口发展受到强烈自然条件的限制,所以人口密度格局始终未变。

第 9 页 共 10 页

云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研究生初试科目参考书目——《中国地理教程》课后思考题答案

5、分析中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和影响(P112——P114,影响为自己总结) 特点:

(1)东半部汉族聚居,西半部少数民族集中。 (2)各民族分布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

(3)汉族聚居于平原和丘陵,少数民族多分布于山地和高原。 (4)城镇人口的民族构成比乡村复杂。 影响:

(1)陆地国界线中大多数为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少数民族多分布于西部边疆,这使得少数民族为中国的国防力量以及维护边疆地区的社会稳定有重要作用。 (2)大杂居,小聚居的居住格局既有利于各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又有利于各民族的融合和团结。

(3)少数民族多分布于山地和高原,长期的生产生活加快了对高原山地地区以及边疆地区恶劣自然环境的开发。

6、分析中国城镇化的特点和影响。(P115——P124影响自己总结) 特点:

(1)城乡人口的变化具有地域差异,发展不平衡。 (2)城乡人口教育程度具有地域差异。 (3)城镇人口不断增长。

(4)城市非农业人口比重不断增加。 (5)城市数量不断增长。 (6)城镇化在波动中加快。

第 10 页 共 11 页

云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研究生初试科目参考书目——《中国地理教程》课后思考题答案

(7)城镇化具有地域差异。 (8)城镇化发展突出重点。 影响:

(1)城乡人口变化具有显著的地域差异,东部地区变化快,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低,不利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

(2)城乡人口教育程度变化地域差异明显,受教育程度、年限均有差异不利于城镇化的进一步推进。

(3)城镇人口不断增长,城市中农业人口比重不断增加,城市数量的不断增长均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城镇化的发展。

(4)城镇化在波动中加快使得城镇化速度在原有基础上保持了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势头。

(5)城镇化的地域差异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6)城镇化发展的地域特点,为农村城镇化提供了更广阔的环境空间,也推动了不同规模连绵区的协调发展。

第四章:中国国土开发

1、分析我国淡水资源分布的地域差异和南水北调的意义。(P147——P151) 地域差异:

我国水资源在地域分布上,东南部多、西北部少,从东南向西北依次为丰水带、多水带、过渡带、少水带、干涸带。东部南区包括长江流域、珠江流域、闽浙台诸河流域、西南诸河流域等水资源丰富。东部北区包括黑龙江流域、辽河流

第 11 页 共 12 页

云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研究生初试科目参考书目——《中国地理教程》课后思考题答案

域、海滦河流域、黄河流域、淮河流域水资源拥有量相对紧张。西北地区包括内陆流域和额尔齐斯河流域水资源匮乏。水资源的区域分布东西差异明显、南北不平衡,东部季风区的秦岭——淮河以南的亚热带和热带季风区,水资源丰富,以北的温带季风区水资源比较紧张。而且地下水分布和地表水分布不均衡的规律一致,但是在水域资源结构上,地下水所占比重却是西部比东部大、北部比南部大。 (以上为通过课本总结版)

(1)从地区分布来看,中国的淡水资源分布很不均匀,总趋势和降水基本一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根据径流深的大小来衡量河川径流量可将全国分为五个带,分别为丰水带、多水带、过渡带、少水带和干涸带。

(2)从径流时程分布来看,我国径流变差系数最大的地区是华北一带。次高区为内蒙古中部、阴山北部地区。接下来是松辽平原、三江平原和西北的塔里木与准葛尔盆地地区、降水量相对较小的是四川盆地、南阳盆地和海南岛西部地区。 (3)从径流的年内变化来看,大气降水、地下水和高山冰雪融水为水资源的主要来源形式,秦岭以南主要为雨水补给区,东北地区、华北部分地区、黄河上游和西北一些河流是雨水和融水补给区、西北内陆区主要融水补给。 (以上版本答案来源于网络) 南水北调的意义:

(1)水量不足是华北耕地生产能力提高的主要制约因素,可耕后备荒地主要主要集中在东北区与西北区,其开垦主要受当地水资源条件的制约。全国最缺水的城市基本都分布在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因此,南水北调有助于更加充分利用北方较为丰富的国土资源以开发农业生产,保障北方城市与工业的发展,有效保护和建设国家环境安全和生态安全.

第 12 页 共 13 页

云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研究生初试科目参考书目——《中国地理教程》课后思考题答案

(2)东线和中线主要可以解决华北地区,山东地区的缺水问题。西线工程主要解决黄河中上游地区和渭河关中平原的缺水问题。

(3)南水北调提供工业和城镇用水,对调整城市产业结构,压缩污染严重、耗水量高的工业有重要意义。提供的农业用水、生态用水可以缓解农业以及农村地区缺水压力。南水北调对城市和工业的发展格局向好的方面调整有积极促进作用。

(以上答案为课本总结版)

(1)解决北方缺水,增加水资源承载能力,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使我国北方地区逐步成为水资源配置合理、水环境良好的节水、防污型社会。 (2)有利于缓解水资源短缺对北方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制约,促进当地城市化进程。为京杭运河济宁至徐州段的全年通航保证了水源。

(3)为北方经济发展提供保障,促决北方一些地区地下水因自然原因造成的水

质问题,如高氟水、苦咸水和其他含有对人体不利的有害物质的水源问题。 (4)促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通过改善水资源条件来促进潜在生产力,形成的经济增长,扩大内需,保持全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实现全国范围内的结构升级和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5)改善黄淮海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实现可持续发展改善当地饮水质量,有效解决北方一些地区地下水因自然原因造成的水质问题,有利于回补地下水,保护湿地和生物多样性;改善因缺水而恶化的环境,较大地改善北方地区的生态和环境特别是水资源条件。

(6)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可改善华北和西北地区的水资源条件,从根本上缓解这一地区长期资源性缺水的矛盾,对于控制地区差距的扩大趋势,促进区域协调

第 13 页 共 14 页

云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研究生初试科目参考书目——《中国地理教程》课后思考题答案

发展,对于改善生态坏境质量和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以上版本答案来源于网络)

2、中国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对农业发展有何影响?(P132—P133) 土地资源使得水热条件决定下的大农业生产结构方向更加具体化。比如,平原地区常形成比较集中的专门化生产,而在土地类型结构复杂的丘陵山区则进行综合化发展。土地资源对于土地利用方式、作物和牲畜种类、农田水利措施和田间工程种类、农业机械配套等都有影响和制约。(摘抄于课本)

(1)易耕土地资源比重低 ,耕地面积小,缺乏优质耕地,耕地贫瘠,质量不高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

(2)林地总体质量较好,但占有土地资源面积小,林地总体质量低下,不利于林业的发展。

(3)草地资源质量普遍较差,以中下等草地为主,生产力较低,载畜量低,天然草地的质量从东向西逐渐变差,土地质量不高,后备资源不足 ,不利于畜牧业的发展。

(4)由于地形条件复杂,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等各类地形交错分布,形成了复杂多样的土地资源类型,区域差异明显,为综合发展农、林、牧、副、渔业生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5)难以开发利用和质量不高的土地比例较大中国有相当一部分土地是难以开发利用的。沙漠、戈壁、石质裸岩、城市用地等不能提供农林牧副渔业的发展。(以上来源于网络,从农林牧副渔角度谈)

第 14 页 共 15 页

云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研究生初试科目参考书目——《中国地理教程》课后思考题答案

3、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有何影响?(P147课本无答案,自己总结) (1)对局部气候和大气的影响:水利枢纽工程建设会使库区微气候环境条件有所改变,包括气温、风速、湿度、降水等。一般情况下,地区性气候状况受大气环流控制,但大中型水库和灌溉工程的修建,使原先的陆地变成了水体或湿地,对局部小气候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对水文情况的影响:水利工程尤其是水利枢纽工程的兴建改变了流域水文循环情势,对整个流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影响有利有弊。水文情况的主要变化包括:流量的稳定化与流速频率的变化;季节性高峰流量的丧失,流速变缓,急流状态消失;水位落差变化平缓;水量向上蒸发和向下渗漏改变水分循环等。 (3)对水质的影响: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将改变库区和上下游河道

泥沙的输移及沉降模式,对上下游及工程区的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水利工程的建设会对水质产生一定影响。一方面,水体经过长距离的输送或一段时间的储存,会使复氧过程充分形成,从而丰富了水体潜在的环境容量资源;另一方面,库区水体抬高,水流缓慢,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4)对土壤和环境地质的影响:水库蓄水后,将导致沿岸地下水状态发生变化,通常在水库的近坝部分出现地下水升高,而库周地下水位升高,会浸没土地,并使土地沼泽化、盐碱化。修建大坝后可能会触发地震、滑坡、塌岸、水库渗漏等不良地质灾害。

(5)对河道的影响:河道整治是水利工程建设的组成部分。河道是水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护岸工程是河道生态治理的一项重要措施,对保护堤防免受冲刷、防止水土流。

(6)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水利工程建设的大发展,淹没了成片的森林草地,

第 15 页 共 16 页

云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研究生初试科目参考书目——《中国地理教程》课后思考题答案

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水利工程建设对生物多样性产生的影响通常可分为对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产生的影响,比如对鱼类产卵的影响。

(7)对人口迁移和土地利用的影响:水利工程的兴建必然带来移民问题。由于水库建设打破了移民原有的生产体系、生活方式及地缘、血缘和亲属网络,使他们长期赖以生存的政治、经济、文化体系解体;与此同时,移民安置还造成安置地人口增加,以及资源、基础设施承载力增加等一系列问题。

(8)水利工程建设对于人文资产的影响:很多水库大坝选址区都存在大量的文物古迹,而这些资产都是不可再生资源,损毁就意味着不可复制,有效的保护和保存人文资产是必要之举,这些人文资产代表着华夏文明的历史变迁,是时代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因此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时需要慎重决策,妥善保护这些珍有资产。(本条不属于生态环境范畴,但可以写上)

4、化石能源利用对我国生态环境有什么影响?(P152书上无答案,自己总结,角度:开采与利用过程中对土壤、大气、水资源等)

(1)开采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开采对土地的损害、对土壤和水资源的污染等。比如开采造成水资源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导致居民用水短缺等问题,开采过程中的噪音污染等。

(2)化石燃料在利用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燃烧时各种气体与固体废物和发电时的余热所造成的污染。化石燃料时产生的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全球气候变化。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大气,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大,从而导致温室效应,改变了全球的气候,危害生态平衡,固体废弃物污染土壤以及水资源。二是热污染。火电站发电所剩“余热”被排出到

第 16 页 共 17 页

云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研究生初试科目参考书目——《中国地理教程》课后思考题答案

河流、湖泊、大气或海洋中,在多数情况下会引起热污染,以致明显改变原有的生态环境。

5、分析中国东中西部矿产资源禀赋条件与开发利用程度的差异。(P167——P169)

(1)东部地区:

①黑吉辽及蒙东区,煤、油气和铁矿丰富,资源配套良好,该区矿产资源大规模开发的历史较长、开发强度大,建成中国冶金、机械制造、能源为主的重工业基地,但目前主要矿种大多已过生产高峰期,需加强勘探工作,提高深加工水平。

②京津冀鲁豫地区以煤炭、石油、铁矿、建材及化工原料为主,矿产资源配套组合好。该地区建设为以钢铁为主的黑色冶金、以铝为主的有色冶金、以油气为主的有机化工、以钠盐为主的基本化工基地,可进一步发展原材料工业。

③苏浙皖沪地区金属矿藏种类多,但储量不丰,多为中小型矿。矿产资源不能满足该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钢铁工业基地的建设主要依赖区外资源,重工业欠发达。

④闽粤琼台港澳地区,有色金属较丰,可发展有省区意义的冶金工业,能源资源缺乏。 (2)中部地区:

①湘鄂赣地区,有色金属分布集中,伴生共生矿床多,但中贫矿居多,而且缺乏常规能源,限制了区域矿业经济的发展。 (3)西部地区:

第 17 页 共 18 页

云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研究生初试科目参考书目——《中国地理教程》课后思考题答案

①川渝滇黔桂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富集区,多种矿产储量大,分布相对集中,矿产资源配套好。已经建成重要的有色金属基地,有望形成富有特色的产业布局。

②晋陕蒙宁甘新地区煤、油气富集,有色金属和贵金属丰富,矿产资源配套较好,已经建成我国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少数矿种开发规模较大,总体来看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高,急需加快开发。

③西藏地区,矿产品味高、储量丰,但优势矿种资源种类较少。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只能有选择地、逐步开发矿产资源。

6、对比中国各个旅游地理区域的人类遗产资源特征。(P182——P184) (1)华北华夏文明山海形胜旅游区:人类遗产资源特征表现为华夏古今文明和山海形胜,资源种类最多、数量最丰富、分布最集中、质量最高。

(2)华东明山秀水园林都市旅游区:人类遗产资源特征表现为极其丰富多样,突出特色在于明山秀水、古典园林和都市风貌。

(3)东北冰雪风光近代名城旅游区:人类遗产资源特征表现为独具特色的北国风光,人文旅游资源区域特色明显,开发条件优越,发展前景广阔。

(4)华中峡谷名山文化胜迹旅游区:人类遗产资源特征表现为自然条件复杂多变,不仅有原始的自然保护区风貌,而且具有地域关联性,独具特色。 (5)华南热带海滨现代风貌旅游区:人类遗产资源特征表现为热带风光为主,不同类型的海滨景观以及主题突出的人造景观。

(6)西北丝路古迹大漠绿洲旅游区:人类遗产资源特征表现为丝路古迹和大漠绿洲,民族风情浓厚。

第 18 页 共 19 页

云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研究生初试科目参考书目——《中国地理教程》课后思考题答案

(7)西南奇山异水民族风情旅游区:人类遗产资源特征表现为天造地设的奇山异水和绚丽多姿的民族风情。

(8)塞外草原风光民族风情旅游区:人类遗产资源特征表现为草原风光以及浓郁独特的民族风情,开发潜力巨大。

(9)青藏雪山高原宗教文化旅游区:人类遗产资源特征表现为雪山高原和宗教文化,自然景观多样,反差巨大。

(10)港澳台中西文化海岛风光旅游区:人类遗产资源特征表现为中西文化珠联璧合的人文景观。

7、分析1949年以来中国工业布局变化的特征和驱动力。(P198)

(1)1949年以来,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工业布局重点在内地,并尽可能与原料、燃料产区适应,初步形成全国生产力布局的基本框架,改变了工业偏集于东部沿海的局面。

驱动力:均衡发展的工业布局指导思想。

(2)改革开放后,东部沿海地带和长江沿岸地带实行优先、重点发展,形成了“T”字形的战略布局结构。 驱动力:效率优先的倾斜战略。

(3)最近以来,我国工业地区特色逐渐明显。 驱动力:市场经济对地区分工和优势的选择机制。

第 19 页 共 20 页

云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研究生初试科目参考书目——《中国地理教程》课后思考题答案

8、对比中国各个工业基地的产业结构特征。(P200——P202)

(1)长江三角洲地区:轻工业所占比例略大于重工业,结构比较协调,工业部门行业齐全,技术水平高,内外分工协作运作较佳。

(2)京津唐地区:重工业所占比重略大于轻工业,工业结构比较协调。原料自给,区位优越,门类齐全。

(3)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结构和优势部门以发展“轻”为特色的轻工、电子、家电、服装、通信设备制造、食品加工等名优产品。 (4)辽中南地区:工业结构突出特点是明显偏重。

(5)胶济沿线地区:沿海城市轻工业比重较大,济南等城市重工业为主,优势互补。

(6)松嫩地区:与辽中南基地相同,工业结构偏重。 (7)成渝地区:工业结构是重型结构,轻重比例不够协调。

9、理解中国东、中、西三大地带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P206——P208) (1)东部地带:具有良好的区位和发展基础,是全国经济实力增长的主体,继续发挥引领国家经济发展的引擎作用,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步伐,发展高新技术出口导向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进一步发展外向型经济,着力提高国际竞争力,发挥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主力军的作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立足现有基础,充分发挥并利用资源优势,完善工业体系。

(2)中部地区:利用区位优势以及自然资源壮大特色产业,以农业产业化为核心,繁荣农村经济,加强对能源、原材料的深加工以及技术改造,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城市为核心,发挥城市群的作用,形成增长极。

第 20 页 共 21 页

云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研究生初试科目参考书目——《中国地理教程》课后思考题答案

(3)西部地区:第一产业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二产业明显偏低,第三产业发展不足,工业具有依赖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较低,国有化程度高。具有优势的特色农业、旅游业的开发潜力巨大,未充分开发。西部大开发战略改善西部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积极调整产业机构,为西部地区的产业发展搭建了更宽广的平台。

第五章:中国地理区域划分

1、如何将地域分异理论用于中国自然区划?(P217——P226)

(1)在自然区划的理论基础中自然综合体的重要特点就是地域性,即地域分异的规律性。自然区划的基本原则是进行自然区划的指导思想,是选取区划指标、建立等级系统、采用不同方法的基本准绳。自然区划的方法有很多,特别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区划方法,在自然区划过程中经常将地理相关法、主导标志法、聚类分析法、遥感分析法等通过自上而下划分与自下而上合并相结合。

(2)中国自然区划的对象是中国地表自然界,区划的目的为农、林、牧、水利事业(大农业)服务。区划的基本原则:高级区划单位遵循地带性原则,体现为气候——土壤——生物一致性,低级区划单位遵循非地带性原则,体现为地形和地表物质的分异。区划自下而上划分,主要采用主导标志和部门叠置方法,呈现多级序的区划体系。区划方案将中国分为三大自然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寒区),6个热量带(赤道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18个自然地区和亚地区,28个自然地带和亚地带,90个自然省。

(3)中国自然区划的具体步骤:①按地表气温的地域差异划分出6个热量带和

第 21 页 共 22 页

云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研究生初试科目参考书目——《中国地理教程》课后思考题答案

一个高寒区。②按水分的地域差异划分出18个自然地区。③在一定热量、水分组合的自然地区的基础上,以土壤、植被条件为依据划分自然地带。④根据自然地带内部生物气候条件的差异,进一步划分出自然省。

2、中国三大经济地带划分的意义是什么?(P261)

中国在“七五”期间提出了地区经济的梯度开发思想,以沿海为基地,以其经济技术优势开发内地资源,进而在向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形成东部沿海、中部、西部内陆地区三大经济地带。

三大经济地带是中国最高层次的经济区,较为客观地反映着中国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梯度差异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从总体上指出了我国由沿海到内地形成东、中、西三个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域职能的地带,为确定整个国民经济的战略部署和制定区域性经济政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3、中国农业区划对生产布局有何应用价值?(P241)

将东部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划分为长江中下游区、西南区、华南区;将秦岭——淮河以北划分为东北区、内蒙古及长城沿线区、黄淮海区、黄土高原区;将西部划分为甘新区、青藏区。以上大陆部分的9个一级区,概括的揭示了中国农业最基本的地域差异。它既可反映中国农业自然资源,特别是热、水、土不同配合提供的发展农业的可能性,也可反映各地区历史形成的农业基本地域特点。这些条件和特点,有很大稳定性,可成为今后农业发展的大的地域单元。此外,还将中国的海域划为一个海洋水产区。由于各一级农区内部农业复杂多样,存在较大的差异,因而在各一级区内又分别划分若干二级区。

第 22 页 共 23 页

云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研究生初试科目参考书目——《中国地理教程》课后思考题答案

4、中国城镇区划有哪些基本原则?(P228——P230城镇区划=行政区划) (1)政治原则: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政治原则要求各级行政区的划分,都要保障公民切实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民主权利,有利于公民行使其基本的权利与义务、参加管理国家和监督国家机关工作,有利于加强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建设。

(2)经济原则:中国政府把国富民强、发展经济作为国家建设的目标。经济原则强调行政区的划分必须服从经济建设的需要,尽可能地与经济区相协调,以便于组织经济运行,促进区域生产力的发展。

(3)民族原则: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统一的人口大国,民族原则强调行政区的划分必须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平等与繁荣,发扬历史文化传统,尊重各地习俗。

(4)自然——生态原则:地形是影响行政区划的突出因子。中国国土面积广大,又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各地自然条件和国土资源组合特点和生态环境状况有很大差异。自然——生态原则强调各级行政区域的区划有利于区域国土资源的开发、保护和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尽可能与自然——生态区域保持一致。

5、中国地理分区中如何协调自然与行政边界的关系?(P230、P270+网络) (1)中国国土面积扩大,又是一个多山国家,自然条件和国土资源组合特点和生态环境状况有很大差异。各级行政区划的边界划分需要有利于区域国土资源的开发、保护和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尽可能与自然——生态区域保持一致。自然边界和行政边界保持一致,有利于合理开发利用区域国土资源,协调区内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各种矛盾。行政边界很大程度上受自然因素的影响,比如地形影响,南

第 23 页 共 24 页

云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研究生初试科目参考书目——《中国地理教程》课后思考题答案

岭一直是一条自然分界线,也一直作为行政边界线。

(2)只有将行政边界与自然联系起来,才能更好的进行地理分区,地理分区的分界线最好保持省级行政区的完整性。一方面行政区界限较稳定,另一方面各项经济统计和政策法规均以行政区为单位予以实施。

(3)中国的行政边界是从古代传下来的,元朝就实行了行省制度,元代的行省划分,也初步奠定了今天中国的省规模和政区划分。而行政分区的划分也是有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的,有的是依山划分,有的是依水划分,现在社会要协调自然与行政界线的关系并不难.我国致力于建设和谐社会,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靠的是人民大众,政府管理.这个行政界限已经淡化了。

6、中国地理分区的意义是什么?(P269——P270)

(1)中国的自然与社会经济格局正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单纯的对自然或者某一部门进行的区划,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了,把全国区域按照其特点划分成几个大块,以便进行地理、气候、经济和行政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和管理。

(2)地理分区有利于解决一系列重要科学技术问题包括:服务对象与研究目标,综合区划理论体系,地域系统主要要素的变化过程、格局及其相互作用关系,中国地域系统重要界线的确定,典型区域的辨识及其特征分析,世界地理格局与中国综合地域系统相互作用;数据的采集、处理、量纲化;综合区划的集成方法;中国地域系统未来发展情景分析,综合区划方案的动态演示系统等。

第 24 页 共 25 页

云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研究生初试科目参考书目——《中国地理教程》课后思考题答案

第六章:中国的土地退化

1、简述中国土地退化的空间分布规律。(P279——P280)

(1)中国的土地退化分布广泛,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从高到低,几乎都有病土地退化的发生。沙漠化土地东起黑龙江,西至新疆,断续分布,形成长达5500km的弧形带。①水土流失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区、东北地山丘陵和漫岗丘陵区、北方山地丘陵区、南方山地丘陵区、四川盆地及周围山地丘陵区、云贵高原。②沙漠化主要分布在半干旱地带;干旱区的绿洲周围;半湿润区的河流迂回扇及古河床沿岸;海滨、湖滨、江河入海入湖口和漫滩;高寒地带的河流沿岸。③草地退化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及华北牧区、东北牧区、西北牧区、青藏牧区、西南牧区以及南方草地。④盐渍化主要分布在黄淮海平原、黄河中上游、极端干旱漠境、青藏高寒漠境盐渍区、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滨海平原。⑤土地污染主要分布在沿海平原区、城郊农田区。

(2)从宏观上看,呈现东西分异,自东向西依次为:沿海人为影响土地退化的地带、东部人为加速土地退化的地带、中部人为加速土地退化的严重地带、西部自然-人为影响土地退化的地带。土地退化类型的组合的地域差异在东西分异的基础上,呈现南北差异,北方以沙化、草地退化、水土流失和盐渍化为主要类型组合;南方以水土流失、石化(沙漠化)、土地污染和浅育化为主要类型组合。

2、对比黄土丘陵和喀斯特丘陵区水土流失过程的异同。(P287、P289) 相同点:

(1)黄土丘陵和喀斯特丘陵区水土流失过程的成因相同,自然因素均是由于地质基底不稳,人为因素都是因为毁林开荒、陡坡开垦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

第 25 页 共 26 页

云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研究生初试科目参考书目——《中国地理教程》课后思考题答案

(2)黄土丘陵和喀斯特丘陵区水土流失过程中降水特点相同,降水集中,强度大,暴雨多。

(3)黄土丘陵和喀斯特丘陵区水土流失都表现为植被覆盖率降低、天然植被消失、沟谷切割深度变大等特点。 不同点:

(1)黄土丘陵和卡斯特丘陵区地表土质不同,黄土丘陵区地表为黄土,喀斯特丘陵区地表为红土。黄土结构松散,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遇水易分解、崩解,抗蚀能力很低,黏粒含量低于20%,腐殖质含量低;红土成土过程慢,土层浅薄,保水能力差,土壤层缺乏过渡层,与母岩间存在明显的软硬界面,土壤性质对于植物有强烈的选择性。

(2)水土流失过程中的表现形式不同,黄土丘陵区的水土流失表现为地表呈现千沟万壑、植被消失殆尽,土地生产力丧失;喀斯特丘陵区表现为植被消失、土壤流失殆尽、基岩完全裸露,出现石漠化景观。

(3)水土流失过程中对人类的影响不同,黄土丘陵区表现为坡地种植作物破坏、地表切割破碎;喀斯特丘陵区表现为土壤稳定性下降,并伴有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3、阐述沙漠化土地形成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P292+自己总结+P259) (1)频繁的、超过临界起风沙(5m/s)的风力条件极其与干旱季节在时空分布上的一致性是沙漠化发生发展的动力条件。

(2)以松散的沙质为主的地表组成物质,为沙漠化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沙源,是沙漠化发生发展的物质基础。

第 26 页 共 27 页

云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研究生初试科目参考书目——《中国地理教程》课后思考题答案

(3)降水量的不足和不稳定,构成了区域生态的脆弱性。

(4)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利用,造成地表失去植被保护,产生风蚀破口,是加速风蚀沙化的诱导因素。其中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包括:过度放牧、过度农垦、过度采樵、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矿交通破坏等。

(5)沙尘暴既是沙漠化的结果,又是土地沙漠化加剧的动力因素。

4、阐述草地退化与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关系。(P298——P300)

(1)气候暖干化过程引发草地退化:草地退化的主要自然因素就是气候变化,即暖温化与干旱化。气候变化是引起天然草地大面积退化的重要自然原因,其中降水量的变化尤为重要。

(2)过度放牧和开垦土地加剧草地退化:人类活动不当引起的草地退化过程往往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可以表现出来,成为区域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一般认为过度放牧、草原开垦是导致草地退化的主要人类活动。

(3)载畜量与波动降水的不匹配加剧草地退化过程: 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的不匹配加剧草地退化。草地退化是一个复杂的自然——人为相互作用的过程。降水量的年际不稳定与牲畜数量的变化,形成载畜量与降水波动的组合关系。高降水/低载畜量带来草地恢复,低降水/高载畜量加剧草地退化。

5、简述土地退化对中国的区域影响。(P289、P295、P301、P307+自己补充) (1)水土流失的区域影响:水土流失极大地影响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水土流失影响的核心,在于水土资源的破坏和丧失,一方面造成土地生产力的降低和丧失,使农业可持续条件丧失;另一方面,水土再分配使江河淤积、洪水泛滥、威胁人

第 27 页 共 28 页

云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研究生初试科目参考书目——《中国地理教程》课后思考题答案

民生命财产,使经济损失、社会失稳。

(2)沙漠化的区域影响:在沙漠化土地分布区域,由于植被覆盖度稀少或丧失,沙化地表的反射能力加大,导致气候干燥。区域陷于干燥气候-沙漠化的恶性循环中。沙漠化过程破坏了土地资源的支持系统,使得土地生产力严重衰退或丧失,直接危及当地人民的生存发展,加剧贫困程度,甚至出现生态移民。以风沙活动为标志的沙漠化,压埋、风蚀、填塞耕地、草场以及交通道路、房屋、水利和工矿设施等,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安全隐患。沙漠化产生沙尘天气和沙尘暴,导致空气质量下降。

(3)草地退化的区域影响:①草地退化导致初级生产力下降,草地畜牧业受损。②草地退化引起生态环境强烈恶化。③草地退化导致高原雪灾频繁发生。④草地退化使牧民受到收入减少和生存威胁的双重压力。⑤草地退化导致生态资产储量和生态服务功能降低。

(4)盐渍化的区域影响:①土地盐渍化造成耕地和草地生产力的损失,主要影响北方和西部处在平原和相对低洼区域的经济。②土地盐渍化恶化土质并降低了生态环境安全。③盐渍化土地与大风配合形成“白尘天气”,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

(5)土地污染的区域影响:土地污染对水源、生态环境、动植物生长以及食品安全问题都造成了严重影响。

第 28 页 共 29 页

云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研究生初试科目参考书目——《中国地理教程》课后思考题答案

第七章:中国的自然灾害

1、中国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P316)

中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主要表现为黄淮海平原、东北平原是旱灾多发区;洪涝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平原、黄淮海平原和东北平原;地震多发生在台湾以及华北、西北和西南地区;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集中分布在西南地区;东北地区低温冷害严重;台风主要发生在东南沿海地区。其中,最具影响或危险性最大的是洪涝灾害,旱灾次之。

就地区自然灾害危险性而言,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的自然灾害活动最强烈,即危险性最高;华中次之,以下依次是东北、西南、华北、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就省际差异而言,湖南、广东、浙江、福建的综合危险性最高,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次之,吉林、辽宁、河南、陕西、四川、贵州、广西、天津市和重庆市再次之。

2、为什么中国自然灾害种类多、灾情重?(P317、P320)

(1)中国地壳活动程度的空间差异,地貌类型及地势的起伏程度,季风气候所造成的温度、降水、风等气候要素的时空格局,各大江河流域水文要素的时空动态,地表覆盖的空间格局等共同影响中国自然灾害的孕灾环境。

(2)中国的自然致灾因子系统的空间格局,主要体现在高值中心与低值中心镶嵌分布的总体规律,以及在中国广大东部地区,高自然致灾强度与人口稠密和经济发达区相重叠,这也正是中国成为世界少数几个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的重要原因。

第 29 页 共 30 页

云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研究生初试科目参考书目——《中国地理教程》课后思考题答案

3、中国承灾体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对灾情放大有何影响?(P320) 基本特征:

中国土地利用的空间格局、人口的时空动态、城市化的时空格局、建城区动态变化及矿山与输油管道的空间分布、经济的空间格局,以及各类产业的动态变化等共同影响中国自然灾害的承灾体性质和区域差异。承受自然灾害的中国经济与社会系统的时空格局,主要体现了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降低的人口与经济水平的地带差异;以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首都圈等大都市为中心逐渐降低的人口与经济水平呈串珠状的次一级网带分布。 影响:

中国众多的人口和悠久的农业历史状况,形成了自然灾害人员伤亡损失大、农业灾情严重的特点。人口的不平衡分布,与水旱等致灾因子多发区相结合使得我国成灾的人口主要集中在山东、河南、河北、四川、湖北、安徽、湖南和江西等省。中国地域差异显著,农业承灾体比较脆弱,受洪涝、旱灾、冷冻、风雹等的影响,农业灾情严重。

4、阐述中国地震灾害的时空分异规律。(P326——P328)

中国地震主要分布在台湾、西南、新疆和华北等地区,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构造原因。台湾地震构造区包括台湾省及其邻近海域,是中国地震活动最频繁的地区。该区地震的发生与太平洋弧形构造、台湾岛及周围的活动构造运动有关。西南构造区包括青藏高原的全部和川滇高原的西部,是中国地震活动最强烈的地区之一。该区新生代以来强烈隆起,构成世界上最雄伟的高原,也是中国地壳厚度最大的地区。西南区地震多集中于北西-东西-北北西弧形展布的断裂系以

第 30 页 共 31 页

云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研究生初试科目参考书目——《中国地理教程》课后思考题答案

及北东向、南北向的断裂上。新疆地震构造区是中国强震多发区之一。地震发生与巨大的新生代挤压型盆地及其山间的造山带运动有关。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内部较稳定,很少有地震发生。其间的天山、阿尔泰山强烈隆起,地震多发生于山区与平原区交界处。新疆区地震断层呈东西或北西走向,北西及北北西走向者多以挤压兼右走滑为主。华北地震构造区新近纪以来构造运动非常强烈,深部构造表现为地壳拉薄和上地幔隆起,还发现有局部壳内低速层存在;潜部则表现为裂谷和地堑盆地的形成以及断裂的新活动。中国地震灾情严重,1976年河北唐山7.8级地震灾害,是全球400年来地震灾情最为严重的一次。自1949年以来,中国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呈现出显著的波动现象。

5、阐述中国水灾与旱灾这两种灾害的时空分异规律及其联系。(P329、P332、P335)

水灾的时空分异规律:

(1)1912——1949年,高值中心为东北松嫩平原、关中-陕南-河西地区和江淮地区。①中国水灾宏观分异与人口分界线相对应。②中国水灾重灾区呈现团块状,主要与地貌格局相对应。③从历史发展角度看,水灾范围总体上有自中原向南方、东北和西北扩展的趋势,这与人类开垦土地的进程密切相关。

(2)1949——1965年,中国水灾格局的东西分异仍十分明显,水灾县主要分布在胡焕庸线以东,而且二级阶梯以东为水灾严重区。

(3)1978——2000年,中国水灾格局呈现东北-西南走向、东南-西北更替的四个梯度区分异:胡焕庸线以东较重,半干旱地带次重,北疆严重,寒、旱区轻的格局。

第 31 页 共 32 页

云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研究生初试科目参考书目——《中国地理教程》课后思考题答案

旱灾的时空分异规律:

(1)1949——1965年,中国旱灾格局总体呈东西差异,从西到东有4个梯度带:中部低旱灾频率带、中西部较高旱灾频率带、中东部高旱灾频率带和东部沿海较低旱灾频率带。

(2)1978——2000年,中国旱灾格局仍呈现东西分异。重灾区在北方的分布变化不大,其中华北平原的灾次有所减少,南方重灾区的分布变化较大,中部5省区整体旱灾频率减小,贵州则明显增大。 联系:(自己总结)

中国的水灾与旱灾格局均呈现东西分异、南北分异的差异。从自然因素来看,水旱灾害的发生均与中国的季风气候的时空分布规律、地形地貌的空间分布规律等有着密切的联系。从人为因素看,都有人类活动,农业生产等受人类土地利用的影响。在分布上都与中国人口密集区分布较一致,人口多的地区,水旱灾害频发。

6、阐述中国台风灾害对沿海地区灾情的影响。(P333自己总结)

沿海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社会财富密集度高,是台风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地区,改革开放20多年来,沿海地区的社会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人口和社会财富高度集中,使沿海自然灾害的损失不断增加。

(1)台风带来的风暴潮等掀起巨浪易造成垮堤、机械故障、海水污染等灾害。 (2)台风伴随强降水天气,暴雨形成洪水,易形成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加剧水土流失。

(3)导致涝渍灾害严重,往往伴随生物病虫害等次生灾害,不利于农业生产。

第 32 页 共 33 页

云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研究生初试科目参考书目——《中国地理教程》课后思考题答案

7、阐述中国水灾、台风、旱灾、冰雹等灾害对农业的主要影响。(自己总结) (1)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水灾、台风、旱灾、冰雹等灾害往往会很大程度上限制农业生产,不利于机械化的使用、农业的耕作、收获等。

(2)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水灾、台风、旱灾、冰雹等灾害会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很大程度上降低农作物产量,甚至造成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等农作物的减产、绝产。

(3)对农业环境的影响,水灾、台风、旱灾、冰雹等灾害往往会造成土地盐渍化、土壤肥力下降、农作物生长环境的恶化等一系列问题。

(4)对农业病虫害防治的影响,水灾、旱灾极易造成虫灾、蝗灾等,这些伴发性灾害更加不利于农业的发展。

8、阐述中国地震和水灾等灾害对城市的影响。(自己总结)

(1)对城市工矿、房屋建筑的影响:水灾往往会冲毁部分建筑物,而地震等灾害对于房屋的危害更甚。

(2)对交通的影响:水灾往往会伴随城市内涝出现,导致道路积水,桥梁垮塌等,而地震形成的道路地裂缝等对城市交通会产生破坏作用,影响人们的出行。 (3)对生活设施的影响:水灾和地震等灾害往往会破坏城市供水、供电系统,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4)对生产设施、商业设施的影响:水灾和地震等灾害往往导致工厂停工、商店产品供应不足,影响生产活动、商业活动的开展。

(5)对公共卫生的影响:地震、水灾等灾害往往伴随疫情的发生,对灾后的公共卫生防治等产生重要影响。

第 33 页 共 34 页

云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研究生初试科目参考书目——《中国地理教程》课后思考题答案

第八章:中国的环境污染

1、简述中国大气污染状况和主要成因。(P355、自己总结) 中国大气污染状况:

从全国范围看,中国大气污染仍属于典型的煤烟型污染,但随着城市中机动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中国一些大城市的大气污染类型正在由煤烟型向煤烟型与机动车污染混合型或机动车污染型转化。煤烟型污染中,大气污染物以总悬浮颗粒物、二氧化硫为主;在有的城市,氮氧化物排放量中,汽车尾气的分担率在上升。

中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成因:(自己总结)

(1)自然因素:①中国冬季风强劲,大风扬沙天气,易造成大气污染。②盆地、多山地形等不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

(2)人为因素:①工业生产:颗粒物是影响中国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炭等化石燃料的燃烧不充分等会造成大气颗粒物含量增加。工业废气中酸性化合物通过降水等形式造成酸雨污染,这也是大气污染的一部分来源。②农业生产:秸秆焚烧等造成大气污染。③生活交通:冬季取暖的煤炭燃烧,硫化物的排放,汽车尾气的排放都会造成大气污染。

2、简述中国水污染状况和主要成因。(P358+自己总结) 中国水污染状况:

中国当前水污染的总体情况相当严重。①河流污染严重,北方河流总体水质非常严重,南方河流的污染情况轻于北方河流。②湖泊富营养化,中国主要淡水湖泊普遍呈现出富营养污染现象,其形成除点污染源影响外,面污染源起着重要作用。

第 34 页 共 35 页

云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研究生初试科目参考书目——《中国地理教程》课后思考题答案

③水资源质量分布不均,西部地区水质好,中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较差。④地下水污染严重,中国大多数城市地下水已经受到一定程度污染。从污染程度上,缺水的北方城市重于相对丰水的南方城市,其中尤以华北地区的地下水污染最为突出。

中国水污染成因:(自己总结)

(1)自然原因:①水生动植物的生长,特别是藻类的无限量繁殖。②河流径流量小,水量少,自净能力差。

(2)人为原因:①工业污染:工业废水的排放。②农业污染:农业生产使用的农药,化肥等化学品成为了水污染源。③生活污水: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使水资源富营养化,加剧水污染。

3、简述中国土壤污染状况和主要成因。(P361+自己总结) 中国土壤污染状况:

中国遭受工业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农田面积很大。受农药污染的土地和因污水灌溉而受到污染的土地也有相当大的面积。土壤污染呈扩大趋势。 中国土壤污染成因:

(1)自然原因:①土壤中原存金属元素在特定作用下分解等污染源。②微生物繁殖造成的污染。

(2)人为原因:①工业污染:工业废渣、污泥以及工业采矿、冶炼、加工产生的金属微粒的大气沉降。等造成土壤的污染。②农业污染:利用工业废水、城市污水或混合污水灌溉农田时,可引起土壤污染;化肥、农药的不合理利用造成的土壤污染。③生活污染:城市生活垃圾、医疗废弃物的堆放造成土壤污染。

第 35 页 共 36 页

云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研究生初试科目参考书目——《中国地理教程》课后思考题答案

4、分析中国能源结构对北方环境污染的主要影响。(自己总结)

在中国的能源结构中,一次能源消费以煤为主,并保持稳定。这对北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空气污染。工业燃煤与北方冬季采暖燃煤产生以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为主的多种污染物。北方大量的汽车加剧化石能源的污染,汽车尾气排放量增加。加之北方植被少,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少,空气运动速度慢,特别是冬季盛行下沉气流,导致污染物在大气中无法扩散,严重影响北方空气质量,造成北方大多数城市空气PM2.5浓度超标。严重影响北方工农业生产、生活的开展,对交通也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5、分析中国能源结构对南方环境污染的主要影响。(自己总结)

在中国的能源结构中,一次能源消费以煤为主,并保持稳定。这对南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空气污染、水污染以及土壤污染。工业燃煤产生以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为主的多种污染物。南方城市大量的汽车加剧化石能源的污染,汽车尾气排放量增加,导致南方空气污染物浓度升高。南方湿热多雨的气候使得硫化物通过大气降水沉降到地表,这就是酸雨污染,对水体、土壤都造成严重污染影响。严重影响南方工农业生产、生活的开展。

第九章:中国的生物多样性

1、简述中国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主要威胁。(P371——P372)

(1)在物种的多样性方面,虽然中国在国际上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人口的压力,资源开发利用不当导致的生物栖息地破坏、环境污染等人类活动的影响,大量物种处于不同等级的濒危状态。

第 36 页 共 37 页

云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研究生初试科目参考书目——《中国地理教程》课后思考题答案

(2)在遗传多样性方面,中国是遗传多样性极度丰富的国家,但由于野生物种的灭绝,导致遗传基因的消失。特别是大量的农家品种,由于推广优良品种而消失。野生种及野生近缘种的就地保护几乎还是空白,有一些非常重要的野生种和野生近缘种几乎灭绝。近年来随着工业和建设城市,野生生境遭到毁灭,遗传多样性大量丧失。

(3)在生态系统多样性方面,中国生态系统受威胁情况十分严重,特别是森林生态系统及水生生态系统。中国人均占有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均很低,并且森林生态系统破坏很严重。人类对草原生态系统不合理的利用方式,使中国天然草原处于不同程度退化状态。随着人口增长,海产资源日益枯竭,中国的珊瑚礁大半有退化危险,这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海洋生态系统。

2、简述中国生物多样性在世界的地位。(P367、P369、P373)

(1)物种多样性:中国是生物多样性特别丰富的国家之一。以高等植物丰富程度而言,居世界第三位,居亚洲首位;中国鸟类亦十分丰富,是世界上鸟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哺乳类、鱼类、昆虫、无脊椎动物、真菌、细菌、放线菌种类繁多,均能说明中国生物种群的多样性。

(2)遗传多样性:中国丰富的植物、动物、微生物拥有多种多样的遗传基因,目前国际上特别重视栽培植物和家畜、家禽及其野生近缘种的遗传多样性。大量作物的遗传资源起源于中国或中国是起源地之一。

(3)生态系统多样性:中国是世界上生态系统类型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北半球出现的生物群区在中国均有分布。中国由于南北所占纬度幅度很大,因此在东部从北到南分布着各种森林类型。又由于离海远近不同,从东向西分布着森林、草

第 37 页 共 38 页

云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研究生初试科目参考书目——《中国地理教程》课后思考题答案

原和荒漠。

(4)生物多样性分布中心:中国具有国际意义的生物多样性分布中心数量多且分布广泛。

3、分析农业活动对中国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影响。(自己总结)

(1)滥砍滥伐、毁林开荒导致森林破坏严重,森林面积大幅减少。造林方式以及人工林品种的单一化导致森林病虫害防治艰难。不利于森林的生物多样性。 (2)毁草开荒、超载放牧、连年割草、滥采药材导致耕地沙化,草地退化。不利于草原的生物多样性。

(3)不合理的利用土地、湿地开垦导致水土流失严重,湖泊面积减少,使许多野生植物资源直接受到破坏,另一方面缩小了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促使它们数量减少有些趋于灭绝。

(4)滥捕滥杀、过度捕猎等不合理的农业开发使得中国生物多样性遭受重创。 (5)农业水利设施的修建,比如灌渠、大坝等对生物多样性也造成了一定影响。

4、分析城市化对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影响。(自己总结)

(1)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建筑木材的使用,导致森林滥砍滥伐严重,影响生物多样性。

(2)城市化工业进程中,排放的大量含有硫氧化物的有害气体,形成酸雨,对土壤,森林,草地,水体造成了影响,间接导致森林的减少,影响生物多样性。 (3)城市化进程中工矿企业的不合理开采,污染了环境,不可避免的引起了生态系统的破坏,影响生物多样性。

第 38 页 共 39 页

云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研究生初试科目参考书目——《中国地理教程》课后思考题答案

(4)城镇及其道路建设、水利设施建设以多种不同的方式侵占、破坏了动植物领地,阻断野生动物的迁徙路线,扰乱它们正常宁静的生活,给野生动植物构成了威胁,影响了生物多样性。

5、简述生物多样性减少对中国生态安全的影响。(自己总结+网络)

(1)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导致生态链、生态系统的不稳定。导致虫害、鼠害等生物灾害严重。破坏原有动植物的生长环境,加剧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2)生物多样性为我们提供了食物、纤维、木材、药材和多种工业原料。我们的食物全部来源于自然界,维持生物多样性,我们的食物品种会不断丰富,人民的生活质量才会不断提高。

(3)生物多样性还在保持土壤肥力、保证水质以及调节气候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黄河流域曾经森林密布,由于人类过度地开发利用,已变成生物多样性十分贫乏的地区。近开展植树造林以来,生物多样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 (4)生物多样性在大气层成分、地球表面温度、地表沉积层氧化还原电位以及PH值等方面的调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大气层中的氧气供给我们自由呼吸,这主要应归功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5)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将有益于一些珍稀濒危物种的保存。我们都知道,任何一个物种一旦灭绝,便永远不可能再生。今天仍生存在我们地球上的物种,尤其是那些处于灭绝边缘的濒危物种,一旦消失了,那么人类将永远丧失这些宝贵的生物资源。而保护生物多样性,特别是保护濒危物种,对于人类后代,对科学事业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第 39 页 共 40 页

云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研究生初试科目参考书目——《中国地理教程》课后思考题答案

第十章: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与地理工程

1、讨论:如何协调解决中国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诸多安全问题?(P389+自己总结) 中国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安全问题。大到生态安全问题、环境安全问题、资源安全问题、能源安全问题等,小到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社会治安等安全问题。这就需要我们认识、尊重自然规律,协调不同区域、不同阶层的社会群体关系,才能合理利用自然。维护生态平衡,满足人的现实需要和长远需要,达到和谐社会的终极目标。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着眼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发展,使各方面发展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既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战略目标。

2、谈谈你对实现和谐中国的战略构想。(P420)

建构和谐中国,在中国典籍中既有系统的理论论述,又有实施的一些措施。在新的历史时期,承接和弘扬中国自古所崇尚的和为贵、和谐为美的和谐社会理想,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正是社会主义建设所追求的目标。

国家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

区域发展强调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逐步扭转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坚持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跨越式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第 40 页 共 41 页

云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研究生初试科目参考书目——《中国地理教程》课后思考题答案

3、如何认识中国的人地关系?(P389+自己总结+网络)

东方“和合”思想,即“天地人和”与“天人合一”。早在春秋战国时代,中国就有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萌芽,强调“天”、“地”、“人”三者相辅相成、和谐共处、融会贯通;强调以人为本,但又超越人类中心主义。人必须认识、尊重自然规律,协调不同区域、不同阶层的社会群体关系,才能合理利用自然。维护生态平衡,满足人的现实需要和长远需要,达到和谐社会的终极目标。

正确处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关系。伴随土地的开发与经济的发展,中国形成了东部发达的都市景观,中部较发达的城乡景观和西部欠发达的农牧景观。另外中国人口众多,农业历史悠久,对自然环境改变尤为深刻,在中国农业化的进程中,人们圈地造田、伐木毁林,对自然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人地关系的矛盾进一步激化,但是今天人们已经认识到了破坏环境的严重后果,一系列退耕还林、退耕还草、“三北防护林”等生态工程的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以下答案来源于网络:分角度认识中国的人地关系)

(1)资源开发:由于大量资源已被开采,及浪费现象,资源的利用率低,我国许多地方现处于资源枯竭期,人地矛盾突出。

(2)人口: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众多导致土地被大量住宅区等占用,农业生产受到一定影响,人地矛盾突出。

(3)城市化:由于近年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区,商业区等大量占用耕地,及城市过程中,人类的生产生活所带来的污染,是土地肥力下降,导致土地不能继续使用,人地矛盾突出。

(4)气候:由于我国东部地区气候条件较好,降水多,所以人口多集中于东部地区,因此东部地区人地矛盾突出;西部气候条件恶劣,人地矛盾更加突出。

第 41 页 共 42 页

云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研究生初试科目参考书目——《中国地理教程》课后思考题答案

(5)地形:我国东部平原地区人口城市集中,资源有限人地矛盾突出;而高原山地盆地人口较少,人地矛盾并不十分突出。

(6)资源:虽然我国资源总量大,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少,人地矛盾突出。另外,由于我国资源的空间分布与城市分布不相协调,我国东部地区城市集中,对资源的需求量大,而东部常规能源却大量缺乏,所以人地矛盾突出。 (中国历史上的人地关系,答案来源于网络) (1)采猎文明时期:人地关系基本协调。

(2)农业文明时期:人与地的对抗性增强,地理环境趋于恶化。 (3)工业文明时期:人地关系呈现全面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 (4)新技术革命以来:寻求一条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相协调的道路,即可持续发展。

第十一章:中国海洋地带

1、简述中国海底地貌的基本特征。(P430)

海底地势大体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渐趋加深,若将海南岛南侧经台湾岛至五岛列岛连成一线,则此线的西北部分构成平缓的大陆架区,而此线东南则为地形复杂的大陆坡、海槽、深海盆以及岛缘大陆架。黄、渤海具有单一大陆架;东海约有2/3在大陆架上,但有部分陆坡和海槽;南海1/2面积在大陆架上,阶梯状大陆坡及张裂的深海平原占据南海海区绝大部分,南海以东太平洋海区绝大部分为大陆坡和深海盆地所占据,海底地貌类型丰富多样。

第 42 页 共 43 页

云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研究生初试科目参考书目——《中国地理教程》课后思考题答案

2、中国海洋水文对海岸人类活动有什么主要影响。(P432+自己总结) (1)黄海、东海、南海海域水温较高,无结冰期,利于航运;渤海水温状况受大陆影响大,冬季各层水温呈均匀状态,沿岸浅水区每年均有短期结冰现象,不利于航运。

(2)中国近海各海区盐度年平均值由北而南逐渐升高利于近岸盐业的发展。 (3)中国近海海域的黑潮暖流以及海域内生成的沿岸流和季风漂流。影响了近海的渔场分布,利于渔业发展。

(4)中国沿岸潮汐强盛,利于潮汐能的发电等。

3、中国海洋资源的主要优势是什么?(P434——P439)

(1)海洋空间资源与海洋运输:中国沿海滩涂丰富,宽阔的浅海和滩涂为沿海地区提供了面积较大的、宝贵的土地资源,是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盐化工业的重要基地。中国港口众多,利于发展海洋运输业。

(2)海洋生物资源与渔业:中国近海海洋生物物种繁多,利于海洋生物资源与渔业的发展。

(3)海洋矿产资源与油气开发:中国海洋矿产资源丰富,特别是海底油气资源储量丰富,有利于海洋矿产资源与油气开发。

(4)海洋化学资源及开发:中国沿海许多地区都有含盐量高的海水资源,海水中存在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海洋化学资源丰富。

(5)海洋动力资源及开发:中国海洋能资源储量丰富,开发潜力巨大。 (6)海洋旅游资源及开发:中国沿海旅游资源种类繁多,数量丰富,地域差异显著。

第 43 页 共 44 页

云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研究生初试科目参考书目——《中国地理教程》课后思考题答案

4、中国海岸带开发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P443)

由于多方面原因,包括海岸工程建设和管理不当,近海渔业资源过度捕捞,陆源污染物排放、船舶油污、海底石油开采渗漏、海洋倾废问题严重等,造成海洋生态退化、环境污染等现象,影响了海洋养殖区、保护区、滨海风景旅游区等海洋功能区的功能发挥。具体表现为:近岸水体污染范围和程度加大,大部分河口、海湾以及大中城市临近海域水体富营养化、营养盐失衡和有机污染日趋严重,导致海洋环境灾害频繁发生;海洋生态环境恶化,海洋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或不健康状态;河口产卵场严重退化,生物资源严重衰退,生物多样性降低。

5、简述中国海洋的地域差异。(P445、P451、P456、P465)

(1)渤海深入中国内陆,北西南三面为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等陆地所环抱。渤海是中国唯一的内海,环渤海的辽宁、天津、河北和山东三省一市,人口密集、交通便利,是中国经济发达、社会文明程度较高的区域,也是中国开放开发的重点区域之一,而且濒临渤海的天津各港口乃首都北京对外交流的最快海上出口,因此政治、经济、军事地位非常重要,是中国具有特殊意义的战略性海区。 (2)黄海北端是辽东半岛,西邻山东半岛和苏北平原,东侧为朝鲜半岛,东南通过济州海峡、朝鲜海峡与日本海相通,南部以长江口东北的启东角与韩国济州岛西南角连线为界,与东海相连。从自然地理特征上看,具有陆间海的性质,又有海湾的特征。

(3)东海是由中国大陆、台湾岛以及朝鲜半岛、日本九州岛、琉球群岛等围绕的边缘海。东海的大陆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岛屿星罗棋布,中国一半以上的岛屿分布在这里。海湾以杭州湾为最大;主要的岛屿有台湾岛、舟山群岛、澎湖

第 44 页 共 45 页

云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研究生初试科目参考书目——《中国地理教程》课后思考题答案

列岛、钓鱼岛等。东海鱼类资源、油气资源比较丰富,开发利用发展迅速。台湾海峡地理位置相当重要。

(4)南海北临中国大陆和台湾岛,南接大巽他群岛,东邻菲律宾群岛,西为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南海是中国最深最大的海,也是世界第三大陆缘海。南海位居北半球太平洋之间的航运要冲,加上近年发现的丰富油气资源,在经济、国防上都有重要的意义。

6、简述渤海对华北区的影响。(P446——P450自己总结) 有利影响:

(1)气候环境方面:①渤海影响华北地区的水陆热力差异,海风为华北沿海地区带来了水汽,增加空气湿润程度和降水量,海陆季风气候使得华北地区四季分明。②渤海造就了华北地区的大量滨海湿地、滩涂,有利于农业环境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2)资源经济方面:①渤海地区海洋渔业丰富,成为了华北地区主要的渔业基地。②渤海海水盐度高,沿海地区气候干燥,适合盐业的生产。③渤海资源油气资源丰富,能源的开发促进了华北区经济的发展。

(3)港口与海洋运输方面:渤海的沿岸地形多样,多深水港口,海运发达,利于华北区的对外联系,货物的海运,发展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 不利影响:

渤海污染在各大海域中最为严重。海洋污染导致渤海海洋资源的破坏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对沿岸华北区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环境的综合治理等造成了不良影响。

第 45 页 共 46 页

云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研究生初试科目参考书目——《中国地理教程》课后思考题答案

7、对比台湾岛与海南岛区域开发的异同。(P464、P473自己总结)

(1)相同点:①在森林、热带水果等农业资源的开发中台湾岛和海南岛都利用自身热带优势,种植各类热带作物。②在渔业开发中,台湾岛和海南岛都积极发展渔业。③都利用自身区位优势,发展对外贸易。④在工业方面,都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⑤在旅游方面,都利用自身环境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⑥开发过程中都重视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⑦开发过程中都注重环境的保护。

(2)不同点:海南岛矿产、能源等资源丰富,基本满足工业发展要求;台湾岛资源贫乏,工业资源依赖进口。

8、简述海洋国土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作用。(P439——P442自己总结)

中国海洋国土面积广大,有300万平方公里。中国目前海洋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是海洋资源的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土海洋利用意识淡薄。但随着近几年,海洋经济的发展呈现出加速度的特征,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与此同时,海洋产业体系的初步形成,中国的海洋产业体系呈现出以海洋水产为主,海洋交通运输、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滨海旅游和海盐业全面发展的格局,同时,海洋化工、海洋医药、海洋农牧业、海洋能发电、深海采矿等新兴海洋产业将逐步形成和发展。海洋国土极大地推动了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海洋国土开发已然成为沿海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跨世纪的地区发展战略,海洋经济在沿海地区的经济地位越来越重要。以后,世界性、大规模开发利用海洋将成为国际竞争的主要内容,如何利用海洋国土,充分发挥海洋资源优势,把握好全球海洋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是未来我国经济发展能否获得新动力的关键问题之一。

第 46 页 共 47 页

云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研究生初试科目参考书目——《中国地理教程》课后思考题答案

第十二章:中国东部地带

1、分析东北地区自然环境的结构与特征。(P481——P482)

三面环山、平原沃野是辽吉黑地区环境结构的基本特征,是地理形成的自然基础。本区西北的大兴安岭一直向南延伸,东北部有小兴安岭,长白山地向东南部延伸。由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组成了东北大平原,沃野千里,沼泽、湿地散布其间,是中国农业潜力最大的地方。区内河流众多,径流时空分布明显不均。大部分地区属于中温带气候,气温南北差异显著。辽吉黑地区森林和草甸草原广泛分布,由东向西分布有湿润区、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相应的自然地带性植被为森林、草原和典型草原,从北到南有寒温带、中温带和暖温带,相应的自然地带性森林植被为寒温带针叶林、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和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平原土地为黑土和黑钙土。该区冬季寒冷漫长,冻土分布广泛。

2、东北平原农业开发中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P486自己总结)

东北平原农业开发中的主要环境问题是资源减少、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具体表现为:湿地、沼泽的减少;西部土地盐碱、沙化;土壤养分含量下降、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等环境生态问题。这就需要科学种田、合理轮作与施肥;防治风蚀沙化;保持水土等农业开发措施。东北平原的农业开发需要因地制宜,建立合理的农业生态结构,充分发挥农业资源潜力,实现农业区域专业化。

3、分析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特征、问题与发展趋势。(P488——P489) (1)特征:东北老工业基地是以钢铁工业为基础,以机械工业为核心,以石油工业为能源部门的东北重工业基地。

第 47 页 共 48 页

云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研究生初试科目参考书目——《中国地理教程》课后思考题答案

(2)问题:国有大型、重型、资源型产业结构转换迟钝,技术、设备陈旧老化。煤电运水等基础设施不足,信息不畅,文化技术基础薄弱,保守封闭意识强。 (3)发展趋势:继续利用丰富多样的资源,雄厚的经济基础,优越的地理区位,良好的开放环境,以东北地区资源潜力的合理开发为基础,面向国际国内大市场,优化、转换产业结构,促进省区间横向经济联合与协作,加强煤、电、运输、水等基础设施建设,从资源开发型为基本特点的产业模式,转化为资源深度开发和加工型为主的产业模式。

4、概括华北地区的基本特征。(P489——P495)

(1)地理区位:本区东临渤海、黄海,东北部与东北地区相连,北枕内蒙古地区,西靠黄土高原地区。南接长江中下游地区,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其中北京凭借北可依山抵御外敌入侵、南可通达富庶江南的独特位置优势和自身沃野千里的优越自然条件,成为自元代以来连续七百多年的全国政治中心。华北地区是全国人口稠密地区之一,豫鲁冀均为人口大省;本区经济发达,是中国北方经济重心;作为环渤海经济圈的主体部分,又是首都北京所在地,是全国政治、科技、教育和文化中心,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2)地理概况:①环境结构:华北地区地表结构的基本特征是,北西两面环山、东南两面开敞,平原居中展布,以平原为主体;华北地区属于暖温带半湿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光热资源充足,降水集中于夏季,雨热同季;华北地区的地带性自然植被类型为落叶阔叶林,由于水分条件差异,存在东西向分异;本区的地带性土壤类型自东向西依次为棕壤和褐土。②资源结构:华北地区具有高质量的土地资源、较丰富的能源与矿产资源的自然资源组合优势。③区域开发与可持

第 48 页 共 49 页

云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研究生初试科目参考书目——《中国地理教程》课后思考题答案

续发展:北方最发达的经济区;全国科技与教育的中心;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

5、华北平原农业开发中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P498——P499自己总结)

华北农业开发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水资源的短缺和不合理的开发利用问题。水资源的短缺造成农业灌溉水源不足,导致农业旱灾加剧,不利于平原农业的开发。具体表现为①华北地区平原水资源匮乏,河流断流,湖泊萎缩。②华北地区水体污染严重,水生态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③地下水开采过度,水位下降,地面沉降。④土壤盐渍化严重,海水倒灌。⑤土壤肥力下降,土地退化严重。⑥植被减少,农业生产环境恶化。

6、为什么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有何解决途径?(P497——P499自己总结) 原因:

(1)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少且分布不均(自然原因) (2)土壤多为黏性土壤,保水量少(自然原因)

(3)华北水少,人多,耕地多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少,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4)过度开采地下水,形成地下漏斗。 (5)水质污染严重。

(6)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浪费。

(7)大城市较多,城市群密集,区域水资源紧缺现象严重。 解决途径:

(1)跨流域调水,如“南水北调”水利工程。(2)修建水库等水利设施,节约用水。(3)防治水污染。(4)合理开采地下水。(5)海水淡化。

第 49 页 共 5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