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文言文-六七年级-译文与题解1-10单元 下载本文

走进文言文(六七年级)

以同样的地位。这种在历史撰述上不再强调南、北对立和华、夷界限的认识和作法,反映了民族融合的伟大成果,是历史的进步。在具体撰述中,李延寿也采取了一些适当的作法来宣扬统一意识。他对南北之间的战争采取“两国交兵不详载”(赵翼《廿二史札记》卷13《南北史两国交兵不详载》条)的作法,就是有意削减对此的过分纠缠。 《南史》和《北史》在记述人物的历史活动时,通常都把所记述的人物和他的家族兴替得失、荣辱悲欢联系起来,而尤其注重说明人物的社会活动的因果同“家声”、“门风”的关系。二史也很注意家族兴替与皇朝盛衰的关系。这些都反映了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 《南史》和《北史》后来均被列入“二十四史”中,在我国史学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9.3 钱若庚断鹅

明万历中,钱若赓(gēng)守临江有异政。有乡人持一鹅入市,寄店中后他往。还,索鹅,店主赖之,云:“群鹅我鹅也。”乡人不平,讼于官。公令人取店中鹅,计四只,各以一纸,给笔砚,分四处,令其供状。人莫不讶之。食顷,使人问鹅供不(fǒu)?答曰:“未。”又顷,下堂视之,曰:“状已供矣。”手指一鹅曰:“此乡人鹅。”众人怪之,守曰:“乡人鹅食草,粪色青;店鹅食谷粟,粪色黄。”店主服罪。

http://baike.http://www.china-audit.com//view/1176982.htm翻译 万历(明神宗年号)年间,钱若赓做临江郡的行政长官,有许多优异的政绩。有个乡下人拿着鹅到集市上,寄存在客店中去别的地方。回来后要回自己的鹅,店主贪图他的鹅抵赖说:“这群鹅都是我的鹅。”乡下人告到衙门。钱大人命人取来店里的鹅,共四只,各给它们一张纸,笔、砚,分在四个地方,让他们写供状。人们全都感到惊讶。吃完饭,派人问鹅写完供状没有?差役回答说:“没有。”不一会出来,到堂下看看,说:“鹅已经交待了。”并指着一只鹅说:“这是乡下人的鹅。”人们感到很奇怪,大人说:“乡下人的鹅吃野草,鹅粪的颜色是清淡的;店里的鹅吃谷物粮食,鹅粪的颜色是黄的\。店主于是认罪。 http://baike.http://www.china-audit.com//view/1176982.htm注释 1)守:太守 2)持:拿着 3)索:讨取 5)食顷:一顿食的时间 6)不:同“否”

7) 万历:明神宗的年号 8)临江:在今江西省境内 9)讼:诉讼,告状 10)公:指钱若赓(gēng) 11)索:索要 12)不:同“否”,有没有 13)其:它们 14)盖:因为

4)状:陈述

http://baike.http://www.china-audit.com//view/1176982.htm故事 明朝万历年间,钱若赓就任临江府(今江西省清江县西临江镇)知府。

45 走进文言文(六七年级)

一天,一个乡下人拎了一只鹅到城里,为了办事方便,便将鹅寄存在一家旅店里。可是,当他办完事回来取鹅时,那店主竟耍赖说:“那群鹅是我养的,没你的鹅!”乡下人气愤与店主评理。但由于他没有文化,笨嘴拙舌的,辩不过伶牙俐齿的店主,只好跑到衙门去击鼓告状。

知府钱若赓细心听了乡下人的申述,立即命令手下人将店里的4只鹅全部取来,分关四处,每处配给一张纸、一支毛笔、一方砚台,说是让这些鹅招供各自属于谁。

鹅又怎么能自己招供?真是天大的笑话。城里的老百姓听到这个消息,都十分好奇地前来观看,连府中差役对钱若赓这种独特的审案方式也感到惊异和纳闷,无不替他捏了一把汗。

钱若赓似乎对案子漫不经心,刚布置完毕,就若无其事地用餐去了。过了一会儿,他派人出来探问;“鹅招供了没有?”

看守鹅的差役一个个忍笑答道:“没有。”

不久,钱若赓步出内室,亲自下堂巡视分关着的鹅,他看过以后,微笑着颔首捋须,自言自语:“嗯,好,好,它们已经招供啦。”差役们望过去,只见4只鹅除各自拉了些屎外,纸笔砚台丝毫未动。他们真的不知道钱知府卖的什么“关子”。突然,钱知府伸手指向其中的一只鹅,语气肯定地说道:“这只就是那乡下人的!” 钱若赓确实说对了。

钱若赓并不认识乡下人的鹅,他的判断是如何作出来的呢?原来,他是位富有生活经验的官吏。他知道,乡下的鹅吃的是野草,粪便是清淡的;城里的鹅吃的是谷子,粪便呈现黄色。要确定鹅的主人是乡下的还是城里的,只要查看一下鹅粪便一清二楚。

钱若赓把自己断案的依据讲出后,那个贪婪而又狡猾的店主顿时脸色煞白,连忙磕头谢罪。 http://baike.http://www.china-audit.com//view/1176982.htm阅读分析 店主敢于赖账而占有乡下人的鹅,原因是:

1)鹅的外表长得差不多,乡下人无法辨认 2)没人可以证明乡下人把鹅寄在他店里 3)乡下人好欺负 4)乡下人一没证据,二没胆量,三没证人 中心:从中可以看出钱太守是个生活经验丰富,断案方法巧妙的人。

9.4 欧阳晔破案

欧阳晔(yè)治鄂州,民有争舟而相殴至死者,狱久不决。晔自临其狱,坐囚于庭中,去其桎梏而饮食之,食讫,悉劳而还之狱。独留一人于庭,留者色变而惶顾。晔曰:“杀人者汝也!”囚佯为不知所以。晔曰:“吾观食者皆以右手持箸,而汝独以左。今死者伤在右肋,非汝而谁?”囚泣涕服罪。 http://baike.http://www.china-audit.com//view/913594.htm版本二: 欧阳晔治鄂州。民有争舟而相殴致死者,狱久不决。晔自临其狱,坐囚于庭中,去其桎梏而饮食之,食讫,悉劳而还之狱。独留一人于庭,留者色变而惶顾。欧阳晔曰:“杀人者汝也!”囚佯为不知所以,曰:“吾观食者皆以右手持箸,而汝独以左。今死者伤在右肋,非汝而谁?”囚泣涕服罪。(据《智囊补》改写) http://baike.http://www.china-audit.com//view/913594.htm译文 宋朝人欧阳晔(字日华)治理鄂州政事时,有州民为争船互殴而死,案子悬了很久没有判决。欧阳晔亲自到监狱,把囚犯带出来,让他们坐在大厅中,除去他们的手铐与脚镣,给他们吃完食物。吃完后,善加慰问后再送回监狱,只留一个人在庭院中,这个人显得很惶恐不安。欧阳晔说:“杀人的是你!”这个人假装不知道,欧阳晔说:“我观察饮食的人都使用右手,只有你是用左手,被杀的人伤在右边胸部,不是你是谁?”这个人无言以对。 版本2: 宋朝人欧阳晔(字日华)治理鄂州政事时,百姓中有州民为争船互殴而死的人,案件悬了很久没有判决。欧阳晔亲自来到监狱,把囚犯带出来,让他们坐在庭院中,除去他们的手铐与脚镣,给他们吃的喝的。吃完后,善加慰问后再送回监狱,只留一个人在庭院中,这个人脸色变了,而且害怕得东张西望。欧阳晔说:“杀人的是你!”这个人假装不知道什么原因,欧阳晔说:“我观察吃饭的时候人都使用右手拿筷子,只有你是用左手,被杀的人伤在右边肋骨,不是你还是谁?”这个人才哭着认罪。 46 走进文言文(六七年级)

http://baike.http://www.china-audit.com//view/913594.htm字词解释 1.致:致使。 2.狱:案件。 3.临:面对。 4.狱:监。. 5.讫:终了,完毕。 6.色:脸色。 7.惶:恐惧,惊慌。 8.顾:回头看。 9.佯:假装。 10.治:治理,管理。 11.劳:安慰。 12.箸 zhù:筷子。 13.欧阳晔:复姓欧阳,名晔。 14.鄂州:古州名,今湖北境内。 15.决:决断。 16.独:只。 17.治:掌管。 注:1)欧阳晔:复姓欧阳,名晔。

单句解释(走进文言文六、七年级P44答案)

1、民有争舟而相殴致死者:百姓有因为争船而互相打架的人。 2、坐囚于庭中:让嫌疑犯坐在院子里。

3、去其桎梏而饮食之:脱去他们的脚镣手铐而且给他们喝的吃的。 4、囚佯为不知所以:疑犯假装不知道什么原因。 5、囚无以对:囚犯没什么可回答的。 6、“而独以左”之后省略了:持著 少了

http://baike.http://www.china-audit.com//view/913594.htm疑问解答 (1)、“死者伤在右肋”与嫌疑犯“左手持箸”有什么关系? 答:左手打在右肋上

(2)、“狱” 在本文中的不同释义: “狱久不决”(诉讼案子) “晔自临其狱”(监狱) 介绍文中人物

欧阳晔,江西庐陵人,系欧阳修之叔父。宋大中祥符年间,为随州推官。修幼孤,往依之。晔卒,修葬于安州应城市高风乡彭乐村,为铭其墓。

9.5 螳螂杀蛇

张姓者,偶行溪谷,闻崖上有声甚厉。寻途登觇,见巨蛇粗如碗,摆扑丛树中,以尾击树,树枝崩折,似有物制之。然熟视而无所见,大惑。渐近临视,则一螳螂据顶上,以刀攫其首,掉不可去。久之,蛇竟死。视额上革肉,已破裂矣。 http://baike.http://www.china-audit.com//view/1809321.htm译文 有个姓张的人,偶然行走在溪谷中,听到山崖上边有非常凄厉的声音。寻着路登上山崖,看见一条身体粗得像碗口一样大的蛇,在树丛中摇摆甩动,用尾巴击打树木,树枝崩裂断折(看它身子翻来覆去倾斜跌倒的样子),好像是有东西控制了它。然而仔细察看实在没见到什么,十分疑惑。他渐渐靠近面对它看, 螳螂捕蛇 原来是一只螳螂处在它的头顶上,用刺刀抓住它的头,(蛇)摆动没有甩掉它(指螳螂)。过了很久,蛇终于死了。看见蛇的额头上的皮肉都已经破裂了。 http://baike.http://www.china-audit.com//view/1809321.htm寓意 只要以己之长,攻彼之短,就能克敌制胜,弱者可以战胜强者。 并不是只有身体庞大的人才是最后的胜利者,只要利用自身优势就能无所不能。

47 走进文言文(六七年级)

http://baike.http://www.china-audit.com//view/1809321.htm字词解释 1、制:禁止,遏制 4、围:身围

7、剌刀:螳螂前足 10、竟:最终 13、临:面对

2、觇:探看;偷看 8、攫:抓住

3、厉:凄厉 6、审视:仔细看 9、革肉:去了毛的兽皮 12、觇:看 15、顶:头顶

5、反侧;身子翻来覆去 11、张姓者:姓张的人 14、则:连词,表示因果

http://baike.http://www.china-audit.com//view/1809321.htm单句解释 1,然熟视无所见,大惑:但是仔细察看实在没见到什么,非常奇怪。 2,以刀攫其首,掉不可去:用刺刀抓住它的头,颠不掉(它)。 http://baike.http://www.china-audit.com//view/1809321.htm要点引导 短文通过了“张姓者”的眼睛为我们呈现了小螳螂与大蛇的生死搏斗的惊险场面。作者正面详写蛇形体之巨大:“粗如碗”;力量之巨大:“树枝崩折”。又通过“张姓者”:熟视而无所见“,从侧面表现螳螂的小,如此之巨大的差异让读者感受到了螳螂杀蛇场面的奇特。 http://baike.http://www.china-audit.com//view/1809321.htm字词注解 [蒲松龄]1640—1715年,字留仙。他自幼聪明好学,十九岁时以第一名考上秀才。此后考场屡屡失利,直到70岁还是个穷秀才.长期坚持收集民间传说,编写成《聊斋志异》一书。

48